「耶穌的比喻」系列 七、乞丐的比喻:論地獄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耶穌的比喻」系列——「乞丐的比喻:論地獄」這個題目。

今天我們會探討拉撒路和財主的比喻,研讀的經文來自路加福音第16章19至31節:

19 「有一個財主,穿着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 20 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 21 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並且狗來舔他的瘡。 22 「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裏。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 23 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地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裏, 24 就喊着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爲我在這火焰裏,極其痛苦。』 25 「亞伯拉罕說:『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裏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26 不但這樣,並且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是不能的;要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能的。』 27 「財主說:『我祖啊!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 28 因爲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 29 「亞伯拉罕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 30 「他說:『我祖亞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到他們那裏去的,他們必要悔改。』 31 「亞伯拉罕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

這是神的話語。

這次的主題是地獄,這是正統基督信仰傳統教義中最不受歡迎的主題,但我今天要你們思想地獄,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我稍後會探討。第一個原因是這樣的,除非你明白基督信仰有關地獄的教義,加以思想,並且認同這些教義,否則你不會明白神向我們彰顯了多深的愛。你不會明白神的愛,除非你明白地獄的教義。這是第一個原因,我們稍後會探討。

第二個原因與第一個有點相似,卻正是我現在要向你力陳的。你要思想地獄的教義,原因在於創立地獄那一位。換句話說,我想要是由其他人教導我們地獄的教義,我們大概不可能接受當中的教導。到底是誰教過我們地獄的教義呢?聖經中所有的人物,所有的聲音,誰說得最多地獄的教義呢?是彼得麼?是保羅麼?是摩西麼?是大衛麼?是但以理麼?你知道是誰的。誰給我們教導地獄的教義比任何人都要多呢?就是耶穌,愛我們的主。祂最明白甚麼是愛。

人們普遍會說:「我尊重基督的教導,但我無法相信一位充滿愛的神會容許地獄存在。我無法相信一位充滿愛的神會將人送去地獄。」我很快便要你明白這個立場不正確。耶穌經常講論這些真理。耶穌至少是世上最具影響力的宗教老師。這是無可爭議的。

耶穌不僅知道神充滿了愛,也知道地獄的教義的確存在。然而祂將兩者二合爲一,使你無法拒絕耶穌教導的一部分真理,然後相信另一部分真理。這完全是很武斷的,即是說祂能夠做到你認爲你不能相信的事情。你說:「我無法相信一位充滿愛的神,同時又相信地獄的教義。」

好了,耶穌能給你答案。耶穌有祂的立場,至少祂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宗教老師,你總該聽聽祂的立場。你至少也該想一想,看一看。這就是我的勸告。如果耶穌是主,是萬有之主,祂也掌管你的才智。基督徒永不能持這樣的立場,說:「主耶穌,我沒有你這麼野蠻。我不相信地獄,我比你更有愛心,我不相信地獄。」

你怎可以這樣做?今天讓我們看看耶穌的教導。祂十分擅於溝通,在教導我們有關地獄時,祂以一個故事來傳達信息。這個故事有兩個人。我們要是想明白地獄,便要明白耶穌怎樣描述這兩個人的一生,祂又怎樣描述這兩個人的來生,以及這兩個人與我們生命的關係。

第一點,耶穌怎樣描述拉撒路和財主的一生?祂告訴我們這兩個人怎樣生活?這兩個人有甚麼重要的差別?爲何一個上天堂,一個下地獄?做成這個差別的主要原因是甚麼?如果你心裏想:「最大的差別是財主很有錢,又健康又有名望,但窮人拉撒路則一貧如洗,疾病纏身,孤苦無依。」

如果你以爲這就是兩人最大的差別,你就忽略了重點。耶穌不是教導有錢人下地獄,窮人則上天堂。這不是祂的教導。兩人的分別就在於一個有名字,一個則沒有。所有聖經學者都會告訴你,這個比喻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耶穌眾多比喻裏,唯獨這個比喻中一個人物有名有姓。

耶穌說過許多比喻,有許多人物,但他們都沒有名字。他們總是被稱爲父親、母親、婦人、男人、兒子、女兒、農夫、播種者或其他。耶穌唯有在這裏給予祂的角色一個名字。這明顯是一個有趣的對比,耶穌沒有給其他角色名字。

爲甚麼?原因在此。讓我們問自己一條問題。財主爲何下地獄?原因是甚麼?你可能說:「噢,你看,他的財富顯然是從不正當途徑得來的,他從事地下買賣,透過內幕消息致富。或者他毒殺了有錢的長輩,然後繼承了家產。或者他是犯罪集團的成員,諸如此類。」不是的。經文沒提過這些,一點也沒有。

財主爲何下地獄呢?原因在此。拉撒路的名字意謂神是我的幫助。神是我的拯救。拉撒路有名字,因爲神是他的幫助。財主沒有名字,只有「財主」的稱銜。原因在此。一個人下地獄不是由於他有錢或貧窮,而是你如何對待自己的際遇。下地獄不一定是由於公然的罪,雖然像暴力、內線交易和偷竊等罪惡確能令你下地獄。下地獄是由於以其他事物取代神的幫助;依靠其他事物,而沒有依靠神的幫助。

那個有錢人沒有名字的原因,因爲他擁有的就只是錢。假如你依靠金錢作爲幫助,以財富爲立足點,依靠財富來拯救自己,將財富視爲神,視爲你的身分,那麼你就只擁有這些。你沒有名字。你只是個有錢人,拿走了財富,你便一無所有。在第25節,亞伯拉罕對身在地獄的財主說:「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

近年哲學界常談論至高的善,甚麼是至高的善呢?即是人生的至善,人生的重點。學者以不同的角度進行辯論。甚麼是人們生活上應該追求的至善,怎樣的至善應該作爲人生目標?甚麼是至善呢?

好了,這裏的重點是財主選擇了他的至善。「你生前享過福。」他的福就是財富。你依靠甚麼,就成爲怎樣的人。假如你依靠其他事物,而不是神,你最終就會沒有名字,只有你所依靠的事物,因爲除此之外你一無所有。

讓我告訴你這是甚麼意思。有些人很吸引,他們爲追求個人的魅力而活。他們很出衆,擁有迷人的權力。有些人追求他們的事業,有些爲兒女而活。不論怎樣的情況,你聽到他們喋喋不休談論那些事物,那就是他們的身分、他們的幫助、他們的偶像。

假如取走了他們的孩子,孩子有甚麼不測;取走他們的生意,事業出現危機;取走他們的健康,美貎給毀掉。你認爲還剩下甚麼呢?他們會說甚麼呢?

「如果我失去這些事物,便沒有活下去的理由,沒有堅持下去的理由。」如果有甚麼事物令你這麼說,你便是依靠它們。這是你的至善,你追求的事物,你的產業。這些東西最終會成爲你的姓名,因爲取走它們時,你便一無所有。你可明白?

財主擁有的全部就只是財富。當他的財富被拿走,便一無所有。以母親身分自高的人,她的全部就只是爲人母親,拿去了兒女的話,或兒女遇上甚麼不測,便一無所有。你可明白?或者她只想做個上進的事業女性,當失去事業,便一無所有。如果你依靠其他事物,沒有依靠神,你的人生空洞無物。你可明白?

舉個例,假如你依靠身分,依靠外在的環境和事物、產業、社會地位、吸引力,不論是甚麼,你都會失去自己。在你心裏會有極大的空虛。最後你會變成一件無名無姓的東西,因爲除了你依靠的事物,便一無所有。你能夠明白,對麼?看看你那些渺小的財寶。

看看你依靠的那些渺小的事物。當這些事物旦夕不保,你身上會發生甚麼事?你可看見自己有多難過?你可看見自己有多惱火?你可知爲何會這樣?不論你是否有魅力,成功與否,兒女是否成材,在環境背後,外在之下,你總是徒具外表,內心失去自己,實情總是這樣的。

你可明白屬神的人與不屬神的人有何分別麼?屬神的人享受生命的喜樂,但不會被它們支配。他們運用這些祝福,卻不會被支配。那些事物不是他們的財寶。不屬神的人享受神的同在,享受宗教,但神不是他們的財寶。你明白麼?他們不是在追求神,神只是他們求取福氣的工具。

神大概對這個在地獄裏的人說:「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你享有的事物是短暫的。現在都沒有了,因爲在永恆裏,我是唯一不朽的產業。所以你現在很虛空,在黑暗裏萬分痛苦,充滿自憐,內心全是空虛。空虛由這裏開始,地獄由這裏開始。」看看拉撒路,他名字的意思是神是我的幫助。他一無所有,非常貧窮,身患惡疾,沒有朋友。

拉撒路受苦時做甚麼?你受苦時做甚麼?不是貧窮令他上天堂,而是他所做的事情。他的困境和苦難促使他追求神,神成了他的幫助。因此,他成了充實的人。他知道自己是誰,不論是富或貧,任何境況下,不論發生甚麼事情,他都知道自己是誰。

拉撒路找到自己。他的人生不再受環境影響,不再受外在因素影響。因此,他有姓有名,越來越有價值,像一座雄偉懾人的大山。當永恆來了,這份價值便得到彰顯,他上了天堂。那個財主面對永恆時,虛空擴大,他一無所有,變成一個沒有財富的財主,根本沒有身分。他無名無姓。

我們繼續探討。你是誰呢?你的名字是甚麼?你是不是隻擁有千萬身家,除此便一無所有?你是不是個舞蹈家,除此便一無所有?你是不是除了父母的身分外便一無所有?「爲人父母有甚麼不妥?」當然沒有不妥。「身爲舞蹈家有甚麼不妥?擁有許多錢有甚麼不妥?」當然沒有不妥。但這是否就是你的全部?請你問問自己。「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希望能在這真理上觸動你的心。你要對神說:「我不想要任何事物,就只要禰成爲我的幫助。否則我會落在地獄的邊陲。我開始變得十分膚淺,慢慢被外在的事物蠶食內心。求神破碎我。神會成爲我的幫助,沒有其他事物能夠取代神。」

第二點。耶穌怎樣描述拉撒路和財主的來生?我們看見耶穌談到來生時,直接教導地獄的教義。祂教導我們有關地獄的兩件事情。首先耶穌指出,地獄是一處分崩離析的地方。其次,地獄是一處施行公義的地方。讓我解釋一下。

地獄是一處分崩離析的地方。請你留意耶穌在故事中用了火這個圖像。祂提到火焰。耶穌爲何要這樣做呢?爲何談及地獄時,聖經時常提到火呢?我告訴你原因。在火中,事物會瓦解。

當物件放在火焰中,會被燒燬。意思是甚麼?物件其實不是不再存在。物件裏面維繫化學物質的結構會被火拆毀,那些連接物質使之成形的結構會被火瓦解,完全粉碎。有些會被蒸發,有些被拆毀變成其他化學物質。火將物件瓦解,變成其他成分。物件在火中失去本有的相關性和完整性。火使物件分崩離析。聖經說甚麼?聖經指出,不止是地獄,罪也會使人分崩離析。

讓我簡單指出一個基礎。聖經的哥羅西書第1章17節說:「萬有也靠他而立。」這一句是不是很棒呢?讓我們思想一下。這節經文意思是甚麼?既然耶穌是造物主,「萬有也靠他而立」,即是說唯有神是生命和諧的源頭,神的臉,神的同在,神的心,是生命和諧唯一的源頭。因此當你離開神,離開祂的同在,你就會崩潰。從屬靈的角度說,沒有神的同在就是處在烈火的煎熬中。

聖經告訴我們,在地上時不論如何千方百計要逃避神,以爲可以盡一切方式違反神,以多大的力度離開神,但我們永遠也無法真正離開祂。神憐憫我們的生命。我們永遠也無法離開神。因此,我們某程度上總是完好無缺。舉個例,你一日在地上,你的身體與靈魂仍保持連結,這便是你仍然生存的原因。

你只要仍然在生,你的人性某程度上仍然完好無缺。你仍然可以付出某程度的愛。你可以思考,有創意能力,可以與人溝通,仍能愛人和寬恕人。聖經告訴我們,假如你一直堅持要遠離神,你有一天會成功的。地獄就是這樣一個地方,那些想遠離神的人死後終於可以遠離神。在這個地方,你會完全崩潰瓦解。在這個地方,瓦解的力量開始工作,罪惡到處結出惡果,充滿整個地獄。

到底我指的瓦解是如何運作?聽着,假設你買了一臺電器,回到家中,打開說明書。說明書說甚麼?說明書包含了所有指引。指引是這樣的:「你不要這樣做,否則會出現短路;不要這樣做,否則會觸電致死;不要這樣做,否則電器會壞掉。」

你會怎樣做?你會不會望着說明書,說:「我多麼討厭它,這個製造商以爲可以教我怎樣生活麼?這個製造商以爲自己是誰?」不會的。你會閱讀說明書。你想讀一讀說明書,因爲你知道這些指引簡單掌握了這臺電器的設計意念。當你違反指引,就是違反它的設計意念,就會帶來毀壞和瓦解。

神說了甚麼?神是我們的造物主。「萬有也靠他而立。」因此神大概說:「進入我的同在,聽從我的誡命。」神說了許多話語。「不要撒謊,不要偷竊,不要有婚外情,要慷慨運用金錢和時間,不要侮辱別人,利用別人。」當你違反神的旨意,叛逆祂的指引,你會使自己分崩離析。

你越是自我中心,越是驕傲,你的生命會越破碎得嚴重。你越是把自己視爲一切事物的中心,越是把自己視爲世界的中心,就越難付出愛,越難思想美善。你會給扭曲。你有沒有在生命中看見這些跡象?人們越是自我中心,那麼在他們看來,別人都犯錯,唯有他們是對的。「沒有人明白我,每個人都想針對我。所有事情都出錯了,沒有一件好事發生在我身上。」這是地獄,完全破碎。

你越是自我中心,越是對自己着迷,你內心會越是苦毒。醫生會告訴你,苦毒和忿怒,以及妒忌和自憐會摧毀你的身體,出現高血壓,潰傷,使你的身體崩潰,但與靈魂的傷害相比,這便不值一提。

在地獄裏,忿怒最後演變成一場森林大火,自憐和自我中心的怒火像瘋了一樣。在地獄裏,你會完全分崩離析。你的自我中心成了自己的監獄,你的驕傲像核爆急速冒起的蘑菇雲。你越是驕傲,就肯定越認爲所有人都錯了,沒有人對你好,所有事情都不公平,你會更難付出愛,更難施予,你的人性會自我毀滅。

罪是一個人自我毀滅人性的行爲。犯罪的心思使人逐漸失去思考的能力;犯罪的意念是在自我扼殺,破壞一個人的意志力。在舊約裏,罪惡常被稱爲愚昧、愚拙,因爲罪惡爲生命的基礎和結構帶來張力,往往導致破碎。罪惡使人分崩離析。地獄就是這樣。地獄就是罪惡開始蔓延的必然結果。

英國著名神學家和作家魯益師(C.S. Lewis)這樣描述地獄。他說:「地獄的開始是埋怨(你的自我未完全深陷其中,可能會質疑自己的埋怨,有能力悔改和抽身),但有一天你再無法抽身。你不會再質疑自己的心情,可能也不再享受這感受,只有忿怒源源不絶,像一臺機器永遠在運作不息。

首先你在抱怨,接着你成爲一個終日抱怨的人,最後你自己變成了抱怨。你大概能從某些人身上看到這現象,甚至在自己身上。有時你看見火焰,只剩下殘灰,你知道的,當你吹散灰燼,它們之下是一些熾熱的煤塊,大火很容易死灰復燃。

有些人一吹便甚麼也沒有,只剩下殘灰,只剩下忿怒,其他一無所有,只剩下苦毒和妒忌,還有自憐。罪是大火,罪是分崩離析,地獄就是其中的延伸。一輛車報銷,不是就不存在,只是車不再是車,各部分失了聯繫,無法再發揮車的作用。

當人淪落到地獄時,他們不是不再存在,只是完全無法再像人一樣生活。你的罪、驕傲、自我中心使你無法付出愛,也不渴求愛,不僅無法寬恕人,也從不求寬恕。罪就像「一場騙局。」你可明白?這就像有人要用毛絨矇蔽你的眼。你的良知會像飢餓的獅子咆吼,永遠得不到滿足。永遠無法滿足。

魯益師這樣描述他小說裏其中一個角色的個性。他說:「這些力量可能多年前已經開始吞吃他的人性,現在已完全吞吃淨盡。受到罪麻痹的心志慢慢毒害他的智力,情感的毒害已經很深,整個精神已經破碎,變成行屍走肉,永遠無法安寧,衰敗、殘破,散發着腐臭。」這就是地獄。這是個分崩離析的地方。罪惡是火焰,這段經文不僅告訴我們這些真理,還有其他信息。

第二點,地獄是一個審判的地方。意思是這樣的,讓我們探討一下。人們說:「你這麼說令我毛骨悚然,使我打冷顫。這是很可怕,但我不能相信這樣一個地方。一個充滿愛的神怎可能設立這樣一個地方?一個充滿愛的神怎可能送人往地獄?」

答案在於地獄的教義是整本聖經中最爲公平的,根本沒有不公平的成分,沒有不公義,沒有任何不妥當。你可以從經文看到,當那個身在地獄的財主開口說話,他沒有請求離開地獄,也沒有請求寬恕。

我意思是說,你若要明白爲何人會下地獄,你要完全撇除這樣的思想,不要再認爲地獄是一個小洞,可憐的人在當中呼求離開,神在高高之上說:「不能!」然後踩在他們小小的指頭上,他們便都掉回那個深坑。

這是不是你的地獄觀?這是扭曲的。這就像我多年前的經歷。記得那時還是個年輕人,準備救一隻跌入急流的小貓,那條急流很湍急,足以吞噬一切。我努力營救那隻貓,準備把牠抓上來,誰知那隻貓開始咬我,全力向我尖叫。我在流血,小貓真的傷了我。

原因是這樣的。我的手是小貓唯一的支撐,小貓和急流之間就只有我的手。小貓認定救牠生命的手正在威脅着牠,牠視我的手爲生命的威脅。小貓以爲那雙手要掐死牠,認定那雙手要主宰牠,牠將帶給生命的看成帶來死亡。

現在,聖經告訴我們,我們與神的關係也像這樣。神臨到我們,大概說:「由於我創造你,看,你唯有在我裏面才能存在。即是說你無法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你不能自把自爲。你必須順從我的旨意。當你照着做,親愛的朋友,你的個性便會尊貴起來。你的歡笑會更暢快,心靈更柔軟,更有遠見。你會明白更深,爲甚麼?因爲想成爲尊貴的,卻會成爲奴僕,但若想成爲我的奴僕的,就會得尊貴。」

這就是神的意思,但我們卻是這樣。神的手臨到,說:「聽從我,把你的主權交給我,撇下生命來跟從我。」神會提升我們。在生命中,不論我們做甚麼,神不會完全放棄我們。我們總是完好無缺。身體與靈魂一起存在,人性某程度說是完好無缺的。在你接受基督爲救主前,你是在咬祂的手,抓祂的手。你真正的意思是說:「讓我離開!」

你可能成長於基督信仰的家庭,或長於類似的基督信仰背景。你可能這麼想:「如果我依從傳統基督信仰的道德觀,首先會給人作笑柄;其次,我無法放縱情慾與人發生性行爲。我要主宰自己的生命。」

你於是說:「讓我離去!」你可知地獄是甚麼?地獄就是讓你離開神的地方。你堅持,一再堅持離開神。你可知地獄是甚麼?地獄正正就是世界所強調的自由。地獄是這樣的:「你屬於你,你沒有神,一切由你作主。世界是環繞你在轉動的,所有人和事都是以你爲中心在旋轉的。」

正如我所說,你越是這麼認爲,就會越脫離現實,會越來越悲哀,越來越失去人性。這個財主正是這樣。如果你小心細看,財主的說話會使你很驚訝。首先,他沒有對神說話。他是對亞伯拉罕說話。其次,他說:「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他仍然視拉撒路爲僕人。他仍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氣焰,將拉撒路看作奴隸。

他的人生擁有一切,是自己的主人,屬於自己,因此他對現實的理解完全扭曲。很有意思的是,他看似有同情心,其實不是的。你看到他在命令拉撒路去報信,說:「我祖啊!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爲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你可知是甚麼意思?這看似關心,其實不是的,而是在推卸責任。

他的意思是說:「如果我親身看到有人從天堂來告訴我死後的情況,我便不會落得這下場。」看看那些充滿妒忌、驕傲和自我中心的人是怎樣的。他們從不承擔責任,從來都不會。財主意思是說:「好了,我真的沒有得到足夠的資料,這纔會下地獄。我不希望我的兄弟也來地獄。」意思是甚麼?這是說:「我真的不該在這裏,這樣待我很不公平。」

亞伯拉罕說甚麼?他反駁財主的觀點,意思是說:「就是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你可明白?你不相信不是由於缺乏資料。如果你不想相信,你會視而不見的。因此就算拉撒路復活,他們會說:「噢!這是幻覺。」

亞伯拉罕意思是說:「他們有真理,你有真理。」這個例子恰到好處。這個財主沒有求寬恕。爲甚麼?他最終分崩離析,與現實脫節。他沒有求寬恕,繼續對拉撒路呼呼喝喝。假如一個死去三星期的屍體突然復活,在骷髏頭的牙齦上塗上口紅,向你眉來眼去,來到你面前,那種驚嚇的程度相當於這個財主仍然視拉撒路爲奴僕。假如不是如此嚇人,則是滑稽可笑。地獄就是這樣,你要明白這點。

讓我這麼說。到了最後,你終會得償所願離開神,這便是地獄。這可有甚麼不公平麼?魯益師在他談論地獄的文章《痛苦的問題》裏有很精妙的描述。他說:「長遠而言,人們爲何否定地獄教義,本身就是一條問題:『你求神做甚麼呢?是否求祂抹去過去的罪,不惜任何代價給予他們新生?但神已經這樣做了,祂在各各他山上受死了。寬恕他們?他們不會得到寬恕的。』明白麼?因爲他們將這真理丟去。是不是要由得他們呢?我恐怕神要這樣做。」

地獄沒有甚麼不公平。他們不會求寬恕,卻說:「我不該在這裏,不準備求耶穌的血可憐我。我根本不該下地獄。」你可明白?你若是不接受神,這是會發生的。你使自己隔絕,無法接觸,失去了人的本質。你迷失了,內心失落了。

第三點。耶穌怎樣描述這兩個人與我們生命的關係?我們如何應用呢?我們已看見地獄是一個分崩離析的地方,一處審判的地方。我們明白了爲何會有地獄。地獄的出現是由於我們依靠別的事物,並非依靠神的幫助。因爲你依靠別的事物,並非依靠神的幫助,於是帶來罪惡和分崩離析,變得虛空,演變成地獄。你成了沒有名字,徒具外表,空空洞洞的人。「行屍走肉,衰敗,充滿腐臭。」

我們現在應如何應用這些真理呢?這些真理如何實質上影響我們呢?我告訴你,大部分基督徒和傳道人是這樣的,我會簡單說明,但我不打算以這種方式應用出來,因爲我不認爲他們的方式最合理。我不認爲神教導我們地獄的教義主要原因是這樣。但你在內心應有一種態度,就是你不可輕視罪惡。假如你從未接受基督爲救主,罪能使你完全崩潰瓦解,掉進地獄。

各位聽眾朋友,即使你是基督徒,罪也會帶來分崩離析。如果你的生命中正在縱容某些事情,現在面對這些事情,你說:「我知這是過犯,但我會做一些事情補救。」你是怎樣推卸責任呢?你可明白這是甚麼手法?你可明白這是甚麼?火焰!你可知道當你說:「我知道聖經說這是錯誤的,我知這是不對,我應該做一些事情補救。」你像甚麼?一星期復一星期,你可知自己在做甚麼?

你就像一個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人。沙法的另一邊起了火,你會做甚麼?你做的並非一般人會做的事情。你坐在那裏向火焰求情,說:「這個節目還有十多分鐘,我認爲火不會燒到這邊,我會坐在這裏看完餘下的節目。」你不會這樣做的。沙發着火了,快起來!你要馬上行動,馬上去滅火!

你不會玩火的,你不會輕視火焰的,所有事物都會被燒掉。罪就是火,罪將一切瓦解。地獄就是由罪建造的,長期被罪統治。你會做甚麼?你怎可漠不關心地站在這裏?換句話說,你可以應用地獄的教義,產生一點危機意識。所有慾望會瞬間消失,恐懼會很強烈。

但我不認爲你應該這樣應用地獄的教義。我不認爲神在這裏提及地獄主要是這原因。除非你明白地獄的教義,你不會明白神有多愛你,爲你犧牲了多少。你會這樣問:「你意思是甚麼?」我意思是這樣的。我救起的那隻小貓,只有固執,沒有甚麼可取之處。我得非常小心,因爲在這個比喻裏,我在比喻神,這有點危險。

讓我告訴你一些事情。爲了避免那隻貓淹死,分崩離析,掉進地獄,我要受傷流血。我當時便流了很多血。神也這樣流血。你看,馬太福音第10章28節中,耶穌說:「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他。」這是很有意思的宣告。你可知爲甚麼?你可知耶穌是在對誰說話?祂在對門徒說話,祂知道門徒會經歷可怕的死亡。

耶穌知道他們有些人會被活生生撕開四肢,有的會被釘在刑柱上,淋上瀝青然後點火,當成人造的燭臺給活生生燒死。祂知道有些人的頭髗會被鑽穿,然後灌入鉛,有的則被丟在猛獸面前,讓觀眾看着他們給撕開。這一切都發生了。耶穌知道將會發生甚麼。祂說了甚麼?祂意思是說:「天堂的福樂遠比地獄好。」這真是很有意思的宣告。

當你明白耶穌在十字架上爲你的罪付上重價,你就要緊記在心。我們知道,耶穌爲我們的罪債付清了重價。你可知下地獄並沒有付清一切罪債?我們的罪債在神面前如此巨大,地獄永遠也抵消不了我們的罪債,因爲沒有人會離開地獄。因此,耶穌在十字架上經歷的痛苦必然遠比人在地獄永遠受苦強烈得多。這是很合理的。

假如我太太對在坐所有人說:「我從此不想再與你多談半句。」這個人所受的痛苦肯定比不上她這樣對我說。同一道理,神的愛子一直與聖父親密無間,但當聖父與愛子隔絕時,這份痛苦肯定遠比人與神隔絕的大。耶穌在十字架上經歷的痛苦遠比人在地獄永遠受苦強烈得多。記着,更何況祂取去了每一個信徒的地獄,更甚的是將所有痛苦厭縮在三個小時內。

你可知耶穌做了甚麼?可知道祂經歷了甚麼?你可想象分崩離析的情景?你可想到所有的審判?你能想象耶穌成了烈火的風暴?你能想象耶穌在怒吼和大發烈怒?你能想象耶穌在黑暗中呼喚,卻沒有人聆聽祂。宇宙和屬靈世界的事情,我們某程度是永遠無法明白的?

以賽亞書第52章14節便描述這些情況。以賽亞說:「許多人因他驚奇,(他的面貌比別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接着以賽亞在以賽亞書第53章10節說:「耶和華以他爲贖罪祭。他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就是這樣。除非你明白祂受了甚麼苦,否則不會知道聖父對愛子成就的事情有多喜悅。

耶穌經歷了巨大的痛苦。當祂看見受苦的果效,即是我們成爲怎樣的人,你可知祂說甚麼?大概是說:「我很滿足。」意思是說,當祂經歷無人經歷過的可怕痛苦(這份痛苦我還形容得不夠清楚,我用了差不多三十分鐘,努力以邏輯和論據,還有比喻和例子一層層推論,讓你能明白其中一些真理)。耶穌經歷了這分痛苦後,祂望着你,說:「你是值得的。」「耶穌看見祂受苦帶來的果效,而且很滿意。」

意思是甚麼?這是說除非你明白耶穌受苦的深度,否則不會明白自己的價值有多重要。除非你明白耶穌受苦的深度,否則不會明白祂對你的愛有多深。如果你輕看地獄的教義,毫不理會,你便永遠不會明白基督的愛有多長闊高深。甚麼能比耶穌的犠牲使你更明白這愛的深厚?甚麼能比耶穌的犠牲使你更明白自己的價值?神有多看重你?關鍵就在於此!祂受苦的果效是祂的復活,望着你說:「一切都值得。」你可明白耶穌爲你成就了甚麼?

我要作個總結:想一想耶穌爲你成就了甚麼,你要以祂爲產業,這樣你會得到不朽的名字,然而你若是要自己作主,拒絕耶穌的憐憫,你會受到審判。這是很公平的,完全的公平。拒絕祂的憐憫會帶來祂的審判,但因着耶穌的犧牲尋求祂的憐憫,以耶穌爲幫助,尊祂爲你的產業,你會得着永生。

如果你今生想逃避耶穌,就會掉進地獄的邊陲。如果你今生投入祂的懷抱,心裏渴慕,你便會進入天國,進到神的面前。你打算往哪裏去?你以其他事物爲幫助,或者你說:「神是我的幫助。」?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可以明白基督的愛有多長闊高深。求禰幫助我們,觸動我們,幫助我們明白罪的可怕,不能掉以輕心。求禰幫助我們所有聽眾,因爲禰愛子爲我們的犧牲,因着愛子的榮美,給深深觸動。

我的喜樂和勞苦,從前彼此對立;因見耶穌的榮美,兩者合而爲一: 仰望基督成全律法,聽見祂赦罪慈聲,奴僕今成神的兒女;欣然選擇服事神。

求禰像詩歌所說幫助我們。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