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四種生活方式;四種愛的方式」系列——「神是我們的施愛者」這個題目。
我們在這個講道系列中一直探討神的身分。在這幾個節目中,我們看了幾段頗長的舊約經文。今天我們會看以西結書第16章。這段經文實際上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比喻,描述神與祂子民的關係。這段經文可分為四幕,就好像戲劇一樣。我們來讀出這四幕的章節。
第一幕:以西結書16章3至10節:
3.說主耶和華對耶路撒冷如此說:你根本,你出世,是在迦南地;你父親是亞摩利人,你母親是赫人。 4.論到你出世的景況,在你初生的日子沒有為你斷臍帶,也沒有用水洗你,使你潔淨,絲毫沒有撒鹽在你身上,也沒有用布裹你。 5.誰的眼也不可憐你,為你作一件這樣的事憐恤你;但你初生的日子扔在田野,是因你被厭惡。 6.我從你旁邊經過,見你滾在血中,就對你說:你雖在血中,仍可存活;你雖在血中,仍可存活。 7.我使你生長好像田間所長的,你就漸漸長大,以致極其俊美,兩乳成形,頭髮長成,你卻仍然赤身露體。 8.我從你旁邊經過,看見你的時候正動愛情,便用衣襟搭在你身上,遮蓋你的赤體;又向你起誓,與你結盟,你就歸於我。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9.那時我用水洗你,洗淨你身上的血,又用油抹你。 10.我也使你身穿繡花衣服,腳穿海狗皮鞋,並用細麻布給你束腰,用絲綢為衣披在你身上,
第二幕:以西結書16章15至22節:
15.只是你仗著自己的美貌,又因你的名聲就行邪淫。你縱情淫亂,使過路的任意而行。 16.你用衣服為自己在高處結彩,在其上行邪淫。這樣的事將來必沒有,也必不再行了。 17.你又將我所給你那華美的金銀、寶器為自己製造人像,與他行邪淫; 18.又用你的繡花衣服給他披上,並將我的膏油和香料擺在他跟前; 19.又將我賜給你的食物,就是我賜給你吃的細麵、油,和蜂蜜,都擺在他跟前為馨香的供物。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20.並且你將給我所生的兒女焚獻給他。 21.你行淫亂豈是小事,竟將我的兒女殺了,使他們經火歸與他嗎﹖ 22.你行這一切可憎和淫亂的事,並未追念你幼年赤身露體滾在血中的日子。
第三幕:以西結書16章39至42節:
39.我又要將你交在他們手中;他們必拆毀你的圓頂花樓,毀壞你的高臺,剝去你的衣服,奪取你的華美寶器,留下你赤身露體。 40.他們也必帶多人來攻擊你,用石頭打死你,用刀劍刺透你, 41.用火焚燒你的房屋,在許多婦人眼前向你施行審判。我必使你不再行淫,也不再贈送與人。 42.這樣,我就止息向你發的忿怒,我的忌恨也要離開你,我要安靜不再惱怒。
第四幕:以西結書16章59至63節:
59.主耶和華如此說:你這輕看誓言、背棄盟約的,我必照你所行的待你。 60.然而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時與你所立的約,也要與你立定永約。 61.你接待你姊姊和你妹妹的時候,你要追念你所行的,自覺慚愧;並且我要將他們賜你為女兒,卻不是按著前約。 62.我要堅定與你所立的約(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63.好使你在我赦免你一切所行的時候,心裡追念,自覺抱愧,又因你的羞辱就不再開口。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在這幾個節目中一直探討神給我們用來描述祂的形象,提到我們心中往往只有一個擁有單一性情的神。我們喜歡把神視為只擁有某一種形象。聖經說神既是朋友又是君王,祂既是溫柔的父親又是審判者。如果你只接受其中一個神在聖經中向我們啟示的形象,如果你只重視某個形象而排除其他形象,甚或只喜歡某個形象而拒絕其他形象,結果你只認識一個擁有單一性情的神,而不是真神。真實的人性是複雜的。你無法與這樣的神有個人的連繫。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除非你明白神擁有這一切的形象,否則你實在不知道神的身分。我們已經討論過神是父親和神是朋友,今天我們討論神是施愛者,然後在下個節目討論神是君王。在神所宣稱的形象中,施愛者的形象在某程度上是最令人驚訝的。神說祂想與祂的子民建立婚姻關係。神說:「我希望那些與我連繫的人成為我的配偶和所愛的人。」
在某程度上,在神用來描述祂自己的形象中,「施愛者」這個形象是最令人驚訝、最生動、最扣人心弦的,也是最令人心痛的。讓我們透過經文中的四幕來探討三個主題。第一,神是充滿愛意的施愛者;第二,神是受傷的施愛者;最後,神是忠貞的施愛者。神是充滿愛意的施愛者,這讓我們知道祂對我們的要求;神是受傷的施愛者,這讓我們知道我們出了什麼問題;神是忠貞的施愛者,這讓我們知道祂如何解決我們的問題。
第一,充滿愛意的施愛者。我們在第一幕看到充滿愛意的施愛者。銀幕一拉開,我們首先看到什麼?「論到你出世的景況,在你初生的日子沒有為你斷臍帶,也沒有用水洗你,使你潔淨。相反,你是被丟棄的。」我們在這裏看到一個初生女嬰被扔在田野,快要凍死。為什麼?這種情況不僅在那個時代十分常見,當時在很多地方這情況實際上也相當普遍。
在那些地方,婦女地位很低,生下女孩並不划算。兒子長大了可以成為有權有勢的人來幫助家庭,女兒卻沒有什麼價值。以上的情況經常出現。埃及的亞歷山大港有那個時代的考古發現,情況令人感到心寒。他們挖出了一個銘文,那是一封書信,是一個在外營商的亞歷山大商人給他懷孕妻子的信。
令人感到心寒的是……其實那只是囑咐家中瑣事的清單。那商人叮囑妻子要做什麼,不要忘記什麼,然後他突然在信中很隨意的說(這讓人心寒,因為那只是十分平常的事):「啊,是的,別忘了,如果那胎是個女孩就把她棄掉。」這種情況經常出現。但是神卻走進田野,看到那女嬰,便說:「仍可存活。」神養育她。
人們聽到這話也許馬上說:「這恩慈的舉動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女孩沒有什麼價值,她被人丟棄了。養她長大成人不會有好報酬,她沒有家庭可以讓你連繫,也沒有嫁妝。」因此,當人們聽到神走進田野,收納一個被丟棄的女孩,說「仍可存活」,給她住處,並且養育她,人們馬上會說這恩慈的舉動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然而,這裏還有第二件令人驚訝的事。如果這事真的發生,女孩突然被帶進主人的家裏,你知道當時的人日後每天會不斷對她說什麼嗎?他們會說:「你真幸運啊。你真是個幸運的女孩。你本來一文不值。你要感激幸運之神的眷顧,你的主人把妳帶進家裏,讓妳作僕人。」
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人們都說:「哇,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神讓她進到家裏。她要感激幸運之神。」第8至 9節說什麼?「我從你旁邊經過……又向你起誓,與你結盟。」這是什麼意思?事實上,何西阿書中也有同樣的比喻,但篇幅更長。何西阿書的記述更為詳盡。
在何西阿書2章14節,當神來到女孩面前,祂說:「後來我必勸導他,領他到曠野,對他說安慰的話。」第16節說:「耶和華說:『那日你必稱呼我伊施(就是我夫的意思),不再稱呼我巴力(就是我主的意思)……我必聘你永遠歸我為妻……』」
這是怎麼回事。不是主人,而是丈夫?這裏刻劃神出於恩典而拯救這個女孩,然後對她說了三件事。讓我這樣說明吧。神是說:「我不希望你只作下屬,我希望你成為我的終身伴侶。我不希望你只是出於責任和感激之情而服侍我,我希望你給我親密的愛。我不希望你作一個家務女傭,我希望你成為我的新婦。」
還記得我在信息開始的時候說了什麼嗎?我們不可只接受神的某一個形象而排除其他形象。容我這麼說:那跪下求婚的就是那位至高者。來求婚的不是一個凡人,而是那位至高者,是滿有威嚴的神。你不可只接受神的某一個形象而排除其他形象。你不可以說:「啊,我們是平等的。」不是,但……這是神,即使這是個比喻,神竟然使用這個形象來描述祂自己。
神說:「我不希望你只作我的僕人。」神要說的是:「我出於恩典而拯救了你,但我並不滿足於我們的關係只是君王與臣民的關係、牧人與群羊的關係,甚或朋友關係。我想你作我的配偶,與你建立夫妻關係。我不希望你只作我的僕人,我希望你成為我的新婦。你不要稱我為『主人』,要稱我為『丈夫』。」
這是什麼回事?難怪我們感到奇怪。聖經中有多處經文,特別是先知書,提到這種概念。每當經文提到這概念,神都是說:「我並不滿足於我們的關係只是君王與臣民的關係;我希望你成為我的新婦、我的伴侶、我的愛人……。」這實在令人驚訝。我們在上個節目中談到,沒有其他宗教信仰敢說神是朋友,因為朋友彼此敞開心懷,朋友彼此打開心扉。
愛人把自己的心交給對方,神竟然使用這個形象來描述自己。舉例說,以賽亞書第54章描述同樣的事。經文說:「要發聲歌唱,揚聲歡呼……不要懼怕,因你必不致蒙羞;也不要抱愧,因你必不致受辱……因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萬軍之耶和華是他的名。」以賽亞書第62章說:「你必不再稱為撇棄的……新郎怎樣喜悅新婦,你的神也要照樣喜悅你。」對神來說,宇宙眾星只是一根線頭,神竟說:「你願意成為我的伴侶嗎?」
這意味着什麼呢?這就是神對我們的要求。祂希望與我們建立這種關係。這是令人震驚的事。讓我提出三點來說明這是獨一無二的關係,這種關係跟朋友之間的關係、父親與兒女的關係,以及君王與臣民的關係截然不同。神竟然使用這景象來說明我們與祂的關係,如果祂沒有這樣做,我們根本不知道這種關係。
首先,神呼喚我們進入一種專屬的關係。你看,父母可以擁有多個兒女,人們可以擁有眾多朋友,但是聖經說你只能擁有一個配偶(大多數人憑常理也同意這是關乎公平與情感上的需要)。輔導員也會告訴你,除非你把婚姻關係放在首位,過於你的工作,甚至你的孩子,除非婚姻關係放在優先位置,否則你的婚姻會漸漸被侵蝕。
首先,神在這裏對你說:「你要專一地愛我,不可把我視為你生命中其中一個所愛的對象。我必須在你生命中居首位。你愛我要比愛你的家人更深。你愛我要比愛你的父母更深。你愛我要比愛你的孩子更深。你愛我要比愛你的配偶更深。你愛我要比愛你的工作更深。我必須在你生命中居首位。」那是神邀請我們做的第一件事。
其次,這是一種全面的關係。你可以擁有一段很好的友誼,甚至親密的友誼,可是這段友誼完全沒有影響你生命中的各方面。然而,你只是到了婚後的第二天便學會了一件事……你一醒來就意識到,如果你打算下班後不直接回家,你必須向配偶報告。也許你沒有留意到,但是你已經這樣做了,然後你意識到:「我不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了。」
當神呼喚我們進入婚姻關係,祂說:「你生命的每部分無不與我連繫。你生命的每個部分、每個層面都必須與我配合。」神不僅邀請你進入一種專屬的關係和全面的關係,在某程度上你無法從其他形象中明白這種關係。最後,神也邀請你進入另一種關係。很抱歉我無法找到一個貼切的用詞來概括這種關係,但當我開始跟你說明時你便明白我的意思。
婚姻關係跟其他關係不同,其驅動力和基礎在於彼此喜悅對方的美。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夫妻必須彼此覺得對方美麗。有些人不僅能夠維持一段婚姻幾十年之久,而且能夠維持一段充滿愛的婚姻幾十年(換句話說,經過了幾十年仍然維持戀人關係,而不只是配偶而已),這些人學會了一件事。
他們明白人性充滿弱點,所以若要在婚姻一開始時發展這種戀人關係,他們必須一些輔助,就是年輕美麗的外貌。對方必須擁有美麗的外表。多年來你學會了一件事,就是隨着時間過去,你開始發掘到對方美麗的內心和性格,我姑且稱之為人的心靈,因為我再找不到更貼切的用詞。對方的內心開始使你感到喜悅,即使年紀增長使外在美漸漸失去,這並不影響你對配偶的看法。
我們在說什麼呢?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情。夫妻的愛在於彼此欣賞和喜悅對方的優點。這是關乎美感的事情。你要注意對方的美麗和優點,並且加以讚賞。這與其他任何一種關係截然不同。你從這段經文看到這一點。
換句話說,在婚姻關係中夫妻雙方不僅要這麼說:「你是最美麗的珍寶」,而且必須從這句話得着生命的滿足。你看到神這麼說嗎?神不只是指出一個事實,說:「啊,順便說一句,你很漂亮。」祂正在欣賞你。這一點對於我們與神的關係有什麼意義呢?讓我詳細說明。
如果你只知道神是父親,你的禱告生活只會充滿祈求。你說:「爸爸,求祢給我這些,給我那些。你知道的,有些東西我想要,如房子、錢等等。」如果你對神的看法有點傾向把祂視為朋友,你的禱告生活就不只是充滿祈求。你會認罪,你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缺點,在神面前赤露敞開。
如果你感受到神向你發出呼喚和邀請,讓祂進入你生命成為你的愛人,那麼你的禱告生活、你整個生命都會充滿愛慕之情。這將會從兩方面成為你生命的主要動力。愛侶關係意味着彼此喜悅對方的美。正如美國著名神學家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所說,信奉宗教的人發覺神對他們很有幫助,但是基督徒卻發現神本身的美。
這就是信奉宗教或只是利用神和確實與神建立伴侶關係之間的分別。一方面,這意味着你的生命充滿了讚美和愛慕,不僅是你的禱告生活,而是你整個生命。另一方面,你呈現出內心的喜樂,以及因知道神正在這樣欣賞你而心裏充滿狂喜。當神說:「我是新郎,你是新娘,他竟然這樣說:「我對你深深着迷,就好像新郎看到新娘步向他時深深着迷一樣。」
你要活出的生命不是這樣的,你說:「好吧,如果我努力過良善的生活,也許神會應允我的禱告,也許神會帶我進天堂,也許神會給我賞賜。我要到教會聚會,我要怎樣怎樣」諸如此類。這裏所指的不是這樣的生命,而是彼此喜悅對方的優點,互相愛慕。不只是你被神的美所感動,而且你知道神也被你的美所感動。我們如何得着這種關係呢?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神學概念,讓我們相信神因我們的美而深深着迷。你明白我在說什麼嗎?我將會在這信息餘下的時間說明這個神學概念。你需要這樣的神學概念。你需要一些概念,使你確信神因我們的美而深深着迷。很多人樂於談談這些概念,但是他們沒有一套神學讓他們相信這一點是可信的。
你可能一時感動,但是如果你沒有一套關乎你自己的本質、神的本質和世界的本質的信念,你只會走迷。你擁有一種感覺,但是你沒有一套神學概念讓你時刻確信神感到你的美令祂着迷。
其次,你需要學習一些生存技能,因為你知道自己是神所喜悅的人。這正是神對你的要求。神是充滿愛意的愛人。我敢稱祂為充滿愛意的愛人。你看,神說:「你是最美麗的珍寶。」神是刻意這麼說的。祂甘願將自己的心交給我們,但是祂說:「現在我希望你將你自己的心交給我。」
第二,神是受傷的施愛者。我們透過第二幕和第三幕的經文,並且透過明白神是受傷的施愛者而瞭解自己根本的問題。我們從第二和第三幕看到什麼?首先,我們從第二幕看到新娘所得到的各樣賞賜,有孩子、美貌、金銀寶器,繡花衣服,現在她卻以這一切使自己變得美麗去吸引其他愛人。她將神賜給她的東西送給其他愛人和假神。
她還變本加厲。第15節說:「你縱情淫亂,使過路的任意而行。」到了第25節情況更可怕,經文說:「你在一切市口上建造高臺,使你的美貌變為可憎的,又與一切過路的多行淫亂。」這是沉溺行為。這裏的描述繪影繪聲,景象極其可憎。這裏所描述的是性慾的沉溺行為。
然後在第三幕,經文說:「你的愛人、你的神來把你刺透。」順帶一提,這不是指報復。其實以西結正在向以色列人發預言,當時耶路撒冷已被攻陷、百姓被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以色列人敬拜神,同時又敬拜別國的假神(我們將會就這一點應用到我們身上)。
神要說的是:「你將自己交給別國的神,而那些國家和神會來到你那裏。」他們確實來了。「他們會奴役你,用石頭打你,用刀劍刺透你。他們把你們擄去,並奴役你們。」這就是當時所發生的事。神在這裏要說什麼呢?我們從中學到什麼呢?
這是西方稱為後現代的時代,人們難以接受罪的概念。他們不喜歡罪這個字。他們不喜歡這個概念。然而,我們都知道有邪惡勢力存在。我們都知道自己出了問題,我們的社會也出了問題。結果,不斷有大量學術書籍湧現,提出這樣的主張:「我們必須找個辦法讓社會解決這問題。我們可以從哪裏找到一個既與罪和過犯相關又與我們的想法相符的概念呢?」
後現代的人難以接受一套絕對的道德法則,因為他們從歷史看到,每當有人高舉一套絕對的道德法則作為罪和公義的標準,這套法則經常被人利用,作為壓制人的手段,或為自己的群體和階層爭權奪利。那些倡議者只是力圖奪取高位。因此,人們害怕接受一套絕對的道德法則。
我不打算在這一點上爭論。在下個節目我們會討論神是君王,那時我們會討論這方面的問題。我希望透過神是施愛者這個形象帶來令人信服的理解和完全嶄新的視角,去理解聖經所說的罪。聖經在這裏給我們為罪下定義,我認為這個定義對今天的人來說是可以理解的。你知道這個定義是什麼嗎?我會從三方面來說明,然後再詳細解釋。
這裏說罪不只是指做壞事,而是崇拜錯誤的對象。罪不只是違犯神的規條,而是傷了神的心。罪不只是對抗神的大能和威嚴,而是違反神和濫用神的坦誠。除非你明白罪根本上不是違犯神的規條,而是傷了神的心,否則你還未領會這道理。你不明白何謂罪。請仔細察看。
首先,從這角度看,罪的本質是什麼?你有否注意到這裏反覆描述犯姦淫和拜偶像的景象?為什麼?因為這裏說兩者是同樣的事。讓我以另一個方式來說明。每個人都需要在精神上感到自己令人滿意。人們心裏想:「什麼可以令我變得可愛呢?什麼可以令我變得合意呢?什麼可以令人渴慕我呢?」每個人都追求這種狀態。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不管你追求的是什麼狀態,你指望靠什麼來達到這狀態呢?靠自己的成就嗎?靠自己的才華嗎?靠自己的美滿家庭嗎?靠自己在社會上的權勢、同輩的認同或經濟上的成就嗎?你指望靠什麼呢?每個人都指望一些東西。每個人都說:「只要我擁有這些東西,我便知道自己令人滿意。只要我取得這些成就,只要我得到這些東西,我便知道自己是令人喜愛的。」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不管你在精神上依靠什麼,你所做的就是與這些東西共寢。愛人之間的愛比朋友的愛或父母的愛更強烈,更令人着迷。對嗎?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你若不依靠神,而是依靠別的東西使自己變得更令人滿意,依靠別的東西得着人生意義,只要這些你所依靠的東西變得比神更重要,它們便成為你的愛人,成為另一個神。你成為了愛的奴隸,被這東西奴役,你被它深深吸引,甚至賠上生命。
這景象很真實,令人驚訝。這是對罪更深刻的理解。舉例說,看看這些規條:「不可說謊。不可作假見證。」假設你違犯了這些規條,你為什麼違犯這些規條呢?你為什麼說謊呢?想一想自己最近一次為什麼說謊。這應該不難想到吧。
你說謊,因為在那一刻你正在與某些東西共寢,這些東西也許得到別人的認同,或是想要一份理想工作。對你來說,有些東西比神更重要。你不得不擁有這些東西才感到自己很滿意。經文告訴我們,罪的本質不是違犯規條。罪的本質是在屬靈上犯姦淫。
你內心的最深處有一個需要,這需要實際上與肉體的性慾相似。你有一個需要,你心裏想:「只要我擁有這東西,我就變得有吸引力、美麗動人。這樣,我就知道自己有價值了。」神說:「在你生命中任何比我更重要的東西已經成為了你的愛人。你成為了愛的奴隸,被這些東西奴役,被它深深吸引。」這有什麼不妥呢?我們從兩方面來看。
首先,你已經傷了神的心。你不只是違犯了規條,而是傷了神的心。有一位解經家說:當他讀到第3至 10節時,不禁想起一件事。他是一位牧師,多年前,有一位男士來找他尋求輔導。這位男士坐下來,打開一本相簿,說:「我的妻子離開了我。」他打開相簿,展示他婚禮的照片,並且不斷哭泣。
那位解經家說:「當我讀到第3至 10節的時候,我感到神也正是這樣。」神打開相簿,看着自己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看到自己是多麼愛我們。祂為了我們而使自己變得脆弱。祂看着自己如何向我們打開自己的心。這種感覺是怎樣的呢?
眼看這女子穿着你所送的衣服,佩帶着你所送的項鍊,卻與另一個男人在一起,這種感覺是怎樣的呢?神說:「你想像一下這種感覺到底是怎樣的,然後你就開始體會到我對罪有何感覺。我不只是一個生氣的君王,不只是一個惱怒的老師,甚至也不只是一個蒙羞的父親,我是一個受傷的愛人。」除非你明白這一點,否則你不知道何謂罪。
最糟糕的是,這女子的愛人們起來把她刺透。人們讀到這經文很容易就會說:「啊,這是從前有關復仇的雙重標準。當時如果一個女人犯了姦淫,人們會把她殺死。」不,請不要忘記,歷代以來,神是怎麼說的?神說:「如果你敬拜別神(以色列人確實敬拜別神),這些神總不會放過你。」
也許有些聽眾朋友認為我誇大其詞。你說:「我知道學業對我來說很重要,進入優秀的大學對我來說很重要;我知道我配偶的外表對我來說很重要;我知道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但等一下,它們都不是我的神,也不是我的偶像。」除非你失去這些東西,否則你不知道它們已經成為了你的偶像。
當你外表開始不像樣,你才知道原來你的外在美已經成為了你的偶像,你開始感到沮喪。你也開始感到焦慮。為什麼?因為你的假神起來把你刺透。你的假神說:「你很醜陋。」又或者當你發現自己的事業停滯不前,很多與你年紀相若的人事業都發展得比你好,你開始感到沮喪。
你開始感到很空虛,甚至感到十分沮喪。你內心深處有聲音對你說:「你應該比現時更有成就。」你知道在這一切的焦慮、失望背後到底是什麼嗎?就是那些起來把你刺透的假神,因為它們不是你真正的愛人。
除非你能這樣理解罪,除非你明白罪不只是違犯神的規條,而是傷了神的心,除非你明白罪不只是做壞事,而是敬拜錯誤的對象,把好東西當作偶像並與它共寢,否則你只會這麼想:「我的生命為什麼會這樣?」這經文解釋了。這裏說明了你的問題。
第三,忠貞的愛人。在這最後一部分,我們看看我們的問題可以如何解決。有些人心裏想:「神哪裏有讓自己向我們變得脆弱呢?這聽起來很感人,但哪裏曾有這事發生呢?」或者你回想起剛才所討論的第一點,你也許這麼想:「嗯,如果神真的存在,我們只是一粒微塵而已,神怎會因我們的美麗而着迷呢?怎麼可能呢?」
答案就在這裏。第59節說:「我必照你所行的待你。」接着,第60節說:「然而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時與你所立的約。」我們馬上感受到敘事的張力湧至,這張力幾乎推動舊約聖經的每一部分。你知道敘事的張力是什麼嗎?你一遍又一遍看到,神的應許一方面似乎是無條件的,另一方面似乎是有條件的。
「照你所行的待你」是什麼意思?如果你不守約,你應受到怎樣的對待呢?常理和聖經都告訴你,如果你拒絕神,你便會被拒絕;如果你不守約,你便會被棄。對嗎?這是常理。神再三提醒我們:「如果你離棄我,我也離棄你。」我們看到很多帶有條件的宣告。神說:「如果你對我忠誠,我也對你忠誠。如果你離棄我,我也離棄你。」祂是聖潔的神,是威嚴的神,也是公義的神。
有時神卻轉過身來,說:「我總不會離開你。我總不會讓你離開。」有時候,以上兩種情況同時出現,你說:「這怎麼可能呢?」神怎可能同時說出第59節和60節呢?祂怎可能說:「我必施行公義,照你所行的待你」,同時又說:「我總不會讓你離開」呢?答案就在第63節:「好使你在我赦免你一切所行的時候……」神在哪裏赦免呢?
「神是我們的配偶」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聖經主題,唯有當你明白這個主題時,你才能夠明白約翰福音第2章中在迦拿婚宴所發生的事情,而且只有當你明白在迦拿婚宴所發生的事情,你才能夠明白神在舊約聖經中用來描述婚姻之愛的所有奇妙的經文。在迦拿婚宴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當時耶穌基督和祂的家人應邀參加婚宴,祂母親馬利亞發現酒用盡了。她對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當然,這是很糟糕的情況,因為無酒不成婚宴,無酒不能歡慶。尤其是在那個時代,即使今天也是一樣,婚宴怎能無酒。
馬利亞對耶穌說:「你得想一想辦法。」耶穌對她說:「婦人……。」祂幾乎厲聲斥責馬利亞:「婦人,我的時候還沒有到。」在約翰福音中,每當耶穌說「時候」這個詞,或者每當敘述者約翰使用「時候」這個詞,都是指耶穌受死的時候。馬利亞說:「在婚宴上給他們一些酒吧。」耶穌說:「我受死的時候還沒有到。」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結論嗎?是的,如果你不明白這一點。
耶穌基督看着祂的母親,大概是說:「母親……。我像每一個我所認識的三十歲單身男士一樣,當我坐在別人的婚宴上,我也想到自己的婚禮將會是怎樣的。但是我知道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我要為自己的婚宴提供美酒,如果有一天我的新婦投進我的懷裏,如果我要這快樂的一天來到,我必須完成贖罪。
我與犯罪的世人之間有一道阻隔。父神與犯罪的世人之間有一道阻隔。如果我要在我自己的婚宴中舉起喜樂之杯,我必須先接受神忿怒的杯、神永恆公義的審判。我將要經歷我的時候。如果我要與我的新婦、我的子民一同擁有這種婚姻的愛,我將要提供的酒就是那盛載我寶血的杯。
只有當你明白這一點,你才領會這一切。你明白嗎?神在何處讓自己向我們變得脆弱呢?配偶會讓自己變得脆弱,配偶打開自己的心,配偶赤身露體。耶穌在十字架上赤身露體。耶穌在十字架上為了我們而使自己的心破碎。
看看其他所愛的人吧。如果你不遵循他們,如果你無法滿足他們,他們會把你刺透;但是這裏有一個愛人,祂來到世上,為了你而被刺透。我們剛才已經看過,其他愛人來剝去你的衣服,留下你赤身露體。這個愛人卻被剝去衣服,自己變得赤身露體。這個愛人變得醜陋,以致我們可以被視為美麗的。耶穌承擔了一切。
除非你相信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否則一切的美麗都只是過眼雲煙。坦白說,每當我讀到那些描述神的榮耀、神的光輝,以及天使在神面前燒香無法仰望祂榮光的經文,我都驚嘆不已。耶穌基督是我們真正的愛人,祂死在十字架上、被壓碎,當我想到這一點,我驚嘆不已。
保羅說:「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當我看到耶穌基督所做的一切,我看到祂美麗無比。然後我心裏開始出現一種感覺,我說:「我想要討悅祂,只因為祂是神。」
只有當你明白耶穌為我們受死,只有當你相信哥林多後書5章21節所說的:「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裏面成為神的義……」,我們的罪便歸到耶穌身上。耶穌的義也歸到我們身上,使我們在神眼中變得美麗。我很喜歡這樣說,很多人也喜歡聽到我這樣說:「無論一個女人實際上相貌如何,當她披上嫁衣時便變得美麗動人。」
不管你實際上相貌如何,不管你做了什麼……不管你是否曾是個黑幫殺手,只要耶穌基督為你受死,祂為你捨命,這意味着你在神眼中穿上了耶穌基督的義,祂覺得你令祂着迷,正如新郎看着新娘步向他便着迷一樣。這怎麼可能呢?唯有當耶穌基督為我們受死,為我們贖罪,這才變得有可能。你相信這一切嗎?如果你相信,讓我簡略地給你幾個建議。對我來說,這徹底改變了一切。如果你開始這樣生活,你將會有何改變?
首先,這讓人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婚姻失敗。我們當中有些人曾被人拋棄嗎?我們當中有些人曾經歷婚姻失敗嗎?你有什麼感受?你這麼想:「我一定是出了問題。我很污穢、很醜陋。」或者你沒有這樣對自己說,但是在你內心深處,婚姻失敗仍然使你感到煩擾。
神體會婚姻失敗的感受。祂也曾經歷過婚姻失敗。事實上,如果你不領會這一點,你並不理解何謂罪。如果你曾經歷婚姻失敗,那麼你必然意識到神明白這種感受,也許你也能體會神的心,這是其他人無法體會的。你不會成為次等的基督徒,相反,你也許比其他人更勝一籌。這一點讓人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婚姻失敗。
其次,這讓人以正確的態度看兩性。我必須小心講解這一點。聖經稱所有基督徒為神的兒子(這不僅是男人,也包括女人),並且稱所有基督徒為基督的新婦(這不僅是女人,也包括男人)。這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為此感到有點氣憤,尤其是當他們看到聖經這樣描述的時候。他們說:「當時女人的社會地位較低。」沒錯,因此這些景象如此強而大力。
當你在一些女性沒有權勢的文化背景中告訴基督徒:「你們都是神的兒子」,這表明了什麼?這是說:「女人,抬起頭來。要有信心。」可是,當你在一些女性沒有權勢的文化背景中告訴所有基督徒:「你們都是新婦。」這代表什麼?這是說:「男人,要明白自己的身分。你們要謙卑。」
聖經指出性別的差異。聖經贊同性別的差異確實存在。這是千真萬確的。你們可以查看相關的經文。很多人都不喜歡這個概念。但我要告訴你們,聖經中也有反對性別區分的經文,這段經文反對性別絕對主義。它對充滿男子氣概的男士說:「你是一位新娘。」它對羞怯的女士說:「你是一個兒子。」你看,聖經讓性別變得相對化。這一點讓人以正確的態度看性別。
第三,這讓人以正確的態度看性。我在這裏沒有給你們展示這段經文的希伯來原文其實是相當露骨的;不僅如此,以西結書第16章的任何一個現代譯本也沒有給你們展示這一點。既然神願意使用這些用來描述性愛的言語來表達祂怎樣看我們,這就是祂要表達的意思。
一方面,聖經對於性有最崇高的概念。神說:「我把性放在你們的生命中,是要你們明白與我成為一體所帶來無比的親密、合一、喜樂和豐盛。」性是指向將來的榮耀。同時,經文也告訴我們:「不要讓性成為偶像,因為地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真正完全使你滿足。你也不要讓婚姻成為偶像。」
有些單身人士說:「我怎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呢?」聖經不斷提醒我們……耶穌也沒有結婚。為什麼?因為我們已經足夠了。如果你未婚,有耶穌已經足夠了。不僅如此,如果你已婚,你沒有意識到耶穌才是終極的愛人、終極的配偶,唯一祂能夠真正滿足你的需要。如果你試圖從配偶身上得到只有耶穌才能夠給你的東西,你只會摧毀你的配偶。
最後,這讓人以正確的態度看禱告。讓我們超越父親的愛,進到朋友的愛;也讓我們超越朋友的愛,進到夫妻的愛。有一首詩歌的歌詞寫到:
我要起來就近耶穌,祂以雙臂擁抱我,在我救主慈愛懷裏,啊,那是何等美妙。
你明白這種愛嗎?你知道你可以得着這種愛嗎?只要你來到神面前,這一刻祂便給你的生命傾注祂的愛,不用等你上了天堂才開始這樣做。英國著名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說:你所有的問題、你所有的成癮問題都是由於你不明神的愛而來的。他說:
將我帶到祢那裏,把我囚禁;除非作祢的奴隸,否則我沒有自由;除非與祢結合,否則我不會貞潔。
約翰•多恩並不害怕這麼說。你害怕這麼說嗎?你害怕這樣期望或尋求嗎?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們明白把祢視作配偶和愛人的真正意思。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