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生活方式;四種愛的方式」系列 三、神是我們的朋友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四種生活方式;四種愛的方式」系列——「神是我們的朋友」這個題目。

我們今天研讀的經文談到友誼,篇幅頗長。經文談到摩西與神之間的友誼,當中有一段對話。我們來看出埃及記33章7節至34章8節。

7.摩西素常將帳棚支搭在營外,離營卻遠,他稱這帳棚為會幕。凡求問耶和華的,就到營外的會幕那裡去。

8.當摩西出營到會幕去的時候,百姓就都起來,各人站在自己帳棚的門口,望著摩西,直等到他進了會幕。

9.摩西進會幕的時候,雲柱降下來,立在會幕的門前,耶和華便與摩西說話。

10.眾百姓看見雲柱立在會幕門前,就都起來,各人在自己帳棚的門口下拜。

11.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摩西轉到營裡去,惟有他的幫手─一個少年人嫩的兒子約書亞不離開會幕。

12.摩西對耶和華說:你吩咐我說:將這百姓領上去,卻沒有叫我知道你要打發誰與我同去,只說:我按你的名認識你,你在我眼前也蒙了恩。

13.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認識你,好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想到這民是你的民。

14.耶和華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

15.摩西說: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裡領上去。

16.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豈不是因你與我們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與地上的萬民有分別嗎﹖

17.耶和華對摩西說:你這所求的我也要行;因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並且我按你的名認識你。

18.摩西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

19.耶和華說: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

20.又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

21.耶和華說:看哪,在我這裡有地方,你要站在磐石上。

22.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我必將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過去,

23.然後我要將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見我的背,卻不得見我的面。

接着是出埃及記34章1至8節。

1.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鑿出兩塊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樣;其上的字我要寫在這版上。

2.明日早晨,你要預備好了,上西乃山,在山頂上站在我面前。

3.誰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遍山都不可有人,在山根也不可叫羊群牛群吃草。

4.摩西就鑿出兩塊石版,和先前的一樣。清晨起來,照耶和華所吩咐的上西乃山去,手裡拿著兩塊石版。

5.耶和華在雲中降臨,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裡,宣告耶和華的名。

6.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7.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8.摩西急忙伏地下拜。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在這幾個節目一直討論神的身分。這個講道系列的論題是:神是一個複雜的人物,正如任何一個真實的人一樣。聖經說神是父親、朋友、施愛者和君王。如果我們只重視任何一個形象、任何一個神用來描述自己的比喻。如果我們只着重一個形象而排除其他形象,最終我們只有一個擁有單一性情的神、一個像動畫人物的神、一個無法真正建立個人關係的神。

今天我們從第11節看到一個美妙的情景,經文說:「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與神建立友誼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神竟然稱自己是我們的朋友?對於這段經文,我們要問四個問題。第一,為什麼我們與神的友誼如此重要?第二,與神建立友誼是什麼意思。第三,這份友誼帶來什麼。最後,我們如何得到這份友誼。

第一,為什麼我們與神的友誼如此重要?你們必須理解這裏所發生的事。摩西出營到會幕去,聽候神的吩咐。經文說:「當摩西出營到會幕去的時候,百姓就都起來,各人站在自己帳棚的門口。」凡要求問神的人都找摩西,摩西便走進會幕裏。這表明什麼?非常簡單。

當神起初帶以色列民到西乃山,祂給摩西帳幕的藍圖。帳幕是一個帳棚,是神在祂子民中間的居所。所有帳棚都圍繞着這帳幕。這帳幕就在眾人中間。雲柱是什麼?是神的榮耀。在日間雲柱看來像雲一樣,在夜間看來像火柱。

這表示神的同在,神的同在理應在眾人中間,但是當摩西從西乃山下來,他發現百姓鑄造了金牛犢,歡宴作樂。第33章一開始,即剛才所讀的經文之前,神大慨是說:「我有另一個計劃。你們是硬着頸項的百姓,不配做我的朋友,不配有我住在你們中間。你們不忠心,沒有一顆與我同在的心,所以我另有計劃。」這記載在第33章,即剛才所讀的經文之前。

神大慨是說:「我要差遣使者領你進入迦南,攆出你的敵人。我會讓你成功,給你軍力、使你豐衣足食。如果你們要求問我,想知道什麼事情,得到指引去解決個人問題,想知道正確的行事方式或道德指引,非常簡單……到摩西那裏去。摩西將會支搭一個帳棚在營外,卻不是在營的中間;那個帳棚就是摩西與我會面的地方。他可以進入榮耀的雲柱,他可以進入我的同在。如果你們有任何需要就跟摩西說,他會告訴你。」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正是我們一直期待的信仰。一方面,每個人都說:「這正是我所渴望的。」

首先,神說:「我給你力量、豐盛繁榮和成就,也給你一個專職宗教人員來與我交涉,所以你不用面對面與我接觸。」換句話說:「我不會在你的生命中,免得你安排自己的生活時要以我為中心。當你需要我時,你可以找我。當你遭到危難和困境,你有摩西這個專職宗教人員……他的職責就是時刻與我會面,所以如果你有需要,就去找摩西吧。」

這是每個人都渴望的信仰。信奉宗教的人只想得着神所賜的能力和成就,但實際上在生活中卻不用與神交涉,不用時刻面對神。相反,當你有需要的時候,你有摩西這個專職宗教人員。當我們真的需要神時,摩西可以到神面前跟祂接觸。以色列民得着了,他們有什麼反應?

看看第14和15節。你要仔細閱讀經文:「耶和華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你」是指誰呢?是摩西。意思是:「摩西,神的同在、榮耀、雲柱、會幕,你都可以擁有。」在第15節,摩西大概是對神說:「很好,祢親自和我同去。但祢若不親自和我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裏領上去。」

你看,如果你把第14節中的「你」這個字當作複數的「你們」,第15節就毫無意義了。如果神說:「我必親自和你們同去……」,然後摩西轉身對神說:「但是你若不親自和我們同去……」這實在毫無意義。你看,如果第14節中的「你」是複數的「你們」,第15節就毫無意義了;但是如果第14節中的「你」是單數,摩西的回答便合情合理。

摩西要說的是:「神啊,祢可以收回你所賜的成就,祢可以收回你所賜的力量,祢可以收回你所賜的指引,這一切祢都可以收回。如果我們沒有祢的同在,如果神的眾子民沒有與祢建立友誼,如果他們在生命中無法進入祢的同在,無法在會幕中與祢相見,那麼我們什麼也不想要。」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摩西的想法,你必須仔細看看經文。這段經文很長,我必須給你說明整段的重點,但只要你看看第4至6節,你發現當百姓聽到神說:「我會攆出你們的敵人。我會讓你們成功。我吩咐摩西回答你們的問題,但我不會和你們同去」,他們就悲哀起來,也沒有人佩戴妝飾。

以色列民有點像使徒。舊約的以色列民與新約的使徒總是有點不對勁。使徒總是猶豫不決,而以色列民總是愚不可及。

他們汲取了教訓,然後第二天便忘得一乾二淨,他們總是重蹈覆轍。雖然他們不是什麼屬靈偉人,但是他們知道擁有神所賜的力量,得到神的教導,得到了這一切,卻沒有與神建立友誼,沒有真正與神建立個人關係,就相當於什麼也沒有。我來問你一個問題。

你是否明白,這些以色列民即使生命處於這光景,當然還有摩西,他們都知道沒有什麼比親身認識神、親自與神相會更重要?耶利米書9章23至24節是一段為人所熟識的經文,那裏說:「耶和華如此說: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誇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誇口,財主不要因他的財物誇口。誇口的卻因他有聰明,認識我是耶和華,又知道我喜悅在世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以此誇口。」這是什麼意思?

神在耶利米書9章23至24節要說的是:「如果你贏得五枚奧運金牌(即勇士),如果你在股票市場年年賺大錢(即財主),如果你是國內人所共知的知識分子、著名大學的講座教授(即智慧人),連國家領袖都看你的著作,詢問你的建議……」

想一想這一切的稱許、榮譽、滿足感,但神說:「啊,勇士!啊,財主!啊,智慧人!這一切跟認識我相比根本毫無意義。」我來問你一個問題。你是否滿足於這樣的信仰,這種以色列民所拒絕的宗教信仰?你是否滿足於擁有一個當你遇到困境時才需要、才去尋求的神?神是否在你的生命中?

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滿足於擁有一個這樣的神……?你跟隨他的教導,研究他的教導,嘗試努力做到最好,你奉獻支持專職牧者去與神相會,然後回來告訴你該做什麼,但你自己從沒有感到你真的與神相會,與祂交通,真正與祂接觸。你有與神相交嗎?你感到自己親身與神相處嗎?你與神有個人交通嗎?你是否只滿足於那樣的神……?

你明白為什麼與神建立友誼如此重要?與神建立友誼十分重要。這實在令人驚訝。摩西說什麼?他對神說:「如果我們沒有祢的同在,如果眾人沒有與祢建立友誼,祢可以收回你所賜的一切財富、力量和成就。這一切祢都可以收回,我們不渴望得到這些東西。」這實在令人驚訝!

第二,與神建立友誼是什麼意思。既然與神建立友誼如此重要,它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從經文看到三件事。你可以從這經文學到很多原則,但是我要給你說明其中三個原則。第12節和接着的對話是第11節的例證。在第11節,神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第12節和接下來的經文是一個說明友誼的案例研究。我們從這段經文學到三件事。

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和神與人之間的友誼有很多相似之處,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和神與人之間的友誼的運作模式十分相似。當然,兩者並不是完全相同,卻十分相似。這裏有三個與神建立友誼的原則,事實上,這也是與任何人建立友誼的原則。第一,朋友經常來到你身邊;第二,朋友讓你進入他的生命;第三,朋友總不會讓你失望。我們來探討這三個原則。

首先,朋友經常來到你身邊。摩西要表達的重點是:「我渴望神親自同在。」在第14節,神說:「耶和華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在第15節,摩西回答說:「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裏領上去。」請留意,在這兩節經文中,《和合本》聖經譯作「親自」一詞,在《呂振中譯本》譯作「同在」。摩西的意思是:「我有祢親自與我同在。我可以到會幕裏去,與祢同在。百姓卻無法與祢同在。我希望他們能與祢同在。」

經文中譯作「親自」或「同在」一詞的希伯來文是什麼意思?這個詞的希伯來文paniym是指「臉」。每當你在希伯來文聖經看到這個原文,都是希伯來文用來表示「臉」那個字。神是說:「我有一張臉。」有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必須意識到,如果你想建立一段友誼,有時候你必須真正面對面相見。朋友經常來到你身邊。你要經常出去見面。書信來往是好的,但是我聽到很多人說:「我跟某人在書信上相識,現在我想跟他面對面相見。」

這兩種方式有什麼分別呢?雖然打電話、書信來往都是不錯的溝通方式,但是為什麼無法與面對面相見相比呢?原因是這樣的。面對面的關係涉及所有的感官。對方真正在你眼前,因為你們面對面相見。你聽到對方話說,看見他,與他接觸,可以擁抱他、與他握手。你明白嗎?

雖然其他與人連繫的方式也不錯,事實上,這些方式對維持友誼十分重要,但是它們只是涉及一種感官。對嗎?你無法透過電話或其他功能擁抱對方。你大可以擁抱那電視屏幕,但這根本行不通。我要說明什麼呢?

首先,如果你從不與另一人相見,你們不會有真正的友誼。雙方必須在身體上彼此接近。朋友經常來到你身邊。我們從這段經文明白到儘管神無處不在,但是祂也有一張臉。這一點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因為神是個靈,但這不是指肉體的臉。

有人問:「嗯,那麼還有什麼樣的臉呢?」想一想,我們剛才說過,為什麼面對面的關係比其他各種關係更好?因為當你與對方面對面相見,所有的感官都參與其中,使這關係比其他方式發展得更快。何謂神的同在?神是一股力量,祂無處不在,但是祂擁有位格,這意味着祂有一張臉。這意味着神在你與祂建立關係之處與你同在。這是什麼意思?讓我以另一個方式給你說明。

神的同在就是在某時某地神充滿你各種的感官。神的同在就是在某時某地從你頭腦上的知識進入你內心,感動你的心,深深藏在你裏面。我可以舉出眾多好例子來說明這一點,但我最喜歡以下這個例子,有些人也許聽過。如果你還未聽過,請你留心聆聽。以下引文來自美國著名神學家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的一篇日記。

愛德華茲這樣寫道:「1737年,有一天我騎馬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我在那裏漫步,如常默想禱告,但那一次,我看到一個對我來說極不尋常的景象,我看到神兒子的榮耀顯現,極其平靜、甘甜……祂在高天之上顯得無比偉大。我感到不知所措,我持續處於這種狀態,我想大約有一小時之久,當中大部分時間我都淚流滿面、大聲哭泣。」

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呢?愛德華茲說他看到這景象,神兒子的榮耀顯現。他看到異象嗎?如果你對愛德華茲有點認識,你知道他並不是看到異象。我不認為他相信有異象。他在說什麼呢?他所說的就是他進入神的同在。神的同在就是當你在某地方真正感覺到一些你頭腦上知道的事,如神的榮耀、神的恩典或神的聖潔。

有人問:「你說『感覺到』,這是什麼意思?」我們也不確實知道。你必須使用感官的言語來描述這種狀態。知道糖是甜的是一回事;親身去嘗嘗糖的味道,親身去感受,卻是另一回事。對嗎?知道某人孔武有力是一回事,親身感覺到他一手把你舉起,卻是另一回事。對嗎?

知道神是聖潔的,是一回事;與神相會,在心裏、在生命中感受到祂的聖潔,卻是另一回事。沒有別的方式可以描述神的同在。聖經總是用這種言語來描述,這就是神的同在。在某個地方,以某種方式,在某種情況下,你頭腦上的知識對你來說變得真實,神對你來說也變得真實。你與神面對面交通。

首先,如果你是神的朋友,你知道確實有神的同在。神的朋友與那些只是籠統地相信神、到教會聚會、讓專職宗教人員把真理告訴給他們的人有什麼分別?神的朋友知道神擁有一張臉。神的朋友知道有神的同在。神的朋友竭力進入神的同在。

你無法時刻都有這種經歷,正如朋友無法總是與你在一起。對嗎?通常朋友不是時刻都與你在一起的。你明白嗎?朋友經常來到你身邊。同樣,如果你是神的朋友,神是你的朋友,有時候你感覺到祂的同在,有時候你與祂相會。

其次,朋友讓你進入他的生命,毫不掩飾。除非兩個人彼此以脆弱的一面來到對方面前,否則他們不是朋友。事實上,除非雙重互訴秘密,否則他們不是朋友。朋友之間會互相透露秘密。一方面,朋友之間毫不掩飾。舊約聖經中有兩個人被稱為神的朋友,就是亞伯拉罕和摩西。

我們從聖經看到摩西和亞伯拉罕都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去到神面前,他們表現得非常坦率;他們敬畏神,卻表現得非常坦率。這段經文描述摩西表示不滿意當時的情況。摩西怎會如此坦率呢?

看看亞伯拉罕,他也被稱為神的朋友。我們從聖經看到一個令人驚訝的例子。聖經記載亞伯拉罕知道神要審判所多瑪和蛾摩拉,亞伯拉罕說:「主啊,假若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你還剿滅那地方嗎?不為城裏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嗎?」神說:「我若在所多瑪城裏見有五十個義人,我就為他們的緣故饒恕那地方的眾人。」亞伯拉罕說:「假若那城裏有四十五個義人怎麼樣呢?」神說:「我也不毀滅那城。」亞伯拉罕繼續說:四十個怎麼樣呢?三十個怎麼樣呢?二十個怎麼樣呢?」

創世記第18章是這樣記載的。你也許這樣想:「這是什麼樣的禱告?」這是朋友之間的禱告。你看,當你到朋友面前,你不用隱藏、也不用掩飾。你相信你的朋友會接納你。你相信你的朋友會支持你所做的事,對嗎?

我們看到亞伯拉罕和摩西也不知道聖潔的神怎會如此愛他們、接納他們,但是他們在神面前是絕對平安穩妥的。他們無比穩妥、全然坦率。他們表露脆弱的一面,毫不掩飾。另一方面,如果你總是絮絮不休,而你的朋友總是聆聽,你們就不是朋友了。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你必須聆聽。

你可以從這段經文看到。摩西從何理解神的身分?摩西對神的理解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他聽從神的話語,尋求神的預言。看看詩篇25篇14節,大多數現代聖經譯本都沒有把原文直譯出來。例如中文《和合本》聖經把這一節譯作:「耶和華與敬畏他的人親密……」然而,詩篇25篇14節的希伯來原文可直譯為:「耶和華把秘密向敬畏他的人顯明……。」

敬畏意味着你不會忘記。如果你帶着驚嘆和順服的心來到神面前,說:「我要聽從祢的話。我接受祢所說的一切。」神會把秘密告訴給你。這是什麼意思?意思是這樣的。你什麼時候真正感到自己與一個人相遇呢?當你與朋友交談,你曾否感到彼此有一種奇妙、深刻的連繫?

這種連繫通常不會在以下的情況出現。你坐下來把秘密告訴給你的朋友,你口若懸河、喋喋不休,而你的朋友只坐在那裏點點頭。他接納你,卻默不作聲,沒有作出任何回應。這不是真正的連繫。如果你的朋友說:「哎呀,幸好這個人沒有來跟我爭吵」,也許你會覺得好一點、感到一絲暖意。然而,真正深刻的連繫唯有當你顯露真我而對方也顯露真我之後才會出現。

當你的朋友說:「好吧,讓我告訴你一些關於我的事」,這是何等美好的連繫。這正是你需要聽到的話,這滿足你的需要。與神建立真正的友誼正是這樣。你在這段友誼中全然坦誠;你在神面前悔改、赤露敞開、毫無保留。

當你藉着聖靈聽神的話語,得着光照,神把秘密告訴給你。有人問:「什麼?秘密?」嗯,當然這都是公開的秘密,但這不是你從前領會的事。在那一刻,一個真正與神相交的人會說出這樣的話。

你正在讀聖經,得着光照,你說:「既然神是這樣的,為什麼我還要憂慮呢?既然神是這樣的,為什麼我還要生氣呢?既然這一切都是真的,為什麼我還要害怕呢?既然這一切都是真的,為什麼我受試探呢?既然這一切都是真的,為什麼我還感到沮喪呢?為什麼我從沒有領會這道理呢?」神把秘密告訴給你。祂向你顯明你不知道的事。你從沒有領會這些事。好吧,我來總結第二點:朋友之間互訴秘密,彼此赤露敞開,神藉着祂的話語向你說話。

第三,朋友永遠不會讓你失望。有人說:「這說法很有趣,永遠不會讓你失望?」神在這段經文怎麼說?祂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我知道很多人常抱怨說:「嗯,神沒有跟我緊靠在一起。我不斷禱告,不斷祈求,祂卻離棄我。」好吧,讓我告訴你一個關於與神建立友誼的秘訣。如果你是神的朋友,即使祂似乎離棄了你,但你仍然要緊緊跟着祂。

假設你有一個好朋友,你聽到別人對他的一些負面批評,你會怎樣呢?你通常會怎樣做?你說:「這聽起來根本不像我的朋友。」你感到懷疑。當然,朋友不是完美的,人不是完美的,但是你對那些批評感到懷疑。為什麼?因為你們是朋友。你想親自找出真相。那些說法與你所知的並不相符。

如果你是神的朋友,即使祂似乎離棄了你,你仍然要緊緊跟着祂,最終你會發現祂一點也沒有離棄你。若要知道神是否全然跟你緊靠在一起,唯一的方法就是你要緊緊靠近祂,即使你無法做到完全靠近祂。這就是朋友。

何謂與神建立友誼?神的朋友知道有神的同在,他們完全敞開,因為他們知道神接納他們,他們存着順服的心聽神的話語。聖靈向你顯明真神是誰,讓神與真正的你連繫,你感覺到與神相會,你感覺到自己與神同在。朋友彼此緊靠在一起,神與你緊靠在一起。

事實上,多年來我對於與神建立友誼最深刻的體會是:如果我真的認為神沒有離棄我,最終我發現祂根本從沒有離棄我。如果我認為祂已經離棄了我,如果我不緊緊靠近祂,我無法看到祂在我生命中所成就的事,我與祂的友誼也不會增長。今天我們不會討論第三點:「友誼帶來什麼?」現在我們來看最後一點。

最後,我們如何得到這份友誼。摩西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有人會問,或許你心裏也是這麼想:「怎麼第11節說神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在第20節神卻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答案就在這裏:摩西在某方面說可以進到神面前,但並不是完全的連繫。神的意思是:「因為我是聖潔的,你無法成為我的朋友,但是我將你放在磐石穴中,讓我的榮耀經過,你便安然無事。」

是什麼遮擋了那熱力和火光?是什麼保護了摩西?是什麼承受了神榮耀的烈火?是那磐石。聖經說,那保護摩西的磐石就是基督。因此,基督不僅是那磐石,也是終極的朋友。原因是這樣的。

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基督來到世上,不是要成為一個老師,以祂的教訓來拯救人。如果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只是說:「你要這樣做,你要那樣做……」這並不能拯救我們。因為我們永遠無法達到那標準。因此,耶穌並不是以祂的教訓來拯救我們。祂以什麼來拯救我們呢?耶穌以祂的友誼來拯救我們,因為耶穌以終極的方式做了三件事。

首先,耶穌來到我們這裏。祂道成肉身,生在馬槽裏。祂必須來尋找我們。其次,耶穌讓我們進到祂那裏去。耶穌變得全然軟弱。基督信仰是唯一宣稱神變為軟弱的宗教,基督信仰甚至宣稱神變得軟弱。在世上,當你在敵人面前變得軟弱,這代表什麼呢?

這代表友誼。這是友好的象徵。為什麼?因為你讓自己變得軟弱。如果你這樣走到敵人面前,你是說:「我想建立友誼。」要向敵人表示你想建立友誼,唯一的辦法是讓自己變得軟弱。對嗎?他們可以把你釘在十字架上。耶穌向我們張開膀臂。祂雙手張開被釘在十字架上。你還要看到比這更軟弱的境況嗎?

耶穌以友誼來拯救我們,因為祂道成肉身,親自來尋找我們,為了我們而變得軟弱,祂緊緊靠近我們。偉大的英國浸信會傳道牧者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說,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看着祂將要為他們受死的人。祂看着他們嘲弄祂、譏笑祂,祂看見他們四散逃離、不認祂,出賣祂,祂做出了世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友好行動──祂留在十字架上。耶穌本可以離去,但是祂留下來。

耶穌藉着終極的友誼來拯救我們。因為耶穌基督是我們終極的朋友,所以我們可以成為神的朋友。因此,讓我告訴你們,為什麼你們需要在聚會中彼此相交。因為耶穌以友誼來拯救我們,祂不是以祂的教訓來拯救我們,所以你在主裏成長並與神相會的主要途徑就是藉着朋友。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和神與人之間的友誼有一種共生關係。這是什麼意思?

一方面,很多時候你是透過其他朋友而找到神的。腓力帶拿但業到耶穌那裏去。對嗎?安 得烈帶彼得到耶穌那裏去。事實上,那些已經找到基督或者正在尋找基督的人也許都是透過朋友而找到基督的。牧者把聖經真理教導給你、幫助你,但是如果沒有朋友把你帶到耶穌跟前,你根本無法找到耶穌。

事實上,如果沒有朋友從旁幫助你去明白每星期所聽到的道,你不會靠近神。此外,友誼不僅將我們帶到神面前,神也把我們帶到朋友那裏。你如何成為一個了不起的朋友呢?你如何能夠赤露敞開呢?當你感到害怕時,你的朋友如何看你呢?

然而,如果你擁有那一位不管怎樣也同樣愛你的終極朋友,結果會怎樣呢?這麼,你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赤露敞開了。你不需要依靠別人的認同。你明白嗎?當朋友令你失望,你是那種酒肉朋友,還是你會緊靠在他們身旁的呢?除非你知道自己擁有那位永遠不會讓你失望的終極朋友,否則你怎能做到呢?當你擁有那位終極的朋友,你就有自由,不再像從前那樣欠缺了。

除非你擁有那位終極的朋友,否則你不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朋友;除非透過朋友幫助,否則你總找不到那位終極的朋友。你要敬拜,也要聽牧者講道。摩西進到會幕,然後出來告訴我們需要聽的道理,但是我要告訴你可以從哪裏真正學習與神建立友誼。

你可以透過聚會與其他人分享神如何藉着聖靈向你顯明祂自己,向真正的你說話。這到底如何發生呢?友誼是個人的、是深層的。友誼是需要培養的,你要從其他朋友身上學習,而不只是透過牧者的講道,正如摩西從會幕出來向百姓說話那樣……

我告訴你們一個有趣的故事。電影《弗蘭肯斯坦的新娘》(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中有一幕相當精彩。這一幕真的十分奇怪。科學家弗蘭肯斯坦造了一個科學怪人,他四處走,一路上不斷咆哮。他只會咆哮,時刻都在咆哮。

科學怪人逃離了追捕他的人,來到一個偏遠的森林,看到一間小屋。屋裏住了一個瞎子,當時正在向神禱告,說:「主啊,我感到十分孤單,求祢賜給我一個朋友。」那時科學怪人走進屋內。瞎子看不到那個怪物,只聽到他在咆哮。

瞎子說:「啊,你在困苦患難之中,我也是。我們可以做朋友。」他開始喜歡那個怪物。瞎子坐下來為他預備食物,給他一點熱湯。那個怪物從未經歷過朋友的愛。那一幕只有短短幾分鐘,你看到那個怪物展露笑容,這是電影中唯一的一次。他還開口說話,說:「食物」、「很好」。怪物開始認識人性。

接着,追捕者來到了,他們走進屋內,看到那怪物,便試圖擊殺他。那怪物打翻了油燈,接着整間小屋便陷入火海,所有人都燒死了。最後,怪物回到冰冷的光景、可怕的森林裏四處摸索,一路說着:「朋友?朋友?」

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自我形象,如果你真的能看見自己的自我形象,你看起來會像一個科學怪人,因為你從別人對你的看法(包括你的家人、朋友、父母、教練、老師、或各種社交關係)來得到自我形象。這些看法並不一致。這些看法是互相矛盾的。

正如科學怪人一樣,所有互不協調的碎片拼在一起。你需要朋友來到你面前,透過愛的力量把你的真正身分告訴你,正如摩西所說:「我按你的名認識你。」有一位朋友的愛完全超越所有其他判斷,可讓你從鏡中看到一張一致的臉。我們都像那個在森林中四處摸索的怪物,說:「朋友?朋友?」「如果我能夠找到那位終極的朋友,我就穩妥了。」那終極的朋友就在這裏。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們真正與祢相會,讓我們真正體會耶穌為我們受死。主耶穌啊,求祢讓我們看到祢真正的臉。主啊,求祢幫助我們找着祢,感受到祢與我們同在。禱告奉我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