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基督的真諦(三):遇見耶穌」系列——「賊窩」這個題目。
今天研讀的經文來自路加福音第19章28至40節和45至48節:
28 耶穌說完了這話,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
29 將近伯法其和伯大尼,在一座山名叫橄欖山那裏,就打發兩個門徒,說:
30 「你們往對面村子裏去,進去的時候,必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那裏,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可以解開牽來。
31 若有人問為甚麼解牠,你們就說:『主要用牠。』」
32 打發的人去了,所遇見的正如耶穌所說的。
33 他們解驢駒的時候,主人問他們說:「解驢駒做甚麼?」
34 他們說:「主要用牠。」
35 他們牽到耶穌那裏,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扶着耶穌騎上。
36 走的時候,眾人把衣服鋪在路上。
37 將近耶路撒冷,正下橄欖山的時候,眾門徒因所見過的一切異能,都歡樂起來,大聲讚美神,
38 說:「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處有榮光!」
39 眾人中有幾個法利賽人對耶穌說:「夫子,責備你的門徒吧!」
40 耶穌說:「我告訴你們:若是他們閉口不說,這些石頭必要呼叫起來。」
45 耶穌進了殿,趕出裏頭做買賣的人,
46 對他們說:「經上說:『我的殿必作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
47 耶穌天天在殿裏教訓人。祭司長和文士與百姓的尊長都想要殺他,
48 但尋不出法子來,因為百姓都側耳聽他。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連續多個節目都在探討路加福音,研讀路加福音裏的耶穌生平。我們說過,路加福音的第一部分(前九章)主要處理人的心思,要使人明白耶穌是誰,經文要解答這個問題。路加福音的第二部分(中段的九章)不大着重處理心思,改為探討意念,重點不再是探討耶穌是誰,改為解答跟從耶穌成為門徒是甚麼意思。
路加福音的第一部分主要處理人的心思,明白耶穌是誰;第二部分着重處理意念,探討何為忠心跟隨耶穌。我們現在進入最後一部分。我們之前幾個節目由第19章起開始探討路加福音的最後幾章,由耶穌榮耀進入耶路撒冷開始,這就是我們現在要探討的事件。這事件與耶穌臨死前最後一星期息息相關。
路加福音的最後一部分不僅在處理心思,不僅在處理意念,還特別處理內心。這部分的重點不是單單要你明白耶穌是誰,甚或向祂的呼召委身。最後幾章是要讓我們與耶穌面對面相遇,要我們看見耶穌。不僅是明白祂,順從祂,還要看見祂,感受到祂的同在,與祂相遇。
最後幾章是要讓我們與耶穌面對面相遇,因為這幾章包含我們探討過的所有主題,所有之前已經教導過的真理,如罪是甚麼、公義是甚麼、救恩是甚麼等等都包含在這幾章裏,以故事的形式描述出來。在耶穌生命的最後日子,這些教義全部以最豐富生動的方式向我們呈現。經文把這些教義講得透徹明白,以致我們真的能看見耶穌,與祂面對面相遇。
這次節目我們要探討的經文記載耶穌進入耶路撒冷,這是祂人生最後一星期的開始。這次事件稱為榮耀進入耶路撒冷。正如第38節說:「王是應當稱頌的。」耶穌是王。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耶穌是誰,祂能為我們做甚麼,祂為何能成就這些事,祂又如何成就。
耶穌是真正的王,祂能進入我們的生命,更新我們。但這段經文說明耶穌為何要來,以及如何更新我們。可以麼?我們可以從另一角度理解這四個重點。我們可以說,耶穌是真正的王,是為人帶來更新的王,是個看似矛盾的王,是個引起衝突的王。
第一個重點,耶穌是千真萬確的王,至高的王,真正的王。意思是甚麼?在經文的中段,祂騎在那頭驢駒上(我們稍後會探討這點),人們把衣服鋪在路上,這是人們向王表示尊敬的做法,經文更記載人們歡呼說:「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處有榮光!」
他們不僅宣告耶穌為王。他們的宣告引自詩篇第118篇26節。這節經文指向從大衛家而出的王,指的是彌賽亞。他們不僅宣告耶穌為王,還宣告祂為至高的王,是從大衛家而出的彌賽亞。這位王會再來,使世界萬物回復正軌。
你也知道,彌賽亞這主題對猶太人說是十分重要的,不論他們的思想、歷史、文學都遍佈這主題,他們認為大衛會回來。不是真正的大衛(他們不相信轉世再生這回事),而是像大衛,或許是大衛的一個後裔,像大衛一樣偉大的王,因為大衛作王時以色列十分強盛,國泰民安。他們相信會有這樣一位王再次來臨,使一切回復正軌。
順帶一提,我近來在預備這篇講章時,發現許多網站極力主張耶穌基督的故事只是一個抄襲的故事,它們認為耶穌基督是將要使世界回復正軌的彌賽亞王和至高君王的說法只是抄襲其他故事,因為有太多其他類似的故事和神話,許多古時的文化都有類似的故事。
這些網站都說:「這些想法認為耶穌是彌賽亞王,將會再來使世界回復正軌,只不過是抄襲其他故事。這只是衍生出來的想法,只是把類似的故事抄過來再用。基督信仰的思想是後期的產物,建基於許多較早的文化。耶穌的故事純粹是抄襲,許多其他故事早有類似的描述。」真的有許多類似的故事,這些網站告訴你有哪些故事,它們有日耳曼語,也有希臘語,都是古時的文學作品。
英語的文學作品中,最出名的神話是亞瑟王。根據神話,亞瑟王的墓墳寫着:「永恆之王亞瑟長眠此處。」意思是說他曾經是王,他也是將來的王。你看,這類古老的神話實在多不勝數。基督信仰自然是後期才出現。人們說是抄襲的,對不對?其實不是這樣的。聖經的創世記第3章記載,在人類歷史開始之初,一切都土崩瓦解。
人類曾經有一段黃金時期,那是在伊甸園。所有事物都好得無比,然而人類背叛了神,一切就都分崩離析。黑暗進入世界,人類被逐出伊甸園,一切都土崩瓦解。創世記第3章告訴我們(你可研讀第15節),在神離開前說了最後一件事情。這是神與人面對面所說的最後一句話,當時神與人面對面說話,不用藉着啟示,不用借先知的口,也不用透過一個中保來向人說話。
神大概說:「在我們分開前,我要說一件事。這是盼望之言。事情看似可怕,糟糕透了,苦難會來到,死亡降臨大地,人們要哀哭切齒。然而有一天,有一位王會來到地上對付最大的惡者,與撒旦爭戰至死,但祂最終會得勝。」創世記第3章15節預言耶穌到來。
經文指出:「女人的後裔和蛇的後裔彼此為仇。」你翻到創世記第3章15節看看便會明白經文基本上是這個意思。神大概說:「將來會有一個勝利者,祂是英雄,這位將來要降臨的王,會對付最大的惡者,鏟除那條蛇,肅清邪惡的勢力,不再有苦難和死亡。祂雖然會受傷,最終卻會得勝,粉碎邪惡勢力。」
若聖經的說話沒錯,若這是千真萬確的,那麼這思想很自然進入了人類的集體潛意識,成為古時所有文化裡虛構文學的一部分。事實是這樣。這是完全合理的。在這情況下,耶穌的故事不是抄襲那些古代的故事,相反是古代那些故事抄襲耶穌的故事。有人可能會說:「這很有意思,但我們是現代人,我們不受這套思想約束。我們不需要那些神話,這類想像統統都不需要。」真的麼?
英國著名神學家和作家魯益師(C.S. Lewis)在一篇文章裏寫道:「君主體制的醜惡很容易暴露出來,皇帝的真面目都是極糟糕的,充滿了暴政。但在那些不允許我們尊崇皇帝的地方,我們卻會尊崇有錢人、運動員或電影明星,甚至是出名的幫派。靈性的本質正如肉體的本質一樣都需要得到滿足;如果你拒絕給予身體所需的食物,它甚至會吞噬毒藥。」他的意思是甚麼?他是說:「我們大體而言不再有皇帝和皇后,也不再有皇室貴族。雖然我們不再尊崇皇帝,但仍在尊崇類似的事物。」
讓我根據魯益師的說話提出一系列的問題。為何那些為文化把關的文學界人士會認為我們需要寫實的故事?他們指出:「如果你是個認真的人,你便需要寫實的故事。」然而廣大的平民百姓卻都熱切渴望奇幻而英雄式的傳奇故事,諸如此類。人們說:「我們需要嚴謹的寫實故事。」但人們卻對皇帝、皇后和英雄流露着無比的渴望。這些英雄主義的電影,比起寫實平淡的電影要暢銷幾十倍。這個現象使文化把關者困惑,但這確是實情。
魯益師問了另一條問題。為何在我們所謂的平等時代,已經沒有了皇室貴族,我們卻要創造這一批人?我們總要有王子和公主,我們將一些知明人士和其他人物創造成崇拜的對像,總要有這樣的對象。這是另一條問題。我們用了好幾個星期探討,我不打算多作講論。我只是假設你們有些人還記得部分重點。
人類的靈魂深處需要甚麼?服事什麼對象?魯益師是說:「人類為何渴望有皇帝?為何總有揮之不去的需要,不論是心理上、社會上或文化上,總要高舉某些人或某些事物?」因為這是一種殘餘的記憶,是人類集體潛意識中的一種殘餘的記憶。
在我們的記憶裏在世界墮落之前有一位完美的王,祂是至高的王,充滿了榮耀,光華不會暗淡。祂的智慧和尊貴,還有慈愛和憐憫,以及偉大和美麗,就像日光照耀,晴空萬里。我們記憶中有這樣一位王。
福音是甚麼?福音就是宣講:「這位王會降臨,祂回來了,將會再次回來。這位王是應當稱頌的。」福音的內容正好說明你為何要高舉某些人或某些事物,儘管你不會承認,這是你需要崇拜對象的原因。一般的現代人都不會承認自己在高舉某些人,但他們事實是這樣。
肉體的本質需要得到滿足;如果你拒絕給予身體所需的食物,它會吞噬毒藥。你的生命將要有一個君王。你可以擁有真正的王,也可以擁有假的王,但總會擁有一位王。耶穌是你要尋找的那位至高的王,祂是真正的王,你思想中對這位真正的王有一種殘餘的記憶。
其次,耶穌是帶來生命更新的王,意思是說祂統管的權能使你更新。甚麼?經文有兩個很有意思的暗示。第一個有意思的暗示,惟有路加作這小小的記載,將耶穌對法利賽人的說話記下。請你留意,群眾不僅宣布耶穌為王,還宣布祂是真正的王,是彌賽亞王,從大衛而出的王,法利賽人因此十分震驚。
在第39節,眾人中有幾個法利賽人對耶穌說:「夫子,責備你的門徒吧!」耶穌說:「我告訴你們:若是他們閉口不說,這些石頭必要呼叫起來。」你會問:「這裏運用了修辭,對麼?用了誇張手法。」然而舊約的預言是這樣描述的。以賽亞書第55章12節:「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發聲歌唱,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另外在詩篇第96篇12和13節:「林中的樹木都要在耶和華面前歡呼。因為他來了,他來要審判全地。」
你說這只是修辭手法?不是的,你並不明白經文。我們很容易單單以個人的想法來理解聖經對罪和救恩的教導。換句話說,當我們思想救恩,我們往往認為由於心靈不快樂,沒有平安,心裏有罪疚感,所以耶穌進入我們的生命,寬恕我們的罪,以內在的平安充滿我們的生命,往後會帶我們進入天堂,我們以為這就是罪和救恩的意思。
聖經對罪和救恩的理解是全面性的。意思是甚麼?即是說當我們離開真正的君王,生命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不論屬靈上、心理上、社會上和肉體上,全皆會受到影響。各方面都受到影響,所有事情都會出現問題,為甚麼?事實上,這是我們一直在探討的主題,這個主題不斷出現。今次又再出現這主題,石頭必要呼叫起來。這主題又再出現。
當你在汽油缸內放入石蠟,用手錶來打釘,用小型供暖器來煮食,你會造成災難。為甚麼?小型供暖器不是用來煮食,手錶不是用來打釘,汽油缸需要的燃料是汽油,不是石蠟。一件物件有其原來的設計理念,但你卻將它用作其他用途,換句話說,就是違反了它們被造的目的,它們原是為了某個目的,你卻將它們用作其他用途,就會破壞它們。
我們受造是為了真正的王。我們受造是為了真正的王,為要服事祂,敬拜祂,尊崇祂,順從祂。當我們背棄君王,不論屬靈上、心理上、社會上和肉體上,生命各方面都會出現問題,即是說我們沒有成為我們可以成為的樣式,沒有達成受造的目的,也不會成為將來應有的樣式。就算是樹和石頭,有違受造目的,也會出現問題。
以賽亞書第55章指出,當君王再來,祂的權柄掌管一切受造之物,世界更生繁盛,欣欣向榮。受造的原意得以實現,受造之物回復本位。在耶穌基督的權柄下,樹和石頭都會跳舞和歌唱。
讓我告訴你,如果連樹和石頭都要在基督的掌權下跳舞和歌唱,你到時會怎樣呢?如果連這些東西都要跳舞和歌唱,你到時會怎樣呢?這就是耶穌基督的掌權,這會更新你,使你回復本來樣式。只要你服在耶穌基督的王權下,你所有潛能便會爆發出來。
經文有另外一點小小的暗示,關於基督王權使人更新的本質。這一點在第30節可看到,耶穌說:「你們往對面村子裏去,進去的時候,必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那裏,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我們很快會探討這點,但我先要問你一條簡單的問題。
耶穌坐的驢駒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假如你躍上一匹從沒人騎過的馬,情況會怎樣呢?你可知會發生甚麼事?那匹馬會否對你說:「請問要去哪裏?」絕對不會。馬會跳起,劇烈震動。為甚麼?因為一般人要騎上那匹馬之前,必須先馴服它。我們看見耶穌不僅騎在一匹從沒人騎過的驢駒上,還騎着牠穿過高聲吶喊的人群。
有一個解經家這樣描述。為何會這樣發展?為何會發生呢?這個解經家說:「在這群激動的人群裏,那位曾平定風浪的主,騎在一匹從沒人馴服過的驢駒上,使驢駒如此的平靜。這事件顯示已成就的國度充滿了和諧安寧。以賽亞書第11章6和9節說:「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羣;小孩子要牽引牠們……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
事情是這樣進展,這一點十分重要。為何當人騎上動物身上,牠們會這麼反感?為何一般動物都需要形形色色的訓練?為何要先馴服牠們,才能使牠們像人一樣活動和生活?因為動物害怕我們。為何動物一般情況下很自然會害怕我們?因為牠們頭腦都很清楚,知道應該害怕我們。看看我們如何對待牠們?
我和妻子都很喜歡魯益師的一句話:「人和狗共處,便跨越宇宙一條縫隙。」假如你與動物建立了關係,牠們完全和絕對信任你,這段關係所帶來的滿足感,若沒有神學的解釋,你是無法理解和說明的。
聖經記載,在最初的時候,神創造我們,要我們替動物命名,牠們是為我們而造。人與動物彼此和睦融洽,我們是耕作者,與動物配搭,但我們現在已不是這樣了。英國著名佈道家喬治‧懷特腓(George Whitefield)在一篇講章中說過:「你可知為何走近動物時,牠們會向你咆吼,發出尖叫,然後轉頭跑掉?因為牠們知道你得罪了牠們的神。」牠們感到害怕。
然而耶穌騎上這匹驢駒,發生甚麼事?祂可有馴服那匹驢駒?耶穌沒有馴服牠,反而治癒牠的恐懼。換句話說,當耶穌坐在這匹驢駒的鞍上,驢駒面對尖叫的人群時竟絲毫沒有懼怕。當耶穌基督成為主宰,掌管你的生命,祂的大能不會制服你,不會壓迫你,反而會醫治你。
保羅說過:「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福音進入你的生命,說:「你到底還有何懼怕?」我越是能夠將耶穌放在人生的首位,就越能夠從恐懼中得着釋放,不再害怕死亡、失敗、批評、疾病,一無所懼,最終會使你完全更新,在各方面使你改變。
當耶穌基督進入你的生命,祂說:「我要有絕對的主權,你須要完全的順服,向我完全委身。」現代人則會說:「噢,太可怕了。耶穌要進入我的生命,要制服我,給我壓迫,催迫我跟從祂。」耶穌不會這樣做的,祂掌權的能力進入你的生命,並會醫治你。
因此,基督徒作家貝琦‧皮伯(Becky Pippert)曾經指出,惟有耶穌才能掌管你而不摧毀你。你會被其他事物支配,你把生命奉獻給甚麼事物,那事物便會掌管你,可能是某人的認同,可能是專業的成就。你必須為一些事物而活,這些事物會支配你。我們已講論了多個星期,惟有耶穌能主宰你,不但不會傷害你,還能夠醫治你。
在我們繼續討論下去之前,你是否明白,當耶穌的王權進入你的生命,你會得到醫治,帶來更新?儘管人生並不盡善盡美,你卻總能夠提出這條問題。在我人生處於低谷時,我需要每時每刻問自己這條問題。既然在耶穌基督的掌權下,連樹和石頭都會跳舞和歌唱,我們更會如何呢?請你想像一下我們會有何景象。
你要活出這份盼望,活出這份喜樂,活出這份興奮之情。每當你思想這條問題,就會興奮不已。這是為你存留的祝福,沒有缺少。因此,首先耶穌是真正的王。其次,我們要明白祂是一位會帶來更新的王。耶穌就是這樣一位王,其次是祂能帶來更新。祂為何能帶來更新呢?祂為何能進入我們的生命,帶來這一切的更新呢?
第三點,耶穌是個看似矛盾的王。我說矛盾是甚麼意思?耶穌刻意選擇騎驢駒入城。你要知道,當耶穌坐上驢駒,並非步行進入耶路撒冷,祂表明了君王的身分。君王加冕時會騎馬入城,打勝了一場大仗時會騎馬入城,攻陷城池後亦會騎馬入城。
當耶穌對門徒說:「我不打算步行這兩里路,我要策騎進城。」你可知門徒有何表現?讓我們想像一下他們會說甚麼。他們大概會說:「對!我們終於可以在眾人面前吐氣揚眉,人們已經準備好迎接我們。」他們會說:「這些人都看過異能。」經文的確這麼說,你看不看到?路加福音第19章37節記載:「眾門徒因所見過的一切異能,都歡樂起來,大聲讚美神。」
他們都看見過神蹟,知道耶穌充滿權能,對祂的每句說話着迷。他們大概想:「沒有人能像祂一樣說話,擁有如此堅毅的個性。沒有人能成就他的工作。只要他坐上坐騎,他們就會知道他以領袖的姿態到來。他是以君王的姿態到來。我們就能夠看見他有一些行動,我們便一同吐氣揚眉。」
當耶穌說:「我要策騎入城。」門徒都很樂意。耶穌大概說:「這就是我的坐騎。」耶穌選了甚麼坐騎?祂精心計劃,刻意選一匹沒有人騎過的驢駒。你要明白,選一頭沒有人騎過的動物,表示這頭動物十分年輕。這是一頭小驢駒。
門徒想着耶穌的行動,大概說:「你在做甚麼?你需要一個形象顧問。你這樣不會取得民心的,你要有何表現呢?你要知道,你要像偉大的君王。你要騎着戰馬,不是這頭小驢駒。你發生了甚麼問題?你要像亞歷山大大帝一樣。」然而耶穌騎的是小驢駒,門徒大概說:「你不明白這有多難看。」
重點在這裏。耶穌選了驢駒,因此是在說:「我完全明白情況看起來會如何。」祂一方面是君王,但另一方面卻騎着小驢駒。祂一方面是至高的王,但另一方面卻表現得很軟弱。力量和軟弱集於一身,權力和軟弱都在祂身上。祂是最尊貴的,卻任何人都可到祂跟前。為甚麼?
耶穌這樣做,大概在說:「假如我要推翻羅馬政權,釋放你們,我騎的會是一匹戰馬;但我不是要來解救你們脫離羅馬人的管轄。我是來救你們脫離罪和死亡的管轄。假如我要推翻羅馬政權,救猶太人脫離他們的殖民統治,我會騎一匹戰馬彰顯能力,但我是要拯救世界脫離罪和死亡的管轄。我是要來擊敗撒旦,我擁有的力量,你們並不知道。我謙卑來到地上,顯得軟弱。我是來服事的,來犧牲的,我是來替你們受死的。」
這就是耶穌為王的矛盾所在。祂騎着小驢駒,為何這麼做呢?因為耶穌既是最尊貴的,又是最卑微的,最有力量的,又是最軟弱的,祂便是這樣充滿矛盾的王,以這樣的方式救贖我們。為甚麼?答案在經文的尾聲。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三卷書同時告訴我們,耶穌榮耀入城,不僅是要進入耶路撒冷,祂還要完成更重要的工作。
馬太、馬可和路加被稱為符類福音作者,三卷符類福音都告訴我們,當耶穌基督騎着驢駒進入耶路撒冷後,祂便前往聖殿。三卷書都記載耶穌是直接前往聖殿的。為甚麼?你該一氣呵成的讀路加福音路加也希望讀者這樣讀整卷福音。路加寫福音書不是為某位牧者講道時用的,每星期給會眾講解幾節經文。路加希望讀者一口氣讀完整卷福音。
如果你研讀整卷路加福音,根據路加福音,你會看到耶穌基督對上一次去聖殿是在12歲那年。這卷書的開頭和尾聲都記載耶穌去了聖殿。根據路加福音,耶穌對上一次去聖殿是在12歲那年,那時祂為何要去聖殿?我們很早之前研讀路加福音第2章時便探討過。
原因是這樣的。那是耶穌將踏入成年的歲數。耶穌將踏入成年的歲數。當你到了12歲,你父親會開始給你準備進入成年。父親這年其中一件會做的事,就是給你一些訓練。約瑟因此訓練耶穌成為一名木匠。
約瑟另一件會做的事,就是在逾越節時帶耶穌到聖殿,讓祂看看他們的宗教是怎樣的運作。他會帶耶穌四處走走,然後大概說:「這是聖殿,我們就是在這裏與神相會。這是祭司,你看到這位祭司麼?祭司是神聖的,他成為中保,替我們進到神面前。你看到獻牲麼?看到祭壇麼?我們的罪就是在那裏得贖的。」
約瑟全程帶領耶穌參觀聖殿,講解明白後,約瑟和馬利亞在逾越節過後跟着一班朝聖者回家。他們到了半路發現耶穌不在當中。他們跑回耶路撒冷尋找祂,結果在哪裏找到耶穌呢?聖殿。耶穌在聖殿裏做甚麼呢?祂說:「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
約瑟大概會說:「以你父親的事為念是甚麼意思?我就是你的父親。」然而必定有一件事發生了。耶穌真正的父親開始與祂交通。耶穌大概聽到祂天上的聖父說:「是的,祢已經成年了,這年祢地上的父親會告訴祢在地上要做些甚麼。但我是祢天上的聖父,我要將祢真正的身分告訴祢。
祢可看到這聖殿,祢可看到這座建築物?祢認為這座建築物是否能使人類與我連結?祢可看到這個祭司?他只是像平凡人一樣。祢認為他是否聖潔得足以作中保代表百姓來到神面前?祢可看到獻牲?你可看到獻牲被宰,丟在祭壇?祢是否認為這些死了的動物就能為人類贖罪?不可能。
我兒,祢會成為祭牲,所有的祭牲都指向祢。祢會成為大祭司,作中保進到神面前。祢會成為聖殿,所有其他事物都指向祢。祢將會到這裡成為終極的祭牲,終極的祭司和終極的聖殿。祢會付清他們的罪債。祢將要這樣做。」
耶穌就是為此原因來到地上,祂早已選了這匹小驢駒,表明祂的王權與我們想像的不同。祂藉着軟弱而成為剛強,祂以死來戰勝撒旦。如何呢?耶穌進入聖殿,趕出裡面做買賣的人。你看到這段經文,會說:「這很好,祂趕出裡面做買賣的人。」
但這些做買賣的人買賣的是甚麼呢?動物。他們買賣的是用來獻祭的動物。因此,耶穌趕出那些做買賣的人,即是趕出用來獻祭的動物。聖殿怎可能沒有作獻牲的動物呢?耶穌做了甚麼?祂以甚麼代替?你要小心研讀經文,經文說,耶穌那星期都在聖殿。
耶穌基督進入耶路撒冷,然後去了聖殿,因為祂要取代聖殿。祂廢除舊有的制度,以及所有與神相遇的舊方法,留在那裡,直到受死的一刻。耶穌在聖殿裏責備人,整個星期都在聖殿教導。為甚麼?因為祂大概說:「我就是聖殿。我是終極的祭司,使你蒙神接納。我是終極的祭牲,洗淨你的罪。」
你可看到耶穌的王權如何矛盾?你可明白祂的意思?罪是我們取代真正的君王作為自己的主。因此,真正的君王屈尊取了奴僕的地位,為我們受死,擔當我們的懲罰,賜予我們救贖。耶穌就是真正的君王,並非來推翻羅馬人的政權,以政治的方法拯救子民。祂是要替我們死,救我們脫離罪惡和死亡。
最後,這些真理如何進入我們的生命?怎樣發生呢?我們說耶穌是真正的王,帶來更新的王,看似矛盾的王。最後,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耶穌是引起衝突的王。意思是甚麼?你可知為何法利賽人會這麼震驚?你可知為何他們會說:「夫子,責備你的門徒吧!」?耶穌在催迫他們作出行動,因此耶穌最後一次來到聖殿,作這一切事。
耶穌榮耀入城的舉動催逼着這些宗教領導,他們非常敵視耶穌。因此經文最後說:「祭司長和文士與百姓的尊長都想要殺他。」為甚麼?因為耶穌催逼他們就其身分表態。當耶穌騎上小驢駒入城,人們因此宣告祂是王。那些當權者並不會期望耶穌的名氣只會維持這15分鐘,之後便會過去。他們無法再坐視不理,無法再視而不見,他們無法期望事情會自動回復平靜。
試想像一下,如果羅馬政權意識到群眾宣布耶路撒冷有一位新君王,他們會做甚麼?耶穌在做甚麼?祂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祂在催促人就祂的身分表態。祂的宣告如此的大,以致只可能有兩種回應。祂的意思是說:「尊我為王,或者殺死我。」祂在催促人就祂的身分表態。祂拒絕偷偷潛進耶路撒冷,拒絕從後門進入。
耶穌意思是說:「我是要作王,或來接受死刑。」換句話即是說:「尊我為王,或者殺死我。我不接受其他選擇,我不要你只是喜歡我,我不會只是受人稱讚。你偶然來教會想稍為親近我,但我不想你視我為某個你喜歡的人。你要麼將我放在人生的首位,尊我為至高至大,將生命的主權交給我,要麼完全拒絕我。」
看看祂的宣告。耶穌是世界的王,是安息日的主。我們在之前的節目探討過。意思是祂就是創造主,就是神。耶穌意思是說:「我是終極的聖殿。」這種宣告表明耶穌要麼遠比曾經活過的所有先知或宗教教師偉大,要麼就是遠遠不如,祂是個邪惡、不堪入目和瘋狂的人。換句話說,人們不能保持中立。你要麼尊耶穌為王,要麼拒絕祂。
當耶穌說:「尊我為王,不然殺死我。」當我們看到耶穌在客西馬利園所作的事,便會明白祂並非想要自殺。祂不是要自殺,祂不想死,祂不是瘋狂的。祂的意思是說:「尊我為王,不然殺死我,這樣你至少明白我的話。如果你不冷不熱,如果你只是喜歡我,如果你只想有一天成為更好的基督徒,你就不明白我的話了。」
換句話說,耶穌的意思是說:「要麼將我放在你人生的首位,要麼完全拒絕我。這表示你至少明白我所說的話。」耶穌催逼人們表態。祂必須以君王的姿態進入人心,進入生命,進入城市。
換句話說,耶穌的意思是說:「我可以成為你的幫助,使你得着醫治。我可以成為你的輔導者,成為你的朋友和兄長,成為你的牧者,但在這之前必須先作你的王。若我不是作你的王,我便不會進入你的生命。你要接受我,我便會醫治你,除去你的恐懼。讓我擁有你生命的主權,你就能面對所有事情。你不能保持中立,不要敷衍我。你要尊我為王,不然就完全拒絕我,但不要只是喜歡我,這是不誠實、不公平的做法,,這是不對的,有違真理。」
成為基督徒是甚麼意思?某程度說,就是要像這位看似矛盾的君王一樣,活出當中的意義。祂是至高的王,坐着小驢駒進來。你可知成為基督徒是甚麼意思?不是說:「我能做到,能夠跟隨耶穌。」你成為基督徒,要說:「主啊,我不可能做得到,,求祢因耶穌所成就的事而接納我,而不是由於我做過甚麼。」你也變得看似矛盾。
你成為基督徒後,耶穌的王權便會進入你生命各個方面,祂是個溫柔的君王,你會發現祂使你越來越像祂的樣式。我們有些人好爭鬥,有些人則怕事。耶穌則能取得平衡。有些人剛強壯膽,有些人溫柔親切,耶穌卻不是這樣的,因為祂同時擁有這兩種特質。
我們所有人很自然會傾向某一方,但若然君王的靈進入你的生命,祂會使你成為世界需要的那種人。既不會怕事妥協,也不愛好爭鬥。既剛強又溫柔,既公義又憐憫,有能力而說話溫柔。耶穌會使你的生命結合這些特質,世界需要這類人。你要成為這類人,你將會成為這類人。這就是你可以做的事情,在君王的能力下,你將會得到更新。你要尊耶穌為王,祂會使你更新。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賜予聖子給我們,祂不僅來幫助我們,不僅是我們的輔導者、兄長和牧者,還是我們的王。求祢賜下聖靈,幫助每位聽眾朋友明白將祢放在人生的首位是甚麼意思。天父啊,求祢幫助我們明白尊祢為王是甚麼意思。
這可能與聽眾的想法有很大不同,求祢的靈讓我們看見尊祢為王是怎甚麼意思,如何能做得到。我們有一天要與樹、石頭和山一起歌唱,求祢為我們預備這一天。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