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現在與將來
潘仕楷

彌迦書四9-五6

四章

9 現在,你爲何大聲呼喊呢?你中間沒有君王,你的謀士滅絕,以致疼痛抓住你,如臨產的婦人嗎? 10 錫安哪,你要疼痛生產,彷彿臨產的婦人;因你必從城裏出來,住在田野;你要到巴比倫去,在那裏,你要蒙解救,在那裏,耶和華必救贖你 脫離仇敵的手掌。 11 現在,許多國家聚集攻擊你,說:「讓錫安被玷污!讓我們親眼看到!」 12 他們卻不知道耶和華的意念,也不明白他的籌算,他聚集他們,像把禾捆聚到禾場。 13 錫安哪,起來踹谷吧!我必使你的角成爲鐵,使你的蹄成爲銅。你必打碎許多民族,將他們的財寶獻給耶和華,將他們的財富獻給全地的主。

五章

1 成羣的民哪,現在要聚集成隊;仇敵前來圍攻我們,要用杖擊打以色列領袖的臉頰。 2 伯利恆的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雖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裏出來,在以色列中爲我作掌權者;他的根源自亙古,從太初就有。 3 因此,耶和華要將以色列人交給敵人,直到臨產的婦人生下孩子;那時,他其餘的弟兄 必回到以色列人那裏。 4 他必倚靠耶和華的大能,倚靠耶和華-他上帝之名的威嚴,站立並牧養,使他們安然居住;因爲現在他必尊大,直到地極。 5 這位就是和平。當亞述侵入我們領土,踐踏我們宮殿時,我們就立七個牧者,八個領袖攻擊它。 6 他們要用刀劍毀壞亞述地和寧錄地的關口。當亞述侵入我們領土,踐踏我們邊境時,他必拯救我們。

這段之中可以按經文之中重複出現的「現在」,分成三段。每一段都是一個悖論,現在困難的處境,與將要發展出來的結果,形成很大的對比,甚至可以說是完全意想不到。

四9以一連串的問題帶出7月一個「現在」的狀況。在彌迦的時代,雖然撒瑪利亞已經被擄,南國猶大仍然存在,但人民一方面因爲看到北面的狀況,以及亞述持續地對猶大的進逼,以至有很強烈的亡國危機感,使他們感到好像沒有君王,沒有謀士,災難似乎可以隨時臨到他們,好像疼痛抓住臨產的婦人一樣。耶和華的迴應,似乎沒有解決他們的問題,反而要他們疼痛生產,並且他們必要從城裏出來,住在田野,甚至要到巴比倫去。但在句子的中間,耶和華突然宣告他們要在那裏蒙解救,在那裏被救贖。在這句宣告之中,兩次重複「那裏」,都是指向上文之中的巴比倫,這是被擄的地方,是他們亡國之後去到的地方。但是在耶和華的計劃之中,卻要將這審判刑罰的地方變成拯救的地方。

四11-13是7月二段的悖論,「現在」所描述的,是列國的圍攻,似乎耶路撒冷必要被侵佔,被玷污。但先知卻指出,耶和華的心意遠超他們之上,祂將他們聚集,卻是要成爲對他們審判的時候。

五1開始的7月三段悖論,先指出當時以色列的領袖被擊打、被羞辱。但耶和華卻要在猶大微小的城之中興起將來的君王。祂更指出,這位從伯利恆出來的掌權者,他的根源自亙古,從太初就有,而且他的國權必要擴張,直到地極。我們可能很熟悉這段在新約之中的運用,指出耶穌基督將要生在伯利恆,因此而忘記伯利恆在舊約聖經之中的傳統。伯利恆的以法他首先是拉結在生產便雅憫之後離世的地方,在士師記17-21章,伯利恆是兩個悲劇故事發生的場景,在那裏這地名共出現了七次,最多人會記得的,應該是在那裏發生的路得記的故事,將拿俄米與路得本來所經歷的苦,轉變爲光明前景的盼望。這些背景,讓我們更能感受到這裏所表達的悖論,因爲上帝掌權,雖然當時所經歷的是羞辱與困苦,但上帝卻要使拯救和恩典臨到他們中間。

在五4之中,出現了這段之中的7月四個「現在」,這裏的意義與前面三個明顯地不同。上文之中的現在,都是在歷史之中,以色列經歷困境的時候。但是這個最後的現在,卻是指向這位將來的掌權者,祂要作王直到地極。似乎先知要指出,這纔是我們所要看到的現實。

思想:

我們是否常常只是看到眼前的困難,忘記了上帝仍然掌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