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放棄安定的生活,去向萬民傳福音
約翰·派博

第十一章 放棄安定的生活,去向萬民傳福音

第六個答案

藉着冠狀病毒疫情,神正在鬆動定居在世上的基督徒安定的根基,叫他們自由地打破常規、嘗試新事物,差派他們向世上的未得之民傳基督的福音。

將冠狀病毒疫情與宣教聯繫在一起,這似乎是個奇怪的想法,因爲從短期來看,疫情使得旅行、遷移、宣教進展陷入停滯。但我考慮的並不是短期。神利用歷史上的苦難和動盪,將自己的教會遷到她需要去的地方。我認爲神會再次這樣做,作爲冠狀病毒疫情長期影響的一部分。

逼迫乃是宣教策略

例如,在此思想神如何使自己的百姓離開耶路撒冷,前往猶太和撒瑪利亞宣教。耶穌已經吩咐門徒將福音傳遍全地,其中包括“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徒1:8)。然而到了《使徒行傳》第8章,宣教活動似乎在耶路撒冷陷入停滯。

如何才能推動教會開始宣教呢?司提反之死和隨之而來的逼迫。司提反一殉道(徒7:60),逼迫就爆發了: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徒8:1-4)

這就是神讓自己的百姓開始行動的方法——藉着殉道和逼迫。最後,“猶太和撒瑪利亞”都聽到了福音。神的道路非同我們的道路,然而他的宣教使命必會成就。耶穌這樣說了,而且他的話不會落空。“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太16:18)“這天國的福音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太24:14)。不是“可能會傳遍天下”,而是“傳遍天下”。

挫折乃是戰略性的進展

我們可能會認爲,冠狀病毒爆發對於世界宣教而言是一次挫折。我對此表示懷疑。神的道路常常包含貌似嚴重的挫折,但這些挫折卻能帶來巨大的進步。

1985年1月9日,保加利亞的公理會牧師赫里斯託·庫利切夫(Hristo Kulichev)被捕入獄,罪名是:儘管政府已經不經會眾選舉、指定他人擔任牧師,他卻仍在自己的教會講道。他受的審判是對公義的嘲弄。他被判入獄8個月。服刑期間,他盡其所能地傳講基督。

刑滿釋放之後,他這樣寫道:“囚犯和獄警都問了許多問題,結果表明,在那裏的事工比我們在教會侍奉時所期待的更有果效。我們在監獄裏服侍神的果效,比我們有人身自由時還大。”

這常常是神的道路。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球,情況極其嚴重;如此絕佳的機會,神絕不會浪費。這疫情會爲他那必要完成的全球性計劃——“世界福音化”效力。基督的寶血不會白流。《啟示錄》5章9節說,他“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他會因自己承受的苦難得着獎賞。而且,即便是全球性瘟疫,也要爲完成大使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