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眾朋友,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經文,是詩篇8篇1-8節和詩篇14篇1-7節。
詩篇第8篇第1到8節說:
[1]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
[2]你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
[3]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
[4]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
[5]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爲冠冕。
[6] [7] [8]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里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
[9]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詩篇第14篇第1到7節說:
[1]愚頑人心裏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
[2]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
[3]他們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爲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4]作孽的都沒有知識嗎?他們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飯一樣,並不求告耶和華。
[5]他們在那裏大大的害怕,因爲神在義人的族類中。
[6]你們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爲羞辱;然而耶和華是他的避難所。
[7]但願以色列的救恩從錫安而出。耶和華救回他被擄的子民那時,雅各要快樂,以色列要歡喜。
聽眾朋友,弟兄姐妹,以上是詩篇第8篇和第14篇,這是神的話語。
這兩首詩篇幾乎是互相連續的。它們都與人性有關,論到人的本質,然而都是出自大衛的手筆。詩篇第8篇和第14篇也都收錄在同一聖經的經卷裏。這兩篇詩編排在聖經中,編排次序不遠,都由同一位作者所寫。可是,一篇是以最正面、最好的觀點呈現人性,而另一篇則以最負面、最黑暗的觀點顯露人性。到底哪一個觀點最能顯示人性的真正面貌呢?你將這兩首詩篇放在一起研讀,便發現聖經對人性的看法,與外面世界的種種看法是多麼的不同,當中的差異是多麼的顯著。
好,讓我們來看聖經怎麼說到「我們人是誰」!讓我們來了解聖經怎麼說到「人性」。透過聖經,我們將明白「人是誰」和「人性」的情況。正如我剛纔所說,我們將看到最正面、最好的人性觀點和最黑暗、最負面的人性觀點,以及我們如何從兩種不同的本性之間的衝突中取得勝利。
第一,我們來談談:有關人性的最好的觀點:
首先,我們看詩篇第8篇。這篇詩描述人性的最好觀點。大衛在這首詩篇裏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他在第4節問道:「人算什麼?」他問神:「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大衛這樣回答:「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爲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里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這番話差不多是創世記第1章26和27節的副本。在創世記第1章那裏,神說:「我們要照着我們的形像、按着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換句話說,創世記第1章和詩篇這裏都告訴我們,人是照着神的形象被造。或者說,人被造的目的是要反映神的榮耀。人的形象是榮耀的!
「形象」這個詞,含義非常、非常豐富!假如你俯身看着一池水,你可以見到自己部分的倒影。假如你照鏡子,鏡子裏的你,就是你的外貌。聖經告訴我們,被造的萬物在某種程度上,是要反映出神的榮耀。儘管神所造的萬物反映祂的榮耀,正如一池水反映人的外貌一樣,但是,你和我,我們人類如同鏡子一樣。神賦予我們最大的能力去反映祂的榮耀,恰如其分地反映祂的榮耀。我們就是創造的冠冕。由於神已經賜給我們創造力、個性、理性和一切,所以我們是最有才華的。我們也最能夠反映神的榮耀。
大衛問:「我們是誰。」針對這個問題,有一位釋經家提出的其中一個答案,就是:世界上只有我們人類還坐在那裏無所事事地問:「我們是誰?」沒有別的受造物問這個問題!只有人類在問:「人是誰?」。只有人類懂得反思。唯有人類懂得創造藝術;唯有人類使用語言,並且創造那不可思議的複雜的象徵符號。我們就是創造的冠冕!我們正是照着神最完全、最準確的形象被造,以顯明神的榮耀、偉大、榮美和存在。
每一個人都是照着神的形象被造,這個概念的含意深廣。讓我提出下列三點:
第一點:心理影響: 首先,每一個人都是照着神的形象被造,這個概念的第一個影響,在心理上是深廣的。
不管你在心中怎樣評估自己;不管其他人怎樣評價你,反正你具有牢固、客觀的、且是不能降低的價值和榮耀。
不論你是誰,或你作了什麼事、或你目前怎樣生活,對神來說,你具有無限無量的、無窮無盡的、客觀的價值。這一點在心理學上有深廣的含意。而恰恰針對這一方面,我們周圍的世俗文化、世俗的觀點則認爲:「今生結束便一了百了。你死後,就會腐化。每件事情都有其自然原因。什麼超自然、永恆等等都是子虛烏有的東西。」世俗的觀點確實大有問題啊!事實上,最矛盾、最難以理解的地方,正是在這個觀點上。聽眾朋友,你知道爲什麼嗎?
你要知道,我們都屬於世俗文化的一部分;在一方面,世俗認爲,人類最重要的,就是自尊!一切心理問題、一切社會問題,不論是罪行,或貧窮,或在學校表現拙劣,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自尊心薄弱。而且生活的真諦是在於你個人的價值和重要性。因此,世俗的觀點認爲,一方面,你要看重你自己的價值,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世俗卻認爲,從心理學上、從科學上來說,你的價值和重要性完全沒有任何基礎,因爲你是進化而來的;你的出現是由於偶然。沒有人創造你。你是偶然的存在。你在這裏是完全沒有目的的。
下面我要引述的幾段著名的話,這些論點聽起來挺刺耳,我們也很難加以反駁。
世俗主義的先驅--羅素(Bertrand Russell)說:「人是原因的產物,不曉得末後的結局。」你想想,你所有的希望、懼怕、愛和信念,只不過是原子和分子的偶然排列組合。你現在的感覺是與生俱來的,這是你的遺傳密碼,是物競天擇的過程。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霍爾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Jr)說:「因此,沒有理由將人歸在特殊的一類,並且與同屬此類的氣球和塵沙區別出來。」你也許說他那天心情很壞,你也許知道他不是那樣,但那是合理的,是必然的。你可能覺得自己比一塊石頭或一棵樹來得重要,但這並沒有科學根據。化學的不同組合,全都是偶然的,毫無目的。也就是說,世俗對生命的看法,就是:沒有什麼比你看見你自己的價值更重要,然後說這是沒有客觀的根據。
英國作家及神學家切斯特頓(G K Chesterton)以較爲可愛的方式談論世俗觀點的難題。他的論點一語中的。他這樣論到世人,說:「作爲一個政治家,他會發出吶喊,指出戰爭是浪費時間的。但作爲一個哲學家,他必須承認,人生是浪費光陰的。」這個學派的人首先會出席一個政治會議,在會議中投訴土著受到動物般的苛待。當然,接着,他出席一個科學會議。在會議中,他證明他們本來就是動物。但這並不是聖經的觀點。聖經的觀點裏面絕沒有難題。聖經的觀點所論到的你,是具有牢固的、客觀的、不可降低的重要性和榮耀。不論你是誰,或你作了什麼事、或你目前怎樣生活,對神來說,你有無限無量的、無窮無盡的、客觀的價值。試想想這在心理上有多麼深廣的影響!
第二點:社會影響。
人類是照着神榮耀的形象被造,這個觀點具有深廣的社會影響!極大的影響!
它從根本上破壞社會的等級系統、階級系統以及種族主義。如果你從經濟角度去看人類,毫無疑問,有大多數的人絕對比其他人的價值較低。事實上,有些人在經濟上是我們的負累。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會比較富裕。
好,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類。讓我們從生物角度來看人類。讓我們想想基因庫,想想進化生物學!如果沒有了外面那許多人,我們會更好。他們是我們的負累。但是從聖經的觀點去看,即使最貧窮的乞丐,他是完全寶貴的,他如同世上最偉大的君王一樣尊貴!絕對是的!
而且,每一個人都有神的形象,這一點嚴重地削弱社會上的暴政,因爲,如果世俗主義是正確的話,你死後便要腐爛,那麼個人的生命就好像只有這麼長,很短暫。但是文明卻是很長很長,對不對? 因此,從這個角度去看,在一個偉大的文明社會裏,蹂躪一萬幾千人,殺掉一萬幾千人,是合理的。但是,根據聖經的觀點,與你和我對照,國家、文化和文明都會結束。三十億年之後,每個人都要到某個地方去,而且還是有知覺的去呢!這是聖經說到的人性!這意思是說,即使將文明與你和我的生命相比,正如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C. S. Lewis)所說:「就好像蠓蟲的生命一樣。」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就是說,不管理由多麼充分,絕對不能僅僅爲了獲得政治權力,而任意蹂躪或殺害一個人的性命。這是絕對不合理的事!
第三點:靈性影響:
前面說了,每個人都是照着神的形象被造,這個教義在心理、社會上具有深廣的影響,當然,最後,它也有靈性的影響。原因是這樣的:我們都好象一面鏡子,都是照着神榮耀的形象以及神的榮美被造。我們就是鏡子,不是電燈泡!
一面鏡子不能自己產生光和美!光和美不是鏡子與生俱來的。鏡子沒有發電的能力。只有當一面鏡子面對着光源的和美麗影像的時候,它被光照射而顯出光和美來!你明白這個意思嗎?你不能單單看看自己的裏面,便說:「我知道我是偉大的。我知道我是偉大的。」不!你不能自己發出這種能力。單單看着你的裏面,絕不能意識到你自己有一絲一毫的價值、有一點一滴的美。
佈雷吉特·瓊斯(Bridget Jones)明白這一點。我很喜歡看英國女作家海倫.菲爾丁(Helen Fielding)寫的小說【佈雷吉特·瓊斯的日記】(Bridget Jones Diary)。我欣賞她的決心。她總是寫有關決心的作品。這裏是她的一個決心,她說:「決心:要堅信無疑、有容乃大、當一個反應迅速、有宗旨的女人。要知道我的判斷力不是來自於其他人怎麼說,而是來自『我自己』。」----等着。這是對的!
佈雷吉特明白有些事情,在世俗的世界裏有矛盾性。最重要的是,你不能夠依賴其他人對你的看法,來判斷你自己。她說:「你必須從『你自己』得着對自己的判斷力。」----等着。這是對的!這種言論是對的!這並不存在於你的性情裏。你絕不能想象自己是寶貴的,但你就是寶貴的。必須由某個人告訴你。除非你面對着某個可以給你榮耀的人,否則你裏面絕對不會有美的存在。必定要有人對你說:「你好偉大啊!」必定要有人說:「你很有價值啊!」必須要有人對你說某些話;必須要有人把這些賜給你,因爲你的本質就是這樣。你不能自己從裏面產生出來。
你懂這意思嗎?你得指望一些浪漫的事情、指望你的配偶、指望得到愛、指望你的孩子、指望聽到喝彩聲、指望名成利就、地位顯赫。你要指望某些東西來讓你覺得自己有重要性或價值感。但你自己無法產生這些東西。如果你不指望神,卻指望其他東西,那麼你的自我形象和身份總是處於崩潰的邊緣,總是脆弱的。你的自尊、自重感總是會遠離你,因爲你是照着神的形象被造。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根據自己在經濟上的表現來建立你的自我形象,那麼在你窮困的時候,怎麼辦呢?你不會快樂,因爲你喪失了自我。如果你指望從你所愛的某某人,從他的身上得着榮耀,以建立你的自我形象和身份的話;如果你主要透過這個途徑來建立自我形象的話,萬一你們分手了,那怎麼辦呢?你不但感到難過,更會失去自我。
丹麥偉大的哲學家--齊克果(Kierkegaard)說得很對!他說:「事實上,所謂的世俗思維僅僅包含那些所謂已經把自己抵押給世界的人。他們用他們的天份去積累財富、拓展企業。他們力圖使自己名垂千古,卻無法做到與自己作爲人的身份相稱。從靈性上說,他們是『無我』、沒有自我。『無我』,則無所追求。在神面前,『無我』。」這是多麼強而有力的言論啊!你明白他的意思嗎?如果你要從其他人怎麼看你、或怎麼讚許你、或你要透過權力、或金錢、或愛情、或浪漫的事情、或家庭、或任何東西,去得到一種自我的意識,從而得着榮耀的話,那麼你便沒有自我可以讓你大膽去探索任何事情!你的自我是脆弱的,你的自我完全建立在人們對你的評價之上。除非你將自己的身份建立在神的上面,否則你的人生如同建造在沙土上一般。
第二,我們來談談:最負面的人性觀點:
我們都是照着神的形象被造。我們也都是照着神的榮耀被造。這是最正面的觀點。不過,詩篇第14篇卻告訴我們其中一個最嚴苛的、最負面的人性觀點。這絕不是你想看到的。這篇詩的精髓是在第2和3節。大衛在那裏說:「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他們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爲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你讀這兩節經文,肯定會想,這麼說太言過其實了吧!你看看大衛說的兩件事情,似乎是誇張的描述。
第一,大衛說:沒有人尋求神。 大衛是看着天下的人說這第一件事。他說:「你看見嗎?」他說:「沒有一個人尋求神。」你或許會說:「等一等!這怎麼可能?我知道有人尋求神。我看見有人尋求神。」但是,聽眾朋友,請仔細聽:聖經並不是說:「沒有人從神那裏尋求平安。沒有人從神那裏尋求赦免。沒有人從神那裏尋求祝福。沒有人從神那裏尋求能力。」當然沒有!我們都需要得到一些東西,而且我們也在尋求一些東西。如果我們以爲萬一神會給我們,那麼我們便禱告、上教會、表現得道貌岸然。
我們可以做各種事,但這與尋求神完全是兩碼子事!尋求神意味着,單單爲着神的緣故,來尋求祂;單單爲着祂是神而來尋求祂。我不知道多少人說過:「啊,我求神醫治我的母親,但我母親去世了。所以我遠離神了。」你這麼做並不是尋求神,你只是尋求神的醫治。神變成了一件日用品,一件工具。祂成了一種手段,你要的結果是希望母親得到醫治。你的單子上寫着的是你要的結果。你希望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第1節說道:「愚頑人心裏說:沒有神。」大衛不是談論無神論者。無神論者認爲:「神不存在」,他不是在心裏想這一點。如果你仔細閱讀,聖經這裏說的是天空下的「世人」都是這樣。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得着某些東西的慾望,但並不是想得着神。實際上,沒有人尋求神。除非有一個外在的力量,就是聖靈進來,重生你的心。很多人已經找到了神,但是,凡找到神的人,都會承認自己並不是這樣開始尋求神的旅程。你本來在尋求某些東西,但在尋求的過程中,有一股外來力量進入你裏面,改變了你,牽引你,使你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實際上,沒有人尋求神。人心沒有這個能力!
第二,大衛說:沒有良善的人。 大衛說的第二件事,是挺激進和奇怪的。他說:「沒有一個良善的」;「沒有一個人行善」。你看!「沒有一個人行善!連一個也沒有。」你會說:「真誇張!不太可能!不是有很多人行善嗎?」請仔細聽着:相對來說,當然是的!我們當然要稱讚這些相對的好行爲!沒有這些善心人士,我們的生活也許挺難熬的!但是,你要往深一層去看。所謂的善行包括兩件事。不僅在表面的形式,也得看這件善事的動機,對不對?不僅僅是外表的形式,還要留心它的動機!所以,舉個例來說,扶一個老太太過馬路,看來好像是個善行!但是,如果這個人爲的是想從老太太身上獲得金錢,那是善行嗎?當然不是!表面上他是在做好事,但他的動機很差勁!所以這不是一個善行。所謂善行不在於一個行爲的表現,而是在於這個行爲的動機!.
美國著名神學家喬納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從整本聖經總結出這一點。他說:「全人類的道德,實際上是一種自私的表現。」人們爲了奪取權力,不惜表面對家人忠貞,實際上矇騙他們,表面對窮人慷慨,有道德,甚至達到聖經的道德標準。請想想大多數人怎麼樣學做誠實的人?在一個保守的基督徒家庭裏,我們對孩子們說:「不可以撒謊,不然神要處罰你。」他們不會在什麼名牌大學裏講這樣的話。在名牌大學裏,他們會說:「不可以撒謊,不然某某官員要來懲罰你。」這是同樣的概念。就是要你害怕! 「不可以撒謊,不然,神要得着你。」「不可以撒謊,不然,某某人會來罰你。」「不可以撒謊,不然人家不會喜歡你。」或者說:「不可以撒謊,也不要像那些專門說大話的壞人。」我們可不是這樣!
恐懼和驕傲是人們一切良善的動機。恐懼是自我保護、自我中心的一種表現。驕傲是自我誇張的一種表現。恐懼和驕傲是我們說實話的最好理由。請用幾分鐘去想想這幾件事。想一想:爲什麼我們要撒謊?爲什麼我們要壓制其他人?就是因爲恐懼和驕傲!這意味着什麼呢?這意思正如愛德華茲所說,這意思也正如聖經上說,在我們內心深處,甚至在我們的德道觀上,在生命中,我們都在培育着邪惡!即使在我們道德生活的核心裏,連我們的善行都是出於恐懼和驕傲。這也恰恰是導致世人壓制其他人,使世界變得亂七八糟的原因。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聖靈的能力介入,改變我們,那麼人類的道德便蕩然無存,只剩下當下一己的私利。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一向道德高尚,突然,面臨一種境況,壓力來到,往往會做某些想也未曾想過自己會做的事。有些人曾經這樣做。突然,你盜用公款,你撒謊,你犯奸淫,你用暴力。你說:「我不知道我會這樣做。」不對!愛德華茲說,聖經上說,在我們的內心,良善就是邪惡。
沒有人爲了行善而行善。連我們的道德也是爲了當下一己的私利。這是因爲背後存在恐懼和驕傲。沒有人單純爲了行善。沒有人尋求神。在我們生命中,在我們的心裏,有某些非常腐敗、自我中心的東西爆發出來。你知道,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大約有150年之久,西方的文明、歐洲和北美洲的知識分子不斷地告訴我們,聖經教義中的原罪是錯的。他們宣稱,人類的本性基本上是善良的。如果有人做了壞事,那是因爲社會環境造成的。接下來,就是那個大屠殺。你怎麼看這個事件呢?如果你說:「納粹主義者作了那件可怕的事,因爲他們都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是社會腐敗的犧牲品!」你不可以這樣說啊!這樣說就等於贊同邪惡。所以你不可以這樣說!
如果你說:「納粹主義者這樣做,是因爲他們不像我們。他們是低等的人。」但就是他們把其他種族看成低一等,導致他們進行種族滅絕的行爲。當你看某一階層的人,然後說:「他們比我們低一等,是次等人類。」啊!但是,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由於這種令人不能置信的暴行不是出於惡劣社會背景,或犯事的人並非不同種類的人,這表明你與我完全有可能造出同樣的暴行。
因此,這裏產生一個必然的結論,那就是:排除社會因素和遺傳因素,在你內心你有能力這樣做。我們發現,在這個新世紀,你若無底線地支持一些自由派政治家,給予他們無節制權力,他們便很可能造出種族屠殺的事情。
轉過來看,保守派的政治家說,只要給予權力,同樣會造成大屠殺之類的事情。不管什麼黨派,什麼種族、階層;不管是誰,總之,在你、我內心深處,一旦獲得絕對的權力,邪惡便立刻爆發。
結果,聖經是正確的。我們是極其的崇高,也極其的墮落,這就是人性。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你知道,不可以任由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外國有一個電視連續劇,也拍成了電影,叫做:【化身博士】(Dr Jekyll),是從英國著名作家羅伯•劉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所寫的小說改編。這本小說大約有六萬多字。故事的主要角色是傑基爾博士(Dr Jekyll)和愛德華.海德(Mr Hyde)。你可以讀一讀這本小說,內容相當嚇人!史蒂文森是以敘述形式描繪這個故事,它所蘊含的命題正與聖經所說的完全一致。
沒有其他哲學、其他宗教說,我們不是隻有一個,而是有兩個性格。我們有兩個極端不同的性格,不是一點點的善和一點點的惡。我們在同一個時間,可以表現得極端的大善大惡。傑基爾博士清楚每個人的性格都有兩面性。在故事的情節發展不久,他說:「每一天,我愈加靠近真相,那個人並不是真正的一個,而是真正的兩個。我看見兩個性格在我的意識中相互鬥爭。我只能說,這或許是因爲我兩者都是。」他稱自己爲不協調的混合體,這根本就是一個聖經詞彙。
傑基爾博士做了什麼呢?因爲他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人,那個時代的人說:「我們是墮落的,但又不是那麼墮落。」傑基爾博士配製了一劑藥水,可以把它分成兩份。服用其中一份能把他變成另一個人(就是海德(Mr Hyde))。於是他利用這劑藥水來隨心所欲地爲所欲爲。服了這兩劑不同的藥水,他看見自己雙重性格不斷地藉着另一個人的肉身,進行破壞。他說:「這樣真好!每一種性格可以在那個人的軀體裏要多自由就有多自由,不會有問題,萬無一失,隨意轉換。」但是,當他第一次變成海德的時候,他說:「從這個新生命吸了第一口氣,我便知道他將會更邪惡,十倍的邪惡。我被賣了給我自己的邪惡作奴隸,這個念頭如同酒精使我興奮和開心一樣。」
結果,他發現他比自己所想的更加墮落。他比自己所想的更加邪惡。當然最後釀成悲劇。這個故事是這樣發展的。你要知道在我們裏面的雙重性格不能永遠並存。在這兩個「自身靈魂」的相互衝突中,誰會勝利呢?愛德華.海德(Hyde),「海德」這個字,在英文的字義上很巧妙,它是「令人厭惡的」意思,但又可以解釋爲「隱藏的」。這兩個意思都是出自同一個古英文字。傑基爾博士把自己可憎的一面隱藏起來,卻因爲吃了那劑藥而讓他那令人討厭的一面顯露出來。他就變得邪惡。實際上,我們都有雙重性格。如果我們明白歷史,唯一能夠給我們證明自己真面目的方法,那隻可以說我們同時真的有雙重性格。
誰會贏得這場衝突呢?我們要怎樣打贏這場善與惡之間的戰爭呢?答案就在希伯來書第2章。希伯來書第2章引用詩篇第8篇,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賜他榮耀尊貴爲冠冕,並將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叫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接着,希伯來書的作者不再引用詩篇第8篇,他卻說:「只是如今我們還不見萬物都服他。」噢!這樣說太含蓄了!如果我們人類是被神創造的,那麼世界應該是個好地方啊!是一個充滿和諧的社會,環境欣欣向榮啊!世界應該是個很棒的地方啊,但情況恰好相反!
希伯來書的作者說,我們還沒有看見萬物都服在我們的腳下。今天我們看見的是戰爭、貧窮、飢餓、疾病、衝突等等。這是可怕的!我們本應是那種人,但我們卻做不到。然而,希伯來書的作者說:「惟獨見那成爲比天使小一點的耶穌;因爲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貴榮耀爲冠冕,叫他因着神的恩,爲人人嚐了死味。」
這就把問題解決了!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什麼呢?他說,耶穌基督就是解決人性的祕訣。首先,耶穌基督是那終極的人。祂是人子。祂以你和我被造時本應擁有的全備的愛、全備的創造力、全備的真理、全備的尊貴、全備的智慧,親自活在人世間。其實我們本應也該如此生活。
耶穌基督來到世上,過着我們本應過的終極之人的生活。我們本來是該死的,但最終祂卻代替我們而死。祂爲我們「極端的惡」付出代價。祂就是那個終極的傑基爾博士,爲我們成爲醜陋的。
先知以賽亞說:「祂被打得不成人樣…祂無美貌使我們羨慕祂。雖然祂是美麗的;雖然祂以榮耀和尊貴爲冠冕,但祂卻爲我們喪失了祂的榮耀,喪失了祂的尊貴。祂也喪失了祂的美貌,爲我們嚐了死味。」
弟兄姐妹,你就是這樣贏得這場內心的戰爭。你知道,之前我說了,這是很難辯駁的。當我跟人們談論這個真理的時候,不管他們的信仰是什麼,當我說:「如果你把你的身份建立在神以外,那麼你的身份是脆弱的,隨時會土崩瓦解。」
正如齊克果所說:「你永遠不夠良善!」不管人們相信什麼,當我向他們讀齊克果的話的時候,他們會說:「是啊,你說的對!」可是你怎麼做到呢?你知道,因爲你的形象,你是照着神的形象被造,並要反映神的榮耀,但你卻在反映別的形象。你在指望你的配偶;你在指望你的家庭;你在指望你的樣貌;你在指望你的成就。你在指望所有的事情。你在指望你的金錢;你在指望你的地位;你在指望你的謀生之道。你在指望其他一切東西,以便得到一種價值感。」但你如何指望神呢?你如何將你靈魂鏡子轉向衪,因而得到應有的身份丶美麗及榮耀,如齊克果說這些身份、美麗及榮耀可以幫助我們面對一切的挑戰。你要怎樣作纔可得着呢?不能單憑回家說:「我想我去尋求神的榮耀比較好!」這樣做很抽象啊!
最後我要談:神的榮耀。
我要在這裏跟你分享得着神榮耀的祕訣。當你看見耶穌基督爲你的緣故喪失了祂的榮耀;當你看見耶穌爲你喪失了祂的美貌,那是極端榮美、極端俊美的!這個時候必定能夠使你的心歸向祂。靠着聖靈的能力,藉着福音的大能,必定能把你靈魂的鏡子反轉過來,使你愈來愈完全面向主。事實上,在你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在把你靈魂的鏡子反過來朝向主。甚至目前發生在你身上的壞事,所有的事,都起到這個作用。
所謂終極的榮耀、終極的美貌,就是看見一個人,看見主爲你喪失祂的美貌、祂的愛、祂的榮耀和尊貴。但你卻可以得着祂所喪失的一切,然後祂成爲你的榮耀。當你說:「父神啊,求你因着耶穌所成就的一切接受我!」那麼耶穌就成爲你的尊貴;祂就成爲你的榮耀。然後你可以唱那首聖詩;「坦然進到神寶座前,因我救主,我得冠冕」。「因我救主,我得冠冕」!
聽眾朋友,弟兄姐妹,你相信人性的教義嗎?人類是無限的崇高,也無限的墮落!然而這位被高舉卻降卑自己的耶穌基督;雖然祂的生命極其崇高,卻卑微自己,爲你成爲醜陋的。如果你明白這一點,你便因此贏得本性中善與惡的戰爭。這將改變你與你自己以及與其他人的關係。
讓我這樣結束這次的信息吧!請問:你相信每一個人都有神的形象嗎?
魯益師說:「如果你相信這一點,那麼在你周圍便不會有平凡人。」我希望你聽了這篇道以後,立刻把它實行出來。魯益師說:「沒有平凡人。」你從來都不是與平凡人交談。國家、文化、藝術、文明,這些全都會消失的。它們的生命之於我們猶如蠓蟲的生命。但是,與我們一起開玩笑,工作,結婚,甚至故意冷落及剝削的人卻是永恆不滅的。有一天,要嘛,我們將置身於永久的可怕結局中;要嘛,活在永恆的光輝景象裏。這並不是說,我們要永久保持嚴肅,但我們歡樂的心情卻必須與那些從一開始便嚴肅地彼此相待的人同屬一種類型。
我們的善行必須出自真誠,並在愛中付出代價。對罪惡深惡痛覺。儘管如此,我們卻愛那些罪人。忍耐或寬容都無法與愛等同,正如無禮、拙劣的模仿無法與愉快的心情相比一樣。坐在教堂長椅上,坐在你身邊的人,正是主賜給你的本性最神聖的對象,他的神聖僅次於祝福我們的聖禮。他就是你的基督徒鄰舍。他與主幾乎是同樣聖潔。因爲那榮耀神的,與被榮耀的基督也在他的裏面。基督的榮耀是真正隱藏在他的裏面。
聽眾朋友,弟兄姐妹,但願人性的教義改變你的性情、改變你看自己的方式,也改變你看其他人的方式。讓人性的教義徹底改變你的生命。
好,請一起禱告:
親愛的父神啊,我們爲着這個偉大的真理,獻上感恩。我們那超乎想象的邪惡,令我們恐懼戰競!我們如此蒙你的眷愛,遠超過我們的期盼,使我們何等快樂!
基督的十字架顯明我們是何等的敗壞,以致祂必須爲我們捨命!啊,基督是何等愛我們,甚至願意爲我們而死。
十字架不僅揭露了人性的祕密,揭露了人性極端的惡和極端的善,然而,十字架也將善與惡的衝突解決了!
親愛的主啊,我們求你幫助我們,將福音、耶穌的十字架,祂如何爲我們而死,祂怎樣喪失祂的榮耀和尊貴,好讓我們得着榮耀和尊貴等等這些真理,深深地存記在我們的生命裏。求你幫助我們將心歸向耶穌,在祂的身上建立一個能夠持久的身份,並且使我們得以改變,能夠用新的眼光去看周圍的人,以至於我們真正得到改變,充滿你兒子的形象。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