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繼續講述「登山寶訓」系列,我們探討的題目是「走窄路」。
今天,我們只集中看馬太福音7章13至14節這兩節經文。我們來到登山寶訓的最後一部分,你會發現耶穌開始清楚說明和概括祂的教導,讓人們將祂的教導實際應用在自己身上。很多好的牧者講道時也會仿效耶穌這個做法。
我們來看馬太福音7章13至14節。
13.你們要進窄門。因爲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
14.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這是神的話語。
經文說:「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窄」這個字的意思是「約束」、「狹窄」「壓緊的」。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
耶穌基督將要結束登山寶訓的講論,祂清楚說明和概括祂的教導,讓人們將祂的教導實際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很多好的牧者講道時也仿效耶穌這個做法。從這節經文開始,直到第七章結尾,耶穌的語氣變得相當嚴厲。祂鄭重表示:「不要只是稱頌我的一切教訓,而是要實際行出來;不要只是讚揚我的一切教訓,而是要在生活中實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因爲祂確信神的話語必須在我們的生命中彰顯出來,使我們改變過來。你明白這個道理嗎?你聽講道、讀經、學習基督的教訓,難道只是希望得到一點點的啓發或指引嗎?這樣你就不得要領了,因爲耶穌基督給我們任何教訓,從來都不是純粹爲了讓我們增進知識!耶穌給你任何教訓,不只是爲了讓你知道一些道理而已。耶穌把真理教導給我們,目的是要讓真理進入我們的生命,徹底改變我們。因此,耶穌在這裏直截了當的清楚說明,讓我們一目瞭然。這時候,耶穌談到福音的窄路。
我必須坦白告訴大家,教導人們要走狹路、要變得狹隘,對我來說其實相當困難。可是,耶穌故意選擇一個人們聽了都會嗤之以鼻的用詞來描述祂門徒的模樣!我們最不想自己被別人視爲狹隘的人,尤其是住在大城市的人,你怎樣批評他也好,他也不寧願被視爲狹隘的人。他說:「你怎樣說我也可以,但是你不可以說我狹隘!」當你想惡意對待一個人,你可以對他做任何事,怎樣批判他也可以,但是你知道如果你說:「你這個思想狹隘的人。」對方必定這樣響應:「我不是思想狹隘的人。不要這麼說,不要這樣告訴任何人!」在某程度上,這也許是好事,因爲神不容許我們變得像法利賽人那樣,把福音變得狹窄,成一堆律例和規條;神不容許我們把榮耀的福音侷限成一堆律例和規條。然而,耶穌基督在這裏必定是指我們在某方面要變得狹隘,否則祂不會選擇用「窄」這個字。耶穌說:「如果你要跟從我,就必須進窄門、走窄路。」
基督信仰從許多方面來看都是一條窄路。基督信仰是一條窄路,因爲它要求的是一心一意、真實可靠、專心致志、完全委身,以及自我節制。每個人都知道,如果要得着成就,要得着豐碩的成果,就必須進窄門。舉例說,你希望成爲一個醫生嗎?你希望成爲一個出色的醫生嗎?這意味着你必須多年寒窗苦讀,在實習其間也要埋頭苦幹,好好裝備自己成爲一個醫生。這絕對是一條窄路,你要變得狹窄,一心一意,完全委身。即使你不願意,也要堅持到底!你希望成爲一個世界級的音樂家嗎?你必須每天長時間刻苦練習。這是一條窄路。但這是唯一的途徑讓你取得好表現,並且得着它所帶來的豐盛和自由。你希望賺大錢嗎?你必須專心尋找投資機會,你必須不斷尋找,不斷分析,只選擇真正有價值的投資機會,並篩掉那些沒有價值的。你希望建立一間世界級的大企業嗎?你要專注於產品的質量。如果你想最終得到豐碩的成果和豐盛的生命,你必須走窄路,一心一意的不斷提升質素。要得着豐盛就必須走窄路,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耶穌告訴我們,在屬靈的事上你也必須做同樣的事情。
在生命的其他方面,大多數人都樂意接受也明白這個道理,就是要走窄路;除非他們不斷鍛鍊身體,否則不會擁有強健的體魄;除非他們專心一志的不斷練習,否則他們不會有出色的表現。我們在其他各方面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當我們來到宗教信仰方面對此卻有點卻步。耶穌說:「你不可以這樣子。你在其他各方面體會到走窄路能使你取得豐盛的成果,是因爲我特意把宇宙創造成這個模樣。」在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領域,就是我們與神的關係,以及我們屬靈生命的豐盛,也是一樣。
因此,耶穌在這裏告訴我們,在屬靈方面我們只有兩條路。接着,祂描述了這兩條路,並且告訴我們如何走在正確的路上。我將會概括耶穌在這裏的教訓。耶穌所說的,正是你在這段經文中所看到的一樣直截了當、一目瞭然、正確無誤。這裏沒有灰色地帶,而是黑白分明;這裏也沒有含糊不清之處,只有清晰可見的界線。只有兩條路,耶穌告訴我們這兩條到底是怎樣的路,並且如何走在正確的路上。
首先,耶穌說只有兩條路。這是甚麼意思?耶穌基督教導我們,沒有人可以站在中立的位置。在屬靈方面,沒有人可以抱觀望態度,沒有人可以停滯不前,也沒有人可以站着不動。耶穌說只有兩條路,這兩條路帶我們通往兩個截然不同的目的地。這意味着如果你走在正確的路上,你便向永生方向邁進;如果你走在錯誤的路上,那麼你在錯誤路上的每一刻,都使你逐步遠離永生之路。沒有人可以抱觀望態度,沒有人在十字路口上,那裏沒有十字路口。沒有人可以保持中立,沒有人可以停滯不前。我們不是走在引到永生的路上,就是走在引到滅亡的路上。
這個說法馬上引來一些疑問。很多人聽了這句話感到很不安。耶穌基督的教訓幾乎與過去一百五十年的所有現代思維互相抵觸。早在十九世紀,歐洲的知識分子已經開始提倡所有宗教基本上都是相同的。當時有很多關於這種思想的著作紛紛出版,其中包括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Ludwig Feuerbach)的《基督教的本質》(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這些著作都提倡一個理念:一個宗教與所有其他宗教的任何共同之處,就是那個宗教的本質了。他們假設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一百多年前,他們以一座山作爲例子來說明這個理念。每當談到屬靈和宗教信仰的問題時,他們能想到的最佳例子就是一座山:神就在山頂上,每一個宗教都是通往山頂的不同道路,每個人都必須找出自己往山頂的道路。因此,那裏其實有許多條路,但是目的地只有一個。
這個一百五十年前在歐洲已經開始的思想一直承傳下來,這種思想在美國也很普遍,而且一般人所持的立場更加極端。也許很多人都聽過人們對基督徒這麼說:「你說甚麼!你是要告訴我,你相信只有透過耶穌基督纔可以到神面前,沒有別的途徑嗎?你的意思是,你相信如果人們不相信你的宗教信仰,就會永遠失喪,即使世上所有不信的好人也永遠失喪嗎?這實在難以置信!這是多麼偏執的思想,多麼極端的偏見。」這種觀念講法在美國相當普遍。
美國人普遍認爲所有宗教信仰都是正確的,這是一般人的信念。很多現代的基督教宗派都不再如以往一樣差派宣教士到其他地方傳教。爲甚麼?因爲他們不想給人留下一個印象,認爲他們相信自己的宗教比其他宗教優越。
耶穌基督簡單直接地說:「只有兩條路。這兩條路通往兩個不同的目的地。」這說法與那些現代思想完全相反,他們說:「有許多條路通往同一個目的地。」那些現代思想認爲有許多條路通往一個目的地,但是耶穌說只有兩條路通往兩個不同的目的地。耶穌直言不諱。在約翰福音第十四章,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使徒行傳四章12節說:「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這說得清楚不過了。耶穌基督的教訓與那些現代思想互相抵觸!我們該作甚麼呢?那些現代思想指基督信仰其實是偏執的思想。我們該如何迴應呢?答案就在這裏。
那些現代思想指基督信仰是偏執的思想,這個指控並不正確,因爲這是自相矛盾的說法。讓我以另一個方式說出他們的觀點,他們說:「你不應該認爲自己的宗教信仰比其他宗教信仰優越,因爲不同的宗教信仰適合不同的人。不同的宗教信仰適合不同的人,你如何驗證每一個宗教信仰是否真實,其實是你個人私底下的事情,因此你不可以對任何人傳揚自己的宗教信仰。你不可以傳教。宗教信仰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是個人在自己內心追求的事情。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強加於別人身上。」這是現代思想反對基督信仰的觀點。
他們說:「不要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強加於別人身上。」這個要求是不可能達到的,因爲這就好像你對別人作出要求,自己卻拒絕這個要求;你定下規則,自己卻違反規則。這是對宗教一個武斷的觀點。這個思想聲稱所有宗教其實都是主觀的,這意味着所有宗教都是正確的。這是一個觀點。這個觀點稱爲「宗教相對主義」,它聲稱所有宗教都是正確的,因此我們不應該傳教,對嗎?如果你認爲某些宗教信仰比其他宗教信仰優越,那麼你就必須傳教。但是如果你認爲沒有任何一個宗教信仰比其他宗教信仰優越,那麼你就正在傳揚你所提倡的「宗教相對主義」觀點。舉例說,當你要求我不要把我自己的宗教信仰強加於別人身上,你正是把你自己的宗教信仰強加於我身上!你正在向我傳教,要求我不要傳教。你正在做你所禁止的事情。你明白了嗎?你看,我們根本不可能不傳教。即使你說:「不要傳教」,你其實也是在傳教,因爲你正在把相對主義的觀點強加於一個客觀的觀點上。
直到一百五十年前,所有宗教聚在一起,說:「我們可能都是錯的,但是我們不可能全都是對的。」當兩個人的看法互相矛盾,他們彼此說:「你可能是錯的,我可能是對的,或者我可能是錯的,你可能是對的,但是我們不可能兩者都是對的。」所以真正的問題是:「誰纔是對的呢?」一百五十年前,歐洲的知識分子開始提倡這個觀念:「每個人都是對的。」這是一個觀點!這意味着如果你不相信每個人都是對的,你就錯了。你看,我們根本不可能對每個人說:「每個人都是對的。」因爲當有人說:「不,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是對的。」你不得不對他說:「你錯了,每個人都是對的。」但是你已經做了你所禁止的事情;你已經違反了你所定下的規則;你已經拒絕了你自己所作的要求。這是不可能的。
再者,基督徒在這事上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爲耶穌基督與其他宗教創始人不同,耶穌自稱是神。佛祖沒有自稱是神,穆罕默德沒有自稱是神,孔子也沒有自稱是神,他們沒有一個人自稱是神,唯獨耶穌一個人自稱是神。如果耶穌是對的,那麼祂就是通往神那裏的唯一道路,但是如果耶穌是錯的,祂不可能是其中一條通往神那裏的道路,因爲祂只是一個誇大狂。祂是一個狂熱分子,祂是反宗教分子的典範,祂是一個反對任何宗教的人類典範。因此,耶穌要麼是通往神的唯一道路,要麼祂不是通往神的唯一道路,但祂不是其中一條道路。這是基督徒所抱的立場,只要你細心思想也能領會到。
耶穌基督說:「只有兩條路。」如果有人問我:「你是要告訴我,如果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我就永遠失喪嗎?」我會這樣回答:「其實這根本與我的觀點無關!」我若說二加二等於四,這是偏執的說法嗎?如果有人說二加二等於五,你說:「嗯,你有權這樣認爲。」我卻說:「不,不,不,你錯了?」我這麼說一點也不偏執,只是你脫離了現實罷了。我把真相說出來其實是爲了你着想。在所有其他範圍,真理都是這樣運作的。爲甚麼在宗教範圍裏會有所不同呢?誰證明在宗教範圍裏真理運作的方式與其他範圍有所不同呢?堅信並不是偏執。狂熱、驕傲、冷淡、苛刻纔是偏執的表現,但堅信絕不是偏執。如果耶穌是對的,而你的觀點卻脫離了現實,當然你要面對永恆的後果。所以耶穌首先告訴我們:只有兩條路。
其次,耶穌描述了這兩條路。你知道自己正在哪一條路上呢?這兩條路是怎樣的呢?一條是寬闊的路,另一個是狹窄的路。你知道自己正在哪一條路上呢?耶穌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在其中一條路上。每一個人如是。沒有任何人站在中立的位置,那裏也沒有任何灰色地帶。你不是在通往山頂的不同道路上。那裏只有兩條路,其中一條是寬闊的路。耶穌怎樣描述那條寬闊的路呢?首先,那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這個說法令人大吃一驚,耶穌這麼說就是爲了叫眾人吃驚。假設我與一羣人乘車到一個地方聚會,我們乘的車子停泊在附近街道上,我突然對眾人說:「有一個警察正在外面的街上拖走一輛非法停泊的汽車。」我們會有點緊張,因爲那可能是我們的車。可是,如果我說:「有警察正在這條街上拖走所有的汽車。」我們大部分人都會緊張得跳起來,喊說:「我們的車呀……。」對嗎?
耶穌說:「大多數人都在寬闊的路上。」祂這麼說就是爲了叫眾人吃驚,因爲祂想你們這麼說:「等一會兒,等一會兒。」福音告訴我們:「你必須重生。」福音告訴我們:「你要去到神面前,你的生命要徹底改變過來,你必須信靠耶穌基督,接待祂進入你的生命中,使你的人生得着全新的方向。」你們有些人聽到別人說我剛纔所說的話,並且得知大多數人都認爲這個觀念很狹窄,你們心裏便感到安心一點。你心裏想:「你所說的道理有很多都值得我們深思,但是這個觀念實在太狹窄了。」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爲。大多數人都認爲這個觀念是大錯特錯的!你知道自己的看法跟大多數人一樣,因而感到安心一點。你知道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認爲我們的想法很古怪,你因此感到安心!耶穌告訴我們:「就憑這一點你應該知道自己是錯的。大多數人都反對我,如果你的宗教觀點跟大多數人一樣,那請你不要提我的名字。如果你的看法跟社會上大多數人一樣,別提我的名字。」這是耶穌要說的話。祂說:「那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這是第一點。
我們來看第二點。首先,大多數人都在那條寬闊的路上。其次,我們知道這是一條容易走的路。雖然實際上聖經沒有用「容易」這個詞來描述這條路,但是我必須告訴你「窄」這個字的意思。「窄」這個字的字面意思是窒息。我們稍後會詳細解釋。「窄」這個字意味着窒息、被抑制、被壓緊、被困在一個管道里。有閉室恐懼症的人聽到這個陳述必定感到毛骨悚然。耶穌顯然是要表明窄路是一條難走的路,這條路會使人受傷,因此,寬闊的路是容易走的路。爲甚麼我們說這是容易走的路呢?因爲你生下來就是在那寬闊的路上,除非你努力掙扎,作出意志行動去改變,改變本來的人生方向,否則你仍然在寬闊的路上。換句話說,如果你在生命中從來沒有做過任何重大的宗教決定,你仍然走在寬闊的路上。你生下來就是走在那寬闊的路上,那是容易走的路,那是一條下坡路。
如果你在中國出生,可能你從小就懂普通話。你從來沒有刻意去學普通話,因爲你從小就在日常生活中學懂普通話。現在,如果你想學習另一種語言,這將會比學普通話艱難得多,你需要無比的意志力。我們在之前的節目中說過,你可以把生命建立在兩種不同的基礎上。你可以選擇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和智慧去掌管自己的生命以及作所有決定,你也可以相信只有神才能夠掌管你的生命以及作所有決定。你只可以把生命建立在其中一個基礎上,這兩個基礎都涉及信仰。
寬闊的路是容易走的路。這是第一個基礎。我們生來就相信自己有能力掌管自己的生命。除非你作出意志行動去拒絕並改變這種掌管自己生命的天性,否則你仍然在那條容易走的寬闊路上。要擺脫自己對生命的掌控需要無比的意志力,你需要悔改並去到神面前,你需要付出努力。如果你從來沒有竭盡所能去擺脫自己對生命的掌控,你仍然在那條容易走的寬闊路上。你怎知道自己在那寬闊的路上呢?讓我指出在寬闊路上的人的思維。曾經有一位學生對我說:「我認爲你對基督信仰的理解非常狹隘,我卻包容各種信仰。」這就是耶穌所說那種廣闊的思維。那位學生說:「我當然是一個胸襟廣闊的人。」聖經告訴我們,這是廣闊的思維,是走在寬闊路上的人的思維,它會引到滅亡。你看,佛教有八正道,伊斯蘭教有五善功,印度教說因果報應,儒家說孝道,而耶穌說只有兩條路,耶穌的真正意思是,其他宗教本質上是相同的。
換句話說,耶穌認爲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的看法對於其他所有宗教都是正確的,基督信仰是例外。基本上,所有宗教都有相同的焦點,它們都提出尋求神的方法。佛教徒說:「你要這樣尋求神。」伊斯蘭教徒說:「不,這纔是尋求神的方法。」然後,印度教徒說:「不,這纔是尋求神的真正方法。」耶穌來到世上,說:「不,你們不用再尋求神了。其實是神親自來到世上尋找你們,不用再尋求了,但是你們要知道我已經爲你們受死。」事實上,所有其他宗教都認爲人的境況其實並不是那麼絕望,你要振作起來;你要靠自己的力量,存心忍耐,堅持到底。你遵循這條路,卻無法到神那裏去。耶穌說:「基督信仰卻截然不同,你的境況完全絕望,你需要有人來爲你付上代價,爲你成就一切。」
神如何尋找你呢?直到現在,你仍然抱着那種廣闊的思維。耶穌說:「你一直努力要成爲自己的救主。你一直努力要掌管自己的生命。你不要再抓住自己的生命,你要認清自己是一個走在寬闊路上的人,你要放下廣闊的思維,並歸向我。」這就是耶穌的意思。那是走在寬闊路上的人的思維,那是一條容易走的路,你不需要作出任何努力就可以走在這條路上。如果你從來沒有竭盡所能去擺脫自己對自己生命的掌控,你仍然走在寬闊的路上。大多數人都在這條路上。這不是我說的,是主耶穌說的。另一方面,那條狹窄的路又是怎樣的呢?耶穌說那是一條十分狹窄的路。
首先,耶穌說跟隨祂的路是一條窄路,祂的意思是,那條路每一次只能夠容納一個人通過。你無法帶着一大羣人一同進入這條路,你無法帶着你的家人一同進入這條路。你必須自己與神建立個人關係。窄路的意思是,相信耶穌基督絕對是個人的事,你必須與耶穌建立個人關係。當尼哥底母去見耶穌,他希望與耶穌討論神學問題,當時耶穌怎樣響應呢?耶穌說:「你必須重生。」當那個井旁的撒瑪利亞婦人遇見耶穌,她想與耶穌討論一個問題,她說:「我是撒瑪利亞人,你是猶太人,撒瑪利亞人和猶太人之間常常爭論到底在哪裏敬拜。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穌並沒有與尼哥底母和撒瑪利亞婦人討論神學問題,祂也不會與我們任何人進行神學討論。耶穌對那婦人說:「親愛的朋友,請聽我說,妳希望與我討論那個神學問題,但是讓我們來談談妳那五個丈夫,以及現在與妳同住的那個男人吧。難道妳不明白嗎?妳希望與我談談神學問題,可是,妳甚至連自己的生命也無法好好管理。」
我們必須與神建立個人關係,這關係必須具體明確。你與神的關係如何呢?你與神已經和好了嗎?我們只想談論一般的信仰問題、一般的教會生活,或一般的社會道德行爲;那些都是很籠統的東西。福音是要我們思想自己與耶穌的關係到底如何?你是否真的認識耶穌並與祂建立個人關係呢?你是否明白你與神之間有甚麼阻隔呢?每一個到耶穌基督面前的人,都要明白自己與神之間有甚麼阻隔。你知道哪是甚麼嗎?如果你不知道,你仍然未認識耶穌基督。你必須與神建立個人關係,而不是一般的關係。你成爲一個虔誠和有道德的人,你討論一般的神學問題並從中得着一點啓發,這其實並不足夠。你是否與耶穌建立了個人關係呢?耶穌說這是一條窄路,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那是一條窄路,因爲那條路不但每一次只能夠容納一個人通過,而且除了你以外,那條路也沒有足夠空間給別的東西。你必須放棄一切所有。也許有些人會說:「我也希望進入神的國,但是我不想撇下我的家人、朋友、父母、配偶、或情人,自己先到那裏去。我不可以自己先到那裏去,因爲我身邊的人還未預備好進去。」除了你以外,那條路沒有足夠空間給其他人一同進去。你必須自己一個人來到神面前。這表示那條路不能容納任何不蒙神喜悅的事情。請你不要忘記,那是通往天國的路。任何不合神心意的事都必須棄絕,因爲那裏不能容納那些事,那條路只剛剛足夠你一個人經過。
我認識一位男士,他與家人住在我以前所牧養的教會附近。有一次我去探訪他,有機會向他傳福音,並與他分享有關窄路的道理。他看來已經準備好走上這條窄路。突然間,他說:「等一等,這是否意味着我必須原諒我的嫂子,再一次與她交談呢?」我對他說:「這並不是你接受基督的條件,但是神最終也會要求你這樣做。」於是他說:「那麼,算了吧。」你看,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這條路上,根本沒有空間容納怨恨。你必須願意撇下這一切,因爲那條路無法容納它們。
除了你以外,那條路沒有足夠的空間留給別的東西,但最重要的是,那條路無法容納你自己的義。我所說的「義」,是聖經的用語,並不是一般的用語。我的意思是,你必須意識到只有一條路引到永生,因爲在所有宗教始創者之中,只有耶穌爲你受死。除非你願意說:「我知道耶穌基督必須爲我受死,並且我要接受祂」,否則你無法去到神面前。你說:「我知道自己所作的一切好事和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根本毫無價值,這一切無法使我蒙神悅納,並得以進入神的國。」除非你願意這麼說,並且願意不再靠自己的義,否則你無法走在這條路上,因爲這條路無法容納你的義。我常常說,你不需要靠別的東西進入神的國,那條路只能容納你一個人進去。
有一位聖經老師約翰‧布塞納-馬恩省(John Bursener)曾經在他一篇講述窄路的信息中說道:「意大利著名詩人但丁(Dante)在他的著作《地獄》(Inferno)中說有一條路是引到永生的,那裏有一個牌子寫着:『進入這裏的人必須棄絕一切驕傲。』有另一條路是引到滅亡的,那裏有一個牌子寫着:『進入這裏的人必須棄絕一切盼望。』因此,如果你想得着盼望,就必須棄絕驕傲;如果你想留着驕傲,就必須棄絕盼望,但你無法兩者兼得。」那條路沒有空間容納你自己的義。這條路看起來一點也不吸引,不是嗎?請聽,不是這樣的。
親愛的聽眾朋友,這裏有一個基本原則:耶穌告訴我們,順服的道路剛開始的時候總是窄的,最終卻引到永生。不順服的道路剛開始的時候總是闊的,而且是容易走的,最終卻引到滅亡。你看,寬闊的道路起初看起來很美,最終卻把你囚禁。你渴望得到愛和接納,卻無法得到;你有很多壞習慣,卻無法控制;你充滿憂慮,卻無法解決;你被這一切囚禁着。你看,寬闊的道路把你引到一個狹小的囚室,並且最終引到滅亡。然而,窄路使你的愛和一切的潛能都彰顯出來。
你們當中有些人已經是基督徒,你們已經穿過了窄門,走在窄路上,但你們卻想逃跑,因爲那條路實在太狹窄、太難走了。你正遇到困難的時刻:你經過了窄門,但這窄門並不是立刻把你引到永生;這正是耶穌在這裏所說的。到了某一刻,你們當中有些人會說:「早知當初就不順服了,那麼現在我會感到好一點。早知當初就不服在神的掌管之下,那麼我現在就可以無拘無束了。我很想逃跑,走進那條寬闊的道路。」千萬不要這樣。到健身室鍛練身體是一件艱苦的事,你必須做各式各樣的鍛練運動,但是如果你不去鍛練身體,你就無法明白那種自由,你知道當你願意鍛練身體,當你願意走上這條窄路,你就會變得精力充沛,做事更有效率,並且掌握更多技能,最終得着更廣闊的空間。千萬不要逃跑,務要留在窄路上。你要留在窄路上,因爲那是引到永生的唯一道路。
你如何知道自己正在哪一條路上呢?其實相當簡單,你必須堅決作出選擇,纔可以行在窄路上。首先,你要棄絕自己的義,要棄絕任何不蒙神喜悅的東西,並且把自己的生命交託給神。你要以神作爲你的君王,因爲那是一條通往君王那裏的道路。你要把神放在生命中最首要的位置。如果你覺得這樣做很難,想一想耶穌基督吧。福音的窄路最終顯明瞭耶穌基督所走的窄路。你看看耶穌基督所作的一切,祂從天上觀看,祂知道祂若要降臨在地上,祂將要放棄一切的榮耀,出生在一個骯髒的馬糟裏,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祂必須從一個細胞開始,然後成爲一個嬰孩。在客西馬尼園,耶穌知道兵丁要來捉拿祂,祂將要受盡折磨,被帶上荊棘冠冕,在十字架上被釘刺穿骨頭,被人用槍扎祂的肋旁,慢慢地窒息至死。然而,耶穌知道這一切相比起被父神離棄的痛苦和折磨,都好像被蚊叮一樣微不足道。
耶穌選擇了哪一條路呢?祂選擇自我放縱的道路嗎?聖經說:「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我們來看看耶穌的墳墓。你看着那墳墓,它看起來是那麼細小狹窄,不是嗎?你們當中的人選擇了窄路,現在可能會感到有點窒息。看看那墳墓……當我看着那墳墓,我彷佛患了閉室恐懼症,我說:「耶穌,不要進去!那肯定是死路一條。那條順服的窄路肯定是死路一條。」耶穌選擇了進到墳墓裏去,因爲在墳墓的另一端,正是通往永生神的道路。除非藉着那墳墓,否則耶穌無法進到永生。除非你選擇那條窄路,在這條路上你必須一心一意、真誠可靠、完全委身,否則你無法進到永生。千萬不要耽延,要趁着寒冬來臨之前進去。你要好好領受現在所聽到的信息,讓神感動你的心。不要說也許等到明天、下個月、下個星期、明年才作決定。千萬不要這樣,因爲到時你的心也許變得剛硬了。
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C.S. Lewis)這麼說:「當劇作家出場走到舞臺前,戲已經演完了。神將會來到地上,等到那時你才說你站在祂那一邊,這有甚麼用呢?那時候,你看到整個自然界和宇宙,開始像夢幻般融化了。但是另有一種你難以想象的情景卻突然出現,這對我們當中一些人來說是美麗非凡的,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恐怖極了。每個受造物不是進入無比的慈愛中,便是陷入無力抗拒的恐懼裏。那時候才選擇站在哪一方、走那一條路,已經太遲了。那不是選擇的時候,不管我們之前是否已經意識到,那時候我們只會發現自己已經選擇了哪一方。今天,就在此時此刻,正是我們選擇站在正確一方的良機。神寬容我們,給我們機會,但是這個機會不會永遠存留。」
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給我們實際的原則和指引,讓我們知道順服的道路剛開始的時候雖然狹窄,卻把我們引到永生;悖逆的道路剛開始的時候雖然廣闊易走,卻把我們帶到一個狹小的囚室,最終引到滅亡。親愛的天父,我們爲着那些已經進入了窄門,並走在窄路上的弟兄姊妹禱告,求禰激勵他們,加力給他們,當他們定晴仰望禰的國,並知道最終禰將要統管一切,求禰使他們重新得着力量,繼續走那條窄路。親愛的天父,我們當中若有人開始意識到自己正在那廣闊的路上,求禰使他們迴轉,並且知道今天正是選擇走哪一條道路的日子。求禰幫助他們明白,雖然那條路起初看來很狹窄,卻是通往永生之路。親愛的天父,求禰把這一切賜給我們。禱告奉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