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繼續講述「登山寶訓」系列,我們探討的題目是「追求純潔的兩性關係」。
我們來看馬太福音五章27至30節。
27.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
28.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他犯奸淫了。
29.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裏。
30.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
這是神的話語。
這是一段多麼嚴肅的經文!我只有一次傳講有關聖經對性的教導,我發現在大城市裏傳講這信息,就好像把鹼性溶液倒進酸性溶液中產生許多泡沫一樣,它會引起多方面的迴響。上次我傳講有關性的信息時,我發現很多問題浮現出來,造成很大沖擊。因此,當我預備這篇信息的時候,我懇切向神禱告。我也這樣行了。
耶穌在這段經文教導我們四個原則,這主要分爲兩大重點。耶穌在這裏談到純潔的性關係和性慾望。首先,耶穌談到純潔的性關係,祂說:「不可姦淫」。至於性慾望,祂談到情慾。我要指出,耶穌在這裏實際上教導我們四個原則,兩個關於純潔的性關係,另外兩個關於性慾望。
對於純潔的性關係,耶穌說了兩個原則:首先,合神心意的性關係對人至關重要;性是人類重要的一環。其次,性關係只可以在完全委身的關係中發生。性關係絕對不能在沒有委身的關係以外發生,也就是說,性關係不能在婚姻盟約外發生。這就是耶穌所說純潔的性關係。
對於性慾望,耶穌也說了兩個原則。對於性慾望,耶穌教導我們兩個原則。首先,情慾與愛完全相反;其次,你有責任自我剋制。
耶穌在這段經文教導我們四個原則:第一,性是人類重要的一環;第二,性關係只在完全委身的關係中發生;第三,情慾與愛完全相反;第四,你有責任自我剋制。
首先,聖經和耶穌基督都說性是人類重要的一環。還記得嗎,登山寶訓教導我們天國生活的道理,當你接受了基督爲你的救主,你就服在耶穌基督的王權下。當你服在耶穌基督的王權下,一切都會改變、復興過來。因此,我們不斷強調:「君王的手乃是醫治的手,這顯明祂是真正終極的君王。」雖然這不是經文,卻表明聖經的觀點,是合乎聖經的說法。「君王的手乃是醫治的手,這顯明祂是真正終極的君王。」
只要在耶穌基督大能的手中,任何事都會改變過來。在登山寶訓中,耶穌談到進天國的人生命的各方面,接着祂馬上談到性方面的教導。耶穌沒有避開性方面的討論,而是隨即談到這個問題。對於性方面的教導,正如聖經一貫的教導,耶穌既不輕率,也不拘謹。對於性,耶穌既不高舉,也不壓制,因爲祂知道性是我們本能中最令人喜悅的事,也是一件最危險的事。耶穌要表明一個事實,性可以是發生在我們身上最蒙福的事情,也是人類重要的一環。
你可能會問:「耶穌在哪裏談到這一切呢?」我正在看耶穌論到地獄的經文。耶穌基督告訴我們,性方面的情慾可以使你步向地獄。我們馬上會說:「哦,這是一段很好的經文,我們開始討論吧。」另一方面談到性、地獄和硫磺的火湖時,性這個題目馬上變得很消極。性引進地獄的火,實在難以置信。很多人會說:「我完全不知道聖經中確實談到性、地獄和硫磺的火湖。」這可能也是你一直的錯誤印象吧。
當耶穌基督談到地獄和性,祂實際上是要表明性的重要性,以及性是很莊嚴的事。我們沒有時間詳細討論地獄這個題目,但我要讓你知道,在聖經中沒有任何人比耶穌基督更多談到地獄的事,耶穌說的地獄比聖經中所有人說的還多。當一個人拒絕主耶穌醫治的手,這個人的靈魂最終極的狀態就是地獄了。在地獄裏意味着你整個人作廢了。當我們說一輛汽車報廢了,這不是指這輛汽車不再存在,而是說它無法繼續發揮原有的功能,它不再發揮汽車的功能。這輛汽車已經偏離了原先設計的目的,無法再發揮汽車的功能,只是它仍然存在。
在地獄裏,人的靈魂作廢了。這不是說人的靈魂不再存在,而是完全偏離了原先被造的目的。人的靈魂無法實現其目的,無法去愛人和服侍任何人,因爲他完全陷入了自我中心的可怕光景中。人的靈魂無法帶來喜樂,也無法得到喜樂。人的靈魂作廢了。耶穌基督說性若被濫用,就會使人的靈魂陷入這種光景。因此,耶穌說,性對人十分重要,使我們充滿人性;至於那些性生活不潔的人,他們知道一旦自己的性關係混亂一片,他們就陷入這種光景,變得空虛愁悶,玩世不恭,心地剛硬。這是耶穌所說那光景的開端。
耶穌沒有貶低性的價值,祂重視性,認爲性對人是極其重要的。性既是一件令人喜悅的事,也是一件危險的事。因此,聖經實際上教導我們,性是令人喜悅的事,但不僅此而已,因爲性可以讓我們通往天上的榮耀,也可以使我們步向地獄,永遠被隔絕和捆鎖。性不僅是令人喜悅的事,但它可以讓我們進入更美好的景況,也可以使我們陷入敗壞的光景,你會走往其中一個方向,性會把你帶到其中一個方向。當我們看到耶穌談地獄的事,我們明白祂要說明性對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對於性的教導,耶穌一點也不拘謹。性是人類重要的一環。這是第一個原則。
我們來看第二個原則。聖經和耶穌基督都說,性關係只可以在完全委身的關係中發生,也就是說,性乃爲婚姻盟約而設,只可以在一男一女的盟約關係中發生,在這盟約關係以外,絕不容許。聖經教導我們:「不可姦淫。」。耶穌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我們聽過這樣的話嗎?每次我說這節經文,我發現人們總是盯着我,正如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所說,像牛盯着一個新牛欄一樣,世人一臉茫然的說:「你在開玩笑嗎?」
聖經中的道德規範是謹慎認真的,充滿智慧,不偏不倚,無懈可擊。聖經說:「不可殺人。」但聖經中也有多處告訴我們,如果有人圖謀殺害你或你家人,你在掙扎的過程中因自衛而殺了那人,在這情況下這並不是罪行。你看,聖經會考慮客觀的情況和條件,權衡各方面因素。
在上個節目,我們討論如何與人和好。聖經說,無論是別人得罪了你,還是你得罪了人,你都有責任先去與人和好。然而,聖經也考慮到一些客觀情況和條件。在上個節目,我沒有機會談這一點。羅馬書12章18節說:「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箴言26章4節甚至教導我們:「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也許你盡力與人和好,但那個人可能不斷利用你主動和好的行動來逼迫你,利用這機會來踐踏你。你是基督徒,並不代表你是一個受虐狂或虐待狂。不,你不應該容讓人輕易逼迫你而陷在罪中。容讓人輕易犯罪絕不應該。到了某個地步,你必須抽離。
聖經說:「不可說謊。」但喬舒亞記記載,以色列人打發兩個探子去窺探耶利哥,耶利哥王打發人追捕探子,喇合將二人隱藏,對王說謊,聖經卻稱許喇合。因爲聖經考慮客觀的情況和條件,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例如一個人極其邪惡,他可能會喪失得知真相的權利。聖經絕對不偏不倚,細緻入微。可是,當聖經說到「不可姦淫」的誡命,卻沒有把任何客觀情況和條件列入考慮範圍。聖經沒有說:「不可姦淫;可是如果你們兩人真心相愛的話……。」聖經沒有這麼說。對於「不可說謊」、「要與人和好」、「不可殺人」等誡命,聖經都考慮客觀情況和條件,至於「不可姦淫」,卻一點也沒有。爲甚麼?
有一首悅耳的流行歌曲的歌詞寫道:「如果你覺得這是對的,那必得沒錯了。」聽起來多麼動聽;可是,當德國著名政治人物希特勒(Hitler)把人推進火爐裏,他基本上也說同樣的話。我們不可以把道德標準建基於自己的感覺上,不然我們無權說納粹份子的所作所爲是錯的。他們覺得那是對的,他們心裏都充滿熱情。聖經說:「不可姦淫。」「姦淫」一詞是指婚姻盟約以外的性關係。嚴格來說,這個詞的意思是,如果你已婚,你與婚姻盟約以外的人發生性關係,即是與你配偶以外的人發生性關係,就是犯奸淫了。可是,「婚姻盟約以外的性關係」這個觀念,本質上也包括「沒有婚姻盟約之下的性關係」,因此這種行爲也是錯的。聖經每一處都指出,兩人若不是夫婦或未結爲夫婦而發生性關係,都是錯的。任何沒有婚姻盟約的性關係,都是錯的。事實上,這並不是少數人的看法,在基督的信仰下,包括東正教、天主教和新教,還是猶太教,甚至伊斯蘭教,多個世紀以來一直都持守這觀念。這不是甚麼新的觀念。
問題是,爲甚麼在婚姻盟約以外發生性關係是那麼罪大惡極呢?我來說明幾個原因。首先,讓我告訴你幾個錯誤的原因。有些人說:「不可姦淫」,他們卻以錯誤的原因來解釋爲甚麼犯奸淫是錯的。明白那些錯誤的原因能幫助我們清楚理解正確的理由。中世紀著名神學家及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以及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這兩位偉人都認爲犯奸淫是罪。阿奎那說犯奸淫是罪,因爲犯奸淫者不想生孩子。阿奎那認爲發生性關係只是爲了生育。康德持不同的意見,他認爲人不應犯奸淫,因爲犯奸淫表示你已經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從有理性的人類級別,墮落到動物的級別。
這兩位偉人的想法都是錯的。只要你細心留意,你會發現雖然表面看來他們的看法截然不同,但他們背後都有同樣的假設。他們都假設性是污穢的。這豈不是他們的意思嗎?阿奎那認爲發生性關係只是爲了生育,換句話說,在某程度上生育是無法避免的壞事。康德似乎認爲人的性慾讓人變得像動物一般,而不是有理性的人,這並不是聖經的觀點。聖經從沒有把性視作污穢,也沒有說身體是污穢的。
我第一次認真研究聖經,是我進入神學院之後。當時我開始深入研究聖經,我太太也記得,當時有些課堂教授舊約智慧文學,我們研讀詩篇、箴言和雅歌,當中有些經文歌頌合神心意的性愛,令人難以置信。大部分這樣的經文我們從中文聖經譯本中都看不出來,因爲譯者沒有把它們完全譯出來。有很多處經文歌頌合神心意的性愛,經文中所用的希伯來文動詞,其實不是親吻或擁抱的意思,而是另有含意。當我們研讀這些經文,我們雙耳噴煙、滿面通紅。面對這些事情,我們意識到自己感到羞恥;這是神所創造的,神也不感到羞恥,甚至加以歌頌,我反倒感到羞恥。
我試圖表現得比神更神聖,簡直故弄玄虛。我開始意識到性在本質上不是邪惡的,因此,阿奎那和康德都是錯的。犯奸淫是錯的,不是因爲性本身是污穢,而犯奸淫就是縱情性慾,這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答案是:聖經教導我們,犯奸淫是錯的,原因在於性本身的目的。性愛是一種合而爲一的行動,性愛使兩個人的身體、靈魂、思想、意志和情感合而爲一。性愛本身的目的,是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我是屬於你的。」
我們想一想性愛到底是甚麼一回事。當你將自己的身體交給另一個人,你也想將自己的一切都交給對方。這是神創造性愛的目的,你的身體作甚麼,也驅使你的靈魂作同樣的事情。當你將自己的身體交給另一個人,當你赤身露體,你就變得十分脆弱,赤露敞開,不是嗎?當你的身體赤露敞開,你靈魂中有一股力量驅使你在各方面也赤露敞開。因此,當你將自己的身體交給另一個人,就有一股自然的力量驅使你說:「我是屬於你的。我不再屬於自己,不再是自己個人的,不再擁有自己的權利,我放棄自己的權利來服侍你,成爲你的一部分。」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6章談到性,他說:「豈不知與娼妓聯合的,便是與他成爲一體嗎?」這是甚麼意思?在聖經中,「身體」一詞一般都不只是指肉體。約珥書2章28節說:「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凡有血氣的」不是指所有的身體,而是指所有的人。保羅的意思是:「難道你不明白,神創造性愛的目的,是要你在性關係中成爲新人,你和你的配偶二人成爲一體,成爲一個人。這是神祕的事嗎?不是,這是很實際的事。這意味着當你進入委身和盟約關係,你就放棄自己的權利,不再屬於自己了。
當你進入婚姻關係,就是向對方說:「我向你完全赤露敞開。我與你一起作所有決定,我願意放棄自己的自由。」性關係使你願意向對方委身,持守盟約。這關係只有在盟約關係中才能夠維持。
加拿大精神科醫生約翰‧懷特(John White)是一位基督徒,他說:「性愛的快感只是性所帶來最表面的益處。那只是一刻的歡愉。性愛所引起和伴隨的身體接觸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和醫治能力。它象徵我們內在的生命赤露敞開,我們心靈最深處的恐懼和渴望表露無遺。當我情深款款地看着對方的身體,體驗在另一個人的懷中那份溫柔親切的感覺,以及知道自己可以去愛和深深被愛的喜悅,似乎讓我暫時無法將自己和自己的身體分開,因爲那個溫柔地接受我擁抱的人與我內在的生命深深契合。因此,性關係只能夠在婚姻中發生,因爲彼此赤露敞開和彼此接納並不是一刻的事情,而是一生交織出來的親切體驗。隨便的性關係只會摧毀這種使人得着更新和醫治的能力。」
約翰‧懷特的意思是,不要將自己的身體和自己整個人分開。當你將自己的身體交給另一個人,就是將自己整個人交給對方。當你的身體與某人結合,但是在其他各方面,包括個人,社會和法律上,卻沒有與那人聯合,你就是強行分割一些本該結合在一起的東西。性具有一股自然的力量,驅使你將整個人交給對方。如果你說:「我想與某人發生性關係,卻不想跟他結婚。」你就是向對方說:「我想與你發生性關係,我只想與你的身體結合,但事實上我不想在你面前赤露敞開,不想與你一起作決定,不想受你束縛。換句話說,我愛你還未到一個地步想跟你結婚。」正如約翰‧懷特所說,你正在強行分割本該結合在一起的東西。你不應將自己的身體和自己分開,但你卻這樣做。
當你不把性視爲一種使兩人合而爲一的行爲,而是當作得着歡愉的工具,你其實是在傷害自己的靈魂。你知道婚姻中的性關係意味着甚麼嗎?那是慶祝和更新彼此盟約關係的行爲。每次在美滿婚姻關係中的性愛,就是讓自己得着更新,能夠完全把自己託付給對方,再一次赤露敞開,使自己變得脆弱,完全投入對方的懷裏,更新彼此的盟約關係。然而,每次在婚姻關係以外的性關係,就是在破壞承諾。你正在破壞神賜給你的東西。這東西比任何東西更具深遠意義,它使你能夠完全把自己託付給另一個人。你正在把自己和自己的身體分開。正如約翰‧懷特所說,隨着時間過去,你更難把自己託付給任何人。因此,耶穌說這最終使你變得心硬,你漸漸步向地獄。
爲甚麼犯奸淫是錯的?因爲性是一種使兩人合而爲一的行爲,只可以在盟約關係中發生。性是極美妙的事情,它使你重新得着能力,把自己的生命交託給別人,如果你把它抽離,就是傷害自己了。因此,神吩咐我們追求純潔的性關係。
我們來看第二個原則。我們該怎樣處理自己的情慾呢?有人會問:「我們該怎樣處理自己的情慾?」他們說:「這個教訓聽起來很好。你知道嗎?我一直都感到有點內疚,現在卻感到非常內疚,因爲我知道這教訓,良心受到責備。現在我更加內疚,因爲我知道爲甚麼犯奸淫是錯的。可是,我該怎樣處理自己的情慾?」
首先,耶穌說:「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他犯奸淫了。」中文聖經新漢語譯本把這節經文譯作:「凡是帶着淫念看婦女的,這人心裏已經跟她通姦了。」在希臘原文中,這裏有「帶着淫念去看」的意思。耶穌在這裏只提到婦女,當然反過來在男人身上也適用:「凡看見男人就動淫念的……」在希臘原文中,經文的意思是:「凡是帶着淫念看婦女的。」這一點很重要。這裏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看」,另一部分是「帶着淫念」。
正如我剛纔說過,性慾本身並沒有甚麼不妥。性是人類重要的一環,是人類一種奇妙的本能,令人感到喜悅。因爲你有欣賞別人的能力,所以你會「看」別人。耶穌不是說看別人有甚麼不妥,祂說的是「帶着淫念去看」,意思是「看」這個行動背後是帶有某動機的。當你帶着某種動機去看,就會開始行出污穢的事。
那是甚麼動機呢?就是淫念。很多人聽到這種說法會嘲笑一番。多年前,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作了一件很勇敢的事,他坦白承認自己有時候帶着淫念去看其他女人。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電視上就有演員扮演卡特總統,以挖苦的口吻說:「我心裏有淫念。」然後羞怯地看着。在世人眼中,處理情慾只有兩種方法:「你可以抑制自己的情慾,但這做法並不健康。你也可以發泄出來」,因爲他們並不明白「看」和淫念之間的分別。
在聖經中,「情慾」一詞不僅是指性慾,而是一種自我實現和滿足。「情慾」可以跟各樣動機扯上關係。舉例說,你希望自己的工作表現出色嗎?這種追求卓越表現的動力是好的,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這動力變成了「情慾」,你的工作就會把你吞噬。有性慾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如果你的性慾變成了「情慾」,你的性生活和性幻想就會把你吞噬。「情慾」不僅是指性慾。
箴言論到愚昧人和智慧人的分別。愚昧人和智慧人對守承諾的態度截然不同。智慧人說:「守承諾比自己個人的需要更重要。即使守承諾和服侍別人會爲自己帶來不便,我也以此作爲自己生命的目的。你是否意識到,除非你相信守承諾比自己個人的需要更重要,否則你無法做出任何英勇行爲?
愚昧人卻說:「我生命的目的就是滿足自己目前的需要。如果某人看來能夠給我豐足的生活,我就決定跟他結婚。我所作的一切決定都是爲了滿足自己目前的需要。如果一個承諾不能滿足我目前的需要,我就必須擺脫它,因爲它不能夠滿足我。我要尋找自我。這是一種自我實現和滿足的表現!情慾和愛的分別就在於此。
讓我以另一種方式來說明。我們來談談性慾望吧,因爲耶穌在這段經文所說的是性慾望,而不是其他方面的慾望。情慾使你渴望得到歡愉,愛卻使你渴望得着一個人。以下的信息是關鍵。若忽略這關鍵,你無法在自己生命中實踐這教訓。情慾使你渴望得到歡愉,愛卻使你渴望得着一個人。或者讓我把這個道理應用在男士身上。情慾使你渴望得到任何女人,愛卻使你渴望得着一個女人。
正如我們一直所討論的,愛──真正合神心意的愛和性愛,使你越來越渴望把自己交給另一個人。你對一個女人的慾望越是合神心意,你越想向她赤露敞開,讓自己變得脆弱,把自己交給她。如果你發現自己對一個陌生人有強烈慾望,卻無意把自己交給對方,這就是情慾了。
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C.S. Lewis)這樣論到情慾:「說一個男人四出覓食,尋求性伴侶,想要女人,這是非常不幸的事。」魯益師說這並不是最貼切的描述,應該這麼說:「這個男人渴望得到快感和性興奮,而那個女人只是一件工具而已。這個男人不是想要一個人,他只想得到滿足,自我實現。他是一個愚昧人,他陷於自己的情慾中。」
換句話說,當一個人陷於情慾之中,他有一種來自情慾的驅動力,他受情慾所驅使,開始有一種強烈的慾望,好像觸電一樣,甚至渴望從陌生人身上得到性興奮,但是當他對那人更加了解的時候,這種興奮的感覺卻下降。至於來自愛的驅動力,最初是從欣賞開始,你被對方所吸引,但這不一定是一種強烈的觸電感覺。隨着時間過去,當你更深入瞭解對方,你發現自己越來越渴望把自己交給對方。雖然你沒有那種強烈的觸電感覺,卻有一種更深層的情感。來自愛的驅動力起初是溫和的,是以人爲本的,你被對方所吸引,這感覺漸漸變得強烈。來自情慾的驅動力卻不是以人爲本的,你只是想得到任何一個人,你貪戀一個陌生人。你並不在乎那個人,只關心那個人能爲你帶來甚麼滿足或好處而已。這就是情慾。
每一個人、每一個基督徒,很快就能識別情慾和愛兩者之間的分別。有一種驅動力來自情慾,也有一種驅動力來自愛。最近,我讀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文章。一如既往,每當我準備一篇講章,我會看看魯益師有否寫過相關的題目。我發現魯益師曾經寫過有關性的文章,於是便拿來看看。第二天,我從一本着名雜誌上看到另一篇文章。這本雜誌訪問了一位三十九歲的女作家,問到她在六、七十年代在紐約燈紅酒綠的日子,當時紐約充滿紙醉金迷的夜生活。
首先,我們看看魯益師說了甚麼。他說:「人們從書籍中得到一個觀念,只要他們找到理想的伴侶,與他結婚,就會白頭偕老,永結同心。」這是屬情慾的看法。魯益師說:「結果,當這對夫婦發現他們並不是永遠相親相愛,他們認爲這就證明他們必定犯了甚麼錯誤,要作出一些改變。可是,讓那些刺激興奮的感覺離去吧,讓它消失吧。要經歷一段死寂的日子,安靜下來,然後快樂就會伴隨,那時你會發現自己活在一個有更多新刺激的世界裏。當你越渴望把自己交給那個人,你便越來越真正愛那個人;當性的體驗越深刻,你越感到滿足。可是,如果你決意要讓這些刺激的感覺成爲一種常規,並試圖虛假地把它們延續下去,這些感覺只會漸漸減弱,變得越來越少。你這輩子就會成爲一個空虛無聊,希望幻滅的老人。因此,你會發現很多中年男女總是懷緬逝去的青春,常常喋喋不休。」
然後,我又看了那位女作家接受雜誌的訪問。她說:「因爲性的緣故,夜店不再帶來甚麼樂趣了。這不只是我的觀點,而是一個事實。那時候,我每晚都流連夜店,我不是每次到夜店都會與人發生性關係,但這是我到夜店的目的。我經常流連各式各樣的色情酒吧,看到各式各樣的性活動,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卻是我這個追求一夜情的人生命中的一部分,當然這是最刺激的。可是,現在再沒有這種性愛的氣氛了,因爲有一陰影籠罩着每個人。當然仍會有人不顧一切,隨便找個人發生關係。但是人們不再像我們以前一樣,隨便找個人發生關係,因爲有陰影籠罩着每個人。」然後,她被問道:「你懷念那些日子嗎?」她說:「我懷念自己昔日的青春、昔日的樣貌和秀髮。我從三十歲開始就不再跳舞了,因爲我從前常常取笑那些年紀的人,說:「這個老女人還出來跳舞嗎?」我不想象他們一樣被人取笑。然後她被問道:「那麼現在甚麼可以代替昔日紙醉金迷的日子呢?」她說:「我心裏只充滿這些回憶。」
這正是魯益師所說的。他說:「你能辨別出情慾與愛的分別嗎?」情慾與愛完全相反。情慾驅使你渴望得到任何人,愛卻驅使你渴望得着一個人。情慾把性興奮的感覺從生命的信靠和委身分割出來。合神心意的性愛卻隨着委身的關係而不斷增長。你能夠辨別和體會兩者的分別。愛和情慾是截然不同的。
有些人問:「我該怎樣處理自己的性慾呢?」答案是:你要分辨性慾和情慾,你要遠離情慾的事。我們來看最後一點。有些人說:「其實我也想結婚。你說性是美好的,我完全同意。但是我該怎麼辦呢?我沒有遇到理想對象可以成爲終生伴侶,我該怎麼辦呢?」我將要花一點時間對未婚的人說明一些原則,我希望我們當中已婚的人不會介意。況且,已婚的人也可以從中學到一些道理,因爲有一些已婚人士以爲,只要他們一結婚,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包括他們的性幻想和沉溺性愛的問題。他們心裏想:「只要我一結婚,一切問題都迎刄而解。我不再沉溺於色情刊物,也不會再沉溺於性幻想。」因此,我將要說明的原則對每個人都適用。
耶穌基督說你必須自我剋制。雖然剋制性慾相當困難,發泄情慾卻相當容易,但你必須自我剋制。接着,耶穌說:「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裏。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
耶穌生動地說明了這個原則。首先,爲了自我剋制,你可能需要作出看來很激烈的改變。把你的眼剜出來或把你的手砍下來,意味着你將會毀容或殘廢,也意味着你無法再做一些你喜歡的事。如果你的手長了一個惡性的腫瘤,你會把手砍下來,因爲雖然你不捨得砍下自己的手,但如果你不這樣做的話,你會因此喪失生命。耶穌說,有些東西會爲你帶來嚴重的後果,無論是你生命中某些人也好,某些書籍雜誌也好,或者是某些情況,只要它們引起你的情慾,都會爲你帶來嚴重後果。你心裏也很清楚那些東西是甚麼。你必須遠離那些東西。爲甚麼?雖然要遠離它們相當困難,甚至可能讓你看起來很奇怪,彷佛毀容或身體殘缺一樣,但你必須遠離那些東西,正如你要把長了惡性腫瘤的右手砍下來一樣,不然癌細胞就會擴散。
爲甚麼這是那麼重要呢?請留意,耶穌在那裏提到地獄的火。假如你坐在沙發的一端,沙發的另一端出現一點小火頭,你說:「這對我一點影響也沒有,只是沙發的另一端着火而已。況且那只是一點小火頭。」耶穌說:「不是這樣的。」難道你不明白不潔的性關係所帶來的後果,比起你自我剋制更加難承受。雖然自我剋制相當困難,但是無法自我剋制所帶來的後果更加難以承受。你生命中不潔的性關係起初只是星星之火,最終卻可以催毀你向別人委身的能力。你以爲這些性關係會幫助你向別人委身,它卻催毀你向別人委身的能力。耶穌的意思是:「你不可隨便與人發生性關係,你必須小心謹慎,防患未然。」耶穌說:「把眼剜出來、把手砍下來」,就是這個意思了。
你如何做到呢?最後,我給你三個處理情慾的重要原則。首先,你要認清思想和幻想的分別。你務必這樣做。我剛纔提過思想和「帶着淫念」的分別。我發現當基督徒聽了類似我剛纔所說有關性的信息,就會憂心忡忡,垂頭喪氣地說:「噢,我絕對不可以有邪淫的思想,這非常重要。」他們心裏立即出現一種思想,正如阿奎那和康德的想法一樣,他們認爲性慾本身是邪惡的。每當他們心裏出現邪淫的思想,他們立即說:「我又有這種思想了。」你覺得性是污穢的,而這就是讓你墮進捆綁的最有效方法。你必須明白自己無法阻止這些思想出現,有這樣的思想並沒有不妥。最重要的是,當這些思想出現時,你怎樣處理。當你不斷徘徊在這些你無法阻止的思想中,不斷咀嚼和細味,幻想就會出現。你卻可以禁止這些幻想。
馬丁路德說:「你無法禁止飛鳥在你頭上飛來飛去,卻可以阻止牠們在你的頭上築巢。」你無法禁止那些飛鳥的行爲,卻可以保護自己的頭髮。你無法阻止那些思想在你腦海中出現,卻可以阻止自己的幻想。你不一定要製造那些幻想。這是第一個原則。
其次,唯一能讓你處理自己性慾的方法,就是把它交在神的手中。我剛纔提過精神科專家約翰‧懷特,他寫了一本關於性的著作,他在書中指出,禁食和捱餓之間有天淵之別。假如你正在節食或禁食,這是你自己作出的決定,你自願放棄不進食,當然這樣做會讓你感到有點難受,但是這種感覺絕對無法與捱餓的感覺相比。當你快要餓死,極度渴望得到食物,卻沒有錢去買食物,或者沒有人給你食物充飢,你會感到非常痛苦。我們當中很多人正處於這種光景,他們說:「噢,我對性愛極度渴望,卻得不到滿足,因爲我可能因此受傷害,可能因此染病,或者可能會下地獄,總之會有問題出現。」這就好像捱餓一樣。相反,你可以說:「我要把這些慾望交在神的手中,在這些事上我已經死了。這些慾望將會轉化過來,彷佛重生一樣。」這纔是應有的態度。
你說:「我在這些慾望上已經死了。」這麼說是甚麼意思呢?這意味着你對主說:「主啊,我不會與配偶以外的任何人發生性關係,也不會爲此抱怨。」你明白當中的分別嗎?這就是禁食和捱餓的分別了。正如英國著名聖詩詩人約翰.牛頓(John Newton)所說:「我不會抱怨,我需要的一切神都供應,神收起來不供應的就是我不需要的。」對於生命中的不同層面,我也要這樣看。我先從低層次的說起,我看着自己的頭髮,我必須這樣說:「我需要的一切神都供應,神收起來不供應的就是我不需要的。」如果神沒有給我一頭濃密的頭髮,當我對着鏡子,我不該感到困擾並說:「天哪,你看起來多麼蒼老。」我不必爲此感到困擾,我必須說:「我不會抱怨,如果神沒有給我一頭濃密的頭髮,那就是我不需要的。」這是一個低層次的問題。你聽了可能會發笑,我知道很多人正面對這個問題。
你怎樣面對自己單身這個事實呢?約翰.牛頓說:「我需要的一切神都供應,神收起來不供應的就是我不需要的。」你相信這句話嗎?你有沒有這麼說:「主啊,我把我的性慾望交在禰手中,既然禰不給我正常的出路,我便要順服,我向這些慾望已經死了。」我要告訴你,如果你這樣做,這些慾望將會轉化過來,彷佛重生一樣。雖然我無法告訴你實際上會如何發生,但這些慾望將會轉化過來,也許你將來會有一個配偶,這些慾望會在她身上轉化過來,也許這些慾望會轉化成一種新的力量、自我剋制,或者純潔的心,那都是你認爲自己無法擁有的。
我記得美國基督徒作家伊麗莎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曾經說過一個古老的故事。故事講述一位國王走到村莊裏見他的百姓。眾人都說這位國王法術無邊。有一個乞丐坐在路邊討飯,他舉起鉢子,期望國王給他一些錢。可是,國王反倒要求乞丐給他一些東西。剛巧乞丐有一碗飯,這也是他一切所有。當時那個乞丐感到很迷惑,只拿出三粒米飯來,放在國王的手中。國王一聲道謝便走了。那時候,乞丐低頭一看,竟然發現鉢子裏有三塊金條。乞丐擡起頭來,不禁慨嘆:「但願我把一切都給了國王。」
我要告訴你,只要你把自己的性慾交在神的手中,這些慾望會轉化過來。你必須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託,纔可以得着。如果你認爲自己被剝奪了性慾的正常出路,像捱餓一樣,而不是把這些慾望交在神的手中,正如自願禁食一樣,那麼你只會繼續痛苦不堪。
首先,我們要認清思想和幻想的分別;其次,我們要把自己的性慾交在神手中。最後,還有第三個原則:不要因過去不潔的性生活而陷於罪疚中。人們被性慾緊緊的捆綁,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仍然因自己過去不潔的性生活而陷於罪疚中。難道你不知道,即使一個人過去多麼糟糕,神也樂意使用這樣的人來彰顯祂的恩典嗎?
當你看馬太福音第1章所記載耶穌的家譜,你看看耶穌的列祖,你會發現他瑪和喇合的名字。她們是妓女喇合和犯亂倫的他瑪,聖經竟把她們的名字記在耶穌的家譜中。爲甚麼?因爲無論一個人過去多麼糟糕,只要他們把自己交給神,神樂意寬恕他們,賜恩給他們。抹大拉的馬里亞是其中一個緊緊跟隨耶穌的人,耶穌曾經從她身上趕出七個鬼。你因自己過去不潔的性生活而陷於罪疚中,除非你從罪疚中得釋放,否則你無法面對和處理目前的性慾望。神是充滿恩典的,你必須靠着祂的恩典除去自己的罪。你要說:「我要藉着十字架除去自己的罪。除非我靠着十字架,否則永遠無法面對和脫離自己的罪。基督已經遮蓋我的罪,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就不定罪了。
我來總結這三個原則。第一,認清思想和幻想之間的分別;第二,把自己的性慾望交在神的手中;第三,不要因過去不潔的性生活而陷於罪疚中。處理性慾的唯一方法,就是到神面前,單單以神爲樂。英國著名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曾寫下這美麗的詩句:「將我帶到禰那裏,把我囚禁;除非作禰的奴隸,否則我沒有自由;除非與禰結合,否則我不會貞潔。」除非主與你結合,否則你不會貞潔。
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教導我們明白情慾與真愛的分別。求禰幫助我們實踐禰的真理,學習自我剋制,把自己的慾望交在禰手中,得着真正的自由。禱告奉耶穌的名字,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