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福系列 四、在基督裏的新生命(2)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繼續講述「八福」系列,我們會探討「在基督裏的新生命」這個題目的下半部分。

首先,我來讀出今天的經文,馬太福音五章7至12節。

7.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蒙憐恤。

8.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得見神。

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稱爲神的兒子。

10.爲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爲天國是他們的。

11.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

12.應當歡喜快樂,因爲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這是神的話語。

我本來計劃了在本節目討論最後三個福:清心的人有福了、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以及爲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可是,現在我無法按照原定計劃進行,因爲這個星期當我研讀第8節:「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得見神」,我有很深刻的領受,所以我希望今天只集中討論這一節經文。

經文第8節說:「清心的人有福了!」請大家留意,八福要說明的是如何得着在基督裏的新生命,並且享受其中。八福就是要教導我們這個道理。耶穌告訴我們,重生是爲了看見神的國,並且進入神的國,我覺得這一點很有意思。在西方社會,「重生」這個詞在今天有特殊的含意。它是指某一種宗教。「重生的基督徒」這個用語,在西方社會一般是指某一類的基督徒。這一類基督徒對信仰比較保守、激烈和偏執——人們所指的就是這一類基督徒。這個說法令人驚異,因爲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耶穌基督說只有一種基督徒,就是重生的基督徒。人們以爲重生是指某一類的基督徒,因爲當我們想到「重生」的時候,我們通常會以爲那是指一種情感上突如其來的體驗。雖然「重生」也可以是這樣的一種體驗,但對於以上的想法,我們必須小心謹慎。

根據聖經的教導,「重生」是指聖靈進入了一個人的心裏。這就是重生的意思。聖經告訴我們,聖靈就是神,祂擁有神的本性,也擁有神的大能。聖靈來到世上,進入你的生命,進入你的靈魂。聖靈就像一顆種子一樣,在你心裏發芽生長,然後結出各種各樣的果子。唯有超自然和神聖的種子,才能結出這樣的果子。

然而,你知道栽種其實也有很多種方法。聖經告訴我們,人的心剛硬,如堅硬的土壤一般。你如何把種子栽種在堅硬的土地上呢?你如何能夠做到呢?至少有幾種方法。事實上,我們可以採用的方法很多,但以下是兩種極端的方法。一方面,你可以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就是在土壤上灌溉。你可以將水灑灌在土壤上,你可以裝設噴灑器,或者利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和設施,使土壤軟化。這種方法可能需要花大量時間,但是如果你認真下功夫,經過一段時間,最終都會使土壤軟化,而且不需要使用任何暴力,就可以把種子埋在土裏。你可以輕而易舉的把種子埋在土裏,不需要使用任何暴力就能夠做到。

你也可以採用另一個極端的方法,就是拿起斧頭使勁的向地猛劈,地的表面就會破裂,出現一片片破碎的泥土。這時候,你就可以把種子埋在土裏,再將那些破碎的泥土砍成小塊,然後把它們放回原處。這樣,你就是利用暴力把種子栽種在土裏。有些人會利用斧頭砍破土地,有些人卻探用灌溉的方式使土地軟化。

神也可以做同樣的事情。一方面,神以一段很長的時間來預備某些人的心。神不斷灌溉、不斷預備、不斷使他們的心軟化下來。因此,那些人根本察覺不到,神實際上何時把種子栽種在他們的心裏。另一方面,神可以拿起斧頭來把你拆毀。雖然你的心剛硬,你陷於困境,鬱鬱不樂,突然間你卻經歷戲劇性的改變。「嗖」的一聲,你經歷被拆毀,轉眼之間……你重生了。

在以上的兩種情況,撒種其實在一剎那之間就完成了。撒種本身並不是一個過程;同樣地,重生也不是一個過程。你不是死的,就是活的。要麼你沒有聖靈同在,要麼你有聖靈住在你心裏。然而,預備播種的整個過程,可長可短。有些人聽到別人的見證,得知他們擁有戲劇性的重生經歷,便說:「我沒有這種經歷。事實上,我經歷了重生,但我也不知道神到底何時在我心裏撒種,因爲祂一直在灌溉,使我的心軟化。」其實,我們只是執着於重生的形式,而不是其內涵。

重生是指我們被領進神的國裏。重生是爲了進入神的國,由天上的君王來掌管。比方說,門是進入房子的入口,無論那扇門多麼美麗,只有傻瓜纔會閒坐在門前,凝視着那扇門。門是爲了讓人進入屋內而設的。假如那扇門能夠說話,它會對你說:「感謝你對我這麼欣賞。然而,你只是坐在這裏,凝視着我,甚至要住在我裏面,你就完全忽略了門的真正用處了。門不是爲了給人提供住處,也不是爲了給人提供生活作息的空間。門不是爲此而建造的。我只是進入屋內的入口而已,你爲甚麼只站在這裏呢?」

有些人只執着於重生的經驗,他們只着眼於自己是否擁有正確的重生經驗,完全忽略了重生的真正意義。耶穌說,重生讓我們進入神的國。這是甚麼意思?重生把我們帶進天上君王的掌管下。當你在新總理、新省長、新市長,新部門主管的掌管下,如果他們管治得好,一切都會改變過來,變得繁榮昌盛。可是,當你在宇宙之王的掌管下,你會經歷前所未有的徹底改變。生命的每一方面都經歷徹底的改變。八福就是要描述這種改變。

在上個節目,我們談到當我們體會神的憐恤,我們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會徹底改變。今天,我們討論「清心的人」,這節經文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體會,當一個人進入了神的國,他的生活方式如何從根本改變過來。耶穌在這裏談到一個既奇妙又深刻的經驗。耶穌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得見神。」祂的意思是,不僅你的人際關係正在改變,不僅你的行爲正在改變,而且你的心靈也在改變。你的心思意念正在改變,你有了一個全新的內在生命。一個全新的內在生命!

耶穌在這裏說了很多道理,我們要仔細看看。「清心」是甚麼意思?唯有基督徒才能體會甚麼是「清心」,因爲八福是描述那些進入神國的人。

首先,讓我們看看甚麼是「清心」?這是第一點。經文談到「清心」,這說明基督信仰實質上是要帶來徹底的轉化,而不是一點點改良或革新而已。基督信仰不僅改變你的行爲和思想。雖然它會改變你的行爲和思想,但是它所帶來的改變,比行爲和思想的改變更加徹底。你要明白,你可以懷着不良的動機去改變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縱使你內心沒有改變,你仍然可以改變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你可以爲了表現得比別人好,或純粹爲了得着尊崇和榮耀,或爲了心裏感到平安,而改變自己的宗教信仰或道德標準。聖經所教導的,卻是一個帶來新心的基督信仰。心是甚麼呢?

當我們提到「心」這個字,一般是指情感之所在,是相對於「頭腦」而言的。聖經所說的「心」,卻不是這個意思。聖經說「心」是根源所在。「心」是你生命中最深層的部分;你的思想、情感和行爲都是從心發出。「心」是指你的根本動機,是你生命中最深層的部分。歸根究柢,你真正追求的是甚麼呢?你真正的思想、感覺和行爲究竟是怎樣的呢?「心」是指你的根本動機。

聖經告訴我們,清心是真正基督信仰的標記。不錯,你的生命改變了,你的思想改變了,你的行爲改變了,甚至你的感覺也改變了,你可以經歷這一切的改變,但你的心卻沒有改變。然而,這種內心的改變,就是經文所說的「清心」。「清心」是甚麼呢?

當你們看到「清心」這個詞,它的意思十分含糊,它是那麼難以觸摸,遙不可及,以致有點令人沮喪。因此,我必須給你們解釋清楚「清心」這個詞。你說:「清心聽起來好像泛指完美的道德標準。誰能達到這標準呢?」但是「清心」其實是指一種更具體的東西。中文聖經新漢語譯本把「清心」譯作「內心純潔」。「純潔」一詞的意思是單一、純一。「純潔」的意思與「表裏不一」剛剛相反。

每當舊約聖經提到清潔的心,都是指潔淨自己的心,遠離偶像。舉例說,詩篇24章3至4節說:「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以西結書36章25節說:「我必用清水灑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我要潔淨你們,使你們脫離一切的污穢,棄掉一切的偶像。」至於新約聖經,希伯來書9章14節說:「何況基督藉着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神,他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原文是良心),除去你們的死行。」這實在令人感到稀奇。

請特別留意這一點。我會花一點時間詳細解釋,請細心聆聽。舊約和新約聖經都指出:清心意味着潔淨自己的心,遠離偶像,除掉邪惡的心,以及除去死行。偶像其實是你生命中美好的東西,它卻使你無法得到最好的東西。再說,偶像是你生命中美好的東西,它卻使你無法得到最好的東西。因爲偶像已經成爲你的保障,成爲你的人生意義。世上有各式各樣的偶像。如果權力成爲了你的偶像,這意味着你必定要力爭上游、高高在上,不然你的人生就失去意義了。你最害怕失去權力。你力爭上游,一心要登上高位。如果愛情成爲了你的偶像,你必定要得到某人的愛,不然你的人生就失去意義了。你最害怕的不是失敗,而是被人拒絕。還有很多不同的偶像。如果你渴望控制一切,當這渴望成爲你的偶像,這意味着你總覺得要達到自己的標準。你最害怕遭遇失敗。

偶像本是美好的東西。標準本身沒有不妥,愛情本身沒有不妥,競爭本身沒有不妥,奮發向上、追求卓越成就也沒有不妥。可是,當這些東西對你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當它們成爲了你的保障,成爲了你的身份,它們便成爲了你的偶像。爲甚麼舊約聖經說你必須潔淨自己的心,遠離偶像呢?爲甚麼新約聖經說你必須潔淨自己的心,除去死行呢?新舊約聖經所指的是同樣的事情,因爲拜偶像是我們用來控制自己生命的方法。

然而,你要敬拜真神。神說:「你要全心敬拜事奉我,這是唯一讓你得到真正快樂的途徑。」你無法控制自己的生命。你必須要放棄控制自己生命的想法。你以爲那些偶像是你控制自己生命的途徑,使你得着人生意義。你說:「只要我夠好,只要我得到足夠的愛,只要我能夠控制全局,我就找到人生意義了。事實上,你只是追求成爲自己的神,成爲自己的救主。實際上,你只是尋求藉着自己的努力和行爲而得蒙接納,聖經稱之爲死行。有些人內心充滿各樣偶像,有些人卻不然。有些人竭力追求成就,有些人卻不然。然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我們的良心都有所虧欠,因爲我們都知道,我們缺乏安全感,我們都知道自己還未達到標準,又或者我們都害怕達不到標準。我們缺乏安全感,軟弱無力。

聖經說,清心的人能夠認清自己心中的偶像,並且願意把它們丟棄。清心的人明白自己不可以再爲自己而活,也無法作自己的救主。他們來到神面前說:「神啊!我已經把偶像丟棄了,禰纔是我生命的中心。」

聖經說,我們都犯了拜偶像的罪,我們都要潔淨自己的心,遠離偶像,除去死行。 神來到你面前說:「看看你所承受的壓力,看看你身上的重擔,你總是苦苦追求。假如你樣子醜陋,假如你得不到別人的愛,假如你沒有晉升,或者未能入讀心儀的學校,你便感到生命支離破碎。你心裏很清楚,因爲這些東西都成爲了你的神,你希望藉此控制自己的生命,所以你揹負着極大的重擔。」親愛的聽眾朋友,神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你要來敬拜我。你要承認自己的罪,承認自己一直努力要作自己的主。你不要再敬拜或信靠別的東西,也不要以那些東西作爲你的救主。你要接受我的愛子耶穌基督,以祂作爲你的救主,而不是靠自己的行爲得救,這樣你的良心就會被灑淨,你的心就得以潔淨。你得以自由,心中不再內疚,而是充滿喜樂的,因爲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這就是神的福音,這就是清心的真正意思。

清心是甚麼?清心就是丟棄一切偶像。也許你認爲我這麼說有點誇大其詞,但是每個偉大藝術家都深深體會這一點。最近我看了法國著名小說家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的著作《墮落》(The Fall)。故事中的主人公克萊門斯(Clamence)說:「因爲我渴望得到永生,於是我終日尋歡作樂、花天酒地,我感到興奮莫名、欣喜若狂。但是當我醒來,仍是要面對這個腐敗的生命,世間的痛苦仍是揮之不去。」當然,卡繆說他不是信徒,他是一個藝術家。每個偉大藝術家都知道一個事實,就是我們之所以追求這一切,是因爲我們渴望得到永生,但是當我們醒來,仍是要面對這個朽壞的生命。

這個例子也許有點誇張,你當然不會如此。多年前,我在一個小鎮牧會的時候,認識一位男士。他母親是教會的會友,他是一個音樂家,已結婚,有三個孩子。他終日在當地的酒館流連,與任何一個向他投懷送抱的女人鬼混。有一次我與他交談,他說:「等一等,我知道你要對我說甚麼。你要告訴我,我需要神。不是的,我不需要神。我得不到滿足,我需要的是女人。請你不要說我需要神了。」

事實上,我可以對他說一大堆道理,但我只是說:「你說你需要女人,這就是你無法得到滿足的原因。爲甚麼你仍是得不到滿足?即使你得到全世界的女人,你還是得不到滿足。難道你不明白嗎?你對我說,你只是一個屬世的人,但我要對你說,你可以是屬天的。我明白你無法感到滿足的原因。聽着,我擁有一段美滿的婚姻,但我知道這不會讓我感到真正的滿足。除非你願意讓神進入你的內心深處,除非你願意以神成爲你生命的中心,除非你願意這樣做,否則你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你只會庸庸碌碌的過日子,生命毫無熱情,也沒有原則,最終就是這樣耗盡生命。」

這個男人所說的,與小說中克萊門斯所說的如出一轍:「我感到興奮莫名、欣喜若狂;但是當我醒來,仍是要面對這個腐敗的生命。」「清心」就是遠離偶像,不敬拜事奉偶像。這就是「清心」的真正意思。讓我給你幾個測試。我剛纔已經說過甚麼是清心,現在我們來看看如何知道自己是清心的人。請不要忘記,我說的不是一個完美的心,而是聖經所說純潔的心,那是指你心裏下定決心,說:「我知道誰是我生命的中心,我認清了生命中的偶像。我要跟隨神,我要緊緊跟隨獨一的真神。神不會奴役我,唯有祂的擔子是輕省的。

你怎知道自己是否已經作了這決定呢?這裏有幾個測試。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測試!請謹記,心是整個人格的所在。聖經說:你的思想、意志和情感都是從心發出。因此,如果你想要知道自己是否真心相信,自己是否真正的信徒,自己是否真的進入了神的國,你就要看看自己的信仰是否平衡?你的信仰是否只是在知識層面上,生命毫無熱情,行事爲人也沒有真正的改變呢?你的信仰是否只是在感覺層面上,只有各種各樣澎湃的感覺,卻沒有行爲的改變呢?你可以問你身邊的人。抑或你的信仰只是在意志層面上,你忠心順服,做正確的事,遵循誡命,但是在心思意念的成長以及敬拜神方面,卻完全沒有情感的流露,也沒有知識,只有意志。如果你的信仰只有意志,或只有情感,或只有知識,你的心還沒有完全歸向神。

讓我給你另一個測試。第一個測試是檢視自己的信仰是否平衡。我給你多一個測試。第二個測試是分辨自己到底是一個好人,還是新造的人。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兼神學家魯益師(C. S. Lewis)說:「基督信仰不是要使人成爲更好的人,而是新造的人。」換句話說,基督信仰不是要讓人變得更好。基督信仰是要爲人類創造全新的模樣。換一個說法,基督徒不只是爬得更快的毛蟲,而是會飛的蝴蝶。

我要指出一點,很多虔誠的人其實沒有一顆純潔的心,他們沒有新心,他們的宗教信仰徒具外表,心靈卻沒有更新。真基督徒的心靈是充滿生命力的。你怎知道自己是否擁有充滿生命力的心靈?我們正在討論第二個測試,分辨自己到底是一個好人,還是新造的人。在這個測試之下,還有幾個小測試。首先,好人不會成長,新造的人卻不斷成長。其次,好人不會爲失敗者帶來盼望,新造的人總是爲失敗者帶來盼望。第三,好人會被人冒犯,新造的人卻不會被人冒犯。讓我來逐一解釋。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小測試。好人不會成長,新造的人卻不斷成長。好人抱着這樣的態度對待真理,他們說:「我相信真理,我贊同真理,我堅守真理,我維護真理。」然而,新造的人卻伏在真理的大能下。歌羅西書3章16節說:「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這是甚麼意思?當一個新造的人聽到神的話語,他會說:「啊,我要振作起來,有所行動。我要讓神的話語存在心裏,讓它成爲我生命的一部分。」你明白嗎?神的話語進入你的生命,使你改變過來。你要伏在真理的大能下。

好人可以廣行善事,累積功德,但僅此而已。好人常常行善,講求仁義道德。你可以說,好人的生命就像一堆石頭,他們不斷在上面堆上更多石頭。那堆石頭不斷增長,但完全沒有生命力。然而,新造的人卻爲了尋得最寶貴的東西而大爲驚歎。他們因神在他們生命中所成就的事而讚歎不已。他們不僅做善事,他們的生命也向下紮根,不斷成長,變得更有智能,更加謙卑。他們總是爲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而感到驚奇。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以及衛理宗的創始人約翰‧韋斯利(John Wesley)多年來都很虔誠,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好人,他們行了各種的善事,可是他們卻沒有生命力,他們的心沒有更新。他們所作的都只是死行,都歸於徒然。後來,他們才真正歸信基督。當他們進入了神的國,他們發現自己開始紮根成長,變得更有智慧。好人只不過是好人,他們並不會成長,但新人卻不斷成長。這樣,你就可以分辨自己是否擁有新心,也可以分辨自己是否一個清心的人。

接着,我們來看第二個小測試。好人不會爲失敗者帶來盼望,新造的人總是爲失敗者帶來盼望。基本上,好人以爲宗教信仰就只是一鼓作氣,努力不懈的做一個品行端正、道德高尚的人。你振作起來,奮發向上,你知道要達到的標準,你致力要改變這個世界,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假如有一個人已經竭盡所能,卻仍然不斷失敗,那怎麼辦?好人該對他們說甚麼呢?你實在無言以對,你還可以說甚麼呢?你說:太可惜了,你是一個失敗的人。

好人把世界分爲兩類人:好人和壞人。新造的人也把世界分爲兩類人,卻是已更新的人和可更新的人。新造的人知道,無論他們外表多麼漂亮悅目、振作有爲,從前他們都是內心空虛孤寂,貪得無厭,萬念俱灰,他們知道神徹底改造了他們,因此他們對別人有指望,他們不會對任何人毫無指望。他們明白馬太福音第11章的教訓。馬太福音第11章記載,施洗約翰打發門徒到耶穌那裏,問祂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耶穌要說甚麼?祂的意思是:「這些都是棘手的問題,我更新了這些人的生命,這樣你便知道如何分辨真正的基督信仰,這樣你便知道我就是基督了。我喜歡處理棘手的問題。」新造的人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都抱着盼望,無論是蠻橫的鄰居也好,破碎的生命也好,困難的處境也好,他們都抱着盼望。如果你不存着盼望,如果你並不期望神在你的生命中成就大事,你大概只是一個好人,而不是新造的人。

我們來看最後一個小測試,來分辨自己到底是一個好人還是新造的人。好人會被人冒犯,新造的人卻不會被人冒犯。爲甚麼?好人會被人冒犯,因爲雖然好人知道自己不該自吹自擂,知道自己不該驕傲自大,但其實他們十分驕傲。好人相信自己是一個品行端正的人,他們自覺已經竭盡所能,盡忠職守,自以爲自己的表現相當不錯,因此你會冒犯這樣的人。然而,新造的人明白一個道理,他們說:「我能夠成爲今天的我,全是神的恩典,因此,你也可以做到。」最美妙的是,一個心意更新的人不會堅持自己該受到應有的禮遇,他們不會總是隻顧自己。你無法冒犯這樣的人,因爲他們心裏很清楚,自己簡直是天下一大笑話,他知道自己不該得到這一切恩典,但是他確實得到了。

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會這樣說:「這實在不可思議,我竟可以成爲基督徒!這實在不合情理。爲甚麼我竟可以成爲基督徒?我一點也不配,但我確實成爲了基督徒。我在嘲笑自己,我喜極而泣,我不再自顧自己,自以爲是。」一個心意更新的人會回到現實中,實事求是。他們不再自顧自己,自以爲是。他們嘲笑自己,說:「這真是難以置信!雖然我不配,但是我得到了這一切恩典。我確實得到了,我得到神所賜的冠冕。」

你怎樣分辨一個心意更新的人呢?首先,心意更新的人會不斷成長;其次,心意更新的人對別人有指望;最後,心意更新的人親切隨和,不再自以爲是,因此他們總不至被人冒犯。

最後,「清心的人有福了!」清心的人有甚麼結果?結果就是「他們必得見神。」這是甚麼意思?「得見神」就是人類生存的終極目標,以及最圓滿的經歷。我們被造原是爲此。多年前,瑞士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向他的學生提出一種所謂終極經驗的理論。他認爲人只要獲得這種經驗,就能領略人生的真正意義。一些學生一度以爲這種經驗會發生在臨死的一刻,他們渴望獲得這種經驗,到了一個地步,甚至有些學生試圖自殺,以獲得這種經驗。最後,雅斯貝爾斯不得不站出來澄清,對所有學生說:「聽着,請留心聽着,在離世之前,我們是無法得知這種終極的經驗。」這些人何等渴望獲得使人領略人生真正意義的經驗。

基督徒不會嘲笑這些人,也不會輕視他們。爲甚麼?因爲我們知道,我們都需要這種經驗。我們也知道,這種經驗是怎樣的。我們可以從亞倫對以色列人的祝福中找到這種經驗,亞倫說:「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神賜你平安。平安就是最圓滿的祝福,最終極的滿足。

多年前,我看過一部很舊的電影,故事講述一位世界一流的鋼琴家。那是一部很舊的黑白電影,所講述的是一個很精彩的寓言故事。有一天,那位鋼琴家坐在鋼琴前彈奏,有人來襲擊他,想要殺死他。結果,他大難不死,但是當他醒來卻失去了記憶。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誰。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他無所事事,完全沒有人生目標。每當他走到鋼琴前,心中便出現一種奇怪的感覺,他感到既恐懼又渴望。他感到恐懼,因爲在他的內心深處,他意識到自己就是在那裏遇害,幾乎被殺。另一方面,他充滿渴望,因爲他本是一個傑出的鋼琴家。

有一天,他克服了恐懼,坐在鋼琴前,他也不明白爲何自己會這樣做。他心中憂傷,人生毫無意義,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突然間,他開始彈奏起來,讓他驚訝的是,一切都來得很自然,彷佛他生下來的目的就是爲了彈奏音樂。一直以來壓抑在他心裏的種種情感,就只能透過這份音樂天賦完全流露出來。他的情緒開始激動起來,淚流滿面。與神面對面相見就是這種體驗,我們受造就是爲了得見神。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得見神;同時,我們又十分害怕見到神。我們害怕被神滅絕,因爲我們知道,唯有潔淨自己的心才能得見神。可是,我們心裏想:「我無法潔淨自己的心。我不想好像一個笨蛋一樣,把生命的主權完全交給基督。我害怕自己無法再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所以我不想潔淨自己的心。」這樣,你就像那個鋼琴家一樣,心中憂悶,無法得到滿足。

親愛的聽眾朋友,你到底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新造的人呢?抑或兩者都不是。我要指出一點,你們有些人是好人,你們或者不太喜歡我今天的信息,因爲我說做一個好人還是不好。坦白說,在神眼中,你的善行與街角上那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所行的,根本沒有分別。你在眾人面前所得到的尊重,在神眼中卻一文不值。你必須潔淨自己的心,你要說:「神啊,我不要再信靠自己的死行。我要將生命交給禰。我要以耶穌基督作我的救主,求禰因耶穌基督的緣故而接納我。」除非你願意這樣說,否則你仍然失喪。如果你不喜歡我所講的信息,如果你說:「啊!這是多麼低層次的說法。」爲甚麼你在這裏只聽神說有關於愛和各種福氣的信息,而不聽那些警告的信息?

你不單要作新造的人,你還要謙卑下來,俯伏在神面前,這樣你必升高。有些人不是好人,也不是新造的人。有些人說:「你知道嗎?我外表看來相當不錯,但是如果你知道我的真面目,如果你知道我的所作所爲,如果你知道我現在的光景,你一定不想跟我扯上任何關係。」這樣,你就忘記了,我可以成爲新造的人,你也可以成爲新造的人。我知道這個道理,因爲耶穌說:「我愛瞎子,我愛瘸子,我愛長大痳瘋的人,我也愛窮人。我的眼目注視他們,我首先要在他們身上顯出我的榮耀。」因此,英國著名聖詩詩人約翰牛頓(John Newton)在詩歌中這樣寫道:「耳聾的人來聽主言,啞吧讚美主名,瞎眼的能看見主面,瘸腿跳躍歡欣。」

你是好人嗎?你要悔改。你是新造的人嗎?你也要悔改。爲什麼?因爲新造的人意識到自己仍要更新。你的生命是否遭遇一些難以解釋的處境,無人能夠給你合理的解釋?你要謹記,改變不斷在發生,我們說過,你會謙卑下來,變得親切隨和,對別人充滿盼望。讓我們那些新造的人都勇敢面對。雖然我們的心已經潔淨了,這還是不夠,仍要不斷潔淨。我們對神的認識仍未完全,不然,這個世界就不再一樣了。我們渴望真正認識神嗎?我們要如何成爲新造的人?請不要忘記,我們得着更新的能力,乃來自神的國。讓我們來到耶穌基督的寶座前,尊祂爲王。

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教導我們進入神國的人應有的特質。我們要成爲清心的人,潔淨自己的心,遠離偶像,除去一切死行。感謝禰賜給我們新心,賜給我們全新的內在生命。我們要將生命完全交給禰,以耶穌基督作我們的救主。這樣,我們就成爲清心的人,得見禰的面。禱告奉耶穌的名字,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