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 活的盼望
甘力克

活的盼望

1999年7月,羅夫.克拉鬆 Ralph Crathorne來到我們教會,談起他八歲的女兒撒莎剛剛因爲腦癌去世。

我還清楚記得去醫院探望撒莎的情景。我坐在計程車上,不停禱告,想知道神希望我帶給這家人什麼信息。我心中升起兩個字:盼望。

羅夫在見證中也談到了盼望,他說:“這兩個字好像在我靈魂深處爆裂開來。我突然明白了聖經所謂 ‘活的盼望’是什麼意思。這不是一廂情願的假設:‘我希望某事發生,但它也許不會發生。’ 不!活的盼望是期待那確實要發生的事,它是如此積極。神要我們活在這樣的盼望中。

我們盼望的不是結果;而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撒莎也緊緊握住一個盼望 —— 不一定是被徹底治癒,雖然我們都希望如此,但撒莎的盼望更大、更深刻。這盼望來自一個確據 —— 慈愛全能的神將她捧在手心裏。

在生命的最後兩個禮拜,撒莎已經無法看到東西。我記得坐在牀邊問她,‘撒莎,你有沒有看到天使’?

她沒有什麼力氣說話,輕輕搖頭說,‘沒有,爸爸。’

我有點失望。但我想,好吧,那試試更難的問題吧。於是我問:‘你有沒有看到耶穌?’

‘當然啦。他現在就握着我的手!’

撒莎能夠被治癒的希望破滅了。但我們並沒有對神失望。因爲神從來不變。他一如既往,將愛澆灌在我們心裏。我們不明白神爲什麼會帶走撒莎。也許我們永遠不會明白,但終有一天,我們會的...... 我想,這就是‘活的盼望’。

將盼望放在正確的地方

詩篇146:1-10

很多人將盼望放在積累財富、事業成功、關係穩定、身居高位或者形象靚麗。這些事本身並沒有錯,但它們都不是人生的基石 —— 你不能把人生構建在這些事上。

你將盼望放在哪? —— 這是至關重要的事。“你們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點不能幫助。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3-4節)

詩人說,應當把盼望放在神身上:“以雅各的神爲幫助,仰望耶和華他神的,這人便爲有福。”(5節)如果你的盼望在於神,那這盼望就會成爲“靈魂的錨,又穩當又堅固。”(希伯來書6:19)

詩人對耶和華擁有堅固的盼望。他不斷讚美神(詩篇146:1-2)。他認識到,唯有 “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他守誠實,直到永遠。”(6節)

盼望之神願意將新盼望賜予那毫無指望的人,他呼召我們也要如此行。

神特別將盼望賜給以下這些人:“受屈的”(7節第一段),“飢餓的”(7節第二段),“被囚的”(7節第三段);“瞎子”(8節第一段)“被壓下的人”(9節第一段),“寄居的”,還有“孤兒和寡婦”(9節第二段)。

主啊,感謝你,我可以將盼望放在你那裏。這盼望如此確實,就是我靈魂的錨。請幫助我把這份盼望傳遞給那些需要它的人。

帶着盼望向前看

啟示錄14:14-15:8

盼望不僅僅是一種感覺或情緒。盼望是有力量的。懷有真盼望的人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有積極態度,他堅信,一切會變得更好。

“盼望十分堅韌,再大的狂風也吹不倒它,”約翰.班揚(1628-1688)這樣寫道,“任何事 —— 只要值得,盼望就會爲擺在前方的喜樂而忍耐到底…… 正是盼望讓靈魂能夠操練耐心,忍受十字架的折磨,直到戴上冠冕的那一刻來臨。”

只要舉目,你就會看到不公遍地都在。好人得不到好報,邪惡耀武揚威。的確,我們目前還無法看到真正的公義;但總有一天,神會使一切歸正,讓讓公義遍行天下。

就像萊斯利.紐必基Lesslie Newbigin主教所說,“基督徒的地平線是:主必再來!我們盼望他的再來。也許明天,也許明年 —— 我們不知道具體時間。但這就是我們的地平線。對我來說,‘主再來’就是基石,就是讓一切充滿盼望、充滿意義的根本原因。”

約翰在本段經文中讓我們看到耶穌將如何讓一切歸正:“我又觀看,見有一片白雲,雲上坐着一位好像人子,頭上戴着金冠冕,手裏拿着快鐮刀。”(14:14)

耶穌說,在現階段,麥子和稗子要一同生長(馬太福音13:30)。但“當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 要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39,40節)他還說,“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裏,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43 節)

最後的審判是十分嚴厲的,任何邪惡都將被毀滅,被“丟在神忿怒的大酒榨中”(啟示錄14:19)。

當你讀這段經文時要記住一點,那就是耶穌已經在十字架上爲你飲下了神的憤怒之杯。因此,你可以逃過最後的審判。本段經文還表明在神的審判結束後,世界是怎樣一番景象(15:1)。約翰看到“彷彿有玻璃海,其中有火攙雜”(2節)。這幅畫面代表了純潔和寧靜,意味着平安與公義將徹底臨到人間。

神的審判能夠潔淨世界,消滅邪惡、腐敗。神會將他的子民從仇敵(“獸和獸的像” – 2節)手中拯救出來。

曾經,以色列人在穿越紅海、逃出生天後,禁不住大聲讚美神。如今也是一樣,在大審判過後,神的子民也高聲讚美神:

“主神,全能者阿,你的作爲大哉,奇哉。萬世之王阿,你的道途義哉,誠哉。

誰敢不敬畏你,不將榮耀歸與你的名呢?

因爲獨有你是聖的。萬民都要來在你面前敬拜。

因你公義的作爲已經顯出來了。(3-4節)

感謝你,我的主,因爲終有一天你要讓一切歸正。感謝你,靠着十字架,我才擁有如此偉大的盼望。

永不放棄盼望

以斯拉記10:1-44

你是否感到自己偏離太遠,犯罪太多,失敗太大,以至神根本不想原諒你?但本段經文表明,無論你的罪孽多麼深重,“前面仍有盼望”—— “示迦尼對以斯拉說,‘我們在此地娶了外邦女子爲妻,干犯了我們的神,然而以色列人還有指望’”。(2節)

以斯拉“禱告,認罪,哭泣,俯伏在神殿前”(1節第一段)。“有以色列中的男女,以及孩童聚集到以斯拉那裏,成了大會,眾民無不痛哭。”(1節第二段)

以斯拉爲百姓的不忠和悖逆哭泣、禁食。總共有113人犯了這不忠之罪。其中86個是“平信徒”,27個是“神職人員”(利未人)。全職侍奉並不代表穿上了防護服,從此再也不會受到誘惑。

本段經文指出,以色列人惹怒神的最大原因是與不信之人通婚。在當時,外邦人應該可以通過正式儀式變成以色列人(參看6:21),但這些人似乎拒絕舉行這個儀式。

以斯拉擔心這些外邦人會誘使他們的配偶(其中很多人是以色列的領袖)遠離神。聖經提醒我們,面對婚姻要慎之又慎,要仔細考量未來的配偶,絕不要與有可能使你遠離神的人結合。(參看哥林多後書6:14,以及9月3日的“聖經日日行”)

這段經文的確有些難解。因爲從某種角度來說,離棄不信神的妻子(以斯拉記10:19)只能讓情況更糟。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所有人的意見(15節)。對於與不信之人結合這件事,無論怎樣處理,結局都不可能完美。新約也對此進行了闡述,但新約的觀點卻完全不同:凡與不信之人結合的人應該儘可能守住婚姻,並要爲不信的配偶做出好見證。(哥林多前書7章;彼得前書3章)

主耶穌啊,請幫助我們正視自己的罪,以及弟兄姊妹的罪。幫助我們通過禱告、懺悔、痛哭、匍匐在你面前來請求赦免。幫助我們採取果斷行動,徹底剷除罪,避免再次陷入悖逆。感謝你,當我們真心悔改時,就有盼望。感謝你,我們的盼望在於主——“他守誠實,直到永遠。”(詩篇146:6)

佩泊的補充

詩篇146:8

“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

聖誕節馬上就要到了,全世界都沉浸在喜慶之中。但這節經文提醒我們,還有許多人正在“人生的嚴冬”中掙扎。神會如何扶起他們?也許,他希望使用你和我……

今日金句:

耶和華開了瞎子的眼睛。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耶和華喜愛義人。(詩篇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