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 悔改與仰望
甘力克

悔改與仰望

埃賓瑟.斯谷澤Ebenenzer Scrooge是狄更斯短篇小說《聖誕頌歌》中的主人公。小說將埃賓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展現在讀者眼前。埃賓瑟曾經是個既可憐又可鄙的吝嗇商人。但最終,他悔改了,他的第一個轉變就是能夠慷慨給予。

狄更斯如此描述吝嗇商人被神翻轉的那一刻:“他走在去教堂的路上,感到周圍的所有東西都是那麼賞心悅目。他從未奢望過可以帶着這樣的心情閒逛 —— 任何東西都能讓他感到極大的喜樂。”

在聖經中,“悔改”是個非常正面的詞。希臘文metanoia的字面意思是“心意更新”。也就是說,離開錯誤的事 —— 那些毀壞我們生活,破壞我們和神之間關係的事。悔改就是爲這些事感到難過,進而不再去做。一旦離棄不好的事,你就可以擁抱生活。但痛悔只是第一步。

心意更新不僅指離棄惡事,更指轉向神和美好的事。在聖經中,“悔改”一詞很少單獨出現,真正的悔改一定會顯出果效來。只是心裏難受還不夠,神要我們改變思想、心念和行爲 —— 三者缺一不可。聖經從來都是說:“要悔改……,還要…. ”。要悔改,還要信靠耶穌。只有後悔還不行,你要向上看。信仰就是相信和仰望。

悔改並歡喜

詩篇147:1-11

詩篇147篇的寫作背景很有可能是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牆:“耶和華建造耶路撒冷,聚集以色列中被趕散的人”(2節)。在重建之前(尼希米記1-2章),尼希米首先代表全體以色列人在神面前悔改。

真摯的悔改是由“憂傷痛悔的心”開始的(詩篇147:3)。好消息是,神醫治受傷的心,包裹他們的傷口(3節,參閱以賽亞書61:1)

悔改需要我們在神面前謙卑,因爲“耶和華扶持謙卑人,將惡人傾覆於地”(6節)。但神不願你停留在憂傷之地;他不但要你真心爲罪痛悔,更要你帶着喜樂向前看。

神並不看重人的外在力量:“他不喜悅馬的力大,不喜愛人的腿快”(10節)。相反,他“喜愛敬畏他和盼望他慈愛的人”(11節)。

本詩篇的主題是以神爲樂。頭一句便是“讚美耶和華,歌頌我們的神爲善爲美”(1節)。敬拜會帶來喜樂和歡悅。面對這樣一位奇妙大能的神,我們實在應該敬拜他。

主啊,今天我不但要悔改,還要因你喜樂。感謝你承諾,我只需敬畏你,無需害怕任何人或事。

悔改並回應

啟示錄16:1-21

本段經文一定是整本聖經中最令人心驚膽顫的一段。聖經描述了最終審判的情景。大審判的序幕是七大災難(此七災與《出埃及記》7-10 章的記錄相似)。最後一災在一個叫“哈米吉多頓”的地方發生。但在描述這一系列恐怖畫面的同時,約翰強調了四點 —— 這四點應該能給你帶來不少安慰:

1.耶穌將要再來

“看哪,我來像賊一樣。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見他羞恥的,有福了”(16:15)。稍後我們會看到,當耶穌再來時,他將帶給你,以及整個世界怎樣的祝福。

2.耶穌替你接受審判

17節中的“成了”二字告訴我們,最後的審判一開始便“成了”。這兩個字與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後的話相呼應(約翰福音19:30)。“成了”提醒我們,耶穌在十字架上承受了本該由我們所受的,神的憤怒。神是如此愛世人,甚至差遣自己的獨生愛子爲你我而死,好讓我們躲過最後的審判,承受永生的所有祝福。(參看約翰福音3:16,17)

3.審判被延遲了

最後的審判只會臨到那些“褻瀆……神之名,並不悔改將榮耀歸給神”的人(啟示錄16:9)。神給人 —— 比如法老 —— 那麼多次機會悔改,可總有些人“褻瀆天上的神。並不悔改所行的”(11節)。然而,神願意人人悔改(彼得後書3:9),他總在給人機會。因此,只有那些拒不悔改的人才會承受最後的審判。

4.審判絕對公正 許多人會爲聖經中類似的經文而深感焦慮,這可以理解。但要記住,神的審判“義哉,誠哉”(7節)。就像我們教會的前任牧師約翰.柯林斯常說的:“到那天,所有人都會說,‘這絕對公平’”。

你要仰望,等待耶穌再來!檢查你的心,確保裏面沒有頑梗堅硬、拒不悔改的地方。要正確迴應聖經的警告,並幫助身邊的人也這樣做。

主啊,感謝你在十字架上擔當了我的罪,讓我不用面對最後的審判。感謝你要再來,讓一切歸正。願我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榮耀你,從今直到永遠。

悔改並重建

尼希米記1:1-2:20

尼希米的境遇和我們沒有太大不同。現如今,基督教正面臨重大挑戰,教會正“遭大難,受凌辱”(1:3)。對於教會,人們不是視而不見,就是冷嘲熱諷。

公元前445年,尼希米感到傷心欲絕,因爲神的名不再被高舉,百姓的境遇 “慘不忍睹”(3節 – 信息版聖經)。“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3節)。

尼希米雖是猶太人,但在波斯帝國長大,且在波斯身居要職。他本是波斯王的“酒政”(11節第二段)。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其主要職責是爲國王試嘗酒水,並護衛後宮。

我們需要向尼希米學習。尼希米本是個果斷之人,但在需要做重大決定時,他首先靜下心來禱告。尼希米“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禱”(4節)。尼希米的禱告以提醒神記住他的愛開始(5節)。接着,他爲自己和百姓的罪獻上懺悔:“承認我們以色列人向你所犯的罪。我與我父家都有罪了。”(6節第二段)

最後,尼希米求神賜他成功(11節)。而神對尼希米的迴應是:我會助你一臂之力,但你先要勇敢去做。尼希米不但善於看到問題,也敢於解決問題。他毅然放棄大好前程,選擇過一個充滿挑戰、危險和犧牲的生活。最終,神成就了尼希米的禱告。

亞達薛西王注意到尼希米“心中愁煩”(2:2)。當王問尼希米,“你要求什麼”時,他再一次快速做了個簡短的禱告(“於是我默禱天上的神”4節)。很多時候,你必須當場做決定。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尼希米學習:“於是我默禱天上的神。我對王說……”(4-5節)尼希米已經爲此事禱告了很久。現在,他只有幾秒鐘來鎮定心神,然後就坦白回答王。

尼希米被準返鄉,修築耶路撒冷的城牆(8節)。在悄悄視察城牆之後,(先調查研究,然後再做計劃,這是很明智的做法)尼希米召集全體百姓,向他們宣告自己的計劃(11-18節)。尼希米不光禱告,更有實際行動。

自始至終,尼希米都專注於神,他一次次強調自己的靈感和能力都來自神:“因我神施恩的手幫助我。”(8,12,18節)跟神祈求很容易,但事情過後,把神忘在腦後更容易。尼希米百分之百依靠神,把自己的成功都歸功予他。

要仰望神,相信神定要賜你能力和信心去完成他的計劃 —— 即便暫時遇到阻攔。無論順境、逆境,尼希米都仰望神:“天上的神必使我們亨通。”(20節)不要被反對的聲音迷惑,以至放棄神賜給你的使命;要信靠神、堅持到底,他必將把勝利賜給你。

主啊,你的教會日漸凋敝;你的城牆已成殘垣。你呼召我們重新建造。我們仰望你,開始重建。願天上的神使我們亨通。

佩泊的補充

尼希米記2:2

“王對我說,‘你既沒有病,爲什麼面帶愁容呢?這不是別的,必是你心中愁煩’。於是我甚懼怕。”

雖然心中害怕,但當機會出現時尼希米還是抓住了它。有時,說真話需要極大勇氣。尼希米不是不害怕,而是他鼓足勇氣、戰勝了膽怯。

今日金句:

他醫好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詩篇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