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與復興系列 四、無人尋求神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衆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救贖與復興」系列——「無人尋求神」這個題目。

第3章9至20節。

9 這卻怎麼樣呢?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臘人都在罪惡之下。

10 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11 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

12 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爲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13 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弄詭詐;嘴脣裏有虺蛇的毒氣,

14 滿口是咒罵苦毒。

15 殺人流血,他們的腳飛跑,

16 所經過的路,便行殘害暴虐的事;

17 平安的路,他們未曾知道。

18 他們眼中不怕神。」

19 我們曉得律法上的話,都是對律法以下之人說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審判之下。

20 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爲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許多個節目都指出聖經並非一系列獨立的小故事,各自帶出道德信息。事實上,聖經是單一一個故事,說明世界和人類出了甚麼問題,神如何藉着耶穌基督撥亂反正。最後交待歷史最終的結局。這就是聖經的故事。

我們正在探討羅馬書第1至4章,從保羅的角度闡釋整本聖經的故事,這故事也可稱爲福音。他分析人類的問題,經文到此已將近尾聲。雖然篇幅不多,意義卻相當深遠,說明聖經對於人類問題的答案在於「罪」這個字。

保羅在此嘗試爲聖經教義下一個總結,我們可以說,那就是罪。當我初信時,自己解讀聖經,這段特別的經文對我影響很大。這段經文使我很難熬,經文裏有些觀點苛刻得不留餘地,令我相當苦惱,內心在苦苦交戰,可幸最終對人生、自己和世界的看法有了更新,我會與你約略分享一下,然後回到正題。

然而這段經文可能是聖經對人心醜惡最無情和嚴厲的論說。在此我們會看到罪的三個重點。

首先是罪的普世性; 其次是罪的表現方式; 最後是罪的醫治。

首先,我們會用較多時間探討經文的頭兩節,即第9和10節。保羅在傳遞信息,他的觀點我稱之爲:

1) 罪的普世性

保羅在第10和11節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但最令人驚訝的還是第9節,他說:「這卻怎麼樣呢?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臘人都在罪惡之下。」現在請你回想保羅在羅馬書第1章的話,大概意思是說外邦的異教徒在街上流連,淫亂吸毒,狂歌熱舞。

保羅列了一條長長的清單,涉及各樣淫亂的行徑,以及政府、企業和個人的醜惡、貪婪和腐敗。接着到了第2章,保羅強調自己是敬畏神的猶太人,努力遵行十誡。然後他說:「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

保羅指出道德與不道德、虔誠與世俗都沒有分別。經文的開頭他便說「都在罪惡之下」,意思是甚麼?你要是想明白當中含義,大可跳到經文的最後部分,第19節說:「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審判之下。」意思是各人都要爲自己的行爲承擔責任。審判是法律用語,意思是承擔刑罰。保羅的意思是說,不論你是誰,有何成就,不論你奉行利他主義,對人有同情心,樂於服務別人,或是冷酷無情,專門佔人便宜。我們都在罪惡之下,統統都被定罪,全都失喪,都應該被神遺棄。保羅就是這個意思,這怎麼可能?

事實上,這涉及第二個重點。讓我重溫上個節目的信息,我們探討了羅馬書第2章。保羅想教導我們,罪犯、盜賊和殺人犯,跟德高望重而虔誠的法利賽人沒有分別。這些法利賽人以爲靠着好行爲和舉止端正,神就欠了他們,必須以祝福報答他們,其他人也必須尊敬他們,保羅指出表面看這兩類人故然有別,但深入內心,兩者同樣極度自我中心,極度自私自利,這就是罪。我們很快會深入探討,我想你明白這個真理。當保羅說:「這卻怎麼樣呢?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這是非常普世性。

我想你明白當中的含義。讓我指出兩個含義:首先,假設你正在關注基督信仰,我知道有些人正在思想基督信仰,例如想知道「這信仰是關於甚麼?」如果你正在探尋真理,想知道更多教導,聽這節目時卻總是不由自主地有了預設的期望,心裏已經設下框架認定甚麼是答案。

結果我要探討下去時,你便立即說:「我甚麼都知道。」這樣你就不會明白真理。許多人歸信基督信仰,要爲神做這些做那些,認爲只要好好服務神,神就理應達成我一個個心願。他們認定屬靈世界是這樣運作的,拿自己爲神做過的事與神討價還價。你一直抱持這種假想的運作原則,雖然你已有一套假設的思考模式,但你卻認爲自己在深入探討信仰,其實你只是在思考自己應爲神做甚麼,而祂又應該如何回報你。

許多人認爲屬靈原則是這樣運作的,我必須活得讓別人讚賞,拒絕敗壞的生活。要是我的人生能活得美善,遠離腐敗,神就會爲我點石成金。我要好好努力找個方法活得美善,找出甚麼應該謝絕,甚麼應該下苦功。神會做甚麼呢?你探究的就是這些。我要你明白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

聽着,保羅呼籲人接受救恩成爲基督徒,耶穌呼召我們歸信祂接受救恩,並非簡單要求我們停止敗壞的生活,從此改過自新,因爲這段經文指出活得美善的人並不比生活敗壞的人好。他們靈性上同樣失喪,站於屬靈的角度,他們不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因此假如你認定成爲基督徒的意思只是停此惡行,努力行善,神便會因此賜下祝福,那麼你便錯了。

要是這樣,那意思是甚麼?我正在嘗試讓你明白,因你帶着已有的框架,並沒有真正明白和接受真理,惟有真正的基督徒纔會相信這真理。沒有世俗的思潮、其他宗教或哲學有類似的看法。耶穌和保羅呼喚你接受救恩,遠超出你的想象。

這些真理你必須留心聆聽,因爲與你一般的理解截然不同,這些真理給邏輯哲學當頭棒喝。我想你知道,這真理獨一無二,與衆不同,遠超出你的想象,你得留心聆聽,因爲福音與人類的邏輯哲學確實格格不入。

首先,請記在心內,保羅和耶穌呼喚你歸信基督,甚或是我向你發出呼喚,都不是簡單的要你停止敗壞的生活,按照指示活出美善的人生。這不是最重要的教導。我當然希望你的人生改變。更新生命絕對重要,但不可能是最主要的教導,不可能是中心思想。爲甚麼?因爲在神眼中,生活美善的人跟生活敗壞的人相差無幾。

到了另外一個含義。假設你信奉基督信仰,宣認說:「我是個基督徒。」你可知這種宣告根本的意思是甚麼?「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沒有人的生活能合乎要求,沒有一個在地上活過的人比保羅更忠心和正直,更加熱切追求神,義無反顧地遵從神的教導和聖經。你要是讀過整卷羅馬書,就會感到很驚訝,保羅在第1章列出了淫亂和各樣貪婪腐敗的心態後,在第3章竟然說:「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

保羅的意思大概是說:「我要下個結論,福音指出在街上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罪犯和我相差無幾。我不比這樣的人好。」真是難以置信。我想你想一想,保羅是個法利賽人,身爲法利賽人,他站在屬靈的角度視外邦人爲狗,鄙視他們不潔。可是保羅現在全心全意要與他們共同生活,與這些他從前認爲非常「異類」的人一起。

福音臨到保羅前,他可以說自己與異教徒及無信仰的人一樣嗎?他對着異教徒、淫蕩的人和不道德的人,說:「我們的罪相差無幾。」這可能麼?絕對不可能!對保羅來說,他可以鄙視和咒罵大部份的人,不需要加以愛護及尊敬,然而福音帶出對罪的教導,給保羅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使他對人性重新賦予義意。你可聽到麼?從根本上重新給人性賦予意義。

太多人曾經被保羅輕視,奚落恥笑,那時他的心態是這樣的:「誰會與他們一夥?」可是現在他卻說:「我不比他們好,福音已經從根本上重新給人性賦予了意義。」你看到完全墮落的教義了,這是過去形容原罪教義的一個神學術語,認爲世界並非有好人壞人,而是所有人都墮落,所有人都需要救恩,所有人都有罪,這就是完全墮落的意思。

完全墮落的教義會不會使你瞧不起別人?不會的。看看保羅的看法:要是你相信完全墮落的教義,深刻思想,以此生活,對你而言它將從根本上重新給人性賦予意義。任何你原先不願花時間接觸的人,現在你會關心和尊重他們。爲甚麼?

因爲我不比他們好。假如你的社會身分容易令你瞧不起某個族羣、某個階層或某個民族,甚或你的職業,舉例如藝術家,很容易看不起保守的中產階級,至於守舊的中產階級則容易瞧不起藝術家,認爲他們難以捉摸和無甚作爲。你們保守的人,你們開放的人,互相白眼,其實兩者都不比對方好。

你往往堅持自己的立場,何曾換個角度說「我不比你好」?你沒有這種看法,只是繼續認爲「比別人好許多」。不論你的地位如何,種族或文化如何,民族如何,千絲萬屢的歷史因素下,使你特別容易輕視某些人或羣體,然而你若是相信原罪的教義,你便會明白自己不比別人好。你可看到原罪的教義是完全的普世性?

第二點,我們接着探討罪的表現方式。

我們要處理一個許多人面對的疑難,這個真理看似超越了常理。當我還是個初信的基督徒時,看到保羅在11節說:「沒有尋求神的。」我看到很多人熱心尋求神,要討神喜悅,我自然很費解。到12節,他又說:「沒有行善的。」我真是大傷腦筋,保羅在說甚麼,怎麼「沒有行善的」?

然而要是更深入研讀,你會發現保羅是在說明罪的根本。他在告訴我們,罪變成實際行爲諸如觸犯律法之前,已經與你發生關係了。罪變成實際行爲之前,已經與你發生關係,罪不一定演變成行爲,以致干犯律法。爲甚麼?原因是這樣的,請看看經文說:「都是偏離正路。」再看看「沒有尋求神的。」這些描述都牽涉表現方式。經文的討論是關於路徑,與方向有關,與你的目的有關。

因此,罪不全然是你作了甚麼惡行,或你做了甚麼善事,罪實際上闗乎你心裏的意圖。經文告訴我們,罪誘使你遠離神,沒有親近祂,而是遠離祂。罪誘使你想逃離祂的視線,擺脫祂的手,不再受祂掌管。你想成爲自己的救主,自己作主,想與神討價還價,想自己掌握人生。罪誘使你有這些想法。

我們探討過這真理許多次了,但現在還是要再說明一遍。你要自己救自己,成爲自己的救主,大致有兩個途徑,與神討價還價有兩個方法。其中一個方法是視自己爲律法,爲所欲爲。另一個方法就是循規蹈矩,無可指摘,上教會、緊守聖經、盡力仿效耶穌的生活,以取賺取神的祝福,確保神必須救你。這種情況下,你是要控制神。

你事實上不是在尋求神,而是在尋求神所賜之物。看,經文不是說:「沒有尋求神祝福的。」人當然都在尋求神的祝福!經文也不是說:「沒有尋求神應允禱告的。」人當然都在尋求神應允禱告!經文也不是說:「沒有尋求神喜樂平安的。」人當然都在尋求神所賜的喜樂平安!統統都不是,保羅說的是:「沒有尋求神的。」你所稱爲的事奉,稱爲的行善,出發點都是爲了自己。這是遠離神的,也遠離人,而是走向自我中心,這是罪的表現方式。

讓我舉個例,看看表面看上去無私而犧牲的愛和服侍,並非真如所見的美麗。戒過酒的人都會明白這個例子,這些事經常發生。有一對夫婦,其中一方嗜酒如命。可能是丈夫,也可能是妻子,我假設是丈夫好酒,妻子沒有,普遍情況都是如此。我只是說普遍情況!

丈夫嗜酒如命,妻子可以做甚麼呢?多年來每當丈夫醉酒生事,作太太的便得保釋他出獄,爲他辯護,爲他收拾殘局,經常給他解圍。她當然會跟丈夫說:「你可知我爲你做了甚麼?我對你不離不棄,與你甘苦與共,努力維繫這段婚姻,使家庭完整,又努力還清債務,我東奔西走,不辭勞苦,所做的一切無非都是爲你,但看你怎樣待我,我爲你受了太多的苦。我爲你付出太多了,但你一次一次傷透我心。」

在她看來,唯有她在付出,唯有她在捨己,對麼?戒酒會的同工會告訴你這是司空見慣的事。如果丈夫終於醒悟,開始積極戒酒,這段婚姻多數便會陷入破碎。她不樂見此事。她反而處理不了丈夫的改變。爲甚麼處理不了?如果她真心愛他,自然最希望丈夫好。你愛一個人,自然最希望這個人好。對於一個酒徒,最好的莫過於戒掉酒癮。如果她真心愛丈夫,理應很高興丈夫戒掉酒癮,但她不是這樣。你可知爲甚麼?她需要丈夫一塌糊塗,這種情況很普遍。

她需要丈夫一塌糊塗,這樣她就能救丈夫於水深火熱,覺得自己是個無範妻子,很有價值,整段婚姻皆在自己手上。她於是能對丈夫和別人呼呼喝喝,諸般要求,自覺高他們一等。她尋求的不是丈夫,也並非愛她的丈夫,而是在愛自己。她不是在服侍丈夫,而是在服侍自己。她並非在尋求丈夫,而是在尋求丈夫回報她。她在追尋權力,尋求掌控權,表面上的無私奉獻背後,她是在爲自己服務,非常的自私。她做的事情雖然都是對的,但都是爲了自己。

事實上,保羅指出我們所有人的情況便是這樣。除非聖靈改變你的心,否則沒有人服侍神;沒有人尋求神,他們尋求的是神的祝福;甚至沒有人服侍別人,你無非因爲對自己有好處纔會服侍人或神。

你從中獲得滿足,自覺良好,於是有權提出要求,自覺高了一等。沒有人尋求神,也沒有人是好的。這不表示沒有人行善,賙濟窮人固然比只顧享樂揮霍無度好,寬恕別人當然比怨怨相報好。我不是說世上沒有劫富濟貧的事,我只是在集中討論人的內心問題。

我們正在探討罪的表現方式。我想你知道,我剛敘述個人一次小小的經歷,那是我初信主時的故事,我因着羅馬書第3章苦惱,認爲當中的教導太過嚴苛。你要知道,在我成爲基督徒前,我也覺得自己時常行善,也覺得自己在尋求神。我當時只覺保羅的教導過了火。

記得初信主時,大約是二十出頭,人生各方面都出了亂子。回想那段日子,當時的環境已經記憶模糊了。回頭看雖是小事一宗,我只記得那段日子很暗淡,看似世界末日。

我坐下來祈禱,事實上開始抱怨,說:「我爲何還要祈禱?我爲何還要與神保持關係?祂並沒有應允我的禱告,這麼多不公平的事發生在我身上。我已盡了最大努力,到底從中可以得到甚麼?」我當時有個想法,至今還記憶猶新。

由於我所屬的宗派關係,我視這想法爲直覺。假如我是其他宗派,可能就會認爲是神在對我說話。現在我神學的識見較爲成熟,則認爲是神透過直覺在向我說話!這個想法是這樣的:「現在既然人生各方面都出了問題,我得好好想一想,我的信仰到底是追求神來服侍我,或是我來服侍神。」現在大家自然知道我的答案。

從那時起,我開始意識到保羅的話可能是對的。我雖然沒有作奸犯科,而且經常行善,但我是爲了自己。沒有人尋求神,沒有人得稱爲義。沒有人爲了行善而行善,沒有人爲了神或其他人而行善,卻是爲了自己,這種完全的自我中心導致世界一塌糊塗。儘管我有善行,我發現自己遠離神。

第三點,罪的醫治。

現在到了最後一個重點。我們會得到醫治麼?這是一個問題。事實上,這段經文的中段第13至17節說:「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弄詭詐;嘴脣裏有虺蛇的毒氣,滿口是咒罵苦毒。殺人流血,他們的腳飛跑,所經過的路,便行殘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們未曾知道。」每次我望向鬧市的車水馬龍,俊男美女。在神眼中,其實只不過是行屍走肉而已!看,這是多令人驚訝!

從屬靈的角度說,情形是這樣的。所有的好行爲,一切的善行諸如濟世爲懷,行事正直,孝順雙親等等,一旦神沒有賜下應有的祝福,好人沒有好報,人便會心生忿怒,憤世嫉俗,別人得罪你便以牙還牙,灰心喪志,鬱鬱寡歡。內在的世界一團糟。這是屬靈的大痲瘋,表面看來無可指摘,裏面卻在沉淪。這就像屬靈的大痲瘋,怎樣纔可得到醫治呢?保羅最後告訴我們兩個得醫治的方法。

首先,第19節說:「塞住各人的口。」保羅說到這裏,你要知道已進入他闡述的尾聲,他要我們知道爲何需要救恩。我們下個節目會探討第21節,由這節經文開始,他開始領我們看見救恩。他說:「但如今,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保羅帶着我們朝向這個信息,他的意思是說:「除非你在屬靈的事上閉口不語,不再堅持己見,否則你永無法接受基督的救恩。」閉口不語是甚麼意思?甚麼是在屬靈的事上閉口不語?

塞住各人的口意思是不再有藉口,也不再有後備計劃。如果你說:「我自知得罪了神,下次我會做得更好的了;我自知犯了錯事,我會迴轉的;我自知立心不良,但我會改變的。」諸如此類,那麼請你閉上嘴巴!你如果還在說甚麼「我會……我會」的話,保羅指出你還未閉口不語,未準備接受救恩。

除非知道你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否則你無法接受罪的醫治,因爲你窮盡方法使自己更美善,儘管付出更多,其實只是自我申辯、自我打救、自我滿足的另一種努力。你只是將自己推向沉淪。在這情況下,你在屬靈上閉口不語,保持沉默,因而獲得醫治。補充一句,閉口不代表打倒自己,不是說:「我錯了,沒資格再說話!」你這麼說,還是以自我爲中心。

你要去到自己的盡頭。看,從根本上擺脫罪的自我中心,你要去到自己的盡頭。這表示不再單單說:「噢,我爲自己的罪難過,我會做得更好的。」你不止是爲罪難過,還要爲善行背後的動機難過。這表示你沒有甚麼可爲,純粹是接受救恩,你沒有甚麼可爲。你只須等候和聆聽神的聲音。

偉大的聖經教授約翰‧格士拿(John Gerstner)這麼說:「因着福音,通向神的道路變得廣闊。罪無法阻礙你,因爲神會從邪惡的人中間把祂的子民分辨出來。除了你自以爲義的善行,你和神之間已經再無阻隔。」現在請留心聆聽:「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份需要救恩的心,沒有其他了。」可是大部分人沒有這顆心。他們堅持這樣的信念:「看看我的善行。」閉嘴。甚麼「我大錯特錯了,但我會……」統統閉嘴。

約翰‧格士拿的意思是說:「你所需的只是要知道自己的需要,沒有其他了。」可是大部分人沒有這顆心。他表示,你向救恩敞開心門,接受神的救恩,唯一方法並非僅僅簡單地認罪悔改。法利賽人也會認罪悔改。當他們犯了錯,會激昂地說:「我錯了,我會做得更好。」你要知道,他們認罪悔改了,但仍然是個法利賽人。

你如果想成爲基督徒,不單止要爲自己的過犯認罪悔改,還要開始爲善行背後的動機悔改。你明白了這信息,便應該說:「我所需要的,完全不是單單隻求幫助過正直的生活。」因此,首先要做的是閉嘴,在屬靈上保持沉默,不要再有自己的主見。

其次,你得着醫治還需要敬畏神。事實上,醫治就在眼前。我未研讀這段經文前,從不知道這些信息。我要把當中的領受教導你們。請看看這幾節經文:「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弄詭詐;嘴脣裏有虺蛇的毒氣,滿口是咒罵苦毒。殺人流血,他們的腳飛跑,所經過的路,便行殘害暴虐的事。」爲甚麼?

因爲他們並不把神放在眼內,並不「敬畏神」。你可明白?假如他們敬畏神,絕不會喪盡天良。敬畏神是一帖解藥,能帶來醫治。敬畏神的心會敵擋他們的所作所爲,他們無惡不作,皆因沒有敬畏神的心。因此,當你敬畏神,就會得着醫治。這是甚麼?就是「敬畏神」,意思是甚麼?敬畏神是整本聖經的重要概念,根本無庸置疑!

你可知聖經如何多次提及「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在喬布記、詩篇和箴言均有提及。智慧是甚麼意思?智慧的意思是說,當你敬畏神,你才能正確思考真理。既然敬畏神如此重要,能醫治罪惡,爲何這麼難敬畏神呢?

問題出在我們身上。敬畏神看似懼怕神,其實不是的,你可知爲甚麼?首先,如果你真的開始明白聖經經文所說的「敬畏神」,你的領受會如申命記第10章12節所說:「現在耶和華你神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敬畏耶和華你的神,遵行他的道,愛他,盡心儘性事奉他。」敬畏神就是盡心儘性愛神。明白麼?

既然這樣,爲何說是敬畏呢?讓我再深入探討。詩篇第119篇38節說:「你向敬畏你的人所應許的話。」甚麼?因爲神對我太好了,所以我心裏戰兢。明白麼?詩篇第130篇4節可能是最經典的:「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當你越是明白救恩,越是經歷神的救恩、恩典、美善和慈愛,就會越敬畏祂。你會越來越敬畏祂。你可能會問,那麼爲何要描述爲「敬畏」呢?看來應該描述爲「喜樂」較爲貼切。爲甚麼是敬畏呢?

在神的救恩下,敬畏神是喜樂的、謙卑的、驚歎的、奇妙的。聖經用了「敬畏」一詞,因爲意思不僅只有喜樂。當你確實看到神的救恩,一方面這救恩將你捧到天上,同時這救恩也使你謙卑如塵土。因此用了敬畏來描述。或者我們就稱爲喜樂的戰兢。看見神救恩的浩大,我們自然會讚歎不絕。

這使你擺脫自我,離開自我中心的枷鎖,因爲你既謙卑得不可能再自我中心,同時又滿足快樂。因此,這種喜樂的戰兢是解藥。當你看見救恩,醫治便隨之而來。你可能問,意思是甚麼?看看你所得的救恩,這代表甚麼?我會告訴你當中的意思。你可以這樣思想,也讓我們這樣作個總結:

你沒有尋求神。經文說「沒有尋求神的」,所以神的救恩其實是神主動來尋找我們。你要知道,許多宗教宣稱人可以尋求神,表明只要人付出足夠努力,便可以尋到神。

這些宗教宣稱,神就在那裏等候我們說:「這裏是律例,還有你應該做的事,只要你努力遵行,保證你可以找到我。」換句話說,大部分宗教宣講的救恩是你去尋找神,然而對基督信仰來說,相信基督是兩回事。救恩是神尋找我們。如果你知道神成就了甚麼,就會滿心歡喜,謙卑之極,敬畏之心是罪惡的靈丹妙藥。

讓我與你分享一個故事。舊約記載神向先知何西亞顯現,吩咐他迎聚淫婦歌篾。何西亞馬上遵從吩咐,他是知先,自然聽從神的吩咐。可是婚後不久,他發現妻子十分任性。她對何西亞不忠,與人發生婚外情。她所生的孩子也不是何西亞的,事實上他有一個兒子的名字,意思是「不屬於我」。

最後,她的不忠變本加厲,最終拋夫棄子跟情夫私奔,可是之後又與另一個人混上了,然後又出現另一段孽緣,到最後又跟別人鬼混,這最後一個情夫把她作爲奴隸賣了,某程度說她是罪有應得的,她如此不忠,違背盟誓,滿口謊言。

何西亞與神對話,求神提醒他神的旨意是甚麼,爲何當初神吩付他迎聚這個女子。神大概對他說:「這樣你便能明白我與你的關係。你現在明白我的感受了,明白我的處境了。何西亞,我要你去找她,把她贖回,讓她自由。我要你帶她回來,這樣你就會明白我的心。」

這個可憐的歌篾被人競價賣作奴隸。她是個奴隸,當時大概赤裸裸站在一班買家面前,作爲貨物讓他們檢驗。她站在那裏,突然出人意料聽到她丈夫的聲音。這真是震撼之極。他丈夫也來競價參與拍賣,贖回了她的自由。何西亞走上前,非旦沒有嚴詞責罵,反而脫去外衣讓她遮蔽身體,大概說:「我的愛人,現在你可以回家了。」噢,真是感人肺腑。沒有甚麼可與神爲你付出的一切相比。

你可知神透過何西亞想對你說甚麼?可憐的何西亞,他的身世讓我可作爲比喻。何西亞的遭遇很可憐,但你猜怎樣?這是值得的。神透過祂的話語想跟我們說:「何西亞只是到另一個城,但我從天上來到人間,道成肉身來尋找你。你沒有尋求我,是我來尋找你。我尋找你,並不是從口袋裏掏出錢來買贖你的自由,而是走上十字架。我在十架上受苦至死,爲你的罪付上重價。看看你身上的罪,必須有人替你付上重價。我在十架上裸露身體,因此能爲你披上公義的袍,呼喚你與我一同回家。」

千萬不要以爲只要你竭盡所能,就有能力尋找神,不是的。你若是能明白福音的救恩是神在尋找你,付上無限的代價尋着你。你要是能夠明白真理,當神找到你時,你心裏便會充滿神聖的敬畏,喜樂的敬畏。你會發現罪的醫治開始了。

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你讓我們更接近禰,從而罪得醫治。我們沒有尋求禰,禰卻來尋找我們。禰知道若是不來尋找我們,我們只會繼續沉淪,在罪惡裏沒有回頭。

感謝你,禰爲我們成就的一切是如此感人的故事,更重要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爲我們開啓道路,因此現在我們和禰之間,就只有自我掌管生命這信念在阻隔,以爲自己可以賺取救恩。求禰除去我們的罪,除去我們的自義,接受禰白白的救恩,醫治我們的罪,醫治我們的心,求禰此刻賜下醫治。我們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