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研讀的經文記載於羅馬書第一章。
-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爲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
- 這福音是神從前藉衆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
- 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戴維後裔生的;
- 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
- 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在萬國之中叫人爲他的名信服真道;
- 其中也有你們這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
- 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爲神所愛、奉召作聖徒的衆人。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 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
- 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
- 我不以福音爲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 因爲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在每個節目開首都指出,我們要找出整本聖經的故事大綱,因爲聖經不是一連串毫無關連、教導我們該如何生活的道德故事。聖經其實是一個整體故事,告訴我們人類到底出了甚麼問題,而神又做了甚麼來把問題改正過來,以及最終一切會如何成就。
我們深入探討三段經文。我們已經詳細討論了創世紀第一至四章,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人類到底出了甚麼問題。現在,我們來深入探討羅馬書第一至四章。這是保羅所寫的書信,當中包含了很多信息,全面地告訴我們神如何把人的問題改正過來。聖經學者和研讀羅馬書的人都認爲,第1章16和17節是保羅對福音信息的概要。這兩節經文表明瞭信息的中心思想,因此十分重要。我想跟你們一同默想這兩節經文,幫助你們的生命出現突破。這說法聽起來有點奇怪,我來告訴你爲甚麼我使用「突破」這個詞。
基督新教的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他其中一部著作的前言中,憶述他人生中一個奇妙的經歷,他稱之爲「塔上經驗」,因爲他是在修道院之高塔上獲得這經歷,很多人稱它爲馬丁路德的信主重生經歷,這經歷與羅馬書一章16至17節所說的有莫大關係。馬丁路德寫道:「我渴望明白這卷保羅寫給羅馬信徒的書信。然而,我始終只看到一個重點,就是神的義,因爲我認爲「義」的意思就是:公義的神按公義懲罰不義的人。當時我正處於這樣的狀態:雖然我是一個修士,我行事爲人無可指責,但當我每天站在神面前的時候,都感到自己是個罪人,我的良心受責備,並不肯定自己的善行可否平息神的怒氣。因此,我並不愛公義的神,反倒憎恨祂,埋怨祂。於是我不住地思考,後來我看到一節經文,說:「義人必因信得生」,便明白到神藉着祂的恩典和憐憫,叫我們因信稱義。當時,我經歷了重生,我穿過那敞開的大門,進入了天堂。當我發現律法和福音根本是兩碼子的事,我生命便出現了突破。」
這說法很有意思。馬丁路德的生命出現了突破,他的意思是他徹底改變了。他的心思意念、他整個生命,他的一切都因這節經文而徹底改變過來,因爲他不住思考,直到他的生命出現突破。我也希望能幫助大家在生命中出現突破,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生命還沒有出現突破,如果這兩節經文從沒有使你徹底改變過來,正如馬丁路德一樣,那麼,我要給你說明三個因素。如果你要突破,就必須明白這三個因素。
如果這兩節經文已經使你徹底改變過來,我也同樣告訴你這三個因素,好叫你懂得如何去幫助其他願意敞開心懷的人去經歷突破。這三個因素與經歷突破息息相關。你們要從這段經文明白福音的樣式、福音的內容和福音的大能。這三個因素是:福音的樣式、內容和大能。我會給你們幾個測試。
我會集中討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如何突破?」
首先,你必須明白福音的樣式。當你讀羅馬書一章1至17節,你會發現「福音」一詞出現的次數,比書中其他地方還多。事實上,我認爲「福音」一詞在這段經文出現的次數,比聖經中其他地方還多。因此,我們必須問自己:爲甚麼這個詞如此重要?爲甚麼保羅使用這個詞?「福音」一詞在希臘文包含了「好」和「天使」的意思。天使是甚麼意思?
當我們看到「天使」這個詞,馬上會聯想到那些長有翅膀的天使,或類似的模樣,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爲「天使」的意思其實是報信者。事實上,「福音」一詞基本上是關乎一個報告訊息的人。你知道嗎?沒錯,是報告訊息的人。在古時,重大歷史事件的消息到底怎麼傳播出去呢?透過甚麼消息媒體傳播出去呢?當時沒有印刷術、沒有紙張、沒有音頻或視頻錄音,沒有電臺廣播、也沒有電視廣播。當時的消息怎麼傳播出去呢?透過甚麼媒體呢?就是透過報信者。
當人們知道將會有大規模戰事在附近爆發,各人都會躲在小鎮裏去,他們會設置路障,然後躲藏起來,他們不知道外面發生甚麼事。當將領在戰事中獲勝,他如何把這消息傳出去呢?他會派遣一個報信者。「天使」就是指報信者。那個報信者跑到一個城鎮,宣佈打勝仗的消息;然後又跑到另一個城鎮,宣佈打勝仗的消息。然後各人就會歡喜快樂地回家去。這就是「福音」一詞的基本含意和信息,基督信仰的信息是一個大好的信息,是一個使人歡喜快樂的信息。這就是福音與其他哲學或宗教的分別。福音並不是一些訓誨,教人要做些甚麼;福音是一個好消息,告訴人神已經成就了甚麼。福音告訴人們已成就的事。
其他宗教信仰說:「如果你真的想認識神,就要這樣做,又要那樣做。」這都是一些美好的訓誨。但基督信仰並不是美好的訓誨,而是好消息,它告訴你神已經爲你成就了甚麼。這是第一個測試。我們在幾個節目之前已經討論過這一點,所以我不會再詳細解釋,但這一點非常重要。其中一個突破就是,你要明白基督信仰是與衆不同的,因爲它是一個好消息,而不是美好的訓誨。
如果我問住在大城市的人:「你認爲基督信仰的本質是甚麼,成爲基督徒是甚麼意思?」一般人會說:「我認爲這意味着要努力效法耶穌的樣式,盡力去愛你的鄰居,遵守聖經中的金科玉律。」我希望你們知道,我也認爲這是很好的想法,我們都應該這樣行。這都是好主意,我也完全贊同!可是,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這不是基督信仰的核心。這不可能是福音,因爲它不是一個好消息。這是好消息嗎?這告訴你神已經爲你成就的事嗎?這是從外而內的事嗎?這是爲你成就的事嗎?基督信仰爲你帶來極大的喜樂,使你可以按着聖經中的金科玉律去生活。你看,這纔是基督信仰。它是從外而內的,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超乎你之外發生了,它是爲你而成就的,它爲你帶來喜樂,讓你生命得改變,使你從此可以按着聖經中的金科玉律去生活。可是,若有人說:「你知道的,作基督徒就是要遵守聖經中的金科玉律。」這就不是一個好消息了,因此也不會帶來突破。
你看,突破和改變是這樣臨到的:如果你對某人說:「基督信仰的本質就是:要效法耶穌的樣式,愛你的鄰居,遵守聖經中的金科玉律。」你會得到三種響應。首先,第一種人會聳聳肩、無動於衷冷淡地說:「我當然知道。」。第二種人有點像馬丁路德,他們心灰意冷地說:「哦,這實在很難,我無法做到。」。第三種是法利賽人,他們說:「我一向都是這樣行的。」你看,他們不是冷冷淡淡,心灰意冷,就是沾沾自喜。然而,他們都沒有突破。他們不會說:「哎呀,我從沒有想過這一點!」當馬丁路德的生命得着突破時,他說:「這徹底改變了我的思想。」很抱歉,這樣的宣稱聽起來了無新意,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我要問你一個問題,這是第一個測試。我不知道你相信的是甚麼,但不管你相信甚麼,不管你認爲自己該如何生活,你所想的到底是關乎你自己,還是關乎神所成就的事呢?你所想的是關乎你自己和你要做的事,還是關乎神和祂已經成就的事呢?到底是哪一個呢?你要明白這突破——福音是一個消息,不是訓誨。這是第一點:福音的樣式。
其次,我們要了解福音的內容。馬丁路德不住地默想的那一節經文,正是福音的內容,經文說:「因爲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馬丁路德不住地思考這節經文,直到他突然意識到:「神的義歸給我,成爲我的義,我可以憑信心去接受,然後一切都變得一目瞭然。」
我們要明白「因信稱義」這個用詞,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用詞,而是一個專門的術語,是保羅所使用的術語。我們要弄清它的含意,它改變了馬丁路德的生命,也改變了我的生命。我們都是因信稱義。現在,讓我給你們舉例說明。我會給你們兩個例子。第二個例子比第一個更深刻。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例子。想一想,每當我們論到稱義,我們說的不是那被稱義的對象本身改變了,而是與這個對象的關係改變了;不是這個對象裏面改變了,而是與他的關係改變了。
舉例說,你對我說了一句話,我回答說:「嗯,證明這句話合理。」我這麼說是甚麼意思呢?我不是說:「更改這句話。」我實際上說的是:「我難以接受這句話,必須要有人做一些事情或說一些話來改變我對這句話的看法,彷彿改變了我與這句話的關係,好讓我接受這句話。」我不是說要更改這句話。我的意思是:幫助我與這句話進入新的關係,因爲我正準備拒絕接受這句話。這意味着要有人做點事情,改變我對這句話的看法。
這就是稱義的意思,特別在這段經文裏,而且保羅在羅馬書五章2節說:「我們又藉着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站」這個字是指站在偉大的神面前,站在那位偉大的君王和審判者面前。保羅的意思是:耶穌已經成就了一切,因此,當神看着我們的時候,儘管我們滿身罪惡過犯,但耶穌已經成就了一切,改變了神對我們的看法,改變了我們之間的關係。這是已經成就的事情,這是一個消息。事情已經成就了,因此,現在天父看着我們,祂愛我們,喜悅我們,接納我們。我們之間的關係已經改變了。這不是我們裏面發生的事情,若是這樣,福音就只是關乎我們的行爲,那並不是福音,不然你就必須靠自己的行爲。這是在我們以外發生的事情,神與我們的關係改變了。那是甚麼樣的改變呢?
我認爲第二個帶來突破的因素,就是要意識到福音不僅是寬恕而已。請留心聽,福音不僅是寬恕。請大家不要弄錯,以爲我說寬恕有甚麼不對。可是,很多人都以爲福音只是寬恕而已,他們以爲這就是救恩,這就是耶穌所做的事。他們這樣想:「因爲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當我犯錯,我可以求神寬恕,我便得赦免。那不是很好嗎?」是的,這當然很好。然而,福音並不僅此而已。現在我要告訴你們,這其實並不足夠,神的應許不僅如此。因爲如果救恩只是寬恕,也就是說,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當我求神寬恕,我便得赦免。「神寬恕我,免去我一切罪債。」你知道這麼說是甚麼意思嗎?這意味着,雖然神已經寬恕了我的罪,但我與祂的關係如何,仍然要看我怎樣行。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神說:『嘿,我寬恕你的罪,不會再追討你的罪,但從此你最好不再犯錯。』」如果這是寬恕,就還不足夠了。
舉例說,假如有一個男人被關在獄中,他怎樣纔可以重獲新生呢?你可能會說:「要讓他重獲新生,首先要把他釋放。當局要頒佈特赦令,把他釋放出來。這樣他就可以重獲新生了!」嗯。這還不夠。他已經回到社會,不再在監獄裏,現在他要找一份工作,他需要謀生,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還未真正重獲新生。你會問:「還需要甚麼呢?」我來給你說明。救恩並不只是讓人從監獄釋放出來的特赦令。救恩讓人得着赦免,正如特赦令一樣,但不僅如此,它還給那獲釋的人授予榮譽勳章。這包含了消極和積極兩方面。
有一出美國電視劇叫《海軍罪案調查處》,這出偵探劇講述美國海軍罪案調查處人員展開刑事調查的故事。其中一集非常精彩,故事講述一名窮愁潦倒的老翁。他是前海軍陸戰隊員,已年過八十,精神有點恍惚。他被指控謀殺。當時,兩名身材魁梧的海軍人員和一名死纏爛打的海軍律師,對這名可憐的老翁窮追不捨,快要逮捕他。他們正要上前逮捕他,給他戴上手銬。忽然,老翁的朋友把老翁的領帶扯開,露出他身上的國會榮譽勳章。原來他曾憑着非凡的英勇行爲,甚至超越自己職責的要求,而獲得國會榮譽勳章。當老翁的朋友扯開了領帶,海軍隊員和律師看到了老翁身上的勳章,他們的視線頓時從這個被指控的可憐老翁身上,轉移到他的榮譽勳章上,他們立即向他致敬。他們立時肅然起敬。這一集很精彩,非常感人。這情境依稀說明了保羅所說的話。
我經常引用哥林多後書五章21節,但我從未詳細解釋。經文說:「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爲罪,好叫我們在他裏面成爲神的義。」這是甚麼意思?「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爲罪,好叫我們在他裏面成爲神的義。」想一想。在十字架上,神使耶穌成爲罪,這是甚麼意思呢?神使耶穌成爲罪。這是否意味着神使耶穌變成一個罪人呢?這是否意味着神把罪放在耶穌心裏,使祂變得貪婪、忿怒和殘暴呢?不是!在十字架上,耶穌寬恕祂的仇敵;縱使天父離棄祂,祂仍然愛天父。
這段經文當然不是說耶穌變成了一個罪人,而是說祂被當作罪人一般,承受我們該受的刑罰。祂被當作罪人一般,承受我們該受的刑罰。我們說:「當你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基督,你的罪就歸到祂身上」,這麼說是甚麼意思?經文說:「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爲罪,好叫我們在他裏面成爲神的義。」「在他裏面」是甚麼意思?這不是說,當你成爲基督徒,便立即變成了一個義人,就好像耶穌在十字架上變成了一個罪人一樣。不,不是這樣。它的意思是,我們都戴上了耶穌的勳章,我們被祂的榮耀所覆蓋。我們被祂一切的獎牌、勳章、祂的勇氣和英勇行爲所覆蓋,因爲祂擔當了我們的罪,祂受死,以致祂所配得的都歸與我們。我們剛纔提到那個老翁的例子無法說明這一點。雖然老翁被指控有罪,卻突然受到別人致敬,因爲別人看到他的勳章,而這勳章是他自己從前贏得的。至於我們,我們所得的獎牌,都是耶穌在世的時候所贏得的。如今,整個宇宙都向我們致敬。如今,神喜悅我們。我們在祂裏面成爲神的義。
現在,你明白這個測試嗎?你明白突破從何而來嗎?第一個突破是:你要明白福音並不是訓誨,而是一個消息。第二個突破是:你要明白福音不僅是寬恕,而是披上基督的義。那是從神而來的義,是神賜給我們的禮物。無怪乎馬丁路德能經歷這種突破。啊!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實在不可思議。因此,當你問一個人:「你是基督徒嗎?」我也經常向別人提出這個問題。若那人回答說:「我正在努力成爲基督徒。」這就表示他們仍不明白基督信仰的真諦,因爲基督信仰帶給我們一個地位,讓我們得以進入現在所站的恩典中。你若這樣回答,就表示你不明白成爲基督徒是甚麼意思,你仍然以爲福音只是一些美好的訓誨而已。
有些人會說:「我討厭自稱是基督徒,因爲我覺得自己真的不配稱爲基督徒。」當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可是,你已經在耶穌基督裏。如果你明白福音,你就明白這一點。耶穌基督好得無比,祂已經完全足夠。我們被祂的獎牌、祂的獎盃、祂的勳章、祂的錦旗和祂的榮耀所覆蓋了。
也有些人說:「哦,這麼說很有意思,但我覺得馬丁路德這樣虔誠的人,他又是個修士,我們怎能與這樣的人相比呢?我們怎能像他那樣虔誠呢?我覺得有些人總是常常感到罪疚和羞愧,他們很虔誠,他們需要基督信仰,他們需要這種信念。」不是這樣的,不只是他們才需要基督信仰。不是這樣的。我近來跟很多人傾談,他們最近都損失了大筆金錢。你可以從中觀察到一件事,事實上,他們也是這樣告訴我,他們所失去的不單是金錢。但他們從前並未意識到這點。他們迷失了人生方向,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他們完全失去了身份和信心。你知道爲甚麼嗎?因爲他們以金錢成爲他們的義。
你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不會使用「義」這個字。但正如我們之前說過,我們談到該隱和埃布爾,我們說沒有人可以肯定自己的價值。我們無法肯定自己的價值。我們必須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讚許。我們需要別人說我們有價值。有些人希望透過美麗的外表來得到認同;有些人希望透過賺大錢來得到認同;有些人希望透過事業成就來得到認同。事實上,每個人都拼命想得到「義」。這是很奇怪的事情。如果不是從神那裏得着「義」,每個人的義都終會消失。經濟衰退會使我們的義消失,衰老也會使我們的義消失,這總會發生。每個人的義都終會消失,除非這是從神而來的義。
第二個突破是:你不但看到消極的一面,就是蒙神寬恕,免去一切罪債,而且還得着至高榮譽勳章,蒙愛子所接納,在耶穌裏得着從神而來的義。雖然我們不義,卻在律法上得稱爲義。我們將會詳細討論這一點。
最後,我們來看第三點。如果你真的要明白福音,並且得着突破,你必須體會福音的大能。你不但要明白福音的樣式和內容,也要體會福音的大能。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爲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第16和17節是福音信息的概要,雖然很簡單,卻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因爲經文不是說福音帶來神的大能,也不是說它是得到神的大能的方法。經文沒有這麼說。經文怎麼說呢?保羅說福音本身是以語文辭彙方式表現出來的神的大能,所以當我相信福音,當我聽到福音,明白其陳述和含義,確實讓福音進入我的生命,神的大能就在我裏面運行。這就是神的大能。因此,要明白福音並得着突破,方法就是不要把福音視爲一套理念,而是神的大能。如何可以這樣呢?
這裏有幾個方法。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得着突破,或者至少有機會得到突破,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要感到福音對人的冒犯。請注意,當保羅論到神的大能,他說:「我不以福音爲恥。」當你說這樣的話:「我不以某人爲恥,或我不以某東西爲恥」,就表示有很多人以這個人爲恥,或以這東西爲恥,否則你不會這麼說。這意味着有很多人被福音冒犯了,或者他們認爲福音是瘋狂的想法。我想讓你們知道,每個沒有得着突破的人或沒有邁向突破的人,都認爲福音是瘋狂的想法。每個人都是這樣認爲。
我曾牧養兩家教會。其中一家教會位於一個小鎮,會衆屬於藍領階級,他們都很傳統和保守。有一點非常有趣:他們每個人都被福音冒犯了。我在那個小鎮牧養教會,那裏的人都很勤奮,他們都很虔誠,即使那些無神論者也是浸信會的會友。(笑聲)人人如是。那些無神論者清楚知道他們拒絕相信的就是浸信會所相信的神。每個人都很虔誠,他們很傳統和保守,也很勤奮。他們都被福音冒犯了,因爲他們認爲這說得太容易了。
我總不會忘記一次與一位女士分享福音的經歷。她住在教會附近的一個貧民區,租住了路旁一間簡陋的房子。她一點也不快樂,她是一名年過七十的離婚婦人,育有兩個孩子,一個沒有結婚,另一個與她前夫同住。她在小鎮上過着貧困的生活,她的生活一團糟,被人輕視,蒙羞受辱。我們到她的家裏探望她,我們三個人坐下來,與她分享我剛纔跟大家所說的話。我與她分享了同樣的信息。
她簡直不敢相信。她說:「你的意思是,儘管這一切,神仍然會接納我嗎?」我還記得我對她說:「如果你真的明白福音,這意味着在你相信基督的那一刻,當你求神因耶穌基督所成就的一切而接納你,你的罪就歸到耶穌基督身上,而祂的義卻歸你所有。在那一刻,神愛你,喜悅你,再過億萬年都不會改變,是那麼完美無瑕、充滿榮光,你甚至要戴上太陽鏡纔可以看到自己。」我對她說:「神愛你,現在和將來同樣愛你。」她簡直不敢相信。她哭了起來,她覺得這實在偉大無比,於是她接受了,她相信了耶穌基督。
一星期後,我們回去跟進她的情況。我們坐下來傾談,得知她因爲與她姐姐通電話,聽到姐姐的一番話而感到非常難過。她姐姐是一個很勤奮的人,她與丈夫和四個孩子都是正直的人,他們參加教會聚會,他們都是好人。那位女士告訴她的姐姐,她已經重生得救了,她知道神愛她,她姐姐卻說:「你在說甚麼?怎可能那麼容易就得救呢?」她姐姐說:「你必須努力纔可以得救,你要經過長年累月的努力,生活要自律,行爲舉止要合乎道德標準。我不知道你那個牧師所說的是個怎麼樣的神,但他竟會接納你這樣的人,我實在有點鄙視他。這說得太容易了。」
你看,人們說:「我不會相信神,我有比神更高的標準」,這句話聽起來真的很凝重。那位女士的姐姐把自己的身份建立在自己的好行爲上,她是好女兒,妹妹卻不是。人們說:「沒有可能……沒有可能那麼容易就得救」,這麼說其實是自以爲義的表現。我們必須接受,神的家很奇妙,家裏的人並不完全,那位女士就好像家裏患病的家人。真正的福音可以攻破那認定那位女士在家庭背景中扮演壞角色的宿命,因此,我們必須回到真正的福音。
你看,對於那些傳統和保守的文化來說,這種得救方法太容易了。我們來到大城市,那裏的人思想自由開放、見多識廣、老於世故,對他們來說,福音令人感到被冒犯,不是因爲它說得太容易,而是因爲它的道理太簡單。爲甚麼呢?因爲在這裏一切都是模棱兩可、難以理解的,沒有人可以給你完全肯定的答案。你看,城市人喜歡哲學和倫理,他們喜歡討論,喜歡權衡利弊。他們聚在一起,一同討論,各抒己見,每個人總是有一點對,也有一點錯,沒有人可以完全肯定。討論過後,各人回到家裏,便按着自己喜愛的方式生活——這種生活理念好極了!因爲誰也不能肯定地說!福音卻說得很清楚,絕對清晰明瞭!我的意思是,人們比較喜歡別的宗教信仰,因爲你總可以努力嘗試。你總是努力嘗試,因爲你根本不肯定自己是否已經達到標準。福音信息卻清晰明瞭。
福音告訴我們,耶穌是一個生於第一世紀的木匠,祂爲我們受死,只要你相信祂,一切都會改變。你相信祂,就可以在圈子裏。你不相信祂,就是圈外的人。哦!這信息清晰明瞭,簡單直接。你明白嗎?不管你屬自由派或保守派、藍領或白領,不管你來自何方,福音絕對是獨一無二的。福音是絕無僅有的。人們都討厭福音。對他們來說,福音根本毫無意義。福音與世上所有思想體系相違背,它與世上每個文化的核心價值和世界觀都互相抵觸。福音是獨一無二的。福音令所有人都感到被冒犯。
你看,不管你是誰,你必定來自某個地方,也許你來自南方或北方、東方或西方,你屬保守派或自由派。你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因此,除非你感到被福音所冒犯,否則你根本仍不知道福音的真義;除非你對福音信息有所掙扎,否則你根本仍不知道福音的內容,你也無法知道。當你開始感到被冒犯,開始有所掙扎,那麼你至少有機會得到突破。
帶一提,福音不是學術研究,也不是一套你要牢記在心的要訣。每個人對福音的響應都不同,因此各人要親自去領受。當你開始真正去聆聽並明白福音,你便開始感到其大能在你裏面運行,責備你,讓你感到心煩意亂,讓你感到扎心。也許你聽到這篇講道會有這種感覺,我也希望如此。也許當你思想福音信息的時候,或當你與朋友談到福音的時候,會有這種感覺。你感到福音讓你心煩意亂嗎?你感到福音在責備你嗎?你在掙扎嗎?你感到困擾嗎?我寧願人們來到教會,因感到福音令人厭煩,只是來了幾次便不再來。這樣,他們至少感受到福音的大能,而不只是說:「這信息很有意思,可是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深究。」你若這麼說,就絕對無法得到突破。因此,你必須感到福音的大能,你必須感到它的冒犯。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福音的大能。有些人會說:「現在你已經得着耶穌基督的義了,我認爲這一點至關重要。現在你一切都穩妥,你如何生活也沒有關係。」不,不是這樣的。你知道保羅作了一件奇妙的事,就是他能夠將純全的福音和神學思想傳到各處。看看第7節:「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爲神所愛、奉召作聖徒的衆人。」在這封書信的開端,當保羅提到收信人、寫信人和寫作目的時,他已經提及福音信息了。你知道原因嗎?保羅說基督徒是甚麼人呢?就是爲神所愛、奉召作聖徒的衆人。看哪!基督徒是甚麼人呢?基本上,基督徒不是指以某種特定方式生活的人。首先,基督徒是爲神所愛的人,你與神的關係已經改變了。有一件已經成就的事使你可以得稱爲義。你是蒙愛的。你既是蒙愛的,你也知道自己是蒙愛的,你就奉召作聖徒。這意味着你獲得邀請,你深深被吸引,奉召作聖徒,成爲聖潔。當神的義歸你所有,神的義絕對不會沒有同時開始在你裏面建立起來;不然,你並沒有神的義。儘管你品格低劣,當你真實蒙神所愛時,品格絕對不會不作任何的改變。
當你得稱爲義,同時你也開始成聖的過程;不然,你並沒有稱義。當神的義歸到你身上,便在你裏面建立起來;若神的義沒有在你裏面建立起來,你根本沒有神的義。這解釋了爲何保羅在加拉太書第2章當面抵擋彼得。當時,彼得的種族主義情緒故態復萌,就與外邦基督徒隔開,不與他們吃飯。保羅怎麼說呢?保羅並沒有說:「彼得,你犯了種族主義的規條。」縱使有這樣的規條,基督徒不該持種族主義,然而保羅要說的是:「彼得,你說你是因信稱義,不是靠行爲稱義;你說你是個蒙恩得救的罪人,那麼你怎會比其他種族優越呢?你說你有基督的義,可是你沒有活出義來;若基督的義沒有在你裏面建立起來,那麼你根本沒有基督的義。」
你既是蒙愛的,就奉召作聖徒,你被主所吸引,要成爲聖潔。你渴望成爲聖潔,因爲你希望效法那位爲你成就一切的耶穌基督,你希望討祂喜悅。如果你並不渴望討祂喜悅,也不渴望效法祂的樣式,那麼你仍未親身體會福音的大能,你還是不知道福音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很喜歡馬太福音第11章中的一段經文,當時施洗約翰在獄中,即將被斬首,他打發使者去見耶穌,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施洗約翰感到很疑惑。我可以理解箇中的原因。他曾宣告耶穌是彌賽亞,他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但現在一切似乎都出了錯,他被關在監裏──他心裏想:「慢着,禰是彌賽亞,我相信禰,但我快要人頭落地了,那將要來的到底是禰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他感到很疑惑。
耶穌友善地回答說:「回去告訴施洗約翰,瞎子看見了,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耶穌給他一些論據,說明爲甚麼祂就是彌賽亞。接着,耶穌說:「告訴施洗約翰,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我很喜歡這段經文,因爲耶穌沒有說:「你竟敢質疑我?我就是彌賽亞。」相反,耶穌說:「我來給你一些答案吧。我想讓你知道,人們因我的冒犯而有所掙扎,我不會因此而生氣。願你能勝過這掙扎,要做到確實不容易。」人們最終勝過這掙扎並得着突破,願你也因此蒙福。何等偉大的人子!我們因感到被冒犯而掙扎,祂卻沒有因此而生氣。事實上,我們難以勝過掙扎,但祂沒有因此而煩擾。祂說:「這就是問題的答案,你們若有其他問題,請回來吧。」何等偉大的救主!何等偉大的人子!來到祂跟前吧。
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賜下福音,感謝禰讓我們在這幾個節目中一起研讀保羅的話。禰的話語改變了很多人的生命,它改變了我的生命,也改變了很多聽衆朋友的生命。求禰幫助我們生命得着突破,求禰幫助我們明白福音的樣式、內容和大能,好叫我們知道我們是禰所愛的,禰呼召我們進入新生命。我們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