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 神持續顯明他的愛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8

請註意:在這裏“顯明”原文用的是現在時態,而“死”原文用的是過去時態。

現在時告訴我們“顯明”是一個持續進行的動作,在今天、明天都會一直發生。

而過去時的“死”代表著基督的死是僅有一次的事件,不會再重復發生。《彼得前書》3章18節說:“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

保羅為什麼要用現在時態的“顯明”?我本來以為保羅會這麼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那時(過去時)向我們顯明了。”難道不是基督的死顯明神的愛嗎?這個顯明難道不是發生在過去嗎?

保羅在前面幾節給了我們線索,《羅馬書》5章3至5節:“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

換句話說,神帶領我們經歷每一件事的目的都是讓我們心存盼望,讓我們在一切的患難中毫不動搖地心存盼望。

但我們如何做到呢?

保羅在《羅馬書》5章5節中回答:“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 “澆灌”原文的動詞時態是過去時,神的愛已經“澆灌在我們心裏了”,指的是神的愛在過去,就是在我們信主時,就已經澆灌在我們的心中,而且從神而來的愛至今仍然充滿我們的心。

神賜下他的獨生愛子,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以此來顯明他對我們的愛,這是發生在過去的事。但神也知道我們要生出忍耐、老練與盼望,就要在當下也就是今天、明天中真實地經歷那份發生在過去的愛。

所以,神的愛不只是顯明在各各他,在今天借著聖靈他仍持續地顯明他的愛,他打開我們的心靈的眼睛,讓我們見證體驗十字架的榮耀,他也應許我們:沒有任何事物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參見羅馬書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