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創世與墮落」系列──「失落伊甸園」這個題目。
我們今天探討的經文是創世記第3章8至24節。
8 天起了涼風,耶和華神在園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聽見神的聲音,就藏在園裏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神的面。
9 耶和華神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哪裏?」
10 他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
11 耶和華說:「誰告訴你赤身露體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
12 那人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
13 耶和華神對女人說:「你做的是甚麼事呢?」女人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
14 耶和華神對蛇說:「你既做了這事,就必受咒詛,比一切的牲畜野獸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
15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
16 又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
17 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
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裏得吃的。
18 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
19 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
20 亞當給他妻子起名叫夏娃,因為她是眾生之母。
21 耶和華神為亞當和他妻子用皮子做衣服給他們穿。
22 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
23 耶和華神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之土。
24 於是把他趕出去了;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在探討聖經關於罪的教導。聖經並非一系列的獨立故事,各自只帶出生活上的一些小道理。事實上,聖經是單一一個故事,說明人類出了甚麼問題,神如何處理,歷史又有何結局,何去何從。聖經是一個故事,我們現在探討創世記第3和4章,看看人類發生了甚麼問題。人類為何總是充斥自私和暴行,戰爭從沒間斷,到處是惡行和貪汙腐敗?
英國著名哲學家約德(C.E.M Joad)是個無神論者,生活於二十世紀前半葉。他是個無神論者,到晚年歸信基督。他在人生最後階段寫了一本書題為《信仰復興》,書中有段說話很有意思,他說:「由於我們拒絕原罪的教義,結果在面對人類的惡行、民族和政客的可恥、無休無止的戰爭時,理想幻滅,心灰意冷。」
你可聽到甚麼?他由於拒絕原罪的教義,因而認為大部分的問題根源來自資本家,不是普通階層的人,他的看法亦是啟蒙時期法國著名思想家和哲學家魯索(Rousseau)的看法,也是著名英國詩人和文評家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看法,也是十九世紀歐洲絕大部分知識分子的看法。他們認為人類的問題不是與生俱來,並非無法改變。他們認為種種問題皆因缺乏教育,教育能帶來改變。約德到了晚年有所醒悟,明白到自己一直不相信原罪的教義,不相信聖經對整個世界的看法,也不相信人心都已死在罪中。
約德一生大部分時間對人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他提倡過一些成效不彰的社會政策,由於他根本沒有聖經對人性的洞見,他無力駕馭人生,這不是值得我們借鑒麼?因此,讓我們看看聖經的看法。一連好幾個節目, 我們都在探討創世記第3和4章對罪的看法。這段經文我們可看到四個重點:罪的根本、罪的普遍、罪的深沈和罪的終結。根本、普遍、深沈和終結。
我們先探討罪的根本。罪是甚麼?我們再來一次,罪的定義是甚麼?你可能會發現,我替罪下的定義每次都不盡相同,這是由於罪的含義很廣泛,正如神的含義一樣是門艱深的學問,所以你無法一言以蔽之。上個節目,我們從其中一個角度出發,剖析了罪是將自己放大為神,取代神的位置,掠奪了唯有神才有的權柄。
上個節目我們便探討這個道理,到了本節目,我會給你一個橫向的角度。你可以看到,亞當和夏娃吃了樹上的果子,罪進入了他們的生命。我們看到罪的後果,立即可見,我這就帶領大家看看罪的後果。
當神在第11節說:「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亞當推卸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補充一句,亞當的罪不會比夏娃大,神於是轉向夏娃,質問她:「你做的是甚麼事呢?」夏娃推卸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我們再次探討質量的問題。亞當話裏的意思是說:「夏娃誘使我吃樹上的果子,要懲罰便懲罰她吧,給我另一個妻子。」事實上,我的意思是想你知道,當亞當向宇宙的主宰聖潔的神說話,他這樣為自己辯護,無非是要神「找夏娃算賬」。
這段經文讓我們從橫向角度看到罪的根本。罪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惜犧牲別人,置別人於死地。罪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惜犧牲別人,認為自己比別人更重要。我得自覺比別人優越,揭露別人的醜惡,剝奪別人的權利,這樣才能建立自我形像。罪使人相信,別人要來成全自己,不是自己來成全別人。你會明白奴隸制度就是這樣。你的生命要來成全我,我會把你吸幹吸凈,踩在腳下,由此自覺高高在上,這樣便能證明自己的價值,獲得安全感。
美國著名小說家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有部小說名為《人性汙點》(The Human Stain),象征了罪惡。小說描述一個事業有成的人被別人妒嫉,人人都想把他推倒,虎視眈眈,要找出他的致命弱點,把他的事業徹底摧毀。菲利普‧羅斯在故事中安排一個角色談及「人性汙點」這個問題,人在一切行為背後有一種對罪惡的傾向,是人所不自覺的。人為了將別人拉下,為了證明自己而犧牲他人,感到比別人優越──你的潦倒突顯了我的成功,你的無知突顯了我的能力。
故事發展至某個時刻,一個角色談到這話題,將之稱為「人心的汙點」,她說:「這汙點存在於每個人心裏,與生俱來,顯而易見。在未有叛逆行為以前,汙點已經存在,各樣離經叛道的行為都離不開這汙點,所有理解和洞察都被這汙點迷惑。因此,說甚麼要凈化內心真是笑話,憧憬內心純潔令人咋舌,渴求返璞歸真,汙染反在蔓延。這汙點無可避免。」菲利普‧羅斯想表達甚麼?
這個角色說,如果你真的渴求返璞歸真,汙染反在蔓延,因為這汙點就是自義。這汙點是把別人踩在腳下,就能證明自己。我自覺比你優越,比你更好。要是這樣的話,當你要清除內心的汙點,這汙點怎樣了?反而會蔓延,變得更大,因為你會自鳴清高,說:「出汙泥而不染了。」事實上你並不是這樣。
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C. S. Lewis)寫了一篇簡短的諷刺文章題為《魔鬼敬君一杯》(Screwtape Proposes a Toast)。在這篇諷刺短文裏,賽諸葛(Screwtape)是一個老魔鬼,這是一種小說形式的諷刺手法。這個老魔鬼與一班學院的小魔鬼共聚晚餐。這班小魔鬼準備畢業,進入世界到處誘騙人,使人的生命可怕不堪。
賽諸葛於是建議一個特別方法使人的生命破碎,令世界變成人間煉獄。牠指出人心裏有一份特殊的感覺,所有人都想令自己飄飄然,自覺高高在上,千方百計在加強這份感覺。事實上,這種自滿會摧毀他們的生命。
接著賽諸葛說:「我所說的滿足感使人沾沾自喜,誇口自稱:『我和你一樣好,與你不相上下。』」這是罪的根本。地獄根本上就是這樣運作,魔鬼墮落為魔鬼正正是這原因。我與你不相上下。撒但就是認為與神不相上下,宇宙的淪落全是這原因。賽諸葛說:「任何人說:『我和你一樣好,與你不相上下。』其實心裏不真的這麼認為。」
你若真的認為與人不相上下時,絕不會這麼強調的,你要是真的這麼認為,是不會重視這點的。聖伯納犬從不會跟一只玩具犬比較,甚麼「不相上下」的概念根本是很無稽的。魔鬼常用「不相上下」這手段破壞人類社會,對於人心思想則有另一層次的破壞,使人失去謙卑、仁慈、滿足、欣賞和其他正面的態度,使人遠離天堂,通向天堂的路全都被堵住。
當你出現念頭,說:「我與你不相上下,不喜歡你超越我。」或者有這種想法:「我比你還好,這樣我便知道自己完美無瑕。」這就是罪,殺人放火、種族主義、爭鬧相鬥都是由這種想法而起。這是從另一角度看人心中的罪惡,我們從這段經文,首先看到這個重點。
第二個重點十分重要。我剛才已經提過,第二個重點就是罪的普遍。亞當做了甚麼,夏娃有樣學樣。亞當和夏娃同樣羞愧難當,同樣想推卸責任,兩人行徑同出一轍,同樣遭到放逐。兩人沒有不同,罪惡相當,這是很重要的。基督信仰對於原罪的教義指出,我們與生俱來便自私自利和兇殘成性,不是由於壞榜樣或世風日下所致,罪是與生俱來的。基督信仰對於原罪的教義指出,我們與生俱來便有罪,沒有人幸免,不論文化、種族、階層和性別,所有人都有罪。
讓我告訴你這有多重要。記得約德曾說:「我們否定原罪的教義,認為人世間的困局和世界的諸多問題基本上是那些資本家造成,問題出於一班精英身上,與普通階層無關。」然而人生給予他當頭棒喝,讓他明白不是這樣的,而是人人都有罪。他有所醒悟,明白自己犯了錯誤,因不相信原罪的教義,於是把矛頭指向某一撮人,敵視他們,將他們定性為罪惡根源。然而原罪的教義指明問題在每一個人身上,沒有人幸免,各人沒有分別。
另一方面,我不想你以為我是在挑起爭端,因為有些人會堅持說:「你要知道,問題出在精英階層,與普通階層無關,不是平民百姓的問題。你應從其他角度看這個問題。」至於那些上流社會保守的人,或抱持舊有思想的人,他們認為問題在於知識水平較低的勞動階層,出於一般的平民百姓。
英國白金漢宮公爵夫人(Duchess of Buckingham)給我們一封很著名的書信。18世紀時,亨廷登伯爵夫人(Countess of Huntingdon)因當時著名的布道家懷特腓(George Whitfield)的傳道而歸信福音信仰,於是嘗試向一班貴族同僚傳福音。她把懷特腓的講章寄給朋友,又邀請他們出席他的布道大會。
她其中一個貴族朋友便是當時的白金漢宮公爵夫人。亨廷登伯爵夫人邀請她出席懷特腓的布道大會,但她卻傳來一封便條,冷淡地拒絕了邀請。便條內容是這樣的:「夫人閣下,感謝你的盛意邀請,然而那些教義令人生厭,及相當傲慢和無禮,竟敢刪除庶民與我們精英貴族之間階級及其他各方面的分別。甚麼我們的罪惡與那些不值一文的市井之徒相同,真是駭人聽聞。如此冒犯和侮辱的信仰,我著實不敢恭維,我真出奇夫人閣下認同這種與我們高貴血統互相抵觸的言論。」
她說得沒錯,原罪的教義使人人平等。原罪的教義使低下階層不能抱怨說:「問題出在上流社會,與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無關。」這教義也使上流社會不能傲慢地說:「問題出在無知的勞動階層或罪犯身上。」你要知道,有道德的人不是血統特別優良。她說得很對,為甚麼?原罪的教義帶出每個人都是平等,都是罪人的概念。
如果你相信原罪,沒有人比別人更好,你便不能對罪犯或毒梟嗤之以鼻,輕蔑地說:「他們是罪人,我則不是。」因為原罪的教義指明,惡行的種子在每個人心裏都是一樣,沒有行出別人的惡,只因為環境有所不同,並非你比別人特別好。我們都是罪人,都需要恩典。
你要知道,白金漢宮公爵夫人說得沒錯,她說:「這教義使人人平等,我的罪惡與那些不值一文的市井之徒相同。」聖經就是這樣教導的,推倒一切的自義。因此英國著名作家和神學家傑斯特頓(G.K. Chesterton)有此名言,他說:「基督信仰原罪的教導不受歡迎,但當我們看看原罪教義帶來的影響,便會發現這教導悲愴及使我們變得情同手足,值得吶喊歡呼,宣告仁慈至上,因為惟有原罪的教義使我們既同情乞丐,又監察君王。」
他說情同手足是甚麼意思?意思是說,自稱以基督信仰為根基的社會,亦可能出現種族主義,這與原罪的教義背道而馳,沒有奉行這教義,並不明白這教義的真理。原罪的教義帶來翻天覆地的平等主義,人人都有罪,在罪裏我們都是弟兄姊妹。我們都要接受審判,沒有神的恩典,所有人都沒有盼望。因此如果你真的明白原罪的教義,你就會一視同仁,知道人人平等,就是最無賴的人也與你平起平坐。當你明白這教義,便不會再說:「這是怎樣的罪人?」因為你也是罪人。
我近來聽人討論麥道夫騙局(Bernard Madoff Ponzi Scheme),這騙局仍然使人難以置信。這怎麼可能發生?這麼多人互相勾結,眾口一詞。怎可能有人敢睜著眼說:「我們不要稱這為罪惡,這是沒有問題的,人都是這樣,這種做法很平常,人人都在互相欺騙,彼此撒謊,大家爾虞我詐。所以我們需要監管規則,唯一的希望在於監管規則。」然而監管的人也是人啊。
電影《超世紀諜殺案》中有一種用人肉造的餅,而政府和監管機構是由人組成的。真是可怕,你可能不知道電影的內容,請你百度一下「超世紀諜殺案」便會知道是甚麼,不過這與講章沒有太大關系,所以不要把重點放在這套電影,否則便有損失了。
政府是由人組成的,我們都是一樣,罪十分普遍。
第三點,我們不僅認識了罪的根本和普遍,到了第三點則是罪的深沈。意思是這樣的,人與人之間唇齒相依,我們被造就是要彼此緊密相連。研讀創世記第1和2章會發現這點,我們都有神的形像。這表示我們的被造要反映神的形像,或者與神結連。離開了人群,我們會感到很孤單。
關系對我們十分重要,我們的生命在追尋關系。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罪會破壞所有關系。換句話說,罪是惡性腫瘤,吞噬我們建立關系的最基本能力。罪破壞我們與神的關系,破壞我們與自己的關系,破壞我們與人的關系,也破壞我們與自然界和世界的關系。
請你仔細看看。首先,經文告訴我們:罪破壞我們與神的關系。第8節說:「天起了涼風,耶和華神在園中行走。」聖經也提過戴維與喬納單同行,亞伯拉罕與神同行,諸如此類。當然按字面解作行走,但其實內容更豐富的。「行走」的希伯來原文是一個象征,意思是友誼,一段關系。因此神在天起涼風時在園中行走尋找亞當和夏娃,意思是祂正想維系友誼,進深關系。然而我們躲了起來。罪使我們離開神,神則想與我們建立關系。
我們為何不想與神建立關系呢?我們已探討過答案,罪使我們的人生爭權奪利,要擁有駕馭別人的權力,罪誘使我們說:「我與你建立關系的前題,你不可幹擾我的需要,不可幹涉我的快樂和成就感,你的生命是來使我圓滿。」他們能造就我,我才樂意跟他們建立關系。關系只建基於別人能造就你,使你滿足。我們並不喜歡服侍他人。
當成本效益很理想時,我們便喜歡這段消費的關系。我要盡力從你身上獲取滿足,或者要成為這段關系的大贏家。不管你是否向人委身,不管你想得到甚麼,我們都不喜歡承諾。我們討厭『盟誓』。這與心裏的原則格格不入。」因為罪就是要掌握,擁有權力。有限的人類要與無限的神同行,自然無法發號施令,不可能作主宰。
世上多數人確實自稱相信神,向神祈禱,但大部分人的心中並非相信真正的神。他們只想有個偶像,需要時呼求牠救苦救難。這些偶像不要求你委身,交出人生的主權,也不會要求你改變生活。你難道沒發現麼?
我們是不是這樣?不知不覺離開了神,卻蒙蔽自己,使自己沒有察覺,結果根本是在崇拜偶像,信奉一個不潔凈的假神,這個假神並非無限,也沒有權柄。因此最先是我們與神的關系被破壞,這便導致我們與自己的關系受損。我們怎樣看到?在第10節,亞當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
在聖經中,正如行走是個象征,意思比走路豐富得多,而赤身露體也是個象征,含義也比赤身的羞愧更豐富。赤身露體是罪愧感,我看到自己的問題,感到無比羞愧,因此需要證明自己,遮掩自己,避免別人看見我的真面目而拒絕我。赤身露體象征心理錯亂,很難再能認識自己。當我們與神的關系受到破壞,與自己的關系也會受損,結果不願承認自己的問題,不願承認自己最醜惡的一面。
我們不願接受事實,拒絕相信我們完全依賴神。我們只認為有時需要神,或根本認為不需要神。然而在我們內心最深處,我們知道生命是完全依賴神的,因此我們是在拒絕接受自己的真面目,羞愧由此而生,罪疚感由此而來,因此我們很難承認自己從何而來。我們與神的關系受到破壞,以致與自己的關系也遭到損害。
第三,我們與別人的關系受到破壞。我們已探討過一些例子,那個男人犧牲妻子為求自保。創世記第3章7節看到,罪進入人心後,他們立即「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做裙子。」然而他們是向誰遮掩身體?神還未出現,他們是向對方遮掩身體。
我們無法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真面目。我們都戴著假面具,要別人看見粉飾的一面,因為我們想掌握大局,全權主宰。由於我們彼此的關系淪為掌控他人的關系,而不是愛與服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一塌糊塗。我們各自擁有表面的關系,這是互相利用的關系,然而民族間卻無法和睦相處,男女之間無法和睦相處,因為我們與神的關系破碎,與自己的關系破碎,與世界的關系自然破裂。
最後是第四點,我們與大自然的關系破裂,與世界自然環境的關系破裂。第17節告訴我們,亞當不單被放逐,流汗耕作才能餬口,荊棘和蒺藜還會來臨,土地不再是人的朋友。自然環境不再互相協調,許多問題由此而生。自然環境不再是我們的朋友。現在我們會衰老,會生病,到處是自然災害,我們終有一天會死。我們從塵土而生,然而最後會有何結局?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爾瑪‧邦貝克(Erma Bombeck)多年前為報章撰寫幽默風趣的專欄,題材環繞女性。有次她說:「你要知道,我的人生被灰塵主宰。屋裏這角落有灰塵,洗手間有灰塵,廚房有灰塵,毛毯上有灰塵,我於是進行大掃除,誓要一塵不染。然而當我抹至另一角落,最開始打掃的角落已經再次沾了塵埃。打掃行動沒完沒了,這些年我一直在對付塵埃,與它們誓不兩立,我的收獲是六尺高的灰塵。」這正正就是神在創世記第3章17至20節所說的話的意思,到最後塵土會勝出比賽。
罪嚴重破壞我們所有關系。現在,神準備做甚麼呢?你要知道,盡管聖經由不同背景的作者寫成,聖經中各卷書的作者都很不同,然而這班作者背後由聖靈帶領,聖靈是背後的作者,因此聖經可說只有一個故事,只有一位作者。聖靈講述的故事精彩絕倫,在這場世紀災難裏我們看到深奧而引人入勝的預示。
這段經文有何預示?神在將來會有何行動?我們將看到甚麼?這是第一部分。首先看看神的憐憫。祂來找亞當和夏娃,沒有對他們和顏悅色,但祂呼喚:「你在哪裏?」問他們做了甚麼,又說:「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神到底想要甚麼答案?神甚麼都知道,不可能需要人交待來龍去脈。
神知道答案,因此神提出這些問題,唯一理由就是要向他們說明真理和實情。祂視他們為有血有肉的成年人,不是把他們看作對象或動物,更沒有視他們為未懂事的小孩。神像一些人形容的介入治療,引導他們把祂已知的事情說出來,告知他們真相,讓他們承認過犯,宣告神是獨一的真神,擁有萬物,他們要為過犯承擔責任。這是很有意思的,神在輔導他們,引導他們回轉,以愛來尋找他們。
神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犯了甚麼過錯,而是以問題引導他們。當中有沒有含意?請仔細看看,補充一句,神以問題引導亞當和夏娃,但祂並沒有向撒但化成的蛇提出發問。你可知當中的意思?神愛罪人,但恨惡罪。神對犯罪者仍然抱持盼望,卻不會向罪惡妥協。相當有意思!
首先,我們看見神對待始祖和蛇有所不同。祂對待犯罪者和罪惡不同。祂嘗試以愛改變人心,這讓我們首先看見祂的憐憫。其次,我們看見祂憐憫的手。神做的第二件事是「用皮子做衣服,給他們穿」。這不是很震撼麼?你看到他們「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做裙子」,但現在是神為他們造衣服。他們心理上需要衣服來遮蔽私隱,現在則輪到身體需要衣服,因為環境會侵擾我們,他們需要比無花果樹的葉子更好的禦寒衣物。神於是用動物的皮子做衣服。
歷世歷代無數人都留意到神在這段經文有所暗示,象征了獻祭,指向聖殿和會幕的贖罪祭,最終指向耶穌親自擔當的贖罪祭。因此,當神「用皮子做衣服,給他們穿」,你可知神的意思是甚麼?神是在說:「有一天我會帶來救贖,我的救贖是完全的。」
你需要寬恕。在狂風暴雨裏,你同樣需要避難所。因此基督徒向世界各地傳播神的救贖福音,同時亦會處理罪帶來的實質問題,包括身理、精神、心理和社會各方面。故此我們進入世界,不僅要使人得到赦罪的恩典,得以與神結連,還為有需要的人帶來食物和衣物。
英國著名舊約學者柯德納(Derek Kidner)在他的創世記註釋中對這段經文進行解說:「神用皮子做衣服是創福利制度的先河,關切罪惡帶來的精神和身體上的需要,因此社會運動和公義 絕不可能有更早和更崇高的奠基者。
神在第15節的說話,同樣是令人費解的預言。祂望著蛇,說:「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當中的內容實在太豐富,我們只探討小部分。你可知這是幅怎樣的圖畫?想象在一班人或一家人之中,突然竄出一條快速滑動的蛇,體內含有劇毒。其中一個人追趕著毒蛇,踩著牠,不放過它,結果這人踏平了蛇的頭,救了整個家庭。然而在搏鬥中蛇咬了他,劇毒註入體內,他最終中毒而死。經文就是這幅圖畫
如果你明白蛇並非真是蛇,而是撒但,你會明白神的說話有多不可思議。神是在說:「亞當和夏娃其中一個後裔,女人的後裔,即是夏娃其中一個後裔將會摧毀罪惡和死亡,但過程中會受到致命的傷。有一個人會來,祂將毀滅罪惡和死亡,過程中卻也會犧牲生命。這人是誰?
第一個亞當早應該這樣奮不顧身,而不是無動於衷,任由蛇摧毀他的家庭。第一個亞當怎樣也好都應該撲向蛇,把牠踩在腳下;然而第二個亞當──耶穌基督──會這樣舍己救人。請牢記心中,在羅馬書第4章8節指出在基督裏你的罪得以遮蓋,保羅說:「主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我們不喜歡掩飾,對麼?掩飾不可取。當你私底下偷偷摸摸,然後加以掩飾,這行徑讓人生厭。然而經文不是這樣。經文告訴我們,耶穌基督會處理我們的罪。祂步上十字架,處理你的罪,因此你的罪可以得到遮掩,獲得寛恕,得著赦罪。怎樣呢?
看看最後一節。當神放逐亞當和夏娃離開伊甸園,有一把「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沒有人能回到神的面前,沒有人能回去伊甸園,沒有人能回去樂園,沒有人能回去天堂,除非你能從那把劍下走過。劍代表甚麼?那是罪的工價,神的公義。罪的工價乃是死。沒有人能回去樂園,除非你能從那把劍下走過。聖經以賽亞書第53章8節預示彌塞亞來到地上,經文說:「因受欺壓和審判,他被奪去。」
基督從刀下經過。祂打開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充滿生機地通向神的同在。祂率先前行,刀劍落在祂身上。祂遮蓋我們的罪,成為基督徒千萬不要說自己要克苦己身來活出美善的人生。一個人成了基督徒,會這樣說:「親愛的父,因著耶穌基督的成就,求禰遮蓋我的罪。」客觀上說,神寬恕我的罪,因而遮蓋了我的罪,然而神還以愛處理我們心中的罪惡。我感受不到愛,生活當中沒有愛,於是努力證明自己,千方百計要掌管一切。願耶穌基督為我們受死的愛澆灌我們心中,聖靈充滿,使我可以開始服務他人。
你知道甚麼?多年來我觀察到大城市許多人操勞過度。每個人都不分晝夜,許多人耿耿於懷,郁郁寡歡,原因是無法升讀一級大學,無法賺取豐厚家財,無法名成利就,體重過胖,沒有人與我交往。你追求樣貎出眾,渴望出人頭地,尋求學歷證明,因而郁郁寡歡。你可知這些幻象是甚麼?就是無花果的葉子,是無花果的葉子。你想以自己的方法處理赤身露體,自我蒙面,認為自己沒有問題,表現得對罪不明就裏。願耶穌基督以愛遮蓋你,你能接受祂為你付出的一切。
你要祈禱求神因著耶穌基督接納你,祈禱聖靈光照你的心,讓你看見耶穌為你受死。神的救恩會遮蓋你,神接納你進入天堂,不單是因為你的罪蒙赦免,更重要是耶穌所成就的一切。神還以愛醫治你罪惡的心,醫治罪為人際關系帶來的傷員和災難,因為你太焦慮了,太羞愧,所以努力證明自己,你真是可憐,但神的愛要臨到你身上,改變一切。
現在就請你祈禱求神以基督的義遮蓋你,這樣終有一天,你會被神的榮耀完全遮蓋。
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你教導我們明白罪這屬靈的困局已經得著處理,有一天會完全得著解決,一切都將過去。求你幫助我們接受禰的救贖,讓你的救恩充滿我們的生命,使我們越加遠離罪惡,生活更能稱義,更像你愛子的形像。我們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