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和地獄系列 一、地獄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歡迎你收聽今天的節目。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經文,是記載在路加福音第16章19到31節。

路加福音第16章19到31節說:

[19]有一個財主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

[20]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

[21]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饑;並且狗來舔他的瘡。

[22]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裏。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

[23]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的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裏,

[24]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裏,極其痛苦。』

[25]亞伯拉罕說:『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裏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26]不但這樣,並且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是不能的;要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能的。』

[27]財主說:『我祖啊!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

[28]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

[29]亞伯拉罕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

[30]他說:『我祖亞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到他們那裏去的,他們必要悔改。』

[31]亞伯拉罕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

這是神的話語。

親愛的朋友,弟兄姐妹,作為一個牧者,能夠到大城市的教會裏講解關於地獄的信息是一件榮幸的事。其他教會常探討地獄的主題,正如聖經的其他講題一樣。但在城市裏,講論地獄主題的講道是少之又少的。這個狀況不叫我感到意外。為什麼?為什麼關於地獄和審判的教義和教導竟然不但被弟兄姐妹和教會所忽略,甚至連牧者也不多觸碰這些講題呢? 這裏有幾個原因,我會按我所知道的列舉出來。三個原因當中至少有兩個要歸咎於教會的錯。

很多人說 :「我不是基督徒」、「我不相信」、「我抗拒教會」、「我反對信仰」。在歐洲許多家庭裏,屬世而不屬教會的人橫跨兩、三、四代。在美國,普遍人會說:「我不相信任何宗教」或「我沒有宗教信仰」。其實,大多數美國人在與教會或猶太教會堂有相當密切聯系的家庭裏成長,他們大都有一定程度的宗教背景。

我想,很多人抗拒教會的一個原因,是在於教會如何講述地獄和審判的教義。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地獄和審判的教義被欣然地表達出來,我說「欣然地」,表示有一種自鳴得意的、洋洋得意的心態。有時候,地獄的教義是這樣地表達出來的:「我們是對的,你們是錯的,因此你們要被地獄的火焚燒。」你可以說你並不是真正感到快樂,然而你可以看得出來,牧者說這話能使聽者感覺良好。如果你從小到大所看到有關地獄的教義都是這樣宣講的話,那麼你不會覺得很公平。如果你是個孩子,如果你對人說:「你下地獄吧!」別人會責備你說臟話。但是,如果牧者說:「你會下地獄。」那麼人人都會說他是個很好的牧者。這似乎不公平。通常總是有一種裝模作樣的心態,而且抱著「沒有眼淚,沒有哭泣」的心態去宣講。我的意思是,假如在宣講地獄時心中並沒有任何眼淚、沒有哭泣的話,這是濫用地獄的講章。

我認為教會該受責備的另一原因,是因為教會除了抱欣然的態度之外,還常常很不勝任地宣講地獄和審判的教義。我真希望我沒有這麼說過,但我亦曾想過這一點,因為這聽起來好像我要說:「啊!今天我要貼切勝任地把地獄的教義宣講出來……。」不過,我要跟你保證,我要保證我不會以欣然的態度宣講這教義。我要向你保證我對於地獄和審判的教義的自然反應和憤怒大致跟你相似。我的自然反應和你的大致相同。另一方面,我當然不可能完全貼切勝任地宣講這教義,但這會是我努力要達到的目標。倘若這是真的;倘若耶穌是正確的,當祂在復活之後、升天之前的那40天裏,聚集祂的門徒,我們在路加福音、約翰福音和使徒行傳讀到;當祂聚集門徒在一起的時候,祂只有一件事要告訴他們,就是說:「聖經的一切都是關於我!每一個角落的記載都是有關我;每一個意象,一切一切都是關於我的。不論是預言的歷史,或立約的歷史,或律法,或先知書,或詩篇,或智慧文學,一切聖經的內容都是關於我的。」

倘若這是真的,那麼查考地獄的唯一適當方式是問:「地獄的教義告訴我何事是有關耶穌的?」真的只有透過這個方式!地獄的教義告訴我何事是有關耶穌的?地獄如何向我展示耶穌?啊!因為耶穌與門徒一起坐下,祂向門徒表明聖經如何談到祂。因此,我們必須問自己:「地獄的教義告訴我們何事是有關耶穌的?」直到我們能問那問題而且開始回答之前,我們真是錯誤地運用地獄的教義,並且真的在誤導別人的生命。

另一方面,說了有關教會要負的責任外,我想還有最後一個原因說明人們為何抗拒並遠離基督信仰。一些城市教會的牧者主要牧養的對象是受過較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他們對於審判、憤怒和地獄這些概念非常反感。其中一個原因不僅是教會的錯。我不知道你會怎麼說,但我想是社會上的一種真實反應吧!這種觀念叫人認為,神是非常喜愛審判的。這引起人們的對抗,甚至為之恨得咬牙切齒。但危險是,有許多在城市裏自稱是基督徒的人,不相信有一位以地獄來折磨人的神。如果你這樣想的話,我想在某個意義上說,我也不相信有這樣的神。我要告訴你為什麼。但是就讓我說,我不相信有這麼一位神,會把人送到地獄去,讓他們在那裏永遠受痛苦。我是無法相信有這樣的一位神。但是我是個基督徒,而我真的相信神。我真的深深地相信,並且我還向祂禱告,我相信一位慈愛的神。

時間不多,我無法向你全面地講清楚,但我會把大綱告訴你。我所要表達的意思是生態災難。從環境生態所得的經驗告訴我們,當你進入任何生態系統,你會發現這幾乎像一臺機動車。你見過機動車嗎?車上所有的裝置必須平衡,各樣裝備都要取得平衡。假如其中一個裝備拔掉,整個裝備便會支離破碎。一個小小的螺絲幫助平衡橫梁,以致兩條橫梁取得平衡,然後用來平衡第二條、第三條橫梁等等,如此相互平衡。通常你看到一個生態系統,你的反應是:「啊,看這些昆蟲,是昆蟲啊!我們很討厭蟲子!讓我們滅掉牠們,牠們吃我的農作物,吃我的雛菊,吃這吃那,讓我們除掉牠們。」於是我們用殺蟲劑,消滅那些可惡的掠食者。誰會喜歡蟲子?我們喜歡兔子!喜歡金魚,甚至螳螂!螳螂總是合著雙臂,看起來很有靈氣吧!但是我們討厭某類昆蟲。因為憎恨牠們,所以要把牠們除滅。

結果我們發現,我們已經摧毀整個生態系統了。因為在生態系統中那些所謂討厭的成員實際上抑制著好成員的數量,在某程度上,生態系統全都受到影響,因為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必須同時有好和壞方面來維持平衡。生態系統中的建設性和破壞性動物都不可或缺。所以我的論點是:假如把掠奪的和討厭的除掉;同樣地在信仰上,假如把核心的觀念、把審判和地獄的觀念除掉,那麼,你會發現聖經教義的生態系統會被毀壞。你會發現你已經摧毀聖經說到關於耶穌為你成就的許多事了。你更會發現你其實已經一手把所給你的安慰都斷送了!你摧毀了聖經說到關於你在神面前的價值的奇妙。而這與把厭惡的蟲子除滅沒什麼兩樣!你會發現你徹底摧毀了整個自然體系。因此,你不可以除滅牠們。從一般常識說,耶穌談到愛和恩典,祂也談到地獄。你說:「噢,我不相信這點,我不能相信,我不相信有這麼一位神,祂把人送到地獄去,叫人在那裏受苦。」「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裏,極其痛苦。」這番話是誰說的?是耶穌說的。

我們暫時不多說什麼生態系統!我要問,為什麼人們會說:「我喜歡耶穌說這些,不是那些。」嗯,這樣你心目中的耶穌就不真實了。這就好像用紙板把耶穌的形象剪出來。你要知道,這樣你有的是一個偶像。但撇去這個,讓我們表揚一下耶穌吧!讓我們來表揚一下耶穌!你要廢棄令人討厭的教義的話,就難免損害你從中得到安慰的那些道理,甚至把聖經說關於你在於神的價值和神對你的愛這些重要道理都一概廢掉!

讓我這樣說吧!我必須扼要地講解財主和拉撒路這個比喻中的一、兩點。這個比喻不僅論到地獄,而且我們看到這比喻與路加福音其余內容配合得天衣無縫。當我們讀路加福音時,會發現路加經常用這樣的寫作手法。他經常描繪兩個人物,而不是一個。他告訴我們法利賽人和稅吏的故事,或者和西門的故事;還記得那法利賽人和膏抹耶穌腳的婦人嗎?或是撒該和群眾的故事。路加多次讓我們讀到有關有道德且富有、經濟上富足的人與相對道德貧乏的人的對比;這意味他們都是罪人,是社會所遺棄的人。然而,他們只是被社會排斥而已,他們在社會上既無道德,也缺乏社會地位,因而都是貧窮人。 但同時,路加亦不厭其煩地展示,在社會上被排斥的人是被數算的,而在社會上被接納的人卻要遭到排斥。他屢次三番這麼說。要說下去,這將會是另一篇講道了。看到路加怎樣一遍又一遍地述說這些人物故事,而且它們是如此的協調,的確非常有意思!

好,這個比喻是這樣的。

為什麼財主會在地獄裏呢?因為他對拉撒路不慷慨嗎?你知道在福音書中有些記載跟這個比喻很相似。福音書常提到這個主題,例如馬太福音,雖然沒有路加福音記載的多。馬太福音第25章那裏說道:「當人子在他榮耀裏,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意思是說,耶穌基督將要查看那些自稱為基督徒的人,然後把真正的基督徒與有名無實的基督徒分別出來。那麼,主耶穌要怎麼做呢?主說:「你們是我的綿羊。」為什麼?「因為饑餓的人,你們給他們吃;赤身露體的,你們給他們穿;生病的,你們看顧他們。你們這樣對待他們,就等於如此對待我。」至於另一批呢,你們不是我的綿羊,你們是冒充的,你們是山羊。為什麼?「因為饑餓的,你們不給他們吃;赤身露體的,你們不給他們穿;生病的,你們不去看顧他們。你們拒絕他們,就是拒絕我。」

你還記得那故事嗎?那個故事和這個比喻相類似,我們要很小心,因為這些故事並不是說財主對窮人吝嗇,以致他要下地獄;反之,那一點只啟示為什麼他要下地獄。換句話說,他不慷慨並不是他失喪的理由,他的吝嗇揭露他失喪的光景。他的吝嗇揭露他對福音的不認識,揭露他自以為是得救的,並且以為由於他的善行,他能與神的關系和好。結果,因為他無法覺察自己是何等軟弱、靈裏貧窮與靈性破產。他完全沒有照顧軟弱的人,也絲毫不關心貧窮人。他說:「讓他們自力更生吧! 」聖經一而再地告訴我們,那些經濟富裕的人太容易認為自己是道德高尚的。太容易了!這情況不一定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幸好不是!可是經濟富裕的人往往很容易認為自己是道德高尚的。太容易啦!這是相當理直氣壯的想法。假如我賺了不少錢,假如我很有錢,我當然比較精明老練,比較能言善辯,也比較有點天分, 因為我成功嘛!所以很容易表現出屬靈的驕傲。因此,財主對拉撒路漠不關心的態度正說明他的靈性狀況。這不是他下地獄的原因,但是這顯示也揭露,並且表明,他缺少信心而抗拒真理的實際狀況。路加把這觀點說出來,讓我們看見這比喻是非常耐人尋味的。當然,要仔細論說這方面的真理,還得用另一篇講道來細說。不過,我們要從這段經文來思想關於地獄的三件事,這是我要分享這比喻的主要原因。

好了,弟兄姐妹,聽眾朋友,讓我們來學習這三點,它們會使你聽得又驚又喜的!沒錯!就是這樣!

第一點,地獄是將你們和我們分隔的地方。

根據《現代中文譯本》的翻譯,亞伯拉罕說:「孩子啊,……在你們和我們之間有深淵隔開。」至於《和合本聖經》則說 :「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有一道深淵,把你與神的同在分隔,把你與天堂分隔,那就是地獄。你看!很多人一想到地獄,會立刻認為神鋪放了一個放滿刑架的地牢,有些燒熱的刑具或類似東西的地方。但是,地獄是與神隔絕的結局。讓我這樣說吧!假如罪惡的定義是對神說:「走開,別煩我!」我的意思是,罪惡其實就是這個意思。罪惡就是說:「走開,別煩我!我可以進去,但我不要!」法利賽人憑著他們的善行,實際上正是對神說:「我不要依靠你,我不要每分每秒都依靠你。我不要時時刻刻完全靠賴你的憐憫。你看我,我不是很好嗎?」法利賽人被定罪,因為他們的善行是邪惡的,他們基本上在說 :「別煩我,我不要覺得我必須完全依靠禰,而且我不希望禰說禰可以在我的生命中作任何事,我不要無條件地順服禰,無條件地依靠禰。」那些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都在說:「別煩我。」人人都這樣說。這就是罪!罪就是說:「走開,別煩我!」如果罪說:「走開,別煩我。」那麼地獄會說:「好吧!」神就是這麼做的。「好吧!」你看,就這樣分隔了!這道深淵正是我們一生設法想要跨過的東西。我們一直設法逃離神。

如果你為人父母,你會理解這一點。你知道如果你真的很想有效地處罰孩子,那就讓他們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我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不會這樣做,除非是針對那些最瑣碎的事。有時候,你會對孩子說:「不要碰那東西,它很燙手的。」可能並不是真的很燙,但它是燙手的。那麼孩子會看著你,然後你就一直說:「別碰!別碰它。」好了,然後你走開,你眼角會瞄見他擡起小手,準備要去碰那燙手的東西。你怎麼說?你會說:「好啊!盡管做吧!」當小孩說:「爸爸,別管我吧!我想試試看!」你會說:「好吧!」當然,你立刻知道他會跑過來,大聲哭嚷著:「呀!呀!」你知道,作為父母,這一招很有效的,因為稱職的父母有時候要讓孩子嘗嘗犯錯的苦頭,教訓教訓他們。但是一般來說,你不會這樣做。為什麼? 因為如果你真的讓孩子隨心所願的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那麼,他們會害了自己,他們會毀了自己,他們不會成長,不論在靈性上、社交上或心理上,或別的方面,他們都會把自己毀了。因此,你會約束他們直到他們到了成年的合法歲數。如果你不會看著孩子說:「我必須讓你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我再也無法阻止你,我不會阻止你,也不會控制你。你要做什麼都可以。」那麼你就是差勁的父母。這是公平的,事實上,這麼做是出於愛。必須有這麼一個時候,你最終要說:「願你的旨意成就。」

對於難以理解的一些原因,有部分已經說明了,而我剛才說了其中一個。還有一個模擬,但在於種種原因,我們無法完全理解當中的意思。我會告訴你什麼是地獄。地獄其實什麼都不是,無非是神對你內心最深處說:「願你的旨意成就。你不要我在你的生命中,你不要我煩著你,就這樣吧!」

這就是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C. S. Lewis)所說警世名言的原因。在《痛苦的奧秘》(The Problem of Pain)中,論到地獄的篇章時,他說:「你希望神做什麼?」他說:「地獄是世界歷史上,人類自由的最偉大的碑石。」魯益師說:「你想要神做什麼?饒恕他們,但他們不要得到饒恕。」「你想要神做什麼?任由他們自己作主為所欲為嗎?」魯益師慨嘆:「哎呀!這恰恰是神正在做的事。」所以,第一個後果就是與神隔離了。地獄所以是地獄,正因為地獄是離開神的面,不管我們的心說什麼。我們的心會說:「你不要靠近神,你不想絕對地依賴祂。你不要絕對地順服祂,因為那樣的話,你便會失去自我獨立與以自己的心作主的權利。」但錯了,你的心以為自我獨立等於自由,而這是不正確的。是的,當你依靠神,你會失去你的獨立,但你卻找到你的自由。因為自由就是做你內心深處最想做的事。每個人的心都有兩個層面。在最底層,創造的層面、原始的層面上,我們知道在神面前有滿足的喜樂,而且在祂的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這是詩篇16篇11節說的。

但是在最底層之上就是罪惡的層面,與那底層隔開。那裏說:「如果你到下一層去,你就不能做你想做的事。你會失去控制,而且將會是完全的死亡。」故此,人人心中都有這兩層。我們心裏總是在爭戰,但罪惡總是得勝,除非得到神介入。你知道神來了,祂給我們付了一個贖價,但某程度上我們仍然在設法逃離祂。但是,在神面前有滿足的喜樂,雅各書1章17節說:「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意思是,有人說:「我不相信神,我不相信任何神,我是個徹頭徹尾的世俗分子。」如果這人有愛心,如果這人不自私,如果這人有智慧,如果這人有修養,不論他是否承認,他也不是完全與神隔絕的。沒有人在今生,在這世上,是與神完全隔絕的。實際上,沒有人越過那道深淵。因為如果你在屬靈上真的離開神,你就不能去愛別人,不能有任何喜樂,不能有智慧;你會失去你的謙遜,因而失去你所有的健全心智;你會失去你的謙遜態度,所以因而失去你所有的視野。你會絕對地沈溺在自我中心裏,以致你會失去施予及領受愛的能力。但是,沒有人在今生是完全遠離神的。

我最喜歡用的例子就是:假設你在洞穴裏出生,在那裏被撫養長大,而洞裏的溫度總是在攝氏7到10度左右。有人來告訴你,外面太陽很溫暖,你卻不相信。「我不相信有太陽,我從來沒見過太陽,也從來沒感受到太陽。」但是你看到問題所在嗎?即使你不相信有太陽,如果太陽真的不存在了,那麼洞穴的溫度也許會降到零下數百度,而你當然會必死無疑了!但是,你不承認的那個太陽,你眼睛看不到的太陽始終保持著你的洞穴溫暖,盡管不是直接的。有人說:「我不相信神。」但還看到他有愛心、智慧和修養,因為他沒有完全與神隔絕。沒有人是與神完全隔絕的,因為:「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神說:「在我面前有滿足的喜樂。」神的同在是這一切的源頭,但是我們卻在這一生中設法躲避神。我們這輩子都在設法避開神,我們這輩子都設法跳過那道深淵,因為我們的心說 :「那樣你就自由了。」不!你能獨立,但你不會有自由。地獄是:讓神離開吧!地獄說:「別來煩我,好嗎?」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在這個比喻中看到,地獄是一個分崩離析的地方。你可能問:「 如果你越過那道深淵,會發生什麼事?如果你真的躲開了神,會發生什麼事?」難道你還沒有看到這裏正在發生什麼事嗎?聖經從來沒有說過「神要說:『我可以把這些人丟到哪裏去?』」相反,人們正在跑呀跑,跑到一個他們以為是很棒的地方。

你記得英國詩人及思想家彌爾頓(Milton)在《失樂園》(Paradise Lost)說的話嗎?他說他聽見撒但說:「在地獄掌權比在天堂服侍好。」這是每顆心,每顆混亂的、被迷惑且邪惡的心所相信的事情。在地獄掌權比在天堂服侍好,而那就是他們設法去的地方。神並不是說:「我要把這些人丟到哪裏去?」神最終會說:「由他們吧!」

現在我們說第二點,就是地獄是一個分崩離析的地方。你知道為什麼嗎?是因為「火」這個字。幾年前有人對我說:「嗯,你像是個挺保守的傳道人。」我喜歡「保守」這詞,但我從來沒想過這是用來形容我的。我問他:「你是什麼意思?」他說:「你相信地獄裏真的有火嗎?」我說:「噢,當然不相信。」他說:「啊,太好了,你不相信真的有地獄之火。」我說:「當然沒有。地獄只是某種東西的比喻。」火是用來比喻遠比火還要更糟的東西。你且看天堂,火是那麼毫無作用!聖經說天堂像冠冕,像精金,像音樂,像這樣,像筵席,像婚禮;這意思是,相比之下,天堂是無限美好的地方。因此,聖經每當講到地獄,就是講到更糟的事。但那裏有火的原因,是因為火有個作用,當你將某物質放進火裏時,火會把它焚燒凈盡。火會毀滅它。雖然我接受文科教育,但與科學教育相對照,在這裏大概可以揭示出來,物體經過燃燒分解成氣體、固體、液體等物質,這些細小的化學絲狀體把經過燃燒的物質聚合在一起,有時候會產生爆炸。

如果你離開神,這些事便會發生在你身上,你看到這一點嗎?當你的心充滿愛,你沒有別的感覺,只有凝聚感;當你心裏產生苦毒思想時,而你繼續下去的話,你會開始憂慮。有些人心裏一直有苦毒的思想。如此,你會憂慮,進而憤怒、怒火中燒,甚至火上加油。你且看將會發生什麼事!首先,你知道當你心中有苦毒、憂慮、焦慮以及恐懼時,你需要去看醫生,醫生會對你說,你的身體會在這些不良的情緒影響下崩潰。你的身體要崩潰。你的身體感到分裂成片,分崩離析,會有潰瘍、高血壓等,百病叢生!這只是形象化的比喻苦毒思想對你的靈魂所產生的反應。你會破碎成片,你會四分五裂。

魯益師很清楚這個道理。比方在他其中一本科學小說中,有一個反派角色名叫威斯頓(Weston)。威斯頓最後說了一番話,他說:「多年前開始有股力量漸漸吞吃我的人性,現在已經完全被吞吃了。這毒癮慢慢地毒害我的智力和情感,而最終導致整個靈魂有機體倒下成為碎片;只剩下一個靈魂、永恒的不安、碎片、廢墟和腐臭的氣味。」

還有另一處,在《夢幻巴士》(以前叫做《天淵之別》)(The Great Divorce)這本書中,魯益師也講到地獄,他說:「地獄就在你抱怨時形成了,但開始時你能與他劃清界線,而你仍舊與地獄保持距離,也許甚至在批評這種情緒,說:『我不應該發牢騷。』」瞧!開始時你可以悔改並且逃離,但你看見自己正在瓦解。但將來會有一天,你不再與地獄保持距離,就不再有「你」的存在,不再有批評的情緒,而是沈醉於這種情緒當中,由得自己繼續發牢騷,直到永永遠遠。」

我們回來看比喻。財主為什麼沒有名字?為什麼拉撒路有名字但財主沒有?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財主把自己獻給了財富,所以他是個財主,他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但當他失去財富,他就失去自己,他瓦解了,在心理上分崩離析。你看到這已經發生了嗎?我的意思是,我們所有人,包括那些最屬靈的基督徒,都可以看見這些事發生在我們身上。因為不論我們多麼努力,我們還是有自己的偶像。我們還是把自己交在某些東西上,我們希望那些東西為我們命名。我們想這些東西為我們命名,我們想藉這些東西揚名立萬,因此我們在事業上擺上自己,我們把自己交在這樣或那樣東西之上,但結果,我們沈溺其中。除了那些東西之外,我們迷失了自己。如果我們把自己完全交在那些東西之上,那就是地獄了。你會分崩離析,像患上成癮癥候群一樣。

即使在生時是個財主,死後卻是一無所有;即使在生時容貌俊美,死後卻消沒雕謝了;即使在生時身居要職,死後卻無人問津;即使在生時為人父母,死後卻什麼也無可教養。那時什麼都沒有,也沒有別名可替上!當你失去那些東西,人人都會失去的,那你便什麼都沒有了。你會分崩離析。你若縱容自己驕傲,一味地驕傲,那麼你將看到自己四分五裂,接著你就永遠在地獄裏。就是這樣。這些事現在就開始了,你是知道吧。

因此首先,地獄是一處你們與我們分隔的地方;第二,地獄是一處人分崩離析的地方;第三,地獄是一處完全自我蒙騙的地方。你會留意到那財主三方面的為人。首先他仍舊命令拉撒路,他說:「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讓我引用別人的話:「如果你看見一具殭屍突然站起來,屍體有殘缺,仍在腐化,而殭屍竟拿出唇膏塗上,然後賣弄風情。」大概就是這樣的比方。這個財主的外在正在分解,但他的成癮癥狀仍在發作,他拒絕接受自己所身處的地方,也拒絕接受為什麼他會在地獄裏,以及他到底是誰。

你看到嗎?他沒有請求饒恕,根本沒有!事實上,他對亞伯拉罕說:「我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我在外面還有五個兄弟,他們需要得到更多有關地獄的數據。如果他們對地獄有足夠的認識,如果我從前對地獄有足夠的認識……」你看見他在做什麼嗎?他在埋怨神啊,而且他甚至不是跟神說話呢!他是跟亞伯拉罕說話。他沒有請求饒恕,他只想得到安慰,而且他還在命令拉撒路服侍他。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他也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誰或為什麼他會在地獄裏。因著生命中的自私而缺乏自我的認知,以致他完全落入地獄裏。

你看見嗎?這位神不是站在地獄的頂上,不是在地獄的蓋子上,然後在地獄裏的人向祂呼喊:「不!不!放我出來!我錯了,對不起!」沒有這回事的。完全沒有這回事。絕對沒有。財主甚至沒有要求放他出來。他只是說:「我在這裏,很不公平啊!」如果你讀過魯益師的《夢幻巴士》,你就知道這財主真像巴士上的乘客。他們在錯覺中抱怨居住的所在,可是如果他們到天堂去,他們卻不願意。在地獄掌權比在天堂服侍好。你看到嗎?你有沒有看到在你周圍的人有這種行為?你愈是驕傲,愈是讓罪惡得逞,就形成一種偏執狂:我是對的,其他人全都錯。沒有人理解我,沒有人了解我。他們很可憐。這就是地獄的開始。在地獄裏人人都是這樣。

地獄是一處分隔的地方;地獄是一處分崩離析的地方;地獄是一處絕對自我蒙騙的地方。因此,在這個比喻的結尾,耶穌卻說出一件事,你有留意到嗎?祂說了什麼呢?祂說:「有地獄的解藥,但很多人都不願意服用。」那解藥是什麼?很有意思,我們看到耶穌如何稍稍調整財主所說的話。財主說:「打法拉撒路到我五個弟兄那裏去。」如果死人可以回來。但財主沒有真正要求什麼,他不外乎想找人捎個信去,或許是靈魂顯現吧!但是耶穌稍稍調較一下,讓亞伯拉罕說:「不,就算有死人復活,他們也不會聽的。」耶穌指的是祂自己。耶穌在這裏是說:「對於地獄,我是有解藥的。除非你們明白地獄,否則你們絕不會明白我死而復活的作為。」我一再地聽見人們說:「我不相信有這麼一位神,會將人送到地獄去。」換句話說:「我不相信有一位公平的神。我不相信有一位神會這樣做的。」然而,我要回到這個問題上:那麼你的神又做了什麼?你的神受過什麼苦難呢?你的神為了愛你而付出什麼代價?嗯,沒有!

我要問每個聽眾,弟兄姊妹:如果你曾經真正愛過任何一個人,這不只是重情感的,也不是情感上的、出乎感覺的愛,而是你真正愛過一個人,你必定受過苦。愛人,你是要付代價的;真正的愛別人,並且真的對他們有不渝的愛,為愛他們而投身!在所有的宗教中,唯一一位為了愛我們而受苦的神,就是基督信仰的永恒的神。神確實將祂的憤怒傾倒在耶穌基督身上。我不需要一個在愛心上比不上我們,要從你我身上學習愛的神。我要的這一位神,祂的愛無限地超越我們,基督徒所擁有的正是這樣的一位神。因為在你明白地獄之前,你從不知道你對耶穌來說的意義是何等重大。

耶穌在十字架上背負的是地獄,因為祂在十架上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要跟我分離?為什麼要離棄我?」耶穌被隔絕了;耶穌被拋棄了:耶穌被剝奪了。聖經以賽亞書告訴我們這一句奇妙的話:「祂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意思是,不論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經歷了什麼,只要祂看見你,祂便說:「這都是值得的。」「我所付出的與我所得著的相比,是值得的。」祂得著什麼呢?祂得著了我們!祂得著了我們啊!「我的付出與我所得著的相比,是值得的。」

現在你知道你的價值是多少嗎?你知道祂是何等寶貴你嗎?如果你不相信地獄,你不會知道耶穌為你成就了什麼。如果你不相信地獄,你頂多擁有一位重情感的神而已。還有比聖經記載的神更偉大的嗎?還有比神更值得去愛的嗎?有什麼比耶穌基督為我做的一切,更能夠改變我的呢?是的!假如沒有地獄這回事……只有這位神容許地獄成為祂的公平和人類自由的偉大碑石而已。但神差祂的兒子為我們死,並且甘願承擔地獄之苦。神是如此的愛我們。唯有以這個方式,你才知道你的尊嚴、你的價值、你的意義以及神對你的愛是絕對可靠的。難道這不叫你的心融化嗎?沒有地獄?救恩不能出現,救恩也不會成就。沒有別的事情可以相提並論。完全沒有。

因此,最終地獄應驅使我們歸向神,而不是使我們憎恨神。我不想以輕率的話來結束這篇講道,但是有個故事是這樣的。多年前,我想大約在1920年代吧,不是在20年代初!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當美國副總統的時候,他是參議院的主席。有位參議員向另一位參議員大罵:「你下地獄吧!」那個被罵的參議員問卡爾文.柯立芝:「副總統先生,你覺得那句話說得合宜嗎?」卡爾文.柯立芝看著他,說:「啊,當然不合宜!我讀過規則手冊。如果你不想去地獄的話,你可以不去。」這就是為什麼地獄的教義對任何聽見的人來說,不論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基督徒,都是莫大的安慰。這個教義要帶給你最大的、最難以置信的安慰,因為神首先說:「你不必下地獄。」為什麼?「因為我的兒子已經忍受了地獄之苦。除非你相信地獄,否則,你不會知道你對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聽眾朋友,弟兄姐妹,你要對此作出回應,要對此作出回應。

讓我們同心禱告:

天父啊,我們要為著地獄的教義獻上感恩。感謝祢藉著這個教義向我們顯明祢的榮耀和祢的愛。除了這個途徑之外,我們無法可以曉得祢的愛;除了這個方式,除了這個叫人感到可怕的,叫我們毛孔悚然的教義之外,沒有其他方式叫我們接觸到,並且看到這種愛!這個教義讓我們深深地感到苦惱,卻又深深地安慰我們,就正如祢安慰我們一樣!

天父啊,你的智慧深深地銘刻其中,正如祢的智慧是如此令人贊嘆一樣。

我們祈求神大大感動我們,使我們明白祢兒子所成就的救恩,以致我們可以大大歡喜,因為我們知道透過祢,我們能認識自己是誰,同時知道祢是何等愛我們,並使我們愈來愈像耶穌的樣式。耶穌充滿著喜樂,因為神的救恩使祂滿有喜樂。但願我們也如此充滿喜樂。

我們這樣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