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 此生與永恒
甘力克

此生與永恆

上大學時,有人帶我去聽一個講座,題爲“十年後你將在哪裏?” 該講座旨在激勵我們這些年輕的基督徒,無論畢業後遇到何等挑戰都要堅守信仰。但令我至今記憶猶新的,卻是當時縈繞在腦海裏的感嘆:“十年!這簡直是一輩子啊!”當時我無法想象十年意味着什麼。

如今回首,十年彷彿一日般短暫。時光飛逝,而且它好像越跑越快。我現在才理解那些鼓勵我們要高瞻遠矚的人,他們真是有智慧。

我們生活在一個崇尚即時滿足的社會裏。快餐,智能手機,智能結算,即時貸款,快速致富,甚至瞬間擁有古銅色的肌膚。但這種即時主義存在巨大危險。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神是“永在的神”(以賽亞書40:28)。神永遠站在更高遠的角度來審視一切,“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詩篇30:5)。

當下與一生

詩篇 30:1-7

你是否正身陷患難,並且感到這樣的日子永遠不會終結?

神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5節)。當大衛回顧他從前的歲月時,心中充滿感激和 “讚美”(4節)。大衛經歷過極其艱難的日子。但神“曾提拔(他離開深淵),不叫仇敵向(他)誇耀”(1節)。當他呼求神的幫助時,神就“醫治”他(2節)。

“神啊,我的神,我大聲呼求你的幫助,

你就使我重新振作起來。

神啊,你將我從墳墓里拉出來;

當我深陷底谷、毫無指望時,

你給了我生的機會。” (2-3節 —— 信息版聖經)

大衛也曾經歷過慘痛的教訓,他感到神對他生氣(5節)並向他掩面(7節第二段)(他畢竟犯過姦淫罪和殺人罪)。但當大衛回首往事時,他能看到神對他持續一生的恩惠和慈愛,即使在試煉中也是一樣。

天父,我要感謝你,因你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而你的恩典卻是一生之久。感謝你,因爲你是昨日、今日、直到永遠的神。感謝你,因爲我可以依靠你。

此生與永恆

馬可福音 12:13-27

人死時會發生什麼?死亡真是人生的終結嗎?或許你的某位親人、摯友已經去世,你不知將來是否能見到他。他現在在哪兒?是永遠消失了?還是睡着了?或者,以某種方式繼續活着?

敵對耶穌的人總想通過刁鑽問題抓住耶穌的把柄(13節)。

首先,他們想用一個關於錢的問題讓他落入圈套。但即使這些人也承認耶穌是個“誠實的人”。他們心裏清楚,不管耶穌的話有多刺耳,它就是真理(14節)。耶穌巧妙地回答了他們的問題,避開了陷阱(15-17節)。(參看聖經日日行第34天)

接着,他們用一個假想的問題來試探耶穌。這個問題與人死後的事有關。即便同是猶太人,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對死後有沒有生命這個問題也各執一詞,以至於常常辯論。法利賽人相信死人復活,而撒都該人則不信。

耶穌指出,在這個問題上,撒都該人錯了。原因有二:首先,他們“不明白聖經”;其次,他們不曉得“神的大能”(24節)。

1.聖經

耶穌對死人復活一事予以絕對肯定。由於撒都該人只承認摩西五經的權威,所以耶穌從這五部書中找了一個論據。他引用《出埃及記》3章6節說:“論到死人復活,你們沒有念過摩西的書荊棘篇上所載的嗎?神對摩西說:‘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馬可福音12:26-27)換言之,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現在都還活着![當神說“我是”時,希伯來文未使用過去時態,而是現在時態,這表明當神在說這話時,這些先祖仍然在基督裏活着 —— 譯者注]。

2.神的大能

在《哥林多前書》15章中,有一段堪稱新約對死人復活最深入、最完整的論述。保羅一再強調了神的大能——而這恰恰是被撒都該人否定的。保羅寫道:現在的身體是“軟弱的”,復活後的身體是“強壯的”(哥林多前書15:43)。保羅說:“死的毒鉤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然而,神“使我們藉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15:56-57)。

有一個真理非常奇妙:使基督從死裏復活的大能現今正在你我身上運行;這能力使我們越來越像基督(請參看以弗所書1:19-20)。將來有一天,在新創造中,這大能將讓我們身體復活。

因此,每一個在基督裏的人即便死了,卻依然活着。你將再見到他們。即使別離令人難以承受,但我們應當立足永恆來看待今生的掙扎。因爲神是永恆的。

主啊,我是如此感謝你,因爲今生並非終點,因爲死人終將復活。請幫助我從永恆的角度來看待今生的所有掙扎。

永恆與歷史

利未記 11:1-12:8

《利未記》中爲什麼有這麼多規章制度?這些繁瑣的條文爲什麼會被記錄在聖經裏?

同樣,我們需要依據新約,尤其是從耶穌的角度來理解舊約。神有一個長遠計劃,他要讓這個世界爲基督的再來做好準備。

新約告訴我們,所有這些看似古怪的規章制度只不過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哥羅西書2:17)。神賜下這些律法的目的在於教導人們聖潔:“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成爲聖潔,因爲我是聖潔的”(利未記11:44)。

彼得在他的第一封書信中引用了這節經文,以鼓勵初代基督徒過聖潔生活。彼得這樣寫道:“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爲經上記着說:‘你們要聖潔,因爲我是聖潔的。’”(彼得前書1:14-16)

新約同時告訴我們,如今,神已經通過基督使我們成爲聖潔了。因此使徒保羅說:“所以不拘在飲食上,……,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哥羅西書2:16)隨着耶穌的到來,這些規章制度就被廢除了。

神制定某些規章制度的原因很可能出於以色列人當時所處的環境。比如,神很可能是爲了百姓的健康着想才禁止他們吃豬肉(豬更易攜帶人畜共患的病菌)。與此類似,以色列人在飯前要行潔淨禮,儘管很嚴格,但有實際意義。神希望你活得智慧,吃的健康!

產後潔淨禮並非針對道德上的不潔淨,而是儀式上的(利未記12:2)。這項潔淨禮的目的是解決“血源”[即流血——譯者注]的問題(7節),並非爲要去除夫妻性交或分娩方面的罪。實際上,這項規定對產婦來說是極大的祝福。律法禁止產婦在這段時間與外界接觸,這樣,她不用立刻回到喧囂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充分靜養,保證身體復原。

本段經文還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有關耶穌的背景線索。根據這個線索,我們知道耶穌來自貧寒之家,因爲約瑟和馬利亞“的力量(若)不夠獻一隻羊羔”(8節)。按摩西律法滿了潔淨的日子,馬利亞和約瑟上耶路撒冷去,他們獻上的是“一對斑鳩或兩隻雛鴿”(8節;馬可福音2:22-24)。

其實,神對聖子降生人世早有安排,此計劃就隱藏在這些律法條文中。神通過整個人類歷史來預備他兒子的降臨。耶穌生在律法之下。他成全了律法的所有要求,最後,通過走上十字架,耶穌徹底完結了律法的使命。耶穌從死裏復活,這讓所有信靠他的人也將從死裏復活,與他同爲神的後嗣(加拉太書4:4-7)。

主啊,感謝你,如今我不再處於律法之下,而是被你收納,成爲你的孩子。感謝你差派耶穌的聖靈住在我裏面。感謝你,我將永遠與你同在。請幫助我高瞻遠矚,用你的眼光來來看待歷史和永恆,並終生享受你的疼愛。

佩泊的補充

《詩篇》30篇

“至於我,我凡事平順,便說:‘我永不動搖。’”(第6節)我知道信心滿滿時的那種感覺,任何事情都不能把我在主裏的信心摧毀。

但有時,信心難免因患難而搖動。“你掩了面我就驚惶”(7節第二段)。但我會快快回轉,呼求主的名,向他尋求幫助(2節)。

今日金句:

耶和華我的神啊,我曾呼求你,你醫治了我。(詩篇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