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與國度:九、君王的諭旨
提摩太·凱勒

我們花了多少個星期來探討以弗所書第二章?我不記得了!但是我們一直在探討聖經論述有關教會應有的本質。今天,我們來看以弗所書2章19至22,探討「君王的諭旨」這個題目。

[19]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裏的人了;

[20]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

[21]各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

[22]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成為神藉着聖靈居住的所在。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在「教會是什麼」這一系列的信息中要談論的最後一點,就是有關這一句:「教會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教會的根基和我們生命的根基,都是建造在使徒和先知上。

在我居住的小區,有一天在一條單程路上,有一輛貨車堵塞在路上,人們無法通過,車輛也全都堵住了。我用望遠鏡望看見那輛貨車準備倒車,事實上,當貨車正在倒車的時候,路上所有的人都開始散開。

假如你在旁邊的街上,還沒有拐過街角的話,你就看不見這條堵塞的單程路上正在發生的事情。你只能看到車子都往後倒車,但你看不見問題在哪裏,或者究竟是怎麼回事?令我感到很好奇的,是當這條單程路回復暢通之後,由於在旁邊街道準備轉進去的司機看不清這單程路上的情況,於是有點兒猶疑,並且沒有前進。我知道那人是在自言自語地說:「如果我現在拐過街角,進到那條單程路上,但那裏還是堵住的話,我就進退兩難、動彈不得了!我會呆在那裏不知多久呢!」於是他怎麼做呢?雖然單程路已經暢通無阻了,但他仍舊選擇在未拐彎前便倒車。由於後面有排山倒海、等候多時的車輛,他這樣倒車,造成那裏至少有十五分鐘的擾攘。

那個司機在倒車,而其他人則開始大叫大嚷。我用望遠鏡看著整個情況,那可真是精彩啊!令我感到好奇的是,那個司機走出車外,告訴人們他正在幹什麼。沒有人上前來圍著他,反而給他說服了。他們大可以上前圍著他,但相反給他說服了。我不知道那個司機跟他們說了什麼,但他大概的意思是:「我們要離開這裏,往後倒車吧。」因為許多車設法後退,不進入那條單程路,所以在那裏堵了至少十五分鐘。原來自由近在咫尺,但他們卻無法看見。你知道為什麼嗎?

他們是根據什麼來作決定的?他們作決定的根基是什麼?他們行動方針的基礎是什麼?他們的基礎就是自己的觀點。他們只能看到這麼遠,我猜想他們是憑著自己的經驗,或許他們都曾在單程路上堵塞幾小時。他們基於自己的經驗、理解和理由來做決定。那是一個錯誤的根基。他們需要一個對整個情況了如指掌的人來指點迷津。他們需要一個站在高處的局外人為他們導航。那不是司機,也不是在高速公路上的人,而是一個站在高處、在高速公路以外的人。這人能看見整個情況,知道最好的解決方法,就像我那樣!一個站在高處、在高速公路以外、對一切都一目了然的人。當那個司機倒車的時候,假如我有一臺大型無線電發射機,我會將話傳到他的車裏,說:「別繼續倒車了;別隨著自己的感覺、理解和經驗而行。從我所看見的,我知道你要做的正確事情就是直接駛入那條單程路。我知道這仿佛是自尋死路,但這是唯一的出路。」可見,那個人需要的是啟示。啟示的意思是:外在的知識;在他以外的知識;在那條高速公路,就是他那狹小的世界以外的知識!

神在這裏說的是,對教會和任何人而言,僅僅依賴自己的經驗、智慧和任何不是神借著使徒和先知在聖經中給我們的啟示,都不是正確的根基。生命的唯一根基,唯一正確、寶貴、恰當的根基,就是神的話語。

每個人做決定都有所依據,那是什麼呢?你必須知道那是什麼。如果我們想知道我們的根基是什麼和應該是什麼,我們必須看看這段經文。第20節說:「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讓我們透過兩個問題來分析這節經文。第一:那個根基是什麼?第二:我們如何確定自己是建造在那根基上?

使徒和先知是神透過他們發言的人,他們把從神而來的啟示都寫在聖經上。先知和使徒最耐人尋味之處,就是對人來說,他們的言行充滿矛盾狀況。一方面,這些使徒和先知都是非常謙卑的,例如保羅說:「在罪人中我是罪魁。」當你讀聖經時,你會看到聖經作者都願意將自己生命最糟糕的部分告訴人們,將自己的缺點毫無保留地揭示出來。

聖經約拿書是其中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書卷,其引人入勝之處是關於約拿如何再三聽到神召喚他去尼尼微傳講信息,他卻逃走了。後來他被一條大魚吞了,然後又被大魚吐出來,他便起來往尼尼微城去。當他得著復興,尼尼微人開始回轉歸向神的時候,他卻發怒。他的民族主義激發起來,他說:「這就是我所害怕的,我當初之所以不去尼尼微城,就是因為我害怕看見這些人悔改歸向神。我恨他們,我希望看到他們如同踩在我腳下的塵土。」

在約拿與神之間、約拿與大魚之間、約拿與所有事情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可以知道的唯一途徑,就是約拿把這些事告訴了別人。誰會將這些事情告訴別人呢?在我們生命中往往會遇到一些事讓我們顯得很愚昧,但我們不會把這些事記錄下來,更別說記錄在一本將流傳千秋萬代、被人誦讀的書上。你看,使徒和先知正是這樣;他們願意說:「這就是我,這是我的弱點。我就是這樣。」

然而,當使徒和先知被神的靈感動時,他們知道他們所說的並不是自己的話,而是神的話語,並且他們付諸行動。他們說:「耶和華如此說。」舉例說,保羅說:「在罪人中我是罪魁。」然而,在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14節,他說:「若有人不聽從我們這信上的話,要記下他,不和他交往,因為這是神的話語。」這似乎不對頭,因為這樣的人竟說:「我所說的是神的話語。」這是蠱惑人心的。你知道吧?

在歷史中這樣說話的人是蠱惑人心的,他們並不是謙卑的人,也不是仆人。另一方面,謙卑的仆人不會說:「這是神的話語!」因為使徒和先知都是敬虔的人,他們知道神賜他們一份禮物,就是神的真理,是給世上所有人的。基本上,這些人一次又一次地說:「耶和華如此說」,意思是「朋友啊,這不是我的意見。你們必須仔細地聽,這不是我的看法。」先知耶利米說:「神的話語像火一般在我骨中燃燒,我必須說出來,不能自禁啊。」使徒和先知明白正在發生什麼事。

聖經作者知道這些話是神的話語,不是他們的話,不是他們對神的看法,也不是他們對神的體會,而是神的話語,因此,他們可以說自己是一個根基,因為根基是不會轉移的,也不會改變的,而是絕對穩固堅實的。它是絕對的真理。你必須明白,如果聖經只是一份關於許多敬虔人的記錄,這些人物深刻地經歷神,所以他們能夠告訴我們許多美好的事,然而,像任何其他的書一樣,它裏面有好的東西,也有不好的東西。如果聖經是這樣的話,那麼它就不可以成為一個根基,因為一個根基不能有好的石頭又有不好的石頭。你不可以在其上建造房屋。如果你有十塊房角石,你說:「嗯,這其中的八塊要把整間房子撐起來。這就足夠了。」不!這並不足夠!這根基的每一部分都必須堅實、不可更變。聖經作者就是這樣描述自己的,他們說:「我們是一個根基。」

舉例說,彼得這樣論到聖經。在彼得後書1章20節,他說:「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你聽到嗎?「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這不僅是聖經作者對神話語的看法;一直以來,全體教會都持著這個看法。例如,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說:「一個人的話語是一把微小的聲音,它進入空氣中,一瞬即逝,但神的話語比天和地更大,是啊!比天堂和地獄更大,因為它是神權能的一部分,並且恒久不變。」你看!這就是根基!

第二:我們如何確定自己是建造在那根基上?

這意味著聖經所說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否則我們不能視它為一個根基。我們繼續講下去之前,我要談談你如何確定自己是建造在那根基上。除非大家都明白我所說的,不然,我不會跳過去而不加以解釋的。你看!有人說:「嗯,我就是不認同那個看法。教會中大多數新派的牧者也不再認同那個看法。我們相信聖經是一個權威,但聖經中有某些事情是我們不能再接受的,因此聖經是一個權威,但我們也有其他的權威。我們有文化的觀點和現代研究的智慧。我們有很多權威,聖經僅僅是一個權威,而不是唯一的權威。聖經是根基的一部分,不是整個根基。」這種說法合理嗎?

這說法不對呀!親愛的朋友,你說的不對。你說聖經只是我們眾多權威之一,但我們可能發現其中包含著我們不能接受的東西,實際上,你已經轉移到一個全新的根基上,就是你自己的判斷。你明白嗎?當你說聖經是一個權威,但它只是其中一個權威,你的意思是:我是權威,我讀遍整本聖經,我按著自己的判斷、睿智和智慧來判斷哪部分看起來是好的,哪部分看起來有點奇怪,而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接受這部分。你看!這是一個全新的根基。別再說聖經是你的根基了,它甚至不是你根基的一部分。你自己的判斷才是你的根基。處於這種狀況中是很危險的,你要停下來,花點時間來思想一下這一點!

約伯記的中段記載約伯開始質疑神,並說:「神啊,我不喜歡事情這樣發生。」換句話說,他開始埋怨神。神顯現,對約伯說什麼呢?祂說:「約伯啊,我鋪張穹蒼的時候,你在哪裏呢?我安置眾星的時候,你在哪裏呢?我立地的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裏呢?在你人生區區數十年,在你寥寥可數的年日裏,你是否比我更有智慧呢?」讓我將這番話應用在我們對聖經的理解上。如果你認為神的話語中有任何動搖的部分,是你無法接受的,你認為它裏面是有錯誤的;如果你是這樣相信的話,你有否察覺自己已經完全轉移到另一個根基上呢?看看你的根基是什麼:就是你自己的智慧。

你還記得十年前的你是怎樣的嗎?你還記得十年前你犯了什麼愚蠢的錯誤嗎?你還記得十年前的你在各樣事上是多麼幼稚嗎?你還記得你過去是何等愚昧嗎?你知道吧!過去,你確實是那樣。每一個經歷正常成長過程的人,回想想十年前的自己,都會說:「十年前,我真是個傻瓜。」你認為十年後的你會如何看現在的你呢?你現在是個笨蛋!是的,我們都是!我們現在都是笨蛋!

你讀遍整本聖經之後,你說:「就是這件事我無法忍受,舊約這個部分是那麼嚴苛,保羅在新約這個部分所說的有性別歧視。我不喜歡這一點。」你看,十年前的你甚至還不認識這方面的事情!你知道,或許在過去十年才養成的知識根基,你現在要來判斷神那些話語是對,那些話語不對。

聽眾朋友,神對約伯所說的正是這回事。你在跟我開玩笑嗎?你真的認為自己是一把兩刃的利劍,你讀遍神的話語,審閱它,並說:「我喜歡這部分」,然後將其他部分拿掉嗎?親愛的朋友,神的話語才是兩刃的利劍;它能夠徹底地剖析我們!應該是聖經說:「這部分是我所確認的,那是錯的。」我的意思是,這是最差勁的角色顛倒。

由此可見,首先,如果你說:「我是個信徒,我是基督徒,但我不能說神的話語是我絕對的權威和教會的根基。」你曉得自己是處於何等矛盾的狀態中嗎?你知道這是多麼驕傲嗎?我要進一步指出,如果你不相信聖經是權威,相反,你的根基是你自己的智慧、感覺和分辨力,或是現代研究、文化觀點、社會輿論或任何別的東西,我希望你明白你正處於一個永遠的、徹底的意識迷糊的狀態中。我希望你會對這些後果甘之如飴,也誠實地看待它。

幾年前,我的妹夫在一間醫院的精神科當駐院實習醫生。有一天,他巡視病房,跟精神科的主管談論有關某個病人的情況。這個醫生是他的老師和上司,他問我妹夫說:「我們要怎樣來處理這個病人呢?」

我妹夫知道他的上司並不喜歡那個精神病人,因為那病人曾經激怒他。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妹夫坐在那裏,說:「嗯,我這麼想:我想,我們要做的事情,在某程度上是困難的卻也是簡單的。我們必須使這個人相信他實際上是個有價值的人,只要讓他知道他是寶貴的、有價值的人。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這個比我妹夫高級的醫生看著他,問道:「你怎麼知道這一點?」

我妹夫是個信徒,他正要回答這個醫生之際,突然意識到,他可以說:「嗯,雖然我也不喜歡這個病人,但我有一個根基。不管我對他有怎樣的感覺,不管我怎樣看他,我有一個權威,這個權威告訴我這個人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他不是沈到河底的一塊石頭。我要這樣對待他。」然而,我妹夫突然意識到,他不能說服這個醫生這麼想,因為這個醫生有自己的根基。你懂嗎?

相信的是非對錯,並構成一套自己的宗教。那行啊!你有權這麼做,但你不要要求任何人、國家和社會去關註道德行為,因為你根本沒有基礎。

正如那個醫生說的:「我怎麼知道他是有價值的呢?在我看來,他一文不值。」換句話說,你認為是對的東西,對你而言也許是對的;而我認為是對的東西,對我而言也許是對的。這並沒有任何基礎可言。對一個社會而言,並沒有一個基礎。你確實沒有一個基礎讓你去要求其他人關註道德行為。在那一刻,我妹夫意識到放棄那個根基的後果是什麼。聽眾朋友,你看見嗎?如果你放棄那個根基,對教會而言,你是沒有基礎的;對生命而言,你也沒有一個基礎,你落在一個全然意識迷糊的狀態中,絕對無法呼籲人們去關註道德行為。

我看到一張招貼寫著:「別把你的法律加諸我身上。」你沒有權告訴我,我要怎樣對待自己的身體。我在美國南方住了十年之久,知道許多店主確實在反種族隔離法之下滿腹牢騷。為什麼?他們說:「這個商店是我蓋的,這是我的。這是私人物業。如果我不想某些人在這裏,別將你的法律加諸我的店鋪上!」基本上,他們是說:「別把你的法律加諸我身上。」有些人這樣說:「那是種族主義,那是不道德的。」這是基於誰的基礎呢?假如每個人都是他們自己的根基,你怎能說某件事情是不道德的呢?假如沒有一個超越一切的權威,假如沒有從神而來的啟示,你可以忘掉:「種族主義是不道德的」這句話。你不可以這麼說。但是,如果你的根基是神的話語,如果你相信並接受啟示,那麼,你便有一個可以向前邁進的基礎,生命就有根基了。你明白這意思嗎?這就是根基。

你如何確定你是建立在這根基上呢?你怎樣確定呢?嗯,如果你要建造在一個根基上,你不能將房子的某部分建造在根基上,而其余的則建造在其他地方。整間房子都必須建造在同一根基上。每一樣東西都要建在其上。讓我們來討論三方面: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意誌以及我們的心靈。如果你想建造在那個根基上,你必須將你的思想、意誌和心靈都建在其上。

第一,思想。

第一方面是思想。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或許你想:嗯,這意思是:「我要相信聖經所說的一切。」這是理所當然的,但還有更深層的意思。如果你被建造在那個根基上,你是從聖經角度去思考每一件事。你的思想充滿神的話語,到一個地步你的所思所想全都依據聖經的觀點。神的話語如同你所戴上的眼鏡。你戴上眼鏡,透過眼鏡去看一切。

或許有人聽到我這麼說會說:「我沒有聽錯吧?這聽起來好像我進入了一臺時光機,而不是在聽福音廣播。你真的希望住在大城市裏的人相信聖經所說的一切,而絕不提出質疑嗎?你是在告訴我,我必須找個醫生來檢查我的腦袋嗎?你是在告訴我,我必須將你所說的一切教義照單全收嗎?這種觀點會產生怎樣的基督徒呢?顯然,這會制造一些走來走去、如同機械人一樣的小矮人,唯命是從。這樣的宗教你自己去信吧!我不要這樣的宗教。」

這完全誤解了聖經權威的深廣含義。聽眾朋友,首先,從聖經的角度去思考,意味著你現在終於能夠具有創意和獨立思考了。這是絕對真確的。舉例說,假設你成為某教會的一分子,牧師過來對你說:「我們的教會是這樣推展事工的。」你很有禮貌地回答,但不必說:「哦,好,如果這是教會辦事的方式,而我也屬這教會,我想我要……。」你卻必須說:「請你跟我解釋,這是否照聖經的方式呢?請從聖經中指示給我看。不管這教會是屬什麼宗派,請從聖經中指示給我看。這是我的基礎。」

你看見嗎?你不再那麼容易盲從輕信了。比方說,你是一個法律學生,正在讀一本法律課本,是關於法哲學的。你說什麼呢?你看!如果你不是被建造在神話語的根基上,你會說:「嗯,這人是專家,這人是法哲學的權威思想家。我是誰呀?竟然質疑他?」但是,如果你是被建造在神話語的根基上,你可以說:「這怎樣與神的話語相符呢?」你懂嗎?這使你完全獨立,因為你不再受制於傳統;你不必因循過去的做法,因為那並不是你的權威基礎。你也不再被專家嚇倒。如果你不是基督徒,如果你不是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你進入法學院,讀法哲學,你怎麼做呢?你從沒有鉆研出一套法哲學。誰曉得呢?你會說:「哦,我的意思是,為什麼我要質疑這一點呢?這人研究法哲學已有五十年了。」

然而,神的話語是恒久長存的。它是超越一切的知識。你可以說:「這說法怎樣與神的話語相符呢?」你不再被專家嚇倒,你不再被傳道牧者、任何人或傳統嚇倒。親愛的聽眾朋友,你不再盲從輕信!最後,你可以變得很有創意。

另一方面,雖然從聖經的角度去思考,會使你變得前所未有的獨立和思想開明,然而,它也會使你變得謙卑。因為如果你不信賴專家,你也不會信賴自己的專業知識。你不要聽我所講的任何事,除非你確定那是合乎聖經的。在另一方面,你也必須說:「嘿!為什麼我要相信我自己、我的成見和我的觀點?讓我檢視自己是否建立在那根基上。」你看!這個觀點指出一種謙卑的態度,因為你的專業知識、你的感覺、你的意見、你的成見全都不再有權威了。你父母告訴你的不再有權威了;除了神的話語之外,其他全都沒有權威。這帶給你無限的自由。

有人會說:「很棒啊!很妙啊!我相信這一點。我要從聖經角度去思考。我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思想,在理智上、認知上,都建造在神的話語上,這就是我的立場。」也許有些人會說:「嗯,那很棒啊!你在說服我,我要嘗試一下。」在任何人說以上這些話之前,讓我警告你。這並不容易啊!因為我們往往會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帶進來,除非你經常按著神的話語更新自己的思想,並且我們經常更新我們的教會,不然,我們會不知不覺地將世界的意識形態帶進來。你知道我的意思嗎?舉例說,以神的話語為依據的基督徒,總是有創意的和與眾不同的,所以他們獨樹一幟。

讓我很快地講一個例子。我讀過一位天主教主教奧科納 (O’ Connor)的文章,論到他對艾滋病的立場。那是很有意思的,因為有很多信徒已經將保守的意識形態帶了進來。他們說:「艾滋病患者是透過同性戀行為以及濫用藥物而患病的,所以我們從來都不喜歡那些人,就讓他們受苦吧!」這是保守的意識形態。

盡管這種保守的意識形態從不宣於文字,但它是存在的。這種保守的意識形態在許多地方也是很強烈的。另一方面,有一種自由派的意識形態說:「這種行為沒什麼不對,我們要為這些人爭取,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另外,還有持著聖經立場的奧科納。他被所有人攻擊,因為他說:「我們應該全力支持他們,開放醫治艾滋病的渠道。我們必須幫助艾滋病受害者對抗歧視。我們要去宣傳,做他們的發言人。我們必須幫助他們。我們要愛他們,我們必須這樣做。但同性戀行為是罪。」奧科納飽受抨擊,因為他的聖經立場既不屬於保守派也不屬於自由派,超越兩者的意識形態。

現在,你要來告訴我,這個對神話語和啟示的觀點會使你怎麼樣?它會使你變成愚笨無知的人嗎?聽眾朋友,你終於得到自由了。你終於可以擺脫黨派、意識形態、極權主義哲學體系和那些蠱惑人心的人的轄制,而獲得自由。你明白這一點嗎?

然而,僅僅從聖經角度思考,並在思想上以神話語為根基並不足夠。

第二,意誌。

第二方面是意誌。請聽!這是無條件的順服,意思是將你自己全然交托在神話語的根基上。百分之九十九的順服與無條件的順服有天壤之別。你看!我們大多數人通常都順服基督信仰的原則,為什麼?因為通常這些原則看起來都很實際,對嗎?你從小就聽到人們說:「誠實是上策」,因此你通常不會撒謊,因為撒謊確實令你不好受,而且你擔心有人會揭穿你的謊言。

你通常會順服,百分之九十八的時間都會順服。但有時你會對神的話語或基督信仰的原則耽延順服。為什麼?因為這看來似乎不實際。讓我舉個例子。聖經說,你只可以跟信徒結婚。聖經說,信徒不可以存心跟非信徒結婚。對許多人而言,這聽起來好像挺不實際的,是嗎?他們說:「你在開玩笑嗎?你知道那會縮窄物色結婚對象的範圍嗎?對我來說,現在可選擇的已經不多了!」我希望你知道,你在所有其他方面都順服,這並不會使你知道自己的意誌和決心是否建造在神的話語上。正是在那些顯得不實際的地方,讓你看見你真正的根基是什麼。

神多次向亞伯拉罕顯現。第一次,神說:「亞伯拉罕,出去,離開這裏,到另一個地方去。」亞伯拉罕說:「到哪兒去?」神說:「我稍後會告訴你。」後來神又對他說:「亞伯拉罕,你要等孩子出生。你一輩子都必須等待。你要等待直到孩子出生。」亞伯拉罕說:「怎麼?我們都已經九十歲了!」神說:「稍後我會指示你。」孩子出生後,神又對他說:「亞伯拉罕啊,你帶你的兒子來,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兒子,殺掉他。」亞伯拉罕問道:「為什麼?」神說:「我稍後會告訴你。」

倘若神每次顯現都對亞伯拉罕說:「亞伯拉罕啊,我要你順服,但在你做這一切事情之前,我要解釋一下,我要指示你將要發生的一切事情。你要上那座山,舉刀殺艾薩克,但是在最後關鍵時刻,我會說:『住手!你不必殺他!』」或說:「當我吩咐你離開迦勒底的吾珥,我會指示你這一片我為你預備的美地。」神可以這麼做,祂可以說:「我會確切地指示你事情的發展,亞伯拉罕,然後你可以順服。」神為何不這麼做呢?因為神這樣做而人仍然順服是不可能的。那不再是順服,因為,如果你的根基是你自己,如果你自己決定神哪個命令看來是實際的,哪個不是,那麼聖經就不是你的根基的一部分,聖經根本就不是你的根基了。你的判斷、喜好、安舒、目標、安排和人生計劃再一次成為你的基礎,並且你在判斷神所說的話。

你們當中有些人不順服神,因為你們以為順服神會讓你們受傷。有些人耽延順服,因為你們以為順服神並不實際,而且是愚昧的。難道你沒看見嗎?既使你在余下百分之九十八的人生中按照神的話語而行,但你的根基根本就不是神的話語。你的順服只是偶然的,因為那根基是你,只要你發現所有這些範疇看來是實際的,你會順服。但是,聽眾朋友,你不是在那個根基上。我告訴你,你不是一個好的根基。所有其他的土地都是下沈中的沙土,其他的土地都是下沈中的沙土。

你是否渴望效法亞伯拉罕,單單順服神的話語呢?唯獨神的話語足以讓他順服,別無其他。你知道嗎?這太美妙了!羅馬書4章20節告訴我們,亞伯拉罕聽神指示,並且順服。啊,我多麼渴望有如此順服的心。經文說:「並且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裏起疑惑。」這真有意思。

保羅說:「亞伯拉罕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裏起疑惑。」那是什麼應許呢?神說:「帶著你的兒子,殺了他!」但是,你看!每一個命令都是應許,裏面總是有應許。聖經多次多方說:「渴慕什麼的人有福了?」渴慕什麼?祝福嗎?不是!是公義。不要試圖尋求祝福;做正確的事,必能得到你所渴求的一切祝福。「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一切都要加給你們。」「順服我的話語;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就是這個應許。

聽眾朋友,我們不順服神,並不是因為神的命令太難,而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疑慮。我們不相信神的應許。神說:「順服我,就必得著你所需的。」我們不相信。我們不相信神的話。因此,你別說:「我不是站在那個根基上,因為這樣做太難了。」啊,不對!聽眾朋友,這是因為你不相信神。你也許相信有神,但你是否真的信靠神呢?許多人相信有神,但多少人是真的信靠神呢?我們當中有多少呢?

第三,心靈。

最後,僅僅將你的思想和意誌交托在那個根基上還不足夠,你必須將你的心靈也交托在那根基上。經文說耶穌基督是房角石。可惜,今天,房角石幾乎都變成裝飾品和襯托品。但是,在聖經寫成的時代,房角石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房角石是托住整個建築物的那塊巨石,其余的基石基本上都緊密地堆砌在其上。若拿掉那塊房角石,整個建築物便會倒塌。這意味著那根基在某意義上只是那塊房角石的延伸。

讓我們引申這個比喻。如果你熟讀聖經,你背誦聖經,你能贏盡所有聖經問答比賽。如果你一直都很勤奮,熟悉所有誡命,並每天都遵行,那會使你成為怎樣的人呢?嗯,你的目標在望,你正朝著目標進發。但如果你在那裏停下來,你就是一個法利賽人。因為法利賽人把聖經背得滾瓜爛熟,法利賽人嚴謹遵守聖經,然而,耶穌卻警告他們:「你們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是神的大能。」

耶穌說:「你們不明白聖經」,這是令人詫異的!耶穌怎可以對法利賽人說這些話呢?我來告訴你原因。因為聖經的目的是要帶領人相信基督,讓祂作救主和生命的主。這是整本聖經的目的。如果你僅僅認識很多聖經的內容,如果你僅僅力圖殷勤地遵守,卻不領會它的核心意義,那麼,你仍舊沒有建造在那根基上。根基的關鍵在於那塊房角石。懂嗎?

根據路加福音末尾的記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後,有一天,有兩個門徒走在往以馬忤斯的路上,耶穌向他們顯現。當時他們認不出耶穌來。耶穌開始向他門解釋關於彌賽亞的真理。路加福音24章27節說:「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你聽到了嗎?「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包括每一個先知,俄巴底亞也在內,「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這是指聖經的每一部分。聖經的目的是要帶領你到基督面前來,帶領你相信基督,讓祂作救主和生命的主。如果你還沒有這麼做,你仍舊沒有建造在那根基上,因為耶穌並不是你的房角石。你沒有建造在祂的根基上。

為什麼耶穌是房角石呢?因為,如果你依靠自己的自律、思維、認知、道德紀錄,或僅僅依靠你如何忠於自己的原則,如果這些是你的房角石的話,你仍舊沒有建造在那根基上。

讓耶穌作你的房角石是什麼意思呢?十九世紀偉大的英國浸信會傳道牧者查爾斯.司布真 (Charles Spurgeon) 寫下了他與一個碼頭工人的談話。這段談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說明耶穌成為你的房角石的含義。請仔細地聽。

司布真對那個碼頭工人說:「我的朋友啊,你是否有一個美好的盼望,就是你死後神會接納你?你的盼望是什麼?」
那個碼頭工人回答:「啊,先生,我有這盼望啊。我相信我就像我所認識的大多數人一樣良善。」

司布真說:「啊,天哪!我的朋友啊,我非常擔心你。這是你最好的依靠嗎?」
那碼頭工人現在有點動搖。他說:「嗯,我對那些有需要的人也非常慷慨。」
司布真說:「啊,天哪!我的朋友啊,我非常擔心你。這是你最好的依靠嗎?」
接著他又問那人:「你曾犯罪嗎?」
那人說:「有啊!」
司布真說:「那麼,是什麼使你有罪得赦免的盼望呢?」
那個碼頭工人這樣回答:「我對自己所犯的罪感到非常難過,我沒有繼續犯罪了。」
司布真說:「那就是使你罪得赦免的依靠嗎?」

聽眾朋友,假設你欠了雜貨店老板娘的債,你去對她說:「老板娘,我很抱歉,我無法付清我所買的貨品,但我告訴你,我非常抱歉,欠了你的錢,我以後不會再欠債了。」你認為她會接受你這番話嗎?當然不會!你會跟她這麼說嗎?當然不會!既然你不會這樣跟雜貨店老板娘說這番話,難道你認為你可以這樣對待偉大的神嗎?那個碼頭工人問道:「嗯,親愛的牧師,我應該依靠什麼呢?」司布真寫道:「然後,我盡可能簡單地告訴他,主耶穌如何代替罪人舍命。那些信靠祂、依靠祂的寶血和公義的人可以找到饒恕和平安。」

這就是房角石。你看!如果你僅僅認識很多聖經的內容,你的心靈並沒有建造在那根基上。你是否已經將自己的信心從所有其他的房角石轉移到耶穌的身上嗎?

我們來到這篇信息的末尾!聽眾朋友,耶穌說:「查考聖經。」讓我給你們兩個勸勉作為總結。第一,查考聖經。你知道查考是什麼意思嗎?請聽!你們很多人讀聖經,如同走在小路上,看到一些花朵,這是閑逛,走馬看花。如果你查考,你就要手腳並用,趴在地上,像找隱形眼鏡一樣,一絲不茍地搜尋。這才是你讀經的應有態度。十五年前,我參加一次退修會之後,我的生命全然改變了。教訓聖經的老師說:「明天,我要你們用三十分鐘研讀一節經文。」一節經文!「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她說:「我不要你們讀了五分鐘就停下來,而是連續讀三十分鐘,我要你們從那節經文所領受的一點一滴全部記下來,將你們認為可以從中學到的每一點都寫下來,至少要寫一百點。」

讓我告訴你,此後,我完全煥然一新。你看!五分鐘之後,你寫下了四、五點,你說「這真是荒謬!三十分鐘!」但是,你經過禱告、看了再看、想了又想,接著,那些領受就來了,源源不絕啊!那一天,每個人回來都能提出一百點。老師開始說:「好!把你從那節經文所學習到,其中最能改變生命、最令你興奮、最重要的一點圈起來。」我們都把它圈起來。她問:「你們有多少人是在頭五分鐘發現那一點的呢?」沒有人舉手。

她又問:「你們有多少人是在頭十分鐘發現它的?」沒有人舉手。「你們有多少人是在頭十五分鐘發現它的?」有一、兩個人舉手。「你們有多少人是在頭二十分鐘發現它的?」然後,她問到有多少人是在三十分鐘發現那一點,幾乎每個人都舉手。

查考聖經。你看看自己是多麼勤勞去掙錢養活。然而,我想,在末日,我們很多的產業會起來對我們說:「你為我們奔波勞碌,現在我們朽壞如同塵土。這裏是神的話語,裏面有永不朽壞的珍寶,你卻連封面也未曾揭開。」

第二,讓聖經鑒察你。別停留在只查考聖經,要讓聖經來鑒察你。今天我們之所以如此困惑,原因之一是因為我們不認識神的話語,我們不讓聖經來鑒察我們。我們並沒有每天讀神的話語,並說:「主啊,讓禰的話語成為一把利劍,刺入我裏面,剖開我的心思意念。」你還記得當耶穌從走在以馬忤斯路上,並從那兩個門徒身邊消失後,門徒彼此說:「在路上,他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你最後一次打開聖經閱讀並心裏火熱是什麼時候呢?如果你來到耶穌跟前,說:「我要把我的心靈、意誌和思想,我的每一部分建造在那個根基上。」耶穌將開啟聖經,對你說話。你已準備好這樣做嗎?你是否已準備好,在這事上付上時間?

讓我們禱告:

父啊,我們從這篇信息知道,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們要竭力研讀禰的話語,我們要努力付出時間,殷勤地以神的話語來充滿我們的心思,並且信靠、相信和順服。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是禰的兒子臨到我們當中,為我們開啟聖經,因為我們太愚蠢。啊!父啊,我們都是愚昧的。然而這是個應許。

父啊,我們願意我們的心火熱起來,我們願意我們的心溫暖起來,使冰山融化,因為禰的兒子在教訓我們聖經。父啊,我們如此渴求!求父神讓我們每一位聽眾朋友都能明白這一點,讓那些需要主耶穌作他們的角石的人明白這一點。求禰幫助我們全體都建造在那個根基上。我們這樣禱告是奉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