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與國度:八、基督是我們的居所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弟兄姊妹、聽眾朋友,很快我們已經分享過七個題目,今天我們會探討另一個題目「基督是我們的居所」。

現在,讓我們讀以弗所書2章14至22節

[14] 因他使我們和睦(註:原文作“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墻;

[15] 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借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16] 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

[17] 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

[18] 因為我們兩下借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

[19] 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裏的人了;

[20] 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

[21] 各(註:或作“全”)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

[22] 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成為神借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前面的三個節目都探討這段關於教會的經文。上個節目我們談到:神的靈、神的生命進到我們相信主的人的生命裏,建立了無比堅固的關系。這個關系超越人與人之間的最深的差異──家庭的、種族的、文化的、階級的──因此我們說,教會有著世人一直在尋找卻徒勞無功的東西,這就是合一、相交生活和團結。

今天,我們來看這個相同的原則如何與我們的敬拜拉上關系。上個節目提到的是相交生活與合一,今天探討的是敬拜。事實上,我們要看的就是第18節,僅僅一節經文,便蘊含極豐富的意義。第18節說:「因為我們兩下借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這節經文的每一個字都蘊含豐富的真理,它讓我想起一個贊美詩作者曾經寫下類似的詩句:「如一個芬芳滿溢的盒子──如一個芬芳滿溢的盒子。」這節經文正是如此,都是芬芳滿溢的字句。我們看第一個連接詞「因為」,這是個芬芳滿溢的詞語,為什麼呢?我們看看連接詞前記載保羅把討論都集中在耶穌基督如何死在十字架上,為要使人與神和好、使人彼此和好。但是,這裏的重點是什麼呢?它的目的是什麼呢?

歸根結底就是第18節:「因為我們借著他、得以進到。」「進到」是基督徒生命的底線。是「進到」。你可能篤信某個宗教、你可能經歷過被寬恕、你可能經歷過生命的改變、你可能勝過一些不良習慣、你可能經歷過平安。但請聽,那些事雖然都是很難得的經歷,但卻不是基督徒生命的底線。在意義上,那些事都只是征兆,都只是剎那光芒,都是結果。唯獨「進到」才是基督徒生命的底線!這就是一切的目的──借著耶穌基督,我們得以進到──進入、是進入!基督徒生命的底線就是:「你有否靠近神呢?你仍然是局外人、或是在裏面靠近神呢?你有進到神面前的經歷嗎?你享受與神在一起嗎?你認識祂嗎?」或者反過來說:「神在你生命的中心嗎?或是祂在外面的周圍呢?祂享受進到你的裏面嗎?你享受進到祂的面前嗎?祂有否全面的進到你裏面呢?你在神的中心嗎?祂在你的中心嗎?」 「進到」──這就是基督徒的生命,因此我們必須仔細看這節經文。

三位一體中的三個位格、三一神為我們帶來這美妙的恩賜。「因為...」什麼?「借著祂...」誰?──「基督,我們借著祂被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這裏有三個介詞:借著基督、到父面前、被聖靈──三個微不足道的介詞!都是介詞!不是名詞、動詞、副詞——而是三個介詞,你可以將你整個生命建立在這三個介詞之上。不僅如此,這事已經成就,你可以將整個文明都建立在其上。

讓我們逐一思想這三個介詞。「進到」的恩賜就是進到父的面前,借著兒子、被聖靈所感。好,第一:讓我們來思想「進到」的恩賜是什麼。這裏說的是進到父的面前。要了解「進到」這個詞,假如你認識希臘文的話,這會帶給你幫助。你知道,希臘字翻譯出來的意思通常是準確的。在這裏,「進到」這個詞在希臘文學中,意思是:「引薦給貴賓認識」──介紹給一位非常重要的人認識,因此,在非常特定的意義上,保羅正在描繪一幅圖畫。

想象一下,以現在的例子來解說。有一位大人物要到城裏來,是一位極重要、地位舉足輕重、知名度很高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不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你非常敬仰這個大人物,以致你願意擠到外面的人群中,希望瞥見他一眼,甚至走到圍欄的最前方等待。隨行人員沿路走過來,你甚至看不見這位大人物!但是突然之間,令你驚訝的事發生,你在這群隨行人員當中認出一個朋友。這個朋友走過來跟你說:「哦,我真不敢相信你在這裏,這真是太好了。你想要與他見面嗎?」你說:「我真不敢相信,天哪,我當然想呀!」於是你走到外面去,你越過圍欄。你站在外面,只希望可以透過門縫、透過窗戶瞥見他一眼。原本你寄望也許當這位大人物的大轎車經過時,會因為某個原因,在對面恰好有一道光,讓你可以看透黑暗的玻璃,或讓你看見一個人影。但現在你的朋友把你帶進來──不只是在圍欄外,而是在房子裏;不只是在房子裏,而是在房間裏;不只是在房間裏,而是來到他的椅子旁邊與他一同坐席。這個大人物因為你朋友的引薦,便轉過身來跟你說:「天哪,這真是太好了!我想多認識你一點。你可以過來吃晚餐嗎?只有你和我,還有我的太太。」──你進到裏面了!你進到裏面了!你經歷到「進到裏面」了。

這是否太牽強呢?親愛的聽眾朋友,讓我告訴你,倘若你認為這是很牽強的話,那麼,保羅所指出的事實要比這偉大多了,就好像海洋比露珠更偉大一樣。這個事實比那個故事更偉大。很多人會說:「那種事從來不曾發生在我身上,那種事永遠都不會發生在我身上。」這事實是更偉大的,就是說:每一位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的人,不是被引薦給一位貴賓、不是被引薦給坐在大轎車裏面的大人物。那根本就這麼大的價值!在一般城市大人物坐的轎車一年可能經過一、兩次。但我們住的小鄉鎮每天在每一個街廓所發生的事,都是眾所周知的。但你會說:「即使如此,那還是太不切實際了,大人物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的。」但這事實是更偉大的,因為你被引薦,這是一次不可以撤銷、永恒的引薦。你要被引薦進入宇宙的君王、萬有之主、慈愛與大能之主的院宇中。祂帶你進入祂的心中、進入祂的奧秘中、進入祂的計劃中、進入對祂的信靠中。你進到裏面了!

請聽,這是很重要的,因為不管我們有否發現,我們許多人都深深被「進到圈子裏」的需要所楞住所影響,而我們的生命實際上也是受制於當中的關系,好像很害怕被遺棄在外面一樣。沒有比被遺棄的感覺更可怕的了。人類的社會充滿不同的「小圈子」,有各式各樣的小圈子,而活在世上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當你靠近一個小圈子時,你卻被拒諸門外。

最普遍的小圈子當然就是上流社會圈。很多人都想進入上流社會裏。嗯,我們不會承認這一點,除非我們很接近這類的圈子,近到足以得到引薦。然後當這事真的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就會為此欣喜若狂!當然,有人會認為他們都是自負驕傲的人──這樣想的人是誰呢?就是那些圈子外的人。請聽,有些人非常藐視那些努力爭取進入上流社會的人;我們許多人耗盡心思,一心一意要進入某個圈子。哦,不,也許我們為的並非高聳的天花板與吊燈,只需要舒適的工作室或閣樓,並三五知己,以及只有我們知道的有趣知識!那是什麼呢?要看情況而定!社會上存有這些精英小圈子都是人們都想進去的!

有人會說:「啊,我沒有被那種需要所楞住、我沒有被那種需要所影響。」但請了解一下,請想一想,這是人類行為背後的重要推動力。舉小孩子為例,我們以前曾經都是小孩子。有些人會好奇的問:為什麼人們會吸食毒品呢?是因為他們的內分泌激素影響嗎?這真是太可笑了!

真正的原因就是被所看重的圈子接納及看重,人們都害怕被摒棄在外!這是人們工作的主要推動力之一──讓我們面對吧!如果人們沒有被這個圈子接納肯定,人們便覺得受侮辱。這是任何一個職業說的。我有一個朋友盡力工作往上爬,多年努力世途,建立了一個精英圈子,而我從來沒有被邀請加入!我對此事始終耿耿於懷,如同得了癌癥一樣不安寧。

當一家新教會建立的時候,在早期階段會出現一種緊張的關系,就是一班與牧師已經建立親密圈子的會友與仍未被接納到圈子內的會友!這種情況不斷發生。我曾經讀過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傳記,是關於一個曾經很成功的易服男演員,他奇妙地悔改並相信耶穌基督的見證。我很快便看完這本書。這本書讀起來相當輕松、有趣、有幫助,而且非常精彩。在書中一處,作者說,他一生都在扮演嫵媚的女人,作者一生都被排斥,始終都處於門外,一直都遭到嘲笑。他在傳記中描繪自己初次粉墨登場,扮演女人的時候,這樣寫道:「我裝腔作勢扮演女人,觀眾一次又一次要求加演──我平生第一次感到被接納到圈子裏!當觀眾鼓掌的時候,我知道我在他們中間了。」那種生活型態帶給他的力量就是:他需要在圈子裏。你可以對他進行精神分析,你可以檢查他的內分泌激素,但整個想法就是──他以前是在圈子外的,現在他在圈子裏了!

小圈子的想法真的影響了我們。我們如何阻止這種想法不毀掉我們的生命呢?只有一種方式。你可以嗤之以鼻地說:「我才不會讓那種事情發生!」但是,接著你就會四處尋找其他跟你有相同想法的人,他們對於這些小圈子也很敏感;但下一刻你知道你已建立了一個小圈子。你明白吧?請註意,你必須承認這個事實,這是一種「進到圈子裏」的需要;唯一不讓它駕馭你的生命,不會毀掉你的生命的方法就是:以真正能夠令人滿足的東西來填補這需要,就是進入唯一的、重要的圈內──也就是三位一體神的圈子裏!祂會一直帶領你進到祂裏面。

詩篇25篇14節說:「耶和華與敬畏他的人親密。」是親密──當別人把秘密告訴你,就表明你在圈子裏受到重視!耶和華把秘密告訴你。啟示錄2章17節說:「得勝的,他必將賜給你一塊白石,石上寫著你的名;除了你以外,沒有人能認識。」如果你認為我可以當教訓聖經的老師是因為我非常聰明,所以我知道這節經文在說什麼。其實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這與一個事實有關,就是你與神相處時間愈久,祂愈向你顯明你是誰、愈向你顯明祂給了你什麼恩賜和祂對你的旨意是什麼。你知道,神會把你帶進去,祂會一直帶領你進到祂裏面。因此,唯一可以滿足「進到圈子裏」的需要,就是進到神的面前。那個「進到」是什麼?就是認識神!明白了吧!「進到」這個詞與「認識」神這個詞是相同的;認識神是本質。在聖經約翰福音17章3節,耶穌說了一件驚人的事,祂說:「這就是永生。」永生是什麼呢?這對你而言深奧嗎?耶穌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認識神就是永生。

認識神是非常關鍵的,你一定要理解它的意義。我可以用最佳的方法來解說。聖經中「知識認識」一詞總是有兩層意義──兩層!你可以在信息上認識事物,但是你也可以在個人上認識事物,這兩個層面是互相緊密關連的。

約翰福音14章9節,耶穌對腓力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耶穌這麼說是什麼意思呢?祂說:「腓力,你知道很多關於我的信息,你一直和我住在一起,你知道我的一切,你已經聽過我所有的教訓,你已經記住我所有的教訓,但是你仍然不明白!」你看,耶穌在說什麼呢?腓力只有信息的知識,但僅此而已;他還忽略了其他東西。

或者,在馬太福音7章22節,當耶穌談論末日時說,人們會來到祂的面前跟祂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耶穌看著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我從來不認識你們!」我不會詳談這句話的意思,但是耶穌說的是──這是無所不知的造物主說的,耶穌不是指「我不了解你」或我從沒有聽聞關於你的消息──祂了解你的一切,祂甚至知道你頭上有多少頭發!但是──「我從來不認識你們!」指的是個人的認識。換句話說,你可以在信息層面和個人層面上認識事物!

我記得幾年前我的姊夫很討厭汽車上的安全帶,我常常以此跟他開玩笑──他總是說:「我討厭系上安全帶。」他住的地方很遠,有一天,我跟他一起回他的家。那天,他坐長途車時系上了安全帶。我說:「哇!」我很大男人氣慨的跟他開玩笑,說:「嘿,你為什麼系上安全帶?」他非常嚴肅地說:「我曾去看望一個進了醫院的朋友,他遇上了輕微的交通意外,但因他沒有系上安全帶,剎車的衝力使他撞破擋風玻璃跌出車外,臉上縫了三十針。」他說:「自此以後,我開車時就系上安全帶了。」大家想一想;我的姊夫得到關於安全帶的新信息嗎?他有收到任何新的信息嗎?他早就已經知道關於安全帶的一切,他早就知道有關的統計資料。他有收到任何新的信息嗎?那麼,是什麼造成這個分別呢?分別就是,雖然他沒有得到新的信息,但請聽,那個信息變成新的了。他沒有得到新的信息,但過去的信息變成新的了。那個信息從信息層面移到個人層面。換句話說,這信息移到影響他整個個人身上:他的思想、他的意誌和他的情感全都受到影響。在個人方面,他看到安全帶與他的關系。這信息改變了他。

同樣地,你可以得知與主有關的原則、知識、聖經教訓和關於神的知識;但問題是,這些知識有否轉化為個人的知識呢?你曾否實際地遇見神呢?聖經在以弗所書1章18節談到這一點,保羅對以弗所信徒說:「我禱告求神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對我來說,這是一句經典的金句。保羅告訴你,告訴當時的以弗所信徒,他為他們能知道他們的恩召有何等指望而禱告。這些基督徒,他們都知道他們的恩召,他們已經聽過了。但保羅說:「但是你們並不認識它,對嗎?在較深的層次上,在個人層面上,你們還沒有真正遇到它。因此我禱告,求神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你們就在那裏得著恩召!雖然我可以從聖經中讀到一些真理,但當真理開始照明我的時候,因著神的啟示──真理永遠都在,在書頁上、在書信中,但只有當真理開始光照,照明我心中的眼睛的時候,我才開始認識真理。你看,聖經詩篇34篇8節說:「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這就是真理!

我希望你們大多數人都相信神的美善,你們都相信神是美善的、知道祂是美善的!但是,這個真理有否光照你呢?你有否經歷到進到神的美善當中呢?這有否使你感到興奮呢?這有否安慰你呢?這有否改變你呢?這是你個人的知識嗎?是改變我姊夫的方式嗎?這有否對你產生影響?我以前牧會的時候遇到一些弟兄姊妹,他們內心充滿憂慮──憂心忡忡!當年我有些天真無邪。我會打開聖經,讀有關神是美善的經文──哦,聖經中有很多關於神是美善的經文!憂慮就是對神完全的不信任,就是將神是美善的整個概念扔出窗外。你否定神的美善,以致你產生憂慮。我說:「你知道神是美善的。」人們會看著我,說:「我知道,但是對我來說毫無幫助。」當我開始閱讀聖經對於知識的教訓時,我就開始了解了。認識神的意義是什麼和「進到」的意義是什麼,讓我意識到你不能說毫無幫助。如果你說:「我認識神的美善,但那卻毫無幫助。」你就是自打嘴巴!如果你認識神的美善,你就不會憂慮了。如果你真的認識神的美善,我並不是說基督徒都不憂慮,那是因缺乏「進到祂裏面」所致。如果真理開始光照你,如果你心中的眼睛被照明了,如果你認識神的美善,如果你曾經歷進到神的美善中,一切的憂慮就會被擦去。沒有人擁有完全的「進到祂裏面」的狀態,但是到了一定「進到祂裏面」的程度,便會有平安!真理光照你,就是這偉大恩賜的意義。這是個了不起的恩賜,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你明白這一點嗎?

在我繼續講題之前,我很快地談談關於知識的概念。教會總是陷入兩個對立的情況中:知識包含信息及個人兩個層面,如果教會只強調信息的知識、強調學習基督信仰教義,從裏到外徹底的理解、明白、精通,而且要非常精確,卻沒有同等強調讓真理在個人生活中運行、在神面前悔改和祈禱,以致真理光照並且改變你;如果沒有同等程度的「進到祂裏面」;如果只過於強調信息的知識,結果只會發展出一間墨守成規、獨裁專制、阻止異端邪說的教會。但另一方面,如果一家教會過於強調個人經驗,甚至回避教義,總是說:「我們不相信教條與教義,我們只想把你帶到耶穌的面前。」這是很危險的。首先,這是很愚蠢的做法,因為當你說:「我不相信教義,只相信耶穌。」我便要問:「耶穌是誰?」 「哦,神的兒子、完全的神、完全的人、救主、中保,但我不相信教義!」你不能夠這樣!沒有信息的知識就不能有個人的知識。真正的知識、真正的「進到祂裏面」,是以信息的知識為基礎,但必須超越信息知識的層面才是認識。

知識並不是這樣的:如果你與別人坐在一起,你試著去了解他,你詢問有關他的事情,你會想知道他住哪裏,他從事什麼工作等等,是嗎?當然,你要運用信息的知識來建立個人的知識,知識就是這樣!但這有危險──比之前說的要更危險──你必須了解到,基督教的神秘主義。如果我可以這樣說的話,基督教的經驗完全不同於東方的經驗。東方的神秘主義強調破壞、壓抑人的理智,使人輕視大腦負責分析、理性和邏輯的那一邊,然後說:「讓我們壓抑它。」你知道,東方神秘主義的冥想內容是,例如:一只手拍掌的聲音是怎樣的,諸如此類。這類的冥想會挫敗邏輯思維,挫敗你一邊的大腦,直到直覺的那一邊被刺激起來。那絕對不合乎聖經,因為你看,耶穌在撒瑪利亞的水井邊對那女人說:「你必須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用你的左腦和右腦,用你的分析也用你的直覺來敬拜,我沒有更詳細的例子,但你看,為什麼會有這些與聖經不符的錯誤?知識永遠比單單停留在信息層面的更豐富!這就是恩賜──我們有「進到祂裏面」的恩賜!

但是我們現在要如何得「進到祂裏面」的恩賜呢?我們如何得到呢?這裏有最後兩個介詞,我們要一並來看。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經歷過很大程度的「進到祂裏面」?即使我正在描述它,但為什麼你們有些人從未經歷過?因為這恩賜,進到神的面前就是這恩賜;但這恩賜是借著神的兒子而來,被聖靈所感而來。換句話說,這恩賜是借著神的兒子帶來,又是藉聖靈傳送的。借著神的兒子所帶來的。你們看看聖經說什麼:「借著祂,借著祂,我們得以進到父面前。」

我們回頭看以上關於覲見大人物的例子。還記得那個關鍵吧?為什麼你可以進去覲見大人物呢?都是因為那位朋友!那位朋友不可能是隨隨便便的一位朋友,你不要以為隨行人員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把你帶進去。這個朋友必須具有一定的身分地位──沒錯,是貴賓,也就是非常重要的人!他必須是一位有身分地位的人,為什麼?因為一位不認識你的大人物,必須信任引薦的人;這樣他才知道他可以信任你!如果你嘗試自我介紹,那是極其傲慢的行為;因為當你嘗試自我介紹的時候,你所做的事實上是在接見這個大人物──那是極其傲慢自大的行為。說:「我會告訴你我是誰,我不需要別人來介紹。」這樣做就是將自己淩駕在那個大人物之上:唯一可以見到他的方法,就是透過某人的介紹,而這人必須是那位大人物所信任的人──這是唯一的方法!

耶穌基督是誰呢?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基督就是站在天父面前的那一位中保。聖經以弗所書2章13節:「我們在基督耶穌裏,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耶穌基督代替我們死了,為了我們的罪承受我們的懲罰。聖經希伯來書7章25節說:「祂站在神的面前,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我們祈求。」在經文稍前的地方說:「祂站在父面前,作我們的中保。」換句話說,我們有一個永恒的、不可撤銷的引薦。任何借著耶穌而接近神的人都得以進到父面前!惟有借著耶穌才能進到神面前,因為,如果你采用任何其他途徑或嘗試借著其他宗教,你都得自我介紹,你必須帶著你的履歷表前來──那履歷表就是你自己!你意識到這是多麼傲慢自大嗎?你想別人給你一份工作,你想與某人交往,你想別人接見你,但你卻沒有其他人的引薦!沒有人來介紹你──只作「自我介紹。」你知道這對於對方而言,是多麼侮辱的嗎?你知道為什麼你永遠都無法作成那工嗎?

如果你試圖在沒有正式引薦下去見我國的國家主席,你必會被護衛以武力制止。對於前來見天父而言也是同樣道理。你有兩個選擇,只有兩個接近祂的方法:要麼你可以藉著自我介紹,要麼你要藉著耶穌。只要你藉著耶穌進到神面前,你就不必再作任何的自我介紹了!再也不用了!

接著,聖經說到「靠著聖靈」。意思就是神的兒子已經買來「進到祂裏面」的恩賜,而聖靈把恩賜帶來──兒子已經買來「進到祂裏面」的恩賜,而聖靈把恩賜帶來。例如,在約翰福音第17章,耶穌說:「聖靈將要來臨,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他將榮耀我。」聖靈的工作就是將你融合在真理之下。回想過去在膠水黏貼式信封發明之前,寫好的信是如何封口的呢?你必須要有蠟條和印章,通常是一枚圖章戒指,而且你必須要用火;你要用火來軟化蠟條,因為火對蠟所起的作用,使它能軟化並得以蓋上印章。如果你不用火軟化蠟條便在其上蓋印,那麼,只有兩件事情可能發生:一就是那塊蠟會裂開,二就是蠟的表面只留下一個印章的輪廓而已。但是如果那塊蠟的本質被改變了,被火軟化了,那麼,蠟便很容易受到影響,便能因應印章的圖像被改變了。現在把這個例子轉換一下:那蠟條就是你的心,印章就是真理──也就是神的話語,而火就是聖靈。

當我走近神的真理,聖靈讓我進到神面前,你看看發生什麼事呢?你可以了解到神的大能。你理解到神的大能,但沒有聖靈影響時,你說:「哦,神是大有能力的!」沒有聖靈的影響,我所能做的就是在你之上產生一種膚淺的印象;但是當有了神的靈,你了解到神的大能,就能「進到父面前」──真理開始光照、開始改變你,並於你心裏逐漸產生勇氣。當你了解到神的美善,就能產生一種新的平安;當你了解到祂的寬恕,就能產生一個全新的你,你得著釋放──你將罪的恐懼都擺脫了!當了解到祂的寬恕,就能產生一種新的慷慨與憐憫;當了解到祂的聖潔,你內心就能認罪和謙卑。你明白嗎?只有當神的靈在作工的時候,只有到那個時候,你才會看到真正的「進到父面前」。

我告訴過你,透過看這兩個介詞:「借著」基督和 「靠著」聖靈,我們理解到為什麼我們有些人沒有經歷「進到父面前」。你知道為什麼嗎?我們很多人在說:「我一直都在努力、我一直都表現得敬虔、我參與教會聚會已經好多年了,但我從來都沒有得到像你所說的教訓!從來沒有!」答案就是:沒有聖靈的影響,就沒有軟化。事實上,我必須說,你要謹慎小心,因為你越努力想表現得很敬虔、很有道德,卻沒有聖靈的影響在你身上,就像你將印章蓋在蠟上,卻只得到一個表面的輪廓,而最終的結果就是被砸碎!那正如你看到有人東奔西跑,去組織一些根本上大同小異的小組!這些人已經在極端的律法主義之下被砸碎了,也在沒有聖靈的聖經教訓之下被砸碎了。

你說:「為什麼聖靈的影響不在我的生命中發生呢?」唯一的答案可能是,你沒有借著兒子而來──這是唯一可能的答案。你可能會說:「好吧,我相信耶穌。」但是你卻試圖去自我介紹嗎?你是否來到神的面前,讓自己成為唯一的履歷表呢?你是否來到祂的面前,說:「天父,我很盡力的生活,所以我是應得的,我的日子勞碌,我已經努力過了,我已經很努力的了。」或者,你反過來說:「哦,主呀!哦,主呀!像我這樣臉皮厚的人來到你面前,你有權把我扔出去。但是福音是這麼說的:『耶穌為我還清了所有罪債,現在祂為我站在寶座前,祂是我的介紹人,是我的履歷表沒有別的了,在禰的眼目中,一切我所做的都是徒然。為了耶穌的緣故,拯救我吧。」如果你從來不曾這麼做、從來不曾借著祂而來──你明白這一點嗎?即使你竭盡所能要成為基督徒,但如果你從來不曾這麼做、不曾停止自我介紹、不曾借著耶穌而來,那麼,你們就沒有真正靠著聖靈而進到父面前。

現在我們得到什麼結論呢?讓我透過應用,來總結我們所學習到的真理。那就是:進到父面前、借著神的兒子、靠著聖靈所感。這裏有三類人。

第一類:你們有些人了解「進到父面前」的真理,因為你們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卻沒深入的經歷。我們來進行一些經歷的測試。很快的,只是要確知你是活著的!第一:當你進到父面前,當聖靈在你身上動工,當真理在光照的時候;當你在禱告中來到神的面前時,你感到重擔都卸下來了。「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你感到重擔都卸下來了。當你禱告的時候,你感到那些需要和煩惱全都卸下來了。「進到父面前」的第二個標記是:你擁有一份信心和勇氣。你不會說:「哦,天哪!為什麼神竟會聽我的話?」你看,你有勇氣和口才。第三:除了信心之外、除了重擔的卸下之外──第三:真正「進到父面前」的標記就是驚喜。有一位贊美詩作者寫道:「有時候當基督徒歌唱時,會有一道光線使他驚喜;是天父的兒興起,祂的翅膀有醫治之能。」當你讀神的話語時,真理的亮光會發現出來,思想如泉湧流。這就是進到父面前!你開始看見以前不曾見過的美麗:那些讓你驚喜的事物仿佛陽光投在水面上,熠熠生輝。你思如泉湧;新的美麗讓你驚喜不已。另一個「進到父面前」的標記,也是最重要的標記,就是你發現到這真的改變了你的生活態度。你認識什麼是進到父面前嗎?你知道我在說什麼嗎?每個真正的基督徒都了解,但是我也知道,每個真正的基督徒都會說:「我真希望我能更常的進到父面前。事實上,我最近真的忽略了!」

你可以怎麼辦呢?現在我要告訴你該怎麼做。即使你需要確認你正在借著兒子、靠著聖靈,得以進到父面前。借著兒子的意思是,你有因借著兒子進到父面前而感到高興嗎?你有為此高興嗎?還是你帶著「為我禱告」的清單,直接跑到神面前說:「主啊,今天我有很多事情要請求禰做的。」或者,你這樣的走到父面前:回想、思考這個事實,當你來到父面前禱告卻沒有被擊殺的唯一原因,是因為你是借著神的兒子而來;而你說:「哦,主啊,看看我擁有的身分地位;甚至神也不能指控我,因為神在耶穌基督裏已經為我成就了偉大的救贖。」你因進到父面前而高興,你某程度上經歷了進到父面前,你是否就這樣單單的跑到神面前?或者,你去享受並反省你所擁有的是何等的多?

聖經再三地說,你必須奉耶穌的名禱告──你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嗎?你認為這只是在禱告結尾時,為了敷衍了事的一件小事嗎?奉耶穌的名的意思,是你知道神會聽禱告的唯一原因,是因為那個不可撤銷的、永恒的引薦,而這個引薦是你在神的寶座前擁有的;你為此回味並著迷!你是這樣嗎?當然,另一件事就是你必須「靠著聖靈」。我們很多人沒有經歷進到父面前的原因之一,是我們不僅請求聖靈讓我們進到父面前,並且要渴望得到進到祂面前的經歷。我們很多人都在生活中叫聖靈擔憂。如果我們靠著「聖靈的感動」進到父面前,卻在生活中犯了忽略的罪或過犯,或是沒有履行基督徒的職責,又或是觸犯了神的誡命,那麼我們便叫聖靈擔憂了。然後,你竟然不明白為什麼沒能力進到父面前。你不可以這麼做!親愛的朋友,不要因此感到太沮喪──你必須了解到,有時神不會讓你輕易地進到祂面前,這是祂給你的考驗。因為神相當重視人的順服,當你內心幾乎沒有感覺;當你感覺跟祂沒那麼親近,卻仍然順服祂,祂知道那是相當困難的,祂也知道那是相當寶貴的,因此祂喜歡你有順服的心!但另一方面,我必須指出,神想我們擁有進到父面前的恩賜,而我們很多人沒能力進到祂面前,是因為我們的不順服與懶惰。因此,你必須借著耶穌而來,並且必須靠著聖靈。

我要跳過第二類人──我先告訴你是誰!第二類人是那些努力想要建立新教會的人──並非你們所有都是這類人! 一家「有活力的」教會經歷到進到父面前──這意味著這家「有活力的」教會是同時極力捍衛並傳揚信仰和真理的教會。這家「有活力的」教會並不害怕驚喜,因為進到父面前就是個驚喜。這家「有活力的」教會並不害怕驚喜。這教會富有創意,不是一成不變。這家「有活力的」教會是一家有準備、期待偉大事奉的教會,因為他們已經進到父的面前,但是我現在不能深入探討這個部分。

我想說最後的,就是你們當中有人從來都沒有經歷過進到父面前。親愛的朋友,你可能身處非凡的精英圈子裏──我不在乎你處於哪種圈子。假如你已經待在那個圈子內很長時間;假如你剛剛進入這個圈子;或者,你正想進入某個圈子,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是嗎?那麼,得以進入的這個願望得到滿足了。可是啊!不管你處於什麼圈子裏,如果已經待在那裏一段長時間,就會知道一點,除非你在神的同在裏,否則你毫無盼望!唯一能進到神的同在的途徑,就是來到父面前,借著兒子,靠著聖靈了。

詩篇84篇第1至2節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神呼籲。」

我們每一個人,不管你是否承認,那是你自我深處的語言:那扇大門已經敞開!讓我們進去吧!讓我們花時間安靜地禱告,說:「主呀,這就是我必須做的事情──將我今天晚上所學習到的實踐在我的生活中。」

讓我們低頭禱告:

如果你是一位心靈真的很幹渴的信徒,那麼,你要借著兒子來到父面前,提醒自己誰在這裏看顧你。別繼續試圖介紹你自己,不要為此擔憂。同時,你要願意戒除那些使聖靈擔憂、阻礙你進到父面前的事情。如果你知道你並沒有進到神面前,那麼,你真的需要接受基督作為你的救主,請跟我一起做這個禱告:

主啊,我不時地想要接近禰,但是一直以來我總是靠自己的努力,想要靠自我介紹來讓禰認識我。我以為我所做的許多事情可以幫助我進到禰裏面,但是原來只有耶穌基督與祂的救贖大工才可以讓我進到父面前。現在我接受耶穌作為我的救主。天父,主啊,因為耶穌的緣故,求禰接納我。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