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聖徒
幾年前,我在週日敬拜時採訪了兩位集勇氣和信心於一身的基督徒。一位叫本.福瑞斯。因爲信靠耶穌,本選擇公開對抗津巴布韋的暴政。結果,他受到政府酷刑折磨,眼睜睜看着自己年邁的岳父、岳母被鞭打,最終離世。但即便面對如此殘忍的劊子手,本還是選擇愛他們,併爲他們祝福。
第二個人是位牧師。他來自一個至今仍然使用暴力迫害基督徒的國家(目前,全球還有十六個這樣的國家)。他被捕入獄,因爲信仰被判死刑。面對死亡,這位牧師仍堅稱相信耶穌。
如此偉大的信心令人讚歎。這些基督徒給世界帶來了亮光和啓迪,並激勵我們所有人在患難時刻持守信心。
偉大的公義
箴言29:1-9
我特別佩服那些爲窮人和弱勢羣體發聲的教會、個人,以及組織。聖經無數次提到貧窮和不公。有一個特殊版本的聖經,叫做“貧窮公義版”,這版聖經標出了所有關於貧窮和公義的經文,竟多達2千多節。
公義至關重要。“王借公平,使國堅定。索要賄賂,使國傾敗”(4節)。住在一個賄賂成風的國家是場噩夢。“公平判斷的明主使國家平穩;剝削人的暴君只會留下一堆垃圾”(4節 – 信息版聖經)。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公義。但能夠居住在一個司法體系相對公正的國家真是很大的祝福。
“義人增多,民就喜樂。惡人掌權,民就嘆息”(2節)。換句話說,“好人執政,人人都高興;壞人當道,人人都哀嘆(2節 – 信息版聖經)。
義人的良心清潔,因此可以歡唱、喜樂。而惡人作惡多端,被人恥笑(6節)
“查明窮人的案”(7節)—— 這是義人的一大特點:“良善的心明白窮人的艱難;冷酷的心卻毫無憐憫(7節 – 信息版聖經)。
主啊,請幫助我們爲改變世界盡一份力。讓我們把公義帶給窮苦、無家、無自由和飢腸轆轆的人。
偉大的敬虔
彼得後書2:1-22
我特別感激森迪.米勒主教,蘭尼埃羅神父,以及許許多多平凡的基督徒。他們給我帶來了很多啓迪,是敬虔的榜樣。
新約特別警告基督徒要小心散佈異端邪說的人,因爲他們“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1節)。去年,一個來自韓國,自稱“新天地”的異端在倫敦特別猖狂。這些人假借“學聖經”之名,專門到教會中誘騙剛剛信主的基督徒。他們的“查經小組”帶領人鼓勵、誘導組員說謊、行騙。而本章經文就是針對這些說謊的“先知”和不道德的假教師的。
彼得將“假教師”與挪亞和羅得的敬虔生活相對比(1節)。
挪亞是他那個世代“唯一敬虔之人”(5節 – 信息版聖經),他雖居住在“不義的人”當中,卻努力“傳播義道”(5節)。
羅得是個“好人”(8節 – 信息版聖經),是個“常爲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7節)。
彼得書信的第一受衆正面臨假教師的攻擊。這些假教師“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自取速速地滅亡。將有許多人隨從他們邪淫的行爲,便叫真道,因他們的緣故被毀謗”(1-2節)。彼得用挪亞和羅得來鼓勵這些基督徒 —— 挪亞和羅得不與虛假妥協,結果保全了性命。
假教師並不是和彼得意見有分歧的基督徒。他們根本不是基督徒,他們的生活和教導與基督信仰背道而馳:“他們滿眼是淫色(淫色原文作淫婦),止不住犯罪。引誘那心不堅固的人,心中習慣了貪婪,正是被咒詛的種類。他們離棄正路,就走差了”(14-15節)。他們專門“用肉身的情慾,和邪淫的事”來引誘人(18節)。“他們應許人得以自由,自己卻作敗壞的奴僕。因爲人被誰制伏就是誰的奴僕”(19節)。
我們都很容易犯這兩種罪,所以彼得纔會這樣擔心。彼得談到了沉迷宴樂(13節),追求性解放(14,18-19節),貪圖金錢(15節) —— 這都是現代人竭盡全力追求的東西。
假教師就是這些虛妄之事的奴隸。他們不但自己深陷其中,還引誘他人一同犯罪(尤其是初信者),使他們失去真正的自由(18-19節)。虛浮的享樂看似能帶來自由,但全無意義,最終將人引向更深的空虛。人只有遵行神的道,才能得到真自由。那些追求假神,並教唆其他人一起犯罪的,就是“無水的井,是狂風催逼的霧氣,有墨黑的幽暗爲他們存留”(17節)。
這是個極其嚴肅的警告:“倘若他們因認識主救主耶穌基督,得以脫離世上的污穢,後來又在其中被纏住制伏,他們末後的景況,就比先前更不好了。他們曉得義路,竟背棄了傳給他們的聖命,倒不如不曉得爲妙”(20-21節)。
主啊,世界對我們的拉扯真是很大。請幫助我永遠不要背離你 —— 我的救主,耶穌基督。
偉大的信心和勇氣
但以理書3:13-4:18
那些極具信心與勇氣,在任何威嚇面前都不放棄信仰的人讓我敬仰不已。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拒絕給金像下拜。即使面對要被扔進火爐的威脅,他們仍持守信仰,單單敬拜真神。他們下定決心,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做對的事;因爲他們相信神,且相信如果神願意,他定然能救他們脫離虎口。
他們對王說:“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阿,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3:16第二段 – 18節)。
對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來說,設法逃出去也不是沒有可能。或者,他們可以跟尼布甲尼撒協商,稍稍妥協,找個折中的辦法。但他們完全相信神,相信他若願意,就能拯救;即便神沒有出手相救,他們依然會信靠、順服他。
這三人的信心真是太令人鼓舞了。在面臨艱難抉擇時,我們也應該像這三位年輕人一樣,先問自己“什麼是對的事情”—— 若你知道正確的道路,就要義無反顧走到底。
他們對神的絕對信心也震撼了尼布甲尼撒。王向火爐中望去,看到還有一個人行走其中,他既沒有被捆綁,也沒被火燒,這個人看起來好像“神子”(25節)。讀過新約的人都知道,除了耶穌,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在這樣的熬煉下與人同在,並救他們脫離患難!
當這三人從火爐中出來時,“頭髮也沒有燒焦,衣裳也沒有變色,並沒有火燎的氣味”。(27節)如果你正遭遇如火一般的考驗,你可以確信主耶穌基督與你同在。
連尼布甲尼撒都被他們的行爲震撼了(28節)。他的態度發生了改變。神花了好長時間才讓尼布甲尼撒開始明白真理。他曾經見過但以裏的信心(第二章),但他那時並沒有悔改。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對尼布甲尼撒的影響也很大,但他依然沒有完全歸信耶和華。
第四章描述了尼布甲尼撒是怎樣最終認識神的。分享見證是一件美好且令人喜悅的事:“我樂意將至高的神向我所行的神蹟奇事宣揚出來”(4:2)。此時,尼布甲尼撒的態度已經完全改變,他願意把榮耀都歸給神(3節)。
尼布甲尼撒說,他曾經擁有想要的一切 ——“我尼布甲尼撒安居在宮中,平順在殿內”(4節)。但在表面的榮耀背後,掩藏着一顆極度恐慌的心(5節)。
《但以裏書》的一個主題是:神如何使用但以裏、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來改變一個國王的心,最終改變整個國家。
主啊,請幫助我做正確的事,無論代價有多大。我爲身邊那些大有信心、膽氣過人的弟兄姊妹感謝你。他們提升了我的視野,讓我看到在神凡事都能。
佩泊的補充
箴言29:7
“義人知道查明窮人的案。惡人沒有聰明,就不得而知”。
我去過津巴布韋,我被那裏的教會深深震撼。那真是個閃閃發光的教會。我們遇到了很多腳踏實地的基督徒。他們願意幫助窮人,願意從一點一滴做起,改變社會。神有沒有讓我也看到身邊的不公義呢?
今日金句:
義人知道查明窮人的案。(箴言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