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 有一位神!
甘力克

有一位神!

我作律師有十年之久。對於任何案件來說,證據都是最重要的。我看重證據。如果不是認爲基督信仰是建立在無可爭辯的證據基礎上,我是不可能成爲基督徒的。有極爲可信的證據證明,耶穌基督的生、死和復活都是歷史事實。

近些年來,市面上悄然出現了一種所謂“新無神論”的書,這類書的中心論點就是:人類無法找到關於神存在的證據,因此神是一種“幻覺”(例如,《幻象之神》,《神不偉大》等等)。當然,聖經從來沒有試圖提供神存在的科學證據,但它確實提到了“親眼見過”(彼得後書1:16)。此外,聖經還宣稱“有一位在天上的神”(但以裏書2:28),並說 “耶和華爲大,超乎萬神之上”(詩篇135:5)。

信靠真神會讓你獲益無窮。當你認真學習神的話,並大膽宣告“有一位神”時,你就能在信仰之路上不斷向前。

宣告神的偉大

詩篇135:1-12

詩人宣告:“耶和華本爲善”(3節);“耶和華本爲大”(5節)。詩人記念神和他子民的親密關係(4節)。當他看到神所創造並看護的天地萬物時(6-7節),就禁不住爲神作見證,證明神的保守有多麼奇妙(8-11節)。詩人對神的信靠是建立在一系列親身經歷和證據基礎上的。

面對如此偉大的神,我們應該誠心敬拜。詩人一次又一次呼召人們要“讚美耶和華”。在這首詩的前三節中,他五次重複“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讓我們讚美主!

主啊,今天我要讚美敬拜你。我要完全依賴你。

宣告神的話

彼得後書1:1-21

如過你想和神建立親密關係,就要留出時間與他交流。當你學習神的話語時,你的信心和靈命就會不斷成長。建立和維護人際關係的關鍵因素就是溝通;同樣,你也要和神不斷溝通。

本書信是由“作耶穌基督僕人和使徒的西門彼得”(1節)所作;它着重論述了“信心”—— 這信心來自彼得和他的讀者對‘更新生命之神’的親身經歷。(1節 – 信息版聖經)

信心極其寶貴(1節)。“恩惠”和“平安”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兩個禮物。彼得說,“因你們認識神和我們主耶穌”(2節),神已經將這禮物豐豐富富賜給你們了。

信心不是盲信。而是“真理”(12節)。有些人認爲聖經是古人捏造的故事(16節),但彼得聲稱,我“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他降臨的事,告訴你們,並不是隨從乖巧捏造的虛言,乃是親眼見過他的威榮”(16節)。彼得特別強調了耶穌登山顯榮這件事(17-18節)。那時,彼得親眼見到耶穌彰顯自己的身份和榮耀(參看馬可福音9章;馬太福音17章;路加福音9章)。彼得做見證說:這是“我們親眼所見”!(16節)

“目擊證人”這個詞常被用在法庭上,是指身在事發現場,並親眼見到事情經過的人。有關耶穌的證據更像是法庭供證,而非科學或數學證據。有大量目擊證人做證,說耶穌就是神的兒子。使徒的信心不是盲信。而是以他們親眼所見的事實爲基礎。彼得說:“我們所聽到、看到的再真實不過了”(彼得後書1:19 – 信息版聖經)。

彼得還提醒讀者聖經是大有能力、十分可信的:“因爲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21節)。今天,聖靈仍然通過聖經說話。當你通過聖經體驗到聖靈的同在和大能時,你便會對聖經有更大的信心。

信心不是概念和理論,而是改變生命的能力。彼得說,通過聖靈,神已經“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3節)。

以這個真理爲基礎,彼得鼓勵我們要“補足自己的信心”,也就是說在信心之外,還應成就其他美好品質:“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衆人的心”(5-7節)。這些品質可以讓你成爲一個“高效”的基督徒(8節),並使你在跟隨主的道路上堅定到底 (10-11節)。

主啊,感謝你,因爲我們信心的基礎是真實的“目擊證據”和親身經歷到你的同在。請幫助我和你更加親密,因爲我信靠你的話。

宣告“有一位神”

但以理書2:24-3:12

拒絕與世界妥協。不管別人說什麼、做什麼,你都要鼓起勇氣宣告:“有一位神”。

我有一位非常敬虔的基督徒朋友,他外號叫“長臂猴”。他年輕時在倫敦的謝爾福瑞茲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有一天,百貨公司的總裁戈登.謝爾福瑞茲去那裏視察。此時,電話響了。打電話的人想和戈登說話。但戈登對“長臂猴”說:“就說我不在”。而他說:“您還是親口告訴他吧”。戈登不得已接了電話,事後他大發雷霆。但長臂猴卻說:“如果我可以替您撒謊,那以後,我就會對您撒謊”。從此,長臂猴成了戈登最信賴的下屬。

但以裏和他的三個朋友堅信“有一位神”,因此他們拒絕與世俗妥協。通過言語和行爲,他們大膽宣稱:“有一位神”。

但以裏相信,“只有一位在天上的神能顯明奧祕的事”(2:28)。今天舊約經文中記載了兩個故事,它們都與這個信心有關。第二章告訴我們但以裏堅信“神會顯明奧祕的事”(28節)。出於這個信心,但以裏果斷行動。在第三章中,因爲堅信神的存在,但以裏的三個朋友寧可死,也不願敬拜任何假神。

但以裏十分謙卑,他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夠解夢,不是因爲自己有智慧,乃是靠神的恩典(30節)。

神告訴尼布甲尼撒三件事情,這三點對你也同樣適用(36-38節):第一,你所有的一切都是神賜的。第二,是神把你放在現今的位置上。第三,是神塑造了今天的你。

人根本沒有驕傲的資本。因爲我們所有的能力、恩賜以及資源都是神賜的。

但以裏繼續解夢:再強大的帝國(有可能是巴比倫,接着是波斯,再接下來是亞歷山大大帝統治下的希臘,最後是羅馬),無論它是巴比倫、羅馬、英國、蘇聯,還是美國,它的輝煌總有一天會結束。沒人能永遠屹立不倒。

但以裏說,唯有一個王國可以存到永遠(44節)。這個王朝的基石是一塊“非人手鑿成的石頭”(34節)。“金,銀,銅,鐵,泥都被它一同砸得粉碎”。

而打碎這一切的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35節)。我們知道,這塊石頭就是耶穌基督(參看以賽亞書28:16;彼得前書2:4-8;詩篇118:22-23)。耶穌就是神本人;他是神的兒子(“這石頭不是人手鑿成” - 但以裏書2:34)。耶穌的國正在不斷壯大(“充滿天下”- 35節)。

現如今,全世界約有20億人聲稱是耶穌的跟隨者。耶穌的國將持續到永恆(44節)。這就是“我們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彼得後書1:11)

但以裏之所以能身居高位,不是因他有屬世的智慧,而是神在暗中幫助那一心要順服他的人。但以裏不像術士只求討好人,他清楚知道自己的神,只會去做討神喜悅的事。

但以裏和他的三個朋友寧可死,也要對神忠心(但以裏書第三章)。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爲有一位神,他主宰一切。

主啊,請幫助我用言語、行動向世界宣告有一位神,你主宰一切。

佩泊的補充

彼得後書1:5-8

如果我們不想一生碌碌無爲,就要不斷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更多知識、更加自制、更能忍耐、更敬虔、更良善、更有愛。我們永遠不能滿足現狀、沾沾自喜,而是要不斷提高人生的標杆。

今日金句:

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彼得後書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