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生活面面觀
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以及生活的任何領域,領導力都至關重要。什麼纔是領導力?
“領導力就是策略和品格的結合。但如果只能取其一的話,就忘掉策略吧。”這句話出自1991年海灣戰爭盟軍總指揮諾曼.仕華科夫Norman Schwarzkopf將軍。世間真正重要的東西就是品格。最終,勝敗取決於品格。
在教會中,我們習慣把那些“正在加入的人”和“肩負領袖職責的同工”區分開來。但教會不是陳列完美男女的博物館,教會是一所醫院,是醫治和復原的地方。所有受傷的、疼痛的、破碎的和有病的人都應該在這裏尋得治癒。教會是罪人的集體。教會的大門應該很寬,任何人都可以進來 - 無論他們的生活方式有何等不同。
但另一方面,我們卻不應該將個人生活與新約教導相悖的人放在領袖位置。領袖不僅僅是職能上的,還肩負成爲榜樣的責任。領袖應當是全體會眾的楷模。當然,沒有人是完美的。你不需要變得完美才能成爲榜樣。但是,我們應該確保教會領袖的生活方式與品格和新約教導一致。
敬拜領袖
詩篇119:57-64
約翰.韋伯John Wimber曾說:“今天,真正的考驗不在於是否能寫出動聽、偉大的敬拜歌曲。而在於唱歌的人是否具有敬虔、高尚的品格。”
詩人就是“敬拜團隊”的領袖,他是與神親密同行的人。“耶和華是我的福分。我曾說,我要遵守你的言語。我一心求過你的恩。願你照你的話憐憫我。”(57-58節)
唯有那些全心全意尋求神的敬拜領袖才能帶領會眾在音樂聲中讚美神。詩人謹守神的道路:“我思想我所行的道,就轉步歸向你的法度。”(59節)
即便在真正的困難中,詩人都不曾忘記神的法度。“惡人的繩索纏繞我。我卻沒有忘記你的律法。”(61節)
詩人常在夜深人靜時得到靈感,“我因你公義的典章,半夜必起來稱謝你。”(62節)此外,與志同道合的敬拜者結伴而行相當重要:“凡敬畏你,守你訓詞的人,我都與他作伴。”(63節)
詩人是一位深深經歷聖愛的敬拜領袖,“耶和華啊,你的慈愛遍滿大地。求你將你的律例教訓我。”(64節)敬拜讚美的核心來自神對你的愛。
主啊,今天我要全心全意來尋求你的面。我一心尋求你的恩典。願你照你的話憐憫我。(58節)
教會領袖
提摩太前書3:1-16
從某種角度上講,每個基督徒都是領袖。從某種角度來講,影響力就是領導力。每天,我們每個人,在工作單位、家裏,和社區中都可以發揮影響力。但本段經文主要是針對教會領袖的。 教會是一個大家庭。教會是“神的家”(15節)。領導教會就好比領導一個大家庭。保羅反問道,如果一個人連家都管理不好,如何管理教會呢?(5節)
好領袖應該有能力管好自己的家(4,12節)(保羅用來形容“教會”的詞與“神的家”是一樣的)。教會領袖應該能夠依照智慧、愛心和忠誠來指引和培養自己的家人。
有趣的是,教會“監督”需要具備的品格與神對所有基督徒的要求是一樣的。蘇格蘭牧師羅伯特.莫里.麥凱恩Robert Murry McCheyne曾說,“會眾對我最大的需要就是我個人生活的聖潔。” 保羅列出了領袖所應具備的品格(2節)。領袖應該是“思維縝密”的。他們的個人生活應該無可指摘。
如果教會領袖已婚,就應該對自己的配偶忠誠。信實、忠誠、可信賴是好領袖的關鍵。而這些品格始於對配偶的忠貞不二。
好領袖應該是“充滿智慧的”(2節)。信靠神並不代表拋棄常識;恰恰相反,教會的重大決定都是滿有聖靈的敬虔領袖在認真禱告之後,運用常識做出理智的抉擇。
“監督”有時被翻譯成“主教”。希望成爲主教並沒有什麼不妥,“人若想要得監督的職分,就是羨慕善工。”(1節)
有一點需要指明 - 即主教與執事唯有一個區別,即“初入教的不可作監督”(6節),但保羅對執事並沒有這個限制。有時,人們說不應該讓剛信主的人擔任領袖 - 比如擔任啓發課程的小組長。而我的回答通常是:我們並沒有叫他去當主教,只是作啓發小組的主人而已!
保羅之所以不讓初信的人擔任“監督”,原因在於“怕他們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罰裏。”(4-6節)魔鬼就是因爲驕傲而墮落。陷入屬靈驕傲是所有基督徒領袖都會面臨的危險。
檢驗執事的標準與檢驗監督的標準非常相似。執事的字面意思就是“僕人”。最初,執事是一羣專門管理教會飯食的基督徒(使徒行傳6:1-7)。耶穌給“僕人領導模式”做出了最佳詮釋(馬可福音10:35-45)。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曾說,“一個服侍他人的生命纔是最有價值的。”如果你不屑於服侍人,那你根本不具備領袖的素質。
這些僕人般的領袖(包括他們的配偶 提摩太前書3:11)應該被大家廣泛認可。在甄選教會領袖時,對於已婚的候選者,他們的配偶也應被納入考覈。他們應該是真摯敬虔、受到尊重、不會醉酒、誠實可靠、滿有信心、可以信賴,且忠於配偶的基督徒(提摩太前書3:8-12)。
總而言之,領袖應該具有敬虔的品格。其實,在所有對於領袖的要求中,唯有一條與品格無關,這就是“善於教導”(2節)。因此,教會領袖既應該具有良好品格又要善於教導。
馬克.吐溫曾這樣諷刺道:“能做正確的事非常棒。但能教導什麼是正確的事就更棒了 - 而且還容易得多。”基督徒領袖的任務就是要盡力幫助會眾的生活、品行與聖經所教導的真理統一起來。這對所有人都是挑戰,基督徒一生奮鬥的目標就是要更像耶穌(16節)。
當然,不管是執事還是監督,候選人都應該“先受試驗。若沒有可責之處,然後叫他們作執事”(10節)。未被檢驗的信心尚不值得信賴。我們的信心要經過曠野;要面臨患難和失望的檢驗。但願患難能夠鍛造我們的品格,使我們更加成熟,最終能勝任領袖的重任。
主啊,通過你的靈,請幫助我達到你所提出的所有要求。做到無可指摘。
先知領袖
耶利米書38:1-40:6
對神忠心耿耿,具有敬虔的品格 - 但這並不意味着你可以一生富足安康,無憂無慮。先知耶利米的經歷正是如此。
我們應當效仿耶利米。他在任何情況下都忠誠於神。儘管一生歷盡患難,但他始終堅持聆聽神的話,並且把它們信實地傳講出去。
耶利米一次次遭受威脅、鞭打、被囚禁。猶太人先是把他關進地牢,然後又將他投入一個乾枯的水井,想活活餓死他。耶利米並不妥協,他依然要傳講神的話。
面對耶利米的一再警告,以色列人始終無動於衷,他們甚至曲解他的話(38:4),毀謗他破壞士氣,禍國殃民。如果你也被人詆譭、誤解,請不要感到驚訝。
當耶利米被人從井中拉上來後,他第四次被帶到西底家面前。西底家沒有一點骨氣,只會想入非非。他之所以悖逆神的律法,就是因爲懦弱(19節)。西底家特別害怕羣眾 —— 這與審判耶穌的比拉多有幾分相似。
爲了不讓西底家品嚐悖逆的惡果,神先後四次警告他。但西底家每一次都懦弱無力,最終選擇違背神的旨意。《耶利米書》39章向我們透露了事件的結局。耶利米的冤屈最終得以昭雪。(40:1-6)
主啊,請賜福並堅固教會的領袖。願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品格能夠激勵到所有人,讓我們也能獲得一個碩果累累的人生。
佩泊的補充
提摩太前書3:11
女執事(或作妻子)也是如此,必須端莊,不說讒言,有節制,凡事忠心。
挑戰不小啊!
今日金句:
耶和華是我的福分,我曾說,我要遵守你的言語。
我一心求過你的恩,願你照你的話憐憫我。(詩篇11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