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話,神的話
演員大衛.蘇切特David Suchet因出演《大偵探波羅》而被人熟知。有一次,蘇切特在美國。他躺在酒店的浴缸裏,突然產生了想要讀聖經的衝動,於是找到一本“基甸聖經”。他從新約開始讀起。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大衛.蘇切特與耶穌基督相遇。他說:
“不知怎麼的,我特別想再讀讀聖經。這是我成爲基督徒最關鍵的一步。我從《使徒行傳》讀起,然後讀到保羅的書信,就是《羅馬書》和《哥林多前後書》。這些書卷都是在我看完福音書之後讀的。突然間,我在《新約》中找到了生命的方向。”
人類歷史上最有力量的話都被記錄在聖經中。“話語”/“道”就是聖經的主題之一。在今天的經文中,我們將看到“話語”這個詞的不同含義。
• 首先,“話語”指人的話。人的話可能造福,也可能降禍。
• 第二,“話語”指神的話。最終,神的話就是耶穌基督(約翰福音1:1,希伯來書1:2)。但“話語”也指聖經,以及人們在教授聖經時所說的話。(提摩太前書4:1-16)
• 第三,聖經還用“耶和華的話”表示先知預言(耶利米書42:7)。今天,神依舊通過先知性信息向教會說話。(提摩太前書4:14)當然,我們需要明白這二者的區別。舊約中的先知預言是百分之百“耶和華的話”,是聖經的一部分;而今天的“先知性話語”需要被驗證,檢驗標準就是聖經。
善用你的話
箴言25:11-20
1.造福的話
我們所說的話非常重要。有時,話語的果效驚人。如果話說到點子上,就能產生美妙的果效:“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11節)
還有一種話好似“良藥苦口”,雖不悅耳,但讓人受益(12節第二段)。接受批評的確不易,但正如《箴言》所說,“智慧人的勸誡,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12節)真正愛你的人才會勸誡你。敢於獻上“勸誡”的朋友是無價的。
忠誠的朋友或信守諾言的使者給人帶來祝福。“忠信的使者,叫差他的人心裏舒暢,就如在收割時,有冰雪的涼氣。”(13節)
人的舌頭大有能力:“恆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15節)信息版聖經的翻譯是:“溫柔的話可以拆毀堅固的防禦。”
2.降禍的話
《箴言》的作者同時表明,錯用言語會帶來很多危害。空洞的承諾讓人失望。許下諾言,但又不能遵守,就好比“空誇贈送禮物的,好像無雨的風雲。”(14節)
總體來說,只和一個人或者一種類型的人交談並不明智:“如果你交到一個朋友,不要熱情過頭。整天膩在一起也會讓人厭煩”(17節 - 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我們需要在人際關係中把握平衡。聊天也需要有智慧。
另一種錯用言語的情形是作假見證。作假見證不只發生在法庭上,這種行爲在日常生活和網絡交流中更常見。“作假見證陷害鄰舍的,就是大槌,是利刀,是快箭。”(18節)無論是讀到還是聽到詆譭人的不實之言,都會讓當事者非常痛苦。
主啊,感謝你。因爲話語可以帶來祝福。今天,請幫助我善用言語。讓我只說祝福人、造就人的恩言。
虔心學習神的話
提摩太前書4:1-16
看到那些已經“決志”的基督徒離棄信仰,真讓人傷心失望。保羅表明確實會有基督徒拋棄真道,轉而 “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1節) 確保我們不上當受騙的關鍵是認真學習真理 —— 就是由聖靈啟示出的、神的話。
保羅警告我們要小心假教師,他們“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3節)。保羅寫道,“聖靈明說……”(1節)“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着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爲聖潔了。”(4-5節)
保羅勸勉提摩太要將他所學的“真道的話語”傳遞下去(6節)。傳講“可信的,十分可佩服”的話(9節),即“永生的神是萬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10節)就是“純正的教導”。
保羅希望提摩太要“吩咐人,也要教導人”(11節)。他應該成爲會眾在言語(以及生活、愛心、信心和聖潔)上的榜樣。保羅要求提摩太全心全意投身在“宣讀,勸勉,教導”神的話(13節)上。對基督徒領袖來說,宣講聖經絕對是事工的重中之重。(參看5:17)
這些都是“在敬虔上操練自己”(4:7)的一部分。鍛鍊身體、保持健康很重要:“操練身體,益處還少”(8節第一段),但操練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8節第二段)。
年齡並不能代表屬靈成熟度。保羅寫道:“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11節)無論年輕還是年老,關鍵是看你能夠立下什麼樣的榜樣。年齡也不是能否教導神話語的門檻。
保羅要求提摩太要謹慎自己的言行和對他人的教導(16節):“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16節)
保羅還提到,長老們曾爲提摩太按手禱告,以先知性預言祝福提摩太。保羅將這稱爲提摩太的恩賜。新約表明神會借先知說預言的方式將“話語”賜給人。此處就是例子。
主啊,請幫助我在敬虔上操練自己(7節第二段)。幫助我認真研讀聖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爲榜樣。(12-13節)
仔細聆聽先知的話
耶利米書40:7-42:22
你是否常常先做決定,然後才從神那裏尋求印證以表明自己是對的?
我就曾經這樣做過。但這並非明智之舉。今天舊約經文所記載的事件就是例子。猶大人已經決意要下到埃及去,他們希望通過耶利米聽到神的旨意,但這旨意必須符合他們的意願。如此掩耳盜鈴只能導致滅亡。
在舊約先知中,耶利米以能夠聽到“耶和華的話”而聞名。(42:1-7)
以色列已經來到了她歷史的最低谷。基大利被任命爲仍舊留在本地之“餘民”的長官(40:7),但竟被以色列權貴謀殺(40:7- 41:15)。巴勒斯坦地區的水資源極其匱乏,污染供水系統是一種無視公共利益、破壞力極大的行爲。(41:9)
約哈難掌握軍事技能,他完全有能力擔當重任。但他確信巴比倫人將實施報復,因此一心只想快快逃到埃及。在這一點上,約哈難與耶利米產生了分歧。
約哈難帶着一羣軍事領袖來到耶利米那裏,懇請他求問神,“願耶和華你的神指示我們所當走的路,所當作的事。”(42:3)
耶利米的回答是:“我必照着你們的話禱告耶和華你們的神。耶和華無論回答什麼,我必都告訴你們,毫不隱瞞。”(4節)
他們承諾道:“我們現在請你到耶和華我們的神面前,他說的無論是好是歹,我們都必聽從。我們聽從耶和華我們神的話,就可以得福。”(6節)
但即便是耶利米,也沒有即刻聽到神的指示。“過了十天,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7節)
耶利米把神的話原原本本傳給猶大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 如此說……(9節)。如果以色列人留在故土,神將賜下祝福(10-12節),如果他們逃到埃及,神將審判他們的悖逆(13往後)。”
其實,猶大人早已決定好要怎麼做,他們只希望神會認同他們的做法。他們並沒有順服神的話(21節)。我們求問神的旨意應該是在做決定之前,而不是之後!
主啊,感謝你通過聖經和先知向我們說話。請幫助我仔細聆聽你的話語,並且能夠遵守它們。
佩泊的補充
“你的腳要少進鄰舍的家,恐怕他厭煩你,恨惡你。”
疫情改變了很多事。以前,我常抱怨家裏總有人來訪,但現在就特別懷念當年家中那股熱鬧勁。等到再次擁有“社交自由”,我一定會加倍珍惜。
今日金句: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