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生活六要素
1939年,意大利北部。十九歲的奇亞拉.魯比基Chiara Lubich正和幾個朋友在一起聊天。突然,炸彈從他們頭上呼嘯而過。大家同時感嘆道:“世間有什麼東西是炸彈不能摧毀的嗎?”他們的答案是:“有,神的愛!”
這羣年輕人曾經歷過神如潮水般的愛。他們想把這愛分享出去。於是,他們開始效法神,以愛爲宗旨來生活。(以弗所書5:1-2)他們幫助有需要的人;把僅有的食物分給窮人;給衣不蔽體的人找來衣服,並盡力安慰悲傷的人。
奇亞拉和朋友們身上散發出的愛是如此炙熱,人們將他們稱爲“Focolare”,就是熔爐的意思。如今,Focolare已經遍及182個國家,有2百多萬名會員。Focolare成員的生活準則就是耶穌提出的“黃金法則”:你們願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馬太福音7:12)
愛是實實在在的,要付出行動。奇亞拉說:“愛人如己…… 想象一下,如果個人之間,民族之間、甚至國家之間都能奉行這條原則,如果每個人都能愛其他國家像愛自己的祖國,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美好。”
我們該如何效法神,並且過一個有愛的生活呢?
被聖靈充滿
詩篇112:1-10
只有住在基督徒體內的聖靈才能夠塑造出一個效法神的生命。本段經文中描述了神對他子民的期望;這些期望與保羅在《加拉太書》5:22-23提到的“聖靈的果實”相得益彰。被聖靈充滿的生活是:
• 仁愛(“憐憫”,詩篇112:4)
• 喜樂(“甚喜愛”,1節)
• 和平(“總不懼怕”,8節)
• 忍耐(“他心堅定,倚靠耶和華”,7節)
• 恩慈(“施恩與人,借貸與人”,5節第二段,施捨錢財,賙濟窮人,9節)
• 良善(“義人被記念,直到永遠”,6節第二段)
• 信實(“他心確定”,8節第一段)
• 溫柔(“有恩惠”,4節第二段)
• 節制(“他永不動搖”,6節第一段)
這些品質統統來自於認識神。認識神的基本方法是閱讀並默想神的話。“敬畏耶和華,甚喜愛他命令的,這人便爲有福。”(1節)
主啊,請幫助我過一個被聖靈充滿的生活,請幫助我結出 “聖靈的果實”。
被神改變,更像耶穌
以弗所書4:17-5:7
耶穌將生命獻給世人,這就是愛的終極榜樣。使徒保羅寫道:“所以你們該效法神,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也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爲我們舍了自己,當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獻與神。”(5:1-2)正如聖.奧古斯丁所說,“爲了讓我們更像神,神變成了我們的樣子。”
這“愛的生命”看起來是什麼樣的呢?
保羅談到以弗所信徒應該如何“認識基督”(4:20),只有通過認識基督,他們才能“將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23-24節)
什麼是“聖潔”?
保羅舉了6個有關聖潔的例子。這些例子讓我們曉得該如何在聖潔中彼此相待。(4:25 – 5:7)
1.真實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爲我們是互相爲肢體。”(25節)
這就是誠實、正直的生活。當我們談到“聖潔”時,要避免過於拉伸它的尺度。從聖潔到“比你聖潔”,從敬虔到令人厭惡 —— 其差別只有分毫而已!卸下虛假面具本身就是一種聖潔,當我們承 認自己與完美相差甚遠時,便能得到極大釋放。如果我們可以真實面對彼此,僞善就無處容身了。
2.憤怒
“生氣沒有什麼不對。如果有正確的理由,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讓怒火演變成報復。也不要讓怒氣發酵。不要含着怒氣上牀睡覺。別給魔鬼留下破口。”(4:26-27 – 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 雖然從本質上說憤怒並不是罪,但憤怒卻會引人犯罪。藉着憤怒,魔鬼很容易找到破口來攻擊我們。對待憤怒這種情緒要特別謹慎。
從另一個角度看,憤怒也有積極一面,甚至可能是出於神的。神也憤怒(5:6),但他卻能控制自己的怒氣。耶穌憤怒都出於正義,因爲他恨惡罪。正因爲對奴隸制度深惡痛絕,威伯福斯Wilberforce才走上了抵制販奴的道路。
3.工作與慷慨
“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28節)
聖潔常被誤解爲要和“污穢”的人分開。例如,避免和“不聖潔”的同事來往。但保羅的觀點則非常不同。他將工作看成是聖潔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一方面能帶來滿足感,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辛苦、付出和爭戰。人們每日早出晚歸是爲了什麼?答案是:爲了成爲聖潔。
保羅感到有必要提醒以弗所教會的信徒:“不要再偷”;顯然,教會中某些人曾經犯過偷竊罪。接納並關懷有犯罪前科的人是教會義不容辭的責任。但這些曾經失足的人也必須學習付出,不能再好逸惡勞。
重新作人的最好辦法就是努力工作,這樣他們還可以“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28節)。對任何人來說 —— 不管是洗心革面的罪犯還是普通人—— 工作都是“成爲聖潔”的必經之路。
4.鼓勵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29節)。
言語很重要。我們的話要麼建造人,要麼摧毀人。要用嘴巴來行善,去鼓勵、造就他人。
鼓勵就好像陽光。說鼓勵的話無需破費,但卻可以溫暖心靈、改變生命。
5.恩慈
“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或作陰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31-32節)
在保羅眼中,聖潔教會是一個摒棄苦毒和憤怒,能夠自我剋制,不傳播流言的團體。這個團體可以敞開雙臂歡迎那些作奸犯科、生活亂七八糟、離婚、寡居以及被他人拋棄的人。在這裏聚集的每一個人都需要得到寬恕。而寬恕也可以在此地自然流淌 - 因爲被寬恕的人才能寬恕他人。
教會不是展出完美公民的博物館,好像進進出出的每個人都要看起來聖潔。相反,神希望教會成爲一所醫院,可以醫治纏裹受傷的、生病的、破碎的人,幫助他們得到恩典和痊癒。
6.清潔
正因爲教會是一個良善、恩慈和仁愛的團體,所以它纔會歡迎任何人。但同時,神也要求我們過一個清潔的生活,“至於淫亂,並一切污穢,或是貪婪,在你們中間連提都不可”。(5:3)
神呼召我們拋棄以自我爲中心(3節- 4節第一段),過一個以神爲中心,常常感恩的生活(4節第二段)。保羅在此也提出了嚴肅的警告。神會赦免人的罪,但是,如果人不斷抵擋神,選擇繼續活在罪中,此人將無法承受神的國(5節)。
主啊,請幫助我過一個有愛的生活,並且越來越像耶穌。
越來越像仁慈的天父
以賽亞書63:1-65:16
神對以色列的愛就像一位慈父:“你是我們的父”(63:16;64:8)。 “從萬古以來,你名稱爲我們的救贖主!”(63:16)
就像神愛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一樣,神也愛我們 —— 如同父親愛自己的孩子。以賽亞談到了神的良善:“我要照耶和華一切所賜給我們的,提起他的慈愛,和美德,並他向以色列家所施的大恩,這恩是照他的憐恤和豐盛的慈愛賜給他們的。他說,‘他們誠然是我的百姓,不行虛假的子民’。這樣,他就作了他們的救主。”(63:7-8)
即便我們“都像不潔淨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64:6),但神依然愛我們。
神就是慈父,若神的孩子受苦,或誤入歧途,神也會痛苦、難受。(63:9節第一段)“求你垂顧我們,我們都是你的百姓”。 (9節第二段)
神對你的計劃是眼所未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以賽亞書64:4,哥林多前書2:9)
主啊,感謝你的愛大過任何人間的父親。感謝你,正因爲你愛我,我才能夠愛身邊的人。
佩泊的補充
以弗所書4:26
“不要含怒到日落。”
不要帶着怨氣上牀睡覺!
今日金句:
一切苦毒、惱恨、憤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 (以弗所書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