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 戰勝邪惡
甘力克

戰勝邪惡

布魯斯.斯切特是個成功的律師。他曾是個徹底的無神論者。雖然家人都去教會,但他堅持不去;他更願在週日打高爾夫球。後來,在太太和三個女兒的強烈要求下,布魯斯來到了啓發課堂。他好爭辯、甚至充滿敵意。啓發課程中的所有話題都沒能改變他,直到將近結尾,在上完“如何抵擋邪惡?”這節課後,布魯斯被觸動了。結束時布魯斯對我說,“作爲律師,我見過太多邪惡。我一直都相信有邪惡力量存在。今晚的話題讓我很震撼,如果宇宙中有惡的力量,那就一定存在某種善的力量。”

布魯斯在當晚成了基督徒。自那以後,他極其熱切地服侍主,他的事工影響了成百上千人的生命。

如今,世界正被多種問題困擾,比如恐怖主義、難民潮、致命病毒、飢餓、貧困、環境惡化、政治腐敗,以及各種各樣的家庭、社會、國際矛盾 。此外,我們還要面對來自個人生活層面的邪惡,比如誘惑、罪、毒癮、癮症等等。

對於患難,聖經從沒有避而不談。舊約聖經記錄了很多歷史戰事,而新約更側重描寫屬靈世界中的善惡交鋒。就如保羅指出的:“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以弗所書6:12)

今天的經文告訴我們如何藉助神得勝的大能在屬靈爭戰中獲勝。

勝過捆綁和奴役

詩篇114:1-8

詩人回顧了以色列人是如何從埃及的捆綁和奴役中得自由的。神得勝的力量讓他們跨越紅海,逃出生天:“滄海看見就奔逃。約旦河也倒流。”(3節)

正因爲神與以色列人同在,他們才能得勝:“大地啊,你因見主的面……便要震動。”(7節)神的同在使“磐石變爲水池,叫堅石變爲泉源”。(8節)

在“出埃及”的過程中,神向他的百姓展現了自己的品格和大能。通過神得勝的力量和神的同在,神將以色列人從壓迫中解放出來;這一切表明,奴隸制度是邪惡的,神希望給人自由。

這對我們理解今天新約經文中的問題有很大幫助。在《以弗所書》中,保羅分別對奴隸和奴隸主提出了要求(以弗所書6:5-9)。爲什麼保羅並不發聲反對奴隸制?

要知道,在保羅那個時代基督徒人數極少,且備受逼迫,他們絕對不可能撼動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社會體制。單單一個羅馬帝國,就有大約6千萬奴隸(占人口的大多數)。

F.F. 布魯斯Bruce指出,“與其抨擊奴隸制度,不如點明福音的原則:在基督裏,‘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爲奴的,或男或女。因爲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爲一了’- 加拉太書3:28),而後,福音自會在社會制度中反轉乾坤,做成神的工。”

神希望給人自由,他不但把人從實際的奴役和壓迫中(即奴隸制度),也從罪和癮癖的捆綁中(如酒癮、工作狂、暴飲暴食、毒癮以及性濫交等)釋放出來。有朝一日,當耶穌帶着得勝的力量再來時,神就會把我們從所有形式的奴役中徹底解放。

主啊,感謝你,通過你的同在,我從奴役中得自由。感謝你,通過聖靈內住,你讓“磐石變爲水池,叫堅石變爲泉源”。

勝過魔鬼的詭計

以弗所書6:1-24

蘭尼埃羅.卡坦拉買撒神父Raniero Cantalamessa 曾說,“我們的敵人是‘三大勢力的聯盟’—— 世界、血氣和魔鬼;因此,敵人在我們外面、裏面、和上面。”

依靠神得勝的力量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消極待命。保羅堅持認爲基督徒若想贏得爭戰,就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並且“靠主作剛強的人”。(10節)

我們需要採取行動,用保羅的話說,就是“拿起”(13節第一段)、“站立得住”(13節第二段),並且“站穩”(14節)。我們要積極主動,用好習慣代替惡習。保羅提到了基督徒應該具備的七個好習慣:

1.定睛在耶穌的真理上

“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14節第一段)

我們要定睛在最核心的真理上。真實、透明與欺騙、僞善相對。我們還要紮根在聖經所揭示的神學要義中。而這二者都被活化在基督身上了。耶穌曾說:“我就是真理”。(約翰福音14:6)

2.維護和睦

“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以弗所書6:14節第二段)

爲了讓我們得到神的義,耶穌死在了十字架上。一旦跌倒,就要快快爬起來。要時刻保持與神、與人的正確關係。

3.積極參與

“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15節)

當保羅寫這段話時,他可能想到了將在今天舊約中出現的經文:“看哪,有報好信傳平安之人的腳登山,說,猶大阿,可以守你的節期,還你所許的願吧。因爲那惡人不再從你中間經過。他已滅絕淨盡了。”(那鴻書1:15)魔鬼害怕福音,因爲這正是神改變生命的力量所在。

保羅懇求以弗所教會爲自己禱告:“也爲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祕”(以弗所書6:19)。

4.在艱難時刻信靠神

“此外又拿着信德當作藤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16節)

惡者的火箭很多,它們是:錯誤的內疚感、懷疑、悖逆、貪婪、邪惡以及恐懼等等。

5.在心思意念的爭戰中獲勝

“並戴上救恩的頭盔”(17節第一段)

人的爭戰始於心,也終於心。因此,我們要努力“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10:5)。

6.浸透在神的話語中

“拿着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以弗所書6:17節第二段)。

當邪靈攻擊我們時,我們要使用聖經作爲武器,就像耶穌在曠野受撒旦試探時所做的。(馬太福音4:1-11)

7.堅持禱告

“靠着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爲眾聖徒祈求”(6:18)

蘇格蘭女皇瑪麗亞曾說:“比起一支上萬人的軍隊,約翰.諾克斯John Knox的禱告更讓我恐慌。”

主啊,感謝你,雖然我是如此軟弱,但當我穿戴神的軍裝時,就得到了耶穌的力量和聖靈的能力,我就能贏得勝利。

勝過邪惡勢力

那鴻書1:1-3:19

人人都會經歷艱辛時刻。耶穌說,遇到困難時不要覺得奇怪(約翰福音16:33)。神承諾:因爲基督愛我們的大愛,我們在一切事情上都要“得勝有餘”(羅馬書8:37)。

神曾給以色列人一系列美好承諾,這些承諾今天依然奏效:“耶和華本爲善,在患難的日子爲人的保障。並且認得那些投靠他的人。”(那鴻書1:7)

在歷史洪流中,再偉大的王朝也不過如滄海一粟。大英帝國曾經統治全世界,但如今風光不再。與英國一樣,羅馬帝國,以及其他任何興盛一時的帝國都有敗落的一天。

在那鴻寫作之時,亞述帝國統治着世界,它曾被認爲是堅不可摧的。但就在《那鴻書》問世後不久,即公元前612年,亞述的首都尼尼微就被巴比倫人和米底亞人攻陷。

以色列的四鄰盡是強敵,在這樣的境遇中,那鴻告訴以色列人,有神在掌管一切,世間沒有任何王朝可與神抗衡(2:1-13)。《那鴻書》的核心信息是:“不要羨慕你的敵人,也不要被他們的氣勢所震懾,神將用施加給我們的標準來審判他們。”(尤金.彼得森Eugene Peterson)

《那鴻書》的第三章描述了尼尼微的罪惡:“禍哉,這流人血的城,充滿謊詐和強暴。搶奪的事,總不止息。都因那美貌的妓女多有淫行,慣行邪術,借淫行誘惑列國,用邪術誘惑多族。”(3:1,4)

如果邪惡帝國的衰亡是“好消息”(1:15),會帶給人自由和歡慶,那耶穌戰勝靈界的邪惡勢力又該帶給我們多大的釋放和喜悅呢?基督徒的四圍盡是強敵,它們是世界、血氣和魔鬼;但神始終站在我們這邊,我們遲早會看到他得勝的大能。

主啊,感謝你,你比任何靈界的惡勢力都強大。感謝你,對那些信靠你的人來說,你就是他們的庇護所(1:7)。今天,請幫助我信靠你得勝的力量。

佩泊的補充

詩篇114:7-8

他叫磐石變爲水池,叫堅石變爲泉源。

神可以讓荒蕪的沙漠變爲碩果累累的果園。

今日金句:

耶和華本爲善,在患難的日子爲人的保障,並且認得那些投靠他的人。(那鴻書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