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回報
“我激動得差點掉淚!我們終於可以參加關注之旅了![“關注之旅”是我們教會的退修會] 我等不及要告訴孩子們,我能想象他們聽到這個消息時的表情!”這是一位有兩個小孩的母親在得知將有人資助他們一家參加關注之旅時的反應。營會結束後她寫道:“這是我們一家度過的最棒的假期。我真的太高興了。”
每年,通過他人資助來參加“關注之旅”的人都有好幾百。因爲有人自願幫助那些沒有能力付全款的人。
幾個月後,這位母親突然獲得了一筆數目不菲的遺產。她毫不猶豫捐給教會一大筆錢,其數額遠遠大於她們一家人曾享受的贊助。
今天的新約經文提醒我們:“有能力的人應當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好讓人人都不缺乏”—— 這條原則具有非常實際的意義。“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哥林多後書8:14)。
這個世界就是在圍着錢運轉:人們終日想的、談的、寫的全是金錢和財富。關於金錢,聖經有很多教導。
保羅在今天的新約經文中告訴我們,耶穌道成肉身的唯一目的就是讓我們“富足”(9節)。聖經重新詮釋了“富足”的含義。
聲譽遠重於財富
箴言21:27-22:6
不管擁有多少財富,也不能保證你擁有成功的一生:“得勝乃在乎耶和華”。 (31節)
聲譽遠重於財富。要問心無愧,做對的事,這比投機取巧,貪得無厭要強太多了。正如箴言所說:“美名勝過大財,恩寵強如金銀。”(22:1)
大眾文化追捧“財富”,視那生活在社會底層、溫飽難顧的人如同螻蟻。但《箴言》的作者說:“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爲耶和華所造。”(2節)
真正的財富來自“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4節第一段),這會帶來“富有,尊榮和生命”(4節第二段)。這祝福有時是物質的;但新約告訴我們,真正的祝福是在基督裏擁有屬靈財富,其價值遠超過物質,且存留到永恆。
要把神放在生命的第一位!因爲他對你的旨意是“善良,純全可喜悅的”(羅馬書12:2);不但如此,“沒有人能以智慧,聰明,謀略,敵擋耶和華”(箴言21:30)。
主啊,請幫助我過一個正直、慷慨的生活。請幫助我心存謙卑、敬畏耶和華。
效法基督 —— 從應有盡有到一無所有
哥林多後書8:1-15
流行歌手莉莉.艾倫Lily Allen有一首歌叫作“恐懼”,它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我就是想當富人,我就是想有錢,
我不想變得聰明,也不想變得有趣,
我只想要很多很多衣服和很多很多鑽石。”
大多數人都想變得更有錢。從一無所有到應有盡有的例子很多。但本來擁有很多,卻甘願變得貧窮的人卻很少見。
然而,耶穌基督,我們信仰的錨 —— 他“本來富足,爲我們成了貧窮,叫我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爲富足。”(8:9)這就是福音的真諦。
耶穌是我們要效法的榜樣。耶穌基督不但離開了天上的富有,來到貧窮的世界,更選擇降生在一個卑微的家庭,終生忍受貧困。
耶穌來到這個世界,卻沒有枕枕頭的地方,他赤身裸體,被掛在十字架上,在疼痛和屈辱中死去。耶穌甘願承受這一切,就是爲了讓我們成爲富足,得到原本屬於基督的屬靈財富。耶穌向我們顯示了“成爲富足”的真實意義,以及何爲“樂捐的厚恩”。
馬其頓的眾教會效法耶穌:“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着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再三地求我們,準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8:2-4節)
馬其頓的眾信徒雖然貧困,卻還是按比例留出奉獻,且大大多於他們本該捐奉的。
保羅鼓勵哥林多的信徒效法馬其頓教會。哥林多教會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7節第一段)。但保羅勉勵他們“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7節第三段)
接下來保羅談到“均平”的意義(13-15節)。在“關注之旅”以及教會的其他活動 —— 如“啓發週末營”中,我們就能看到這條原則的實際應用:我們向那些沒有經濟能力參加活動的人發出邀請。他們不需付款,或者只付能承擔的那部分。我們會在週末舉行特別奉獻,鼓勵有經濟實力的人補足差額。
主啊,請幫助我效法耶穌基督,有樂捐的厚恩,始終慷慨無私。
關注耶穌的主權而非財富
以賽亞書8:11-10:19
莉莉.艾倫的那首“恐懼之歌”說得不錯,若我們關注在錯誤的事情上,就會“被恐懼俘虜”。但以賽亞說:“…… 他們所怕的,你們不要怕,也不要畏懼。但要尊萬軍之耶和華爲聖。”(以賽亞書8:12-13)治療非理性恐懼和焦慮的解藥就是信靠。以賽亞寫道:“我要等候耶和華… 我所仰賴的就是他(17節)。
以賽亞警告人們不要沉迷異端、算命、交鬼以及求問死人。(8:19)而要“以訓誨和法度爲標準”。因爲那些與神的律法背道而馳的人“必不得見晨光。他們必經過這地,受艱難,受飢餓。飢餓的時候,心中焦躁…… 他們仰觀上天,俯察下地,不料,盡是艱難,黑暗,和幽暗的痛苦。他們必被趕入烏黑的黑暗中去。”(8:20-22)
以賽亞還警告人們不要自以爲是,心高氣傲(9:9)。但他警戒我們最多的,還是財富。
首先,財富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滿足:“有人右邊搶奪,仍受飢餓。左邊吞吃,仍不飽足”(20節)。不論我們賺多少錢,都不能填滿內心的屬靈飢渴。
第二,以賽亞警告不可通過掠奪窮人來囤積財富(10:1-3)。世界的很多災難都來自不公:“禍哉,那些設立不義之律例的,和記錄奸詐之判語的。爲要屈枉窮乏人,奪去我民中困苦人的理,以寡婦當作擄物,以孤兒當作掠物。”(1-2節)
這節經文正是對當今很多國家的寫照:少數人靠着剝削窮人、寡婦和孤兒而變得富有。法律體系不健全,毫無公平可言。以賽亞的質問正是神要在審判之日問的問題:“你們的榮耀(或作財寶)存留何處?”(3節第二段)當人來到生命盡頭時,金錢財富毫無意義:“此時,你的財富能給你帶來什麼?”(信息版聖經 – 3節第四段 – 譯者翻譯)
在這樣一個缺乏公義、公平的世界裏,先知以賽亞看到一位與衆不同的君王終將到來:“有一嬰孩爲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爲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9:6 – 7節第一段)
你越是允許耶穌在生活中掌權,他就越會帶領你的計劃、決定、思想和言語;因此,你將愈加經歷他的平安,擁有更多智慧,不會“被恐懼俘虜”。
平安絕不會從金錢、財富、成功、升職、衣服和鑽石而來,它來自順服耶穌基督公義的權柄,並且效法他“樂捐的厚恩”。
主啊,“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我要敬拜你。請幫助我效法你的仁慈和慷慨,找到那條通向真財富、真榮耀和真生命的道路。
佩泊的補充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我真的特別感激那些將時間、愛心和禱告投入在孩子身上的人。無論你是父母、老師,還是在教會從事兒童事工,絕不要忽視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你的付出一定會得到巨大回報。以身作則,再加上從神而來的真理,你就會培養出一羣有信仰、有品格的人。
今日金句:
沒有人能以智慧、聰明、謀略抵擋耶和華。(箴言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