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作為:廿六、神的工作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從外到內的救恩」系列──「神的工作」這個題目。

我們將以弗所書2章1至10節作為整體來看,這次節目到了最後部分。讓我讀出以弗所書2章8、9和10節。這是神的話語。

[8]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

[9] 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10]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正如保羅大部分的教導,我們正在探討的2章1至10節,同樣充滿深厚的神學色彩,但他想在這裏表達的要點其實很簡單。他想在此定義甚麼是基督徒。前面首7節,保羅指出人生經歷過重大改變,才能成為基督徒。第1至3節是信主前的光景,第4、5、6和7節是信主後的情況。我們從這段經文看到,我們的屬靈生命已經出死入生了。我們從捆鎖、奴役和各樣私欲纏累中解脫出來,得享自由,我們所渴求的事物,不再奴役我們,反為我們所用。我們已經出死入生,由奴役而得自由,由被定罪為可怒之子,變為被接納,已經坐在天上。

可是當我們讀到8、9和10節,就會看到保羅在這三節裏,要告訴我們如何改變過來。你究竟怎樣成為基督徒?你究竟怎樣出死入生?你究竟怎樣由奴役而得自由?保羅基本上指出這個過程的三個部分,或者可以說,是一個人出死入生並成為基督徒的過程,那是一個有生命力的過程。這三個部分是:第一,恩典帶來信心;第二,信心帶來行為;以及第三,滿有憐憫和豐盛的生命,我們稱之為新生命的樣式。恩典帶來信心,信心帶來行為,以及一種豐盛的生命樣式。上個節目已提過這三個部分的次序很重要。恩典永遠是開端,是恩典帶我們越過鴻溝,衝破阻隔,是恩典改變我們。

不配得到恩惠的人,卻得到了恩惠,這就是恩典。我們已討論過這一點。在這個節目,我們準備深入探討,並圓滿結束這個題目。不配得到恩惠的人,卻得到了恩惠,這就是恩典,而且是真正的恩典,讓接受的人驚嘆降服,戰戰兢兢,而當接受了,又會帶來徹底的轉變。面對恩典,總是教人驚嘆降服,戰戰兢兢,而當接受了,又會帶來徹底的轉變。如果你從未驚嘆降服,戰戰兢兢,你就未曾經歷過恩典。記得這是怎樣的麼?

在之前的節目中,我舉了法國著名小說《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裏的冉‧阿讓(Jean Valjean)為例。他曾經行差踏錯,還遭遇種種壓迫和虐待,以致淪落為一名罪犯。正如許多受壓迫的人一樣,他憤世嫉俗,自以為義,於是開始到處偷竊搶掠。他恨惡每一個人,如果不是心裏有種優越感,是不會恨惡別人的。他因為偷取主教的財物被捕,但主教不單沒有告發他,反而向他施予恩惠。他人贓並獲,警察把他捉回來時,他手上拿著偷去的財物,但主教在警察面前說:「不是,他沒有偷,這些東西是我送給他的禮物。還有這蠋臺,也一並拿去吧。」這一刻,小說作者筆下的冉‧阿讓恍然大悟,明白自己可以接受恩典,把生命的主權交出,或是傲慢地我行我素,拒絕恩典,繼續自以為是。他思前想後,心裏說:「我或者不應接受這恩惠,我能夠自己一力承擔,不需要任何人的恩惠。」當人這麼想時,當然可以繼續自我膨脹,恨惡所有人,自把自為。冉‧阿讓同時也有另一種想法,他或者可以接受恩惠,讓別人接納和寬恕,獲得真正的自由。最終他知道,他無法再心存苦毒了,他願意交出主權。他不再是昔日的冉‧阿讓,他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了。這部小說也改編成歌劇,劇中有一句歌詞這麼唱道:「我的靈魂已交付於神,很久以前就作了這個約定。」

真正的恩典,一旦接受了,就會帶來徹底改變。面對真正的恩典,是教人驚嘆降服,戰戰兢兢的。真正接受恩典,總是一場翻天覆地的轉變。若然你未曾經歷生命這種徹底的轉變,你就是還未曾真正接受恩典。許多人以為自己是基督徒,因為他們說:「我明白基督的救恩:做個良善的人,多多行善,跟從基督,祂就會祝福你。」這不是恩典啊!這不是救恩,也絕對不會改變你。事實上,這種想法只會令你自義,內心充滿優越感,你只會繼續捉緊自己的人生,它不會帶來任何改變。面對真正的恩典,總是教人驚嘆降服的,接受時必定帶來徹底的轉變。你會真正明白,你蒙接納,完全是出於恩典;你會真正明白,你從前的所作所為,以及之後可能會做的一切,都不影響神對你的接納,因為耶穌已付出了重價,你只須承認自己是罪人,清楚知道唯一蒙接納的途徑,就是靠著恩典。這是何等令人嘆服,只要你接受,改變就會出現。

接著是第二步,恩典帶來信心。先有恩典,然後是信心,不是先有信心,然後恩典才會來。這樣打個比喻吧,恩典是給滅亡中沈睡的靈魂一個深吻。你也許曾有此經歷,當你深愛的人在熟睡,你走過去深深一吻,對方醒過來後,看到了你,驚覺你的臉如此靠近,於是馬上笑容滿臉,張臂摟住你的脖子。這種情景就如童話故事《睡美人》中的一般,它雖然只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卻精辟地闡釋了恩典和信心的關系。聖經指出世人的靈魂都在滅亡中沈睡。你可知甚麼是沈睡?就是你無力使自己蘇醒,無力回復意識,但王子來吻你,使你一下子從沈睡中醒來。恩典喚醒了信心,信心隨即伸手緊緊摟住恩典。

信心到底是甚麼呢?聖經怎樣描述信心呢?信心本質上是醒覺,就好像蘇醒過來,意識到有人剛剛親吻了你。聖經以浪子的比喻來解說這個道理。在浪子的比喻裏,耶穌把我們比喻為那個年輕人,他軟弱跌倒了,而且還離家很遠,終日過著反叛的生活。後來他知錯回頭,在回家路上,他著實不知對父親有何話說,或許到時他只好沈默不語。聖經怎樣描述呢?經文說:「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跑過去,連連與他親嘴。年輕人還未有信心說出片言只語,他父親就親吻他了。耶穌基督在這裏強而有力地將天父呈現眼前。請看看,耶穌要向你展現甚麼?祂要你看到,天父來到你跟前,在你的嘴巴還未說出半句有信心的話前,祂已經親吻你了。試想像一下,那個年輕人在回家路上,心裏想著:「我能否拿出勇氣坦誠認錯?我能做到麼?我能說出口麼?」他內心正經歷這樣的掙紮時,父親已經來到他面前,不等他說甚麼,就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想想這是多麼激勵人,給予人多麼大的勇氣和力量。這正是恩典和信心的關系。你的靈魂在沈睡,神來到你跟前,給你一吻。看看天父的愛!你醒過來了,恩典帶來信心,然後信心又捉緊恩典。

這裏其實有兩種方法去理解這個道理。我之前探討過這個問題,之後有兩個持不同看法的人來找我,對我說:「如果信心是神所賜予的,我就麻煩了。我很想相信,但未能相信,所以弄到自己很苦惱。我很想認識神,伸手迎接祂,很想經歷你所講論的事情,可是現在你卻告訴我,我自己沒有能力產生信心,那麼我可以做甚麼?」你猜我怎樣回應?我說:「你其實還未完全明白,不是麼?你現在經歷何等的不滿足?心裏何等的苦惱?你對信心何等的渴慕?這就是信心的開端,你開始意識到神。」你看見麼,當你為著沒有信心而苦惱,神的吻其實已經臨到你。你自己並沒有能力產生這種苦惱的感覺和這份對信心的渴求。聽著,當神因著恩典而親吻你的靈魂,你的信心就開始醒來。你要到神面前,向祂委身。如果你今天不能向祂委身,承認祂是主,是救贖主,你還可以做甚麼呢?你要立誌好好認識祂,讀祂的話語,專心尋求祂。

這是當中的原則:當你開始渴慕神,意味恩典已經喚醒了你心裏的信心,如果你之後行出信心,就會有更多恩典臨到。恩典開啟信心,而信心是恩典的管道。恩典喚醒信心,從此信心和恩典互相擁抱。你渴慕神麼?這是因為神的吻已經落在你身上。歡喜快樂吧,不要愁眉苦臉。請你今天就回去禱告,向神表示你願意專心仰望祂。可是我們中間至少有些人,意識到自己開始蘇醒過來,發現自己更加明白真理,但他們卻害怕經歷重生,擔心會被人標簽,給人定性為某一類人,也畏懼將要發生的改變。難道你沒看見,當你開始渴慕神,張開手準備迎接神,已經是踏出去了,正一步步朝這方向,這不就意味神已經親吻了你?請你拿取所得到的信心,這是恩典的禮物。要行出這份信心,更多的恩典會源源不絕。恩典喚醒信心,然後信心捉緊恩典。要竭力向神委身,我告訴你,祂一定會來的。在約翰福音6章37節,耶穌說:「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

另外,我們亦須緊緊記住,信心從來都不是相信一些原則,它從來都不是籠統地相信一些原則。使你得救的信心,當然是意識到耶穌基督的同在。恩典帶來信心,話雖如此,但聖經在這裏也告訴我們,信心帶來「善行」。可惜很不幸,聖經指出基督信仰是毫不含糊的。我用不幸這個詞,是因為聖經說,你不能蹉跎五年十年後,仍然在老調重彈,仍然在自圓其說,表示自己已接受了恩典,擁有真正的信心,但行事為人方面卻沒有實際的轉變,這就是自欺欺人。聖經指出,我們不可以自欺欺人,因為恩典如果真的存在,就會帶來信心;信心如果真的存在,又會帶來甚麼呢?你是如何得知自己已獲得了恩典?你是如何得知自己已獲得了信心?很不幸,最終你也不能自欺欺人。經文在這裏說得很清楚:「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我將會告訴你這節經文的意思。恩典和信心永遠帶來兩種果效,你成了神的工作,因此你會行善。在這次節目結束前,我只想給你說明這節經文的意思。這節經文很美妙:「我們原是他的工作……為要叫我們行善。」首先,從這段經文,我們明白是先有本質,然後才有行動。如果你想要行善,就先要成為神的工作果效。神要在你身上動工,賜給你新的本質。如果你想要過豐盛的生活,首先神必須給你一切豐盛。這是其中一個基督信仰的原則,與時代思潮截然不同。聖經說,先有本質,然後才有行動。

我在這裏不僅要討論這些。過去50年,相反的教導在時代思潮下充斥泛濫,其中的一種思想從前稱為存在主義,現在則稱為解構主義。當存在主義聲勢浩大時,法國存在主義代表、著名哲學家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保羅‧沙特(John Paul Sartre)說:「存在先於本質。」這就是存在主義。意思是甚麼?意思是說,我做甚麼事,就決定我是甚麼人。我想成為甚麼人,就可以成為這樣的人。我的行動,決定我的本性。至於解構主義,實質上只是另一種形式,大體是指所有本性都毫無條理、反復無常的,所有本性都是構建出來的。沒有人有根本的本性,因此沒有人需要去探尋發現自己的本性,也沒有人需要忠於自己的本性。你想成為甚麼樣的人,就可以成為這樣的人,因為沒有本性,這就代表無限可能,甚麼都行。

正如所有虛浮的人生哲學,部分是事實,但將這少部分以偏概全,放大為全部,結果就成了虛假的謬論。基督信仰當然常常教導我們,你做甚麼事,會影響你成為甚麼樣的人,但基督信仰基本上強調,你應為自己的本質感到光榮。神要你成為怎樣的人,你是無法回避的。丹麥著名的現代作家凱倫‧白烈森(Isak Dinesen)有一句名言,我常常引用,今天我要再引用多遍:「神造你時已有計劃,你是何等尊貴。」要麼你是一場意外的產物,沒有根本的本性,也沒有根本的設計,因此沒有甚麼值得自豪;要麼神在造你時已有計劃,你的責任是去尋找這個計劃,當你找到了,把這計劃認認真真的付諸實現,你就會找到真我。基本上,存在主義和解構主義認為,生命是一場意外,並且你想怎樣,就可以怎樣。但你可看到其中衍生的可怕後果麼?這意味人不能要求別人按照任何固有的道德標準來行事。舉例說,如果有人想殺你,你根本沒有理據勸止他,因為根據存在主義,他想怎樣就可以怎樣。也許他們就是以此來自我鑒別,在他們中間,沒有對錯之分,殺人犯也好,慈善家也好,誰會在乎?有何分別?對他們來說,根本毫無分別,無人能要求善惡對錯。人不能這樣生活下去。

聖經說,本性遠比行為重要。如果你想要行善,本質上就需要改變。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同情心的人,首先神必須賜你憐憫的本性。如果你想效法基督的樣式,首先神必須賜你基督的本性。神會這樣做。經文說,我們是神的工作果效,請留意,經文說神借著恩典和信心進入你的生命,你就成為神的工作果效。「工作果效」這個詞,絕對是一個美妙的詞語。我希望你常常思想這個詞,隨時隨地,我都希望你能多多思想這個詞。

「工作果效」這個詞,希臘原文意思是「你是藝術的傑作」。你曾否看過一件偉大的藝術品給砍壞塗鴉?若是看到了,內心肯定嗟嘆:「真是悲哀。」某程度上說,藝術品原本所擁有的那份獨特美,使得它遭受破壞時更令人握腕嗟嘆。如果我走到街上,隨便在地鐵站的柱上猛砍一下,劃下一道破損,看起來自然有礙觀瞻;可是如果我走進博物館,在舉世聞名的作品《蒙娜莉薩》面前砍一下,這就糟糕透頂了。為甚麼呢?同樣的砍損,但一件物品越是偉大,破壞了就越是教人悲痛惋惜,也使得那些破損更加醜陋和令人痛心疾首。聖經說每一個人都是傑作,是受了損壞的藝術珍品。世上有些人是一流的大師級工匠,能夠完全修復受損的藝術品。修復受損的藝術品需要何等精湛的技術,需要何等出眾的才華,需要何等豐富的經驗,需要何等漫長的時間,需要何等龐大的人力物力,需要何等全心全意,這就是神為每個人所做的。我們需要借著恩典和信心,相信耶穌基督是主,是救贖主。

聖經在這裏告訴你,你是神的工作果效,是一件藝術品,你知道這是甚麼意思麼?藝術到底是甚麼呢?我並不打算為此下定義,只想對此加以描述。下定義這功夫十分難巨,描述也許容易一點。藝術是美的,是珍貴的,藝術也是創造者或者說是藝術家內在本性的表現。試想像一下這是甚麼意思。你是美的,是珍貴的,在你身上展現出那位藝術家,那位神聖的創造者,即是神,內心深處的本性。

神對我們的愛,不是一般的愛。在以弗所書5章,保羅說:「基督愛我們,為我們舍了自己。」為甚麼基督要為我們舍己呢?為要把教會洗凈,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汙、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耶穌伸出雙手,甘願被釘上十字架,做法並不尋常。祂不是說:「我受死,這樣你就會明白我有多愛你。」祂是說:「我受死,我流出寶血,是要使你發亮。我要令你脫胎換骨,美不勝收,使你光彩奪目,瑰麗無比。我是藝術家,你是藝術品;我是畫家,你是我的畫布;我是雕匠,你是我手中的大理石材料。你在石礦場裏毫不起眼,但我看見你,我看見你。」基督是藝術家。

然而,在結束這個節目之前,讓我們一起探討這篇講章包含的多層意思。請想深一層,這裏有多層意思。首先,神的愛值得重新思想,這是美妙的。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C. S. Lewis)說過:「你渴望有一位愛你的神。你已經有一位了,但這一位不是老眼昏花,隨便溺愛的神,就算你獨斷獨行,仍盲目希望你凡事都亨通快樂。相反,祂的愛是熾烈的火。這份創造世界的愛,就像藝術家對自己作品的愛一樣,鍥而不舍,令人崇敬,一絲不茍。」你聽到麼?是鍥而不舍,令人崇敬,一絲不茍。一個藝術家,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鍥而不舍,一絲不茍,為著作品不辭辛勞,費盡心血,以它為榮,珍而重之,將生命獻給自己的作品。如果你是基督徒,神就是這樣看重你。

你看到衍生的意思麼?首先,這裏告訴我們何為弟兄姊妹。不是戀人,不是配偶,而是在基督裏的弟兄姊妹。弟兄姊妹意思是甚麼?這代表你這位弟兄姊妹已被神改變成美麗而神聖的傑作,這份美令人嘆為觀止。弟兄姊妹意思是甚麼?這代表我與神同工,去呈現神要加給你的尊貴榮耀。我不僅看到你現在令人歡喜的地方,更看到神將要在你裏面成就的大事。我好像一個礦工,如果你是主內弟兄姊妹,你也好像一個礦工。當你環視礦山,不僅看到一大堆礦渣,還看到其下珍貴的寶石。你的職責,就是要把這些寶石開采出來。

在基督裏的弟兄姊妹代表甚麼?基督徒的夫婦關系又代表甚麼?這代表他們要與神同工,將這件新傑作,即這個基督徒,塑造得瑰麗奪目。因為每個基督徒,神都要塑造成輝煌的藝術作品,成為祂的藝術。

另外,如果你是基督徒,這還代表你正經歷改變,你正在成長,你不再像過去輕易發怒,不再像過去焦躁不安,不再像過去心存苦毒,你正在經歷改變。你無法繞過這些改變。當你的生命有了真正的恩典和真正的信心,接著便是品格的轉變和生命的成長。你的生命會有長進,如果生命沒有長進,那麼你可能在原地踏步。如果你是基督徒,那麼你正在抗拒神舍生為要成就的事情。基督受死,不是純粹為了使你感受到愛。祂流出寶血,是為了使你得榮耀;祂流出寶血,是為了使你成為聖潔;祂流出寶血,是為了使你無有瑕疵。你可以說,沒有甚麼比得上聖潔,更能讓神欣慰。

我要告訴你,這還衍生多一層意思。如果神是雕匠,你就是祂手中的石材原料,那麼祂現在來到你面前,手上就是拿著鑿子。神要在你生命中塑造的每一道線條,盡管看上去,祂像是從你身上鑿去甚麼,但那些給鑿去的,在成就神給你的計劃中都是毫無用處;你要成為神要你成為的樣式,並不需要那些東西。你堅持說:「我必須擁有那些東西。那些東西是我應得的。」但那位藝術家卻搖頭說:「不,很抱歉,我要把它鑿去,我要把它鑿去,否則雕像的肩膊永遠不能呈現……這口尖角必須鑿去。不能留下!」你看到神的話語和神的靈,但請聽聽神的旨意,你生命中的困難,是祂的鑿子,是祂雕鑿的過程。要知道,一個好的雕匠常常這麼說:「我不是要將美放進這塊大理石。」一個好的雕匠總是這麼說:「我只是將它的美帶出來。」神正在做的,是要將你塑造得精彩奪目,可是在過程中,藝術作品看上去可能不堪入目。

我們將要在此結束講論,請不用擔心,經文告訴我們,因為你是神的工作,特別有一些善行,唯獨你能夠完成,單單只有你能夠完成。神早已在你前面預備好了。當我在求學階段,有一個疑問已經終日徘徊於心,到底是先天的本性還是後天的培養才是關鍵。人的模樣到底是人的本性所致,抑或是後來培養出來的呢?是甚麼因素使人成為現在的模樣?是由於基因、染色體、生理因素,抑或是環境所致?答案其實是,這些統統都是神的畫筆、鑿子和錘子。你不必害怕環境,也不用為自己的基因或染色體忐忑不安。所有進入你生命的,不是只有正面,還有負面。若果你是基督徒,神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已將這些東西帶進你生命當中,使你成為獨一無二的傑作;你是祂園子裏獨有的花卉,是祂冠冕上一枚特有的寶石。有些人,唯有你才能幫助;有些善行,唯有你才能行出來;有些憐憫人的行動,唯有你才能實踐;有些人的生命,唯有你才能改變。為甚麼呢?因為所有事物,所有進入你生命的事情,每一下鑿子的狠擊,就連困境,就連你所遭遇的可怕事情,就連悲劇,就連你所學的,就連神話語的教導,就連聖靈的感動,一切一切,統統都是神的畫筆、鑿子和錘子。你不必為環境擔驚受怕,也不必為過去心懷余悸,因為你是神的工作。此刻,你好像一片獨特迷人的雪花,因為借著你所得的恩賜、你所得的恩典,甚至你所經歷的傷痛,神已改變了你,使你成為獨一無二的人,要為神的國度完成唯有你才能完成的工作。

你知道有很多事情都不是由你決定的。父母不是你選的,成長友伴不是你選的,身高和性別不是你選的,智商你管不了多少,困境不會是你的選擇,你也無權過問你的國籍和種族,連成為基督徒也不是你自己選的。然而,那位藝術家一直在你背後。你不用擔心,你並不是無關緊要、可有可無的。你不用再憂憂愁愁了。誰在乎到底是本質或者後天的培養?先天和後天的一切都是神的畫筆,都是祂的鑿子。

如果你擁有恩典和信心,你就是神的工作。你須迎接的挑戰,就是開始改變,開始成長,不過藉得安慰的是,神在掌管,祂正在塑造你,要使你光彩奪目,珍貴非凡,祂既作為藝術家,便要在你身上彰顯祂的內在本質。你難道不知道為何罪是一種失常錯亂的形態?甚麼是失常錯亂?就是脫離了真實。你是否基督徒?我剛剛所說的這些道理對你來說是否真實?那麼為何你如此灰心失落,如此意誌消沈,如此憂郁苦悶?這樣的話,你便是脫離了真實。罪使人迷迷糊糊,失去辨別的能力,基督徒亦不能幸免。如果你真的相信我所說的這些道理,那麼你現在的表現有甚麼不對勁?你到底害怕面對甚麼?聖經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神親吻了你,使你的靈魂蘇醒,你於是捉緊祂,祂開始在你身上動工,將你塑造成為藝術傑作,使你散發的美麗和榮光獨一無二,預備你去做唯有你才能做到的事。思想一下當中的榮耀,為此拍手歡呼;想一想當中的喜樂,安心把自己放在藝術家手上,不要再抗拒祂的鑿子。我們要來到神面前,把自己交給祂。

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這一刻求禰讓聽眾朋友明白,當他們把自己全然交給禰時,就可以一無掛慮。有些聽眾朋友終日憂慮,求禰幫助他們明白,禰是那位藝術家,要使他們成為藝術傑作。天父啊,有些聽眾朋友仍然不清楚基督徒是甚麼意思,就連甚麼是相信也不清楚,求禰開他們的心,讓他們知道禰正在尋找他們;求禰開他們的心,讓他們知道禰就在他們身旁;求禰帶領他們,讓他們把自己全然交給禰;求禰開他們的眼,讓他們明白,知道禰正對著他們微笑,給他們親吻。天父啊,讓他們像那個浪子,獲得禰所賜的戒子、袍子,並得以進入禰的筵席。我們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