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作為:廿二、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三)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姐妹,今天我們探討“從外到內的救恩”系列──“神的作為”這個主題,題目是《與基督一同活過來》的第三部分。

有時候,當我們讀到西方的歷史,會發現他們以一些歷史大事前後來劃分時代:例如,公元前和公元後就代表主耶穌基督誕生“之前”和“之後”的時期。如果你是基督徒,你也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劃分為“之前”和“之後”兩個階段,就是信主“之前”和信主“之後”的光景。成為基督徒是意義重大的改變,是人生的裏程碑。在以弗所書2章1至5節中,你看到信主“之前”和信主“之後”的分別。我們一直在看“之前”的景況。在上個節目中,我們開始探討了信主“之後”的景況。在本節目,我們會繼續探討。以弗所書2章1至5節說:

[1] 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

[2] 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

[3] 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欲,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

[4] 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他愛我們的大愛,

[5] 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

讓我們來看看信主“之前”和“之後”的景況。我們一直在看“之前”的景況,我們從前都受肉體影響,第3節說:“ 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欲,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我們討論這段經文已有一段時間了,我們知道肉體並不是指身體。還記得嗎?——肉體是我們整個本性的傾向。我們想成為自己的神,想成為自己的救主,想要拯救自己。我們想掌管自己的生命,我們在生活中想出各樣的手段,使自己不用依靠神。因此,在信主之前,你是屬肉體的。也許你是一個狂暴的人、一個罪犯、一個放蕩的人,或者你是一個品格高尚、慷慨、正直、富有同情心的人。但無論你是怎樣的人,你都是屬肉體的。如果這種說法讓你感到意外或困惑,那是因為你還不了解福音的基本信息。

屬肉體幷不代表你必定常常違犯神的律法。屬肉體意味著你利用美好的東西去逃避倚靠基督,逃避以基督作你的救主和你的王。換句話說,無論你為人卑鄙無恥,還是品格高尚,你都是竭力想要成為自己的救主。一方面,有些人酗酒、吸毒、沈溺吃喝或其他東西,借此尋找生命的意義;當然,人人都可以看出,這些人是放縱肉體的。然而,另一方面,有些人品格高尚、行為端正,他們感到自己比大多數人優越和虔誠,他們借此獲得生命的意義。雖然這並不明顯,但這些人同樣受肉體控制,因為他們利用宗教信仰作為一種手段,去逃避讓耶穌作自己的主和救主。我們已花了一段時間探討這一點,在這裏不會再詳細討論。但我必須提醒你,除非你清楚明白信主“之前”的光景,否則你無法理解信主“之後”的景況。

《中文聖經新譯本》這樣翻譯第4節:“然而,神滿有憐憫,因著他愛我們的大愛,就在我們因過犯死了的時候,使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今天,我只想跟大家討論“神使我們活過來”這句話。聖經以許多不同的方式來表達這句話。在上個節目中,我提到在提多書有一段跟以弗所書第2章相應的經文,保羅在那裏說了幾乎相同的話。保羅在提多書中說:“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樣私欲,和宴樂,常存惡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但到了神──我們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他便救了我們;幷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借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以弗所書第2章,保羅說:“他叫你們活過來。”在提多書,保羅談到重生和聖靈的更新。在約翰福音第3章,當耶穌對尼哥底母談到同樣的事,耶穌說:“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你們必須重生;要靠那從天上來的重生,這樣你才能進入和承受神的國。”重生、從聖靈生、靠那從天上來的重生、活過來、聖靈的更新——都是指向同一件事。這是成為基督徒的必要條件,也是成為基督徒的真正意義。我知道許多人——尤其是在大城市裏——都喜歡把基督徒加以區分。他們會問:“你是重生的基督徒嗎?”你看,這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根據經文所說,基督徒就是一個活過來的人,他已經得著重生和聖靈的更新,他已經靠那從天上來的重生了。這就是成為基督徒的意思。

保羅和耶穌都使用這些用語——其實他們大可以使用其他用語來表明成為基督徒的意思。但他們不斷說:“要活過來、要重生!”他們選擇使用這樣鮮明、誇張的比喻,必定想要帶出一些真理,說明成為基督徒的真正意義。因此,讓我們來探討當中的含義。既然成為基督徒的意思是活過來,既然成為基督徒意味著重生,對於成為基督徒的真正意義,我們學到甚麼呢?我們學到以下三件事。

基督信仰不是附屬品

首先,對於成為基督徒的真正意義,我們了解到基督信仰不是加在你生命中的一些額外東西。基督信仰並不是附屬品。基督信仰不是一些額外的新信息——基督信仰徹底重整生命的方向,那是徹底的改變。你看,當一個人成為基督徒,他們不僅得到一些額外的新信息,他們不只是把一份新的文件放在抽屜裏,或把一本新書放在書架上。相反,當聖靈打開你的眼睛,讓你看到真理,叫你重生,那些虔誠的人感到非常震驚,因為他們意識到在過去的歲月裏,他們的宗教信仰原來一直只是用來遠離耶穌的手段罷了。

當那些虔誠的人重生的時候,他們意識到在過去的歲月裏,他們的宗教信仰、美好的品德、各式各樣的宗教活動,原來只是他們用來逃避信靠耶穌的手段,他們試圖不以耶穌作為的救主。那只是他們成為自己的救主的一種手段而已。那些成功的人意識到,在過去的歲月裏,他們的成就實際上是一種讓自己遠離耶穌幷掌管自己生命的手段。那些滿有愛心的人意識到,他們的愛實際上是一種讓自己遠離耶穌幷掌管自己生命的手段。那些重視相互關系的人意識到,互相依靠只是一種自我崇拜的方式,只是以另一種方式說出這句話:“只要人們需要我,我便得救了。”

每一個人,無論是虔誠的、狂暴的、沈溺成癮的,或是行為端正的,對他們每一個人來說,基督信仰不僅意味著在生命中加添一點點東西而已,而是一種激烈的改變,將整個生命的方向重整過來。突然之間,他們第一次明白到,盡管他們都承認自己是罪人,承認自己有缺點,也承認自己在生活中曾犯錯或有過失,但他們終於意識到,他們原來是如此失喪,需要神的兒子受死才可以拯救他們。他們從不明白這一點。也許他們多年來都在教會裏聚會,又或者他們多年來一點都不想接近教會,但兩者的景況都是一樣。他們都放縱肉體的情欲。他們被肉體轄制,無論他們品格卑劣或品格高尚,他們都借此悖逆神。當他們重生的時候,他們對自己有了全新的看法,他們為此感到震驚。這種情況也發生在你身上嗎?這就是基督信仰——是重生的生命,而不是附加的東西。基督信仰不是附屬品。

基督信仰不僅是探求自己內在的力量

“重生”這個詞教導我們,基督信仰不是一些附加的東西;其次,基督信仰也不是單單探求自己內在的力量。大城市裏充斥著多不勝數的書籍、影音產品、研討會,以及各式各樣的宗教和思想哲理,它們的主張基本上可以歸結為一點——就是“你已經擁有所需的一切。”你只要去探求,把它們發掘出來。你已經擁有那些內在的力量,你只需要去探求。你已經擁有所需的一切。

當聖經說:“你們必須重生,你們必須活過來。”聖經要指出甚麼呢?這句話源自一個完全不同的觀點。聖經要說的是:“你並不擁有所需的一切。”你能及早承認和明白這一點,對你就越有好處。換句話說,第4節說:“然而,神……”,這就是基督徒看待事物的本質。當中必須有外力介入,因為你所需的一切都來自外面。你開始這樣理解基督信仰嗎?抑或你還是以為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行為?你是這樣看基督信仰嗎?還是你明白到必須靠外在的力量呢?基督信仰不是去探求自己內在的力量。斷乎不是;你並不擁有所需的一切。

如果你認為以上的說法不中聽,如果你覺得它聽起來具侮辱性又悲觀,你還是不明白基督信仰。然而,你至少開始明白到一點,就是基督信仰跟你所想象的截然不同。經文說:“然而,神……”重生帶來新生命——一個從外面而來的新生命。因此,重生不是一些附加的東西。此外,重生不是要探求自己內在的力量。在你裏面,除了死之外,根本甚麼都沒有。新生命是從外面而來的。

基督信仰不是由你操控的

第三,重生意味著新生命不是由你操控的,也不是由你接管的。基督信仰並不是一個由你決定和控制的計劃。誰人可以決定自己何時出生呢?誰人能作出決定並且說:“我認為這是時候了,我要出生了”?重生是臨到你身上的事。你被從外面而來的力量所震撼。如果你對基督信仰有一點認識,當你讀新約聖經的時候,你就會看出這一點。保羅,從前是大數的掃羅,他在加拉太書2章20節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保羅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這正好說明成為基督徒是甚麼意思。這個概念有點令人困惑,但這種困惑卻是美妙的,令人興奮不已、歡欣雀躍。保羅說:“活著的是我,卻又不是我。”你看,每一個基督徒都有同樣的感覺。那人是我——但又不是我。是的,那必定是我;當然,那就是我。保羅說:我是大數的保羅,又不是大數的保羅,但那是一個全新的保羅。

基督徒成為了一個奇妙而復雜的人。基督信仰是何等令人驚奇。一個從外面而來的新生命,新生命已經臨到我了。我得著全新的觀點,我對事物的看法改變了。在我裏面有新的能力、新的力量。如今我與神的性情有分,我感到自己仍然是我,但又不再是我。這讓人充滿喜樂,但總是叫人感到困惑,我稱之為“神聖和喜樂的困惑”。那人是我,卻又不是我。

有一首詩歌這樣寫道:“怎能如此,像我這樣罪人,也蒙寶血救贖大恩? 主為我受痛苦鞭傷。”此刻,如果你仍然認為基督信仰只是一些附加的東西或只是源自你裏面的力量,那麼,你便會以為基督信仰是可以由你操控的、是垂手可得的——就好像一個學習計劃一樣,例如,你決定進入研究院進修,決定將來的職業,決定要減肥,決定要學習一種語言;你決定了一切事情,接著便付諸實行;你保持自律,然後取得良好進展。基督信仰完全不是這回事。

基督信仰是從外面而來的,是臨到你身上的事情。當然,你可以加以配合,好好操練自己,讓自己成長,但你知道自己被從外面而來的力量所震撼,這不是源於你裏面的。活著的是你,卻又不是你。那裏有兩個你,但新的你卻一天一天強壯起來。那裏有一種內在的衝突,正如有時候我跟一些基督徒談話,尤其是初信的基督徒,他們說:“我想不久以前我仍未達到這種光景。我是誰呢?發生了甚麼事呢?那是我,卻又不是我。重生確實令人驚奇,實在無與倫比。重生確實極奇妙,讓人產生一種復雜的心理狀態。重生是從外面而來的,不是源於你裏面的。重生是徹底重整生命的方向,它不僅僅是一些附加的東西。你從“重生”這個詞看到這一切。

今天,我想問你最後一個問題:“你知道這一切已經臨到你嗎?你怎知道呢?”在上個節目的最後部分,我提到一個好人和一個新造的人有甚麼分別,我指出了三個不同的特征。一個改過自新、有美好品德的人和一個在靈裏重生的人有三個重大的分別。兩者截然不同。你怎知道自己是一個在靈裏重生的人,還是僅僅改過自新、有美好品德的人呢?

I. 一個有美好品德的人和一個基督徒對真理抱持不同的觀點

現在,讓我來告訴你們三個有用的指標。首先,一個有美好品德的人和一個基督徒對真理抱持兩種不同觀點。如果你把食物放在一塊石上,食物只會擱在那裏。石頭無法吸收食物,也無法把食物吃掉,食物只會擱在那裏。如果你把食物吃掉,食物進到胃裏,胃會把食物消化、吸收、攝取養分並將它轉化為能量。

一個有美好品德的人也許相信真理、贊同真理、遵行真理、喜愛真理,他會鼓勵自己去相信真理;然而,基督徒卻以真理為糧。兩者有天淵之別。在你成為基督徒之前,當你只是一個有美好品德的人,你知道你要相信聖經,你知道你應該讀聖經;然而,當你成為了基督徒,聖經卻變成你的食糧。你發現自己極其渴慕神的話語,渴望明白聖經。在你成為基督徒之前,你無法想象可以閱讀聖經為一種樂趣,或許在遭遇困難時嘗試從聖經中尋找一些啟迪,但你不是為了想明白聖經而閱讀聖經。然而,改變正是這樣發生的。

美國著名神學家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曾說:“你要培養對真理的愛好——一種對真理前所未的喜愛,感到津津有味。這一點不難看出來。當牧者講道的時候,有些人總是抱持以下的態度,特別是那些已返教會多年的人,他們說:“但這些道理我已經知道了。我之前已經聽過了,多年前我已經知道了。”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卻不會這樣,即使他之前聽過同樣的道理無數次,他仍領受這道,並說:“啊,我要更了解這個道理。啊,這實在令人興奮。這實在激動人心、讓人欣慰。”難道你看不出兩者的差別嗎?一些人以真理為糧,另一些人卻不然。不會有人在星期天早上醒來,當別人正在為他預備早餐的時候,他卻坐下來說:“我昨天已經吃過早餐了,前天也吃過了,現在到底為甚麼我要吃早餐呢?雞蛋——我知道雞蛋是甚麼;面包——我知道面包是甚麼。”你會說這個人顯然是個機器人,因為他甚麼也不用知道。可是,你是一個人,你擁有的不是一個石心,而是一個肉心。

歌羅西書3章16節說:“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只有基督徒能明白這道理,只有基督徒渴慕這道理。只有基督徒能這樣做。對於真理的態度,那些改過自新、有美好品德的人贊同真理,而在靈裏重生的人卻實踐真理、領受真理,以真理為糧,嘗到當中的甘甜。兩者有天壤之別。你知道嗎?

II. 一個有美好品德的人和一個基督徒對失敗抱持不同的觀點

其次,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到底僅僅是一個改過自新、有美好品德的人,還是一個在靈裏重生的人,你要明白兩者不僅對真理抱持不同的態度,他們對失敗也抱持不同的態度。沒錯,我說的是失敗。請聽!其他所有哲學和宗教基本上都是說:“振作起來吧!要努力探索、竭盡所能、專心致誌,然後付諸行動。你必定能夠做到的。”對伊斯蘭教徒來說,救恩就是這樣而已。對猶太教徒來說,救恩就是這樣而已。對印度教徒來說,救恩就是這樣而已。對人道主義者來說,救恩就是這樣而已。世人只是這樣看救恩:要振作起來、竭盡所能、專心致誌,然後付諸行動。

這樣的人會怎樣響應一個失敗者呢?他會說:“哎呀,我感到十分遺憾。”假如有人對他說:“我已經竭盡所能。我已經振作起來,也盡力而為,但卻做不到。我失敗了,現在該怎麼辦?”除了基督信仰之外,其他所有宗教都說:“我也不知道。你已經努力過了,所以我也不知道你該怎麼辦。你失敗了,你的人生很失敗,你的生命支離破碎。哎喲!我不知道現在該怎麼辦。”

當施洗約翰不肯定耶穌的真正身分,也不肯定祂是否彌賽亞,他便打發人到耶穌那裏去。雖然當時施洗約翰在監裏,他卻打發人問耶穌:“我們怎知道你就是將要來的那一位?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耶穌怎樣回答呢?祂回答說:“你們去,把所看見的事告訴施洗約翰。”他們看到甚麼呢?告訴約翰:“瞎子看見、聾子聽見、長大痲瘋的潔凈,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耶穌要說甚麼呢?祂說:“約翰,你想知道我的真正身分嗎?你想知道天國的福音是否真的從我而來嗎?我來告訴你如何可以知道。看看這些疑難雜癥,看看這些失敗者,看看這些瘸子、瞎子、麻風病人、窮人、被社會忽視的人,你看看他們!他們的生命借著我而改變過來。這樣,你就知道如何區別屬靈的能力和單單的道德更新。

對於那些改過自新、有美好品德的人來說,他們沒有甚麼話可以對失敗者說。然而,基督徒知道他們是失敗者。基督徒看到神借著失敗者彰顯祂的大能;基督徒從不避開那些失敗者,也從不放棄任何一個人。他們對任何人都存著盼望——這樣,你就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個改過自新、有美好品德、靠自己自力更生的人,還是已經借著神的恩典改變過來。

英國著名聖詩詩人約翰牛頓(John Newton)將那段經文寫成贊美詩歌:“耳聾的人來聽主言,啞巴贊美主名,瞎眼的能看見主面,瘸腿跳躍歡欣。”我總是無法完全領會這段歌詞的意思。你只聽到詩歌的作者約翰牛頓在矛盾之中歡呼頌揚:“耳聾的人來聽主言,啞巴贊美主名,瞎眼的能看見主面,瘸腿跳躍歡欣。”

有一點我要提醒大家,也許有些人已經聽過了。我們每個人心裏都知道自己應該要作完全人。有些人去接受輔導,試圖處理這個問題,但他們只可以抑制這種想法;這種想法好像沈睡了一樣,但卻仍然存在。其他所有哲學思想基本上都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放松一點。要放開心懷,對公義和道德的要求要看開一點。你要明白人人都是這樣,人人都是失敗的。別擔心。沒有其他宗教信仰認真地對待這種真實的心理感受,就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作完全人。因此,我們都知道自己是個失敗者。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個事實;但我們卻以各式各樣的手段去讓自己看起來很成功。然而,福音帶你回去面對這個事實:你是一個失敗者,你永遠無法達到自己的標準,你從未做到最好,你自己也無法達到你對別人的要求。你是個失敗者,只是耶穌基督來到世上,體恤你的景況,把自己放在律法之下,並且完全遵守法律。如果你信靠耶穌,祂已經為你成就了一切。祂成為你的成全者,為你成全了律法,而在你內心深處,你知道自己必須遵守這些法律。

英國偉大布道家喬治‧懷特菲(George Whitefield)決意要向英國京士活的礦工傳福音。京士活的礦工是甚麼人呢?當時是1740年代,那裏的礦工被視為狂暴的人,他們非常貧窮,被社會忽視。他們是被社會遺棄的一群,地位與動物不相上下。他們被迫與社會隔絕,居住的地區充滿暴力和罪行,那裏的人非常貧窮,而且被社會忽視。他們在礦場裏生活,在最惡劣的環境下工作,因此,他們很多人都死在那裏,生命非常短暫。他們一臉烏黑,滿身汙垢,身上布滿了煤灰。

今天,在英國京士活還豎立著一塊十字形的石碑,紀念喬治‧懷特菲的事跡。當時,他走到礦場,準備在野外向人傳福音。各人都對喬治‧懷特菲說:“你竟敢去那裏,你竟敢向他們傳福音。他們或許會把你洗劫一空,甚至把你殺掉。”然而,他還是到那裏去傳道。他傳講甚麼信息呢?他傳揚主耶穌是我們的義。他說:“福音告訴我們,罪的本質就是,人以自己來代替神,奪去唯獨神才配受的榮耀,取去神獨有的特權;而救恩的本質就是,神代替我們受死,擔當我們應得的刑罰。耶穌基督站在我們的位置,擔當我們應得的刑罰,因為我們取代了祂的位置,把自己當作自己的神和救主,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奪去唯獨神才配受的榮耀。因為耶穌基督已成全了律法,成為你的成全者,耶穌基督已經成就了一切,祂成功,你卻失敗,你若信靠祂,在祂裏面便成為義人。你不再失敗了。”

當喬治‧懷特菲開始傳講這信息,人們從礦場出來,不是攻擊他、取笑他、轉身便離開,而是聽他的道。在某一刻,喬治‧懷特菲感到茫然,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看到他們的面貌似乎開始改變。他們不再是一臉烏黑,他們的臉頰上出現了一條條白色的淚痕,因為他們的眼淚湧流,擦掉了臉上的煤灰。他們當中許多人,一生都被人忽視,被人稱為失敗者,他們終於第一次聽到一個給失敗者的宗教信仰,這個宗教信仰接納他們的失敗,並宣告他們的失敗與那些住在尊貴地區、自鳴得意,卻道德敗壞的人根本沒有分別。當他們聽到這樣的一個福音,告訴他們耶穌基督可以成為他們的義,成為他們的智慧、成聖和救贖,他們的生命便改變過來。許多人歸信了耶穌,並在那裏建立教會。喬治‧懷特菲也首先建立了一所學校,教育他們的孩子,幫助他們擺脫貧窮的生活。

世人沒有甚麼話可以對失敗者說。美國有一個欺詐舞弊的政客,在臨死前,他說:“我感到很抱歉。我為自己所耍的卑鄙手段感到抱歉。”所有傳媒都說:“哼!他以為他可以回頭求我們饒恕。他以為自己是誰呢?”美國有一個殺人無數的殺人犯,在處決之前,他說:“我犯了罪,我感到很抱歉,現在我已經歸信耶穌基督了。”所有傳媒都說:“哼!他以為自己是誰呢?他以為我們會原諒他。”世人沒有甚麼話可對殺人犯說;沒有話可對欺詐舞弊的政客說;沒有話可對狂暴的礦工說;世人沒有話可對失敗者說,因此,他們怎會處理自己的失敗呢?他們不會這樣做。最終,在末後審判的日子,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本該怎樣愛人,卻沒有這樣做;他們知道自己本該達成甚麼目標,卻沒有辦到。他們將會說甚麼話呢?然而,基督徒知道神喜歡在失敗者心裏動工。事實上,祂揀選失敗的人,祂揀選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請謹記!神揀選軟弱的、被藐視的人。正如詩歌所說:“耳聾的人來聽主言,啞巴贊美主名,瞎眼的能看見主面,瘸腿跳躍歡欣。”

III. 一個有美好品德的人和一個基督徒對自己抱持不同的態度

現在,我們來到最後一點。一個改過自新、有美好品德的人和一個在靈裏重生的人對真理抱持不同態度、對失敗抱持不同態度;最後,他們對自己也抱持不同態度。有美好品德的人對自己評價很高,在靈裏重生的人對自己卻有一種獨特的看法。他們不會堅持自己該受到應有的禮遇,他們甚至不會總是註視自己。他們不會因自己而感到驕傲,同時也不會專註自己。當你靠近這些人,你感到他們清楚明白,自己能成為何等人全是出於神的恩典,他們也讓你感到你也可以這樣。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C. S. Lewis)說:“當你遇到一個真正成熟的基督徒,你會發現他們比別人更愛你,但對你的要求卻比別人少。他們愛你更多,要求你的卻少,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基督裏的身分。他們不自高,也不自卑。他們不會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他們不會輕看自己,只是更少註視自己。他們不懷著優越感,也不充滿自卑感,因為一方面他們知道自己是邪惡的,但另一方面,他們知道自己在神的愛裏平安穏妥。

你綜合以上各點,就會看到自己是怎樣的人。你是那一類人呢?你是一個改過自新、有美好品德的人,還是一個在靈裏重生的人呢?抑或兩者都不是?你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新造的人呢?抑或兩者都不是?如果你只是一個好人、一個有美好品德的人,我勸勉你今天要把剛硬的心打碎,要看到自己是失敗者這一個事實,要清楚知道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也許你生活穏妥,從外表看來一切都很好,你身體保持最佳狀態,看起來很年青,又擁有自己的物業,你已經很成功了。然而,你看,你知道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今天你可能仍不知道,除非借著福音,否則你永遠無法解決這個真實的心理感受。

如果你認為我們今天所說的聽起來太狂熱,這表示你的心仍然剛硬。但我恐怕你的心會越來越剛硬,正如奇幻小說中那遇見陽光就會變成石頭的巨魔一樣,如果主再來的時候你仍未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你也會變成石頭。如果你是新造的人,我要提醒你,新生命已經臨到你,你要使它不斷成長。你透過讀經、祈禱,與弟兄姐妹相交使新生命成長,也借著悔改和聖禮成長。此刻,你只要來到耶穌跟前,感謝並接受祂為你所成就的一切,你就可以領受這新生命,把它傳揚出去,也在你裏面活出新生命。

我為你們禱告,求神讓你們意識到新生命已經臨到你,並在你們的心裏如火挑旺起來。

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來到禰面前,憑信心領受禰的力量和憐憫,我們祈求那些今天仍未得著新生命的聽眾朋友接受禰作救主。我們也為那些已經歸信禰的聽眾朋友禱告,祈求他們來到禰面前,生命得著更新,如火挑旺起來。感謝聖父、聖子、聖靈,我們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