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作為:十六、盼望、豐盛和能力(二)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從外到內的救恩」系列──「神的作為」這個主題,題目是《盼望、豐盛和能力(二)》。

在上個節目,我們已讀過以弗所書1章15至23節。實際上,這段經文是保羅的禱告。讓我讀出以弗所書1章15至23節

[15] 因此,我既聽見你們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

[16] 就為你們不住的感謝神。禱告的時候,常提到你們,

[17] 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

[18] 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

[19] 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

[20] 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使他從死裏復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

[21] 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連來世的也都超過了。

[22] 又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

[23] 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

今天,我希望改變一下我慣常采用的宣講方式。我通常會提出一至兩個重點,然後反復論述,再三強調,讓聽眾朋友留下深刻印象。相反,今天我將會把整段經文看一遍,然後提出多個要點,以簡明扼要的方式來說明,並概述保羅在這段經文中是為了甚麼禱告。

我會說明保羅作這個禱告的主要原因。在這個星期,我多次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看著小孩子,你會發現他們都是十分坦率的。他們真情流露,毫不隱藏。我自己養育孩子的經驗讓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很需要愛;在這方面,他們就好像一個無底深坑一樣,不斷需要愛。他們好像無底深坑一樣,不管你對他們付出了多少愛,他們還是需要更多,還是想得到更多。他們極其渴望別人向他們表達愛,渴望得到愛的確據和證明,這份渴望仿佛永無止境。你對他們的愛仿佛永遠都不夠,他們總是無法滿足。他們只想要更多愛,只想要更多愛。他們渴望得到愛,他們需要愛,仿佛沒有愛就無法活下去。假如你超過一個小時沒有向他們表達愛,你就好像在虐待他們一樣。很多研究結果都證明這是千真萬確的。我看著小孩子,心裏這麼想:「到底我只是從前像小孩子一樣,但現在不再是這樣了;抑或我只是自我抑制,沒有表達出來而已?」我認為自己依然像小孩子一樣,我猜想你也是一樣。我認為我們都像小孩子一樣坦率,在人前表露無遺。

有些人在成長階段不曉得如何隱藏自己對愛的渴求,他們往往會被別人視為不擅社交。這些人難以結交朋友,因為他們太誠實、太坦率,還未學會所謂的成人社交技巧,那就是隱藏自己對愛的渴求,把它抑制著,不表達出來。然而,當我看著這些人,看著你們,也看著自己,我說:「我們依然是這樣的。我們需要愛。我們好像無底深坑一樣,需要愛的肯定和確據。」這實在令人驚訝。為甚麼我們這麼需要愛呢?這是我們的天性。當你讀到這個禱告,你看到這裏的應許多得難以一一領受。

我嘗試盡力以實際的方式,跟大家看看這裏的眾多的應許,也藉此說明彼得在彼得後書1章所說的話。他說:「神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這到底是甚麼?就是你在這裏所得的應許。這應許也是給那些知道自己像孩子一樣的人、那些知道自己極之需要愛的人。他們好像黑洞一樣,即使吸進整個宇宙,似乎仍無法滿足。然而,這裏所說的比宇宙更大,因為這是自有永有的神。看看神的應許、祂所彰顯的一切、祂所賜的一切,看看祂邀請你來得著甚麼。這實在令人驚嘆。我得盡量保持冷靜,因為若有人不斷對你說:「看啊!看啊!看啊!」過了一段時間,你開始感到麻木。我不想讓你變得麻木;然而,我確實希望你來看看這些應許。看啊!

首先,不要忘記,保羅在這裏不是為了他想我們得著的東西禱告。請謹記,這封書信不僅是給以弗所信徒,我們多次提到,這大概是一封給不同教會傳閱的書信。因此,保羅實際上是為我們禱告。他首要為我們禱告的,是我們得著知識。你看,經文說:「因此,我既聽見你們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就為你們不住的感謝神。禱告的時候,常提到你們,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

保羅正在寫信給當時的信徒,為他們禱告。你必須想象一下當時他們所面對的問題。你想象一下他們的景況,所面臨的考驗是多麼嚴峻,他們面對各種問題:身體上的問題、經濟、社會、人際關系等問題,而保羅竟然只祈求一件事,就是祈求他們真知道神。保羅要說的是:「我希望讓你們意識到,當一個成熟的基督徒面對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會這樣說:『我不知道這些事情發生的具體原因,但我卻知道最基本的原因。生命的基本責任,就是要知道神。我生命中所面對的一切,以及所遭遇的每個困難,最基本的目的都是為要知道神。」我們要明白這個問題的原因,這個悲劇的原因,這件樂事的原因;我們必須超越事情本身,看到事情發生的原因,就是使我真知道神。

在宗教改革期間,以及後來一段時期,基督教神學家常說有兩種不同的知識。他們說:「一種是自然的知識,另一種是屬靈的知識。」他們稱之為理論上的知識和經驗上的知識。理論上的知識是從課堂學到的,而經驗上的知識是從實際經驗學到的。雅各說:「魔鬼也相信神,卻只是戰驚,他們並不真正經歷過認識神。」我們可以擁有頭腦上的知識,卻沒有屬靈的知識。這顯然是保羅所指的知識,就是存於心裏的知識。聖經所指的就是這種知識,這就是保羅所祈求的。你所面對的每一個問題,歸根究柢都是因為你沒有將神的屬性藏在心裏。這就是保羅在這裏所說的!

總而言之,保羅要說的是:「我祈求一件你最需要的事情,是超乎其他一切的,就是祈求你真知道神。」你明白這是甚麼意思嗎?保羅是說:「盡管你以為自己除了真知道神外,還需要別的事情,但保羅說你所需要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真知道神。」你所面對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因為你沒有將神的屬性藏在心裏。你感到憂慮,也許是因為你沒有將神的智慧藏在心裏。你知道神滿有智慧,但你卻沒有充分認識。你必須真知道神是滿有智慧的,對嗎?你還未真知道神的智慧,你所知道的還未足以使你勝過憂慮。你感到罪疚,也許是因為你並不真知道神的憐憫,你所知道的還未足以使你勝過罪疚。或者還有你的恐懼、怨恨等問題。保羅不會說:「我祈求主的醫治、主的能力、主的潔凈、主的寬恕、主的平安。」保羅不是祈求這一切。為甚麼?因為當他祈求那一件事的時候,就祈求了這一切,保羅說:「我祈求你真知道神。」各位聽眾朋友,讓我告訴你們,今天你必須意識到,這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問題。既然是這樣,你就必須好好安排自己的時間,去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真知道神。

保羅繼續論到真知道神,他特別祈求他們知道三件事。我們不知道保羅為甚麼祈求這三件事——也許他了解到一些有關收信人的背景。讓我來說明這三件事。在希臘原文,這每一件事都以「甚麼」一詞開始。由於保羅所寫的是一句很長的復合句子,聖經翻譯者為了使句子讀起來更清晰,就把句子分成短句。可是,我要指出一點,我認為翻譯者把句子分成短句,在某些地方反而造成誤解。在希臘原文,保羅祈求信徒心中的眼睛被照亮,可以知道這三件事。這三件事就是:

我祈求你們知道:

  • 祂的恩召是甚麼,並且有何等指望;
  • 祂在聖徒中榮耀的基業是甚麼,並且是何等豐盛;以及
  • 祂所顯的能力是甚麼,並且是何等浩大。

保羅祈求這三件事:我要讓你們知道,神的恩召有何等指望,祂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並祂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讓我們來看看這三件事。保羅希望你知道這三件事。他說:你今天所面對的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你不知道這三件事。你也許略略知道,甚至在頭腦上透徹理解這三件事,可是你並不真知道它們。這三件事情沒有活現在你眼前,也沒有感動你的靈。

首先,「神的恩召有何等指望」是甚麼意思?你註意到經文說:「幷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保羅是說:「神的恩召有何等指望」;我認為一些聖經譯本確實有點誤導,因為翻譯者以為保羅說的是:「我想讓你知道你們的呼召的盼望。」「我想讓你知道你們的呼召的盼望」,所指的是你們的呼召。然而,我相信保羅其實是說:「我想讓你得著神的恩召的盼望。」神的恩召並不在於我們被呼召去做甚麼,而是在於祂呼召我們的時候,祂在我們身上已經成就了的事情。

讓我解釋一下。呼召就好像打電話一樣,是一種幹擾,試圖引起對方的註意。假如你正在與我面對面交談,我不用突然呼喊你,對嗎?舉例說,我正在跟麥克面對面交談,我不會突然大聲呼叫:「麥克!」因為麥克會大聲說:「甚麼啦——有一只蜘蛛落在我身上嗎?這房子著火了嗎?」我卻回答說:「不,我只是以為自己正在打電話給你。」你不會呼喊一個已經註意到你的人。你只會呼喊那沒有註意你的人,沒有聽到你聲音或看到你的人。你會呼喊一個在另一個房間的人,因為他們看不到你,聽不到你的聲音,也不知道你要說甚麼。因為你不知道我要說甚麼,我才會呼喊你;而且你也不會知道我要說甚麼。除非你擁有超感官知覺,否則你不會知道我有話要對你說,或想與你交談。

同樣,聖經說,今天你能夠相信,全因為神呼召你。如果你相信神,那是因為祂呼召你。當我對你說話、勸告你、竭力告訴你有關基督的榮耀,不管我用甚麼方式告訴你,無論是口頭或書寫,是錄音或別的方式,我的話本身並沒有能力喚醒你。然而,聖靈卻像電話一樣。如果我在我家裏,你在你家裏,而我們住在不同城鎮,我在家裏呼叫你的名字,你不會聽到,對嗎?我的聲音無法傳到你家裏。我的聲音沒有能力可以傳到你那裏,但如果我拿起電話,打電話給你,你的電話會響起。當電話響起,就會吸引你註意。當你拿起電話接聽,它就以同樣的方式把我的聲音傳給你。

聖經說,神呼召你,吸引你的註意,進入你的生命。你看不到祂,也聽不到祂的聲音。無論你聽道多少次,去教會多少次,閱讀多少遍,也聽不到神的聲音。直到神呼召你,你才聽到;在某意義上,直到你所看到和所聽到的,透過聖靈的「電話」傳給你,你才聽到神的聲音──這就是神的呼召。神的呼召是甚麼?我們在另一處經文讀到這一點──在加拉太書1章15至 16節,保羅說:「然而,那把我從母腹裏分別出來,又施恩召我的神,既然樂意將他兒子啟示在我心裏。」你聽到嗎?是因為神呼召我們,給我們顯明祂的兒子。在哥林多前書1章,保羅說:「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這是強而有力的宣告。保羅說:基督信仰的教義、基督的福音,對希利尼人和猶太人來說,都是愚拙的──不管是猶太人和外邦人。但對那蒙召的猶太人和外邦人來說,福音卻是神的大能和智慧。為甚麼有這個差異呢?是因為神的呼召。

保羅所祈求的,是你們真知道神呼召所帶來的盼望。神呼召的盼望是甚麼?神呼召的盼望就是你蒙召的確據,知道自己蒙神呼召。我很喜歡這個想法。保羅是說,你借著知道自己蒙召而得著盼望,沒有甚麼比這更重要。神呼召所帶來的盼望是甚麼?就是你蒙召的確據。

英國利物浦主教萊爾(J C Ryle)說:「得救的確據使你滿有膽量,如同吼叫的獅子;又使你輕松自在,如同翺翔的飛鳥。」得救的確據就是你堅信自己的惡疾已得醫治──這惡疾就是你的罪;你的巨額債務已還清了──這債務就是你的罪;你最大的問題已經解決了──這問題就是你的罪。相比之下,所有其他問題、疾病和債務,就像被跳蚤叮咬一樣無關痛癢。你有沒有看到別人知道並確信自己得救。「盼望」一詞在聖經中意味著確據和肯定。保羅說,你得到盼望,幷不是借著自己,而是仰望神的呼召。

多年前,我參加了一個聚會。當時我初信主,那是一個有關基督徒生活的聚會。那位牧者說:「你們很多人難以確信自己是基督徒、自己的罪已得赦免、並且神愛你和關懷你。我給大家一個建議,如何可以得著確據。我建議你去一個地方坐下來,最好在戶外,然後說:「主啊,如果我從沒有接受禰作我的救主和主,我現在就這樣做。如果我從沒有將我的心交給禰,我現在就這樣做。」他說:「你在那地方插上一根木樁,然後在上面刻上或寫上你將自己交托給基督、將心降服於祂的日期。每當你感到憂慮,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基督徒,不知道神是不是真的愛我,你可以走出去,看看那根木樁,你看到的時候便會說:「是的,我就在這裏把自己交給基督。」我從沒有試過照著做。我認為這種方法是錯的,完全與保羅所說的相反。那位牧者說的是:「如果你想知道神是否愛你,你要看看自己的作為,記住你做了甚麼,要對自己所做的感到自豪。」你知道我這一類人會怎樣回答嗎?我知道你們當中也有這樣的人;我總會說:「這樣做也不會給我任何確據,因為我怎知道我就在那天降服於主呢?如果我在那天降服於主,為甚麼第二天我又犯同樣的錯誤呢?為甚麼我會再做昨天那不對的事呢?這樣做對我一點幫助也沒有。」然而,保羅在這裏要說的是:如果你想得到盼望和確據,想知道自己是蒙愛的,你要意識到你得救是因為神的呼召。你不要看自己的作為,而是要仰望基督。

今天,你相信基督嗎?你想要相信嗎?你為了是否相信而掙紮嗎?你甚至因為不相信而感到沮喪嗎?聖經說,是神在你心裏動工。你能夠相信基督,能夠尋求基督,唯一的途徑,是因為祂一直在你心裏動工。保羅說:「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

當你思想今天的福音信息,你說:「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蒙愛,也不知道神是否真的在我生命中動工。」我要問你一個問題:「你認為福音是無稽之談嗎?你認為福音是愚拙的嗎?你因為自己沒有按自己的意願去相信而感到悲哀嗎?你希望相信嗎?即使這些想法已足以證明神正在你生命中動工。除非神呼召你,在你生命中動工,否則你根本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你如何得著盼望呢?不是去看那根木樁,也不是看自己做了甚麼,而是看看基督所成就的一切。你看看那白白的恩典。你看看即使當你還沒有尋求基督的時候,祂怎樣進入你的生命,打開你的心。耶穌怎麼說?祂說:「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你找到耶穌嗎?你沒有尋求祂,是祂來尋找你。祂打開你的心,呼召你,你才得到盼望。你若說:「哦,我不喜歡這個說法。我相信自己是基督徒,因為我尋求祂。我把那根木樁插在那裏,這樣我就知道自己已找到祂了。」我要對你說:「只要你明白,你能成為基督徒是因為耶穌來尋找你,你便得著確據,感到自己蒙神所愛。」這就是神呼召的盼望。可惜,一些聖經譯本使這節經文的意思變得含糊不清。

其次,保羅要讓我們知道:基督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祂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我們從這段經文看到一件又一件奇妙的事。在這裏,要確實知道保羅到底是指「基督在聖徒中得的基業」,還是「聖徒在基督裏得的基業」,實在有點困難。我們在之前兩三個節目中提到一點,大家也許已經淡忘了,就讓我再次說明。第14節說:「我們是神的產業。」在希臘文中,產業一詞是指「部分」。這是當你父親離世後,你從他那裏得到屬於你的那部分產業。記得我們談到一點,這是從你父親的遺產中得到屬於你的那部分財富。當時,改變社會階級地位的機會並不多,因為當時不是資本主義社會,而是階級分明的部落社會,一旦你得到你的產業,那就是你的財富,也決定你的一生。我們提到聖經說我們是神的產業,這實在令人驚嘆,這意味著我們是祂的財富、祂的寶貝、祂的產業。當神看著我們,祂感覺富有。你還記得嗎?不錯,我們是祂的產業,但祂也是我們的產業。我們知道,我們在未來有榮耀等候著我們。我們必與基督一同作王。保羅所指的到底是那一樣──也許兩者皆是。保羅希望你從心裏知道,基督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事實上,當我們在一起時,我們都會很富有。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這一點。

首先,這表示保羅想讓你們知道,你們在神眼中是珍貴的寶石。你知道舊約聖經記述祭司的服飾,當大祭司進入至聖所,去到神臨在的榮光面前,他要穿著以弗得。那是一個胸牌,大祭司把胸牌穿在他的胸前、他的心上。胸牌上有十二塊寶石,每一塊都刻上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其中一個名字。這景象展示了耶穌基督如何去到父神面前。耶穌不是兩手空空的到父神面前。如果我們是神的兒女,當神看著祂每一個兒女的時候,在祂看來每一個都是基督心上的寶石。基督牽帶著我們去到父神面前。當父神看著我們,祂看到每一個都全然美麗,每一個都完美無缺。你知道這一點,就表示你像蒙愛的兒女一樣活著。

你還記得我在剛開始時提到,小孩子總是無法肯定自己是否蒙愛。他們仿佛在說:「我知道你十分鐘前告訴我你愛我。我知道你給我展示了你的愛,你擁抱我,給我想要的東西,但你最近為我做了甚麼呢?」在這裏,你所得的超越了這一切。你必須領會這真理,知道蒙愛是甚麼意思。

在幾個節目前,我們曾討論有關偶像的問題。最近,我跟我兒子談到這問題。他說:「在考試前的晚上,我感到很害怕。我對考試感到非常害怕。」於是我們坐下來,思考這個問題。事實上,我認為他意識到一點,當他面對考試時,學業成績成為了他的偶像。他的偶像對他說:「如果你在高中獲得優異成績,尤其是在這一所高中,你就會進入著名大學,之後你會進入著名的研究院,然後你會找到好工作,你的人生就會非常美滿。如果你在這次生物科考試獲得優異成績,你就穩操勝券了。」換句話說,如果你在這次生物科考試獲得優異成績,一切都會很順利;你的一切都會得著眷顧。你看,我們都想別人眷顧我們。聖經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我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眷顧。每個人都是這樣。在考試前夕,我兒子仿佛陷入癱瘓狀態,因為他聽到這樣的聲音。當然他不是真的聽到一把聲音,我也沒有帶他去看精神科醫生。你知道我所指的是甚麼。我們談論的是屬靈層面上的事。從屬靈層面來說,他說:在考試前夕你感到如此恐懼,全因為你以為「如果我獲得優異成績,我就會得蒙眷顧。」可是,他要對自己說甚麼?當你面對最害怕的事情,你要對自己說甚麼?你必須說:「即使我得到這東西,也不會一切順利,這東西不會眷顧我。即使我得到這東西,也不會得著眷顧。我已經蒙眷顧,已經蒙愛了。你必須明白這道理。我是神的產業。祂是我的產業。我在祂裏面滿有豐盛,祂在我裏面也滿有豐盛。這確實令人驚訝!當耶穌看著我,祂有這種感覺;因此,當我看著祂,我也有這種感覺。我得蒙眷顧。那些東西不能把我任意擺布。

這意味著甚麼?我要告訴你,當你感到害怕,你便忘記了耶穌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我還要告訴你另一件事,當你不順服,你也同樣忘記了。不僅當你感到害怕的時候,而且當你不順服的時候,你也忘記了。這是甚麼意思呢?讓我這樣說明吧。你還記得以掃的故事嗎?你記得以掃從田野打獵回來所發生的事嗎?以掃是雙子中的長子,他先從母腹出來。因為他先出生,所以得了長子的名分。以掃是大兒子,在當時階級分明的部族社會,他得到財富,得到長子的祝福。這實在很不公平,然而,這是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天,以掃從田野回來,感到自己餓得要死。那時他弟弟雅各布正在熬湯,以掃聞到紅豆湯的香氣,便對雅各說:「我要喝這湯,不然我快要餓死了。」以掃是非常衝動的人,他身體發紅,渾身有毛。以掃看著雅各,雅各說:「長子的名分對你來說有甚麼價值呢?把長子的名分給我吧。讓我得著長子的地位。」以掃簡直是個大傻瓜,當然聖經也說他輕看他長子的名分;以掃說:「這長子的名分於我有甚麼益處呢?我將要死,從父親的產業中得到屬於長子的那部分,有甚麼益處呢?」這樣,以掃就為了一碗紅豆湯而把長子的名分賣給雅各了。

在很大程度上,當你不順服神,你也做了同樣的事。你知道耶穌曾多少次提到這樣的事嗎?耶穌說:「你在家裏擺設筵席,不要請那些可以報答你的人,恐怕他們也請你到他們家裏。你行善的時候,若在世上得了賞賜,就不能得到我的賞賜了。」你有否想過這是甚麼意思呢?耶穌的意思是,如果你順服祂,你便要付上代價。舉例說,如果你順服祂,你就會什一奉獻。對初信者來說,什一奉獻是一件很難的事。可是,聖經說你每年要把收入的十分之一獻上,作慈善用途,奉獻給教會、窮人、慈善組織、事工機構。你要這樣做。這需要你付上代價。你必須放棄某些東西。

你若要遵守十誡,在性方面保持忠貞純潔,便需要付上代價;例如:你要放棄那種刺激的感覺、歡愉,也要放棄某種關系。你若要誠實待人,便需要付上代價;例如你要放棄某些工作、某些朋友。你需要付上很大的代價。當你走到一個岔路口,要麼你保守誠實、純潔,慷慨,做神希望你做的事;要麼你走向另一條路,得著實時滿足。

這樣,你就像以掃。你看著長子的名分,當你不順服的時候,你說的是:「我將要死,這長子的名分對於我有甚麼益處呢?」你要想一想,長子的名分到底是甚麼──就是在聖徒中得到的榮耀基業。當神看著你,祂說:「是的,順服我需要付上代價。然而,你要耐心等待,直到你看到我要賜給你的一切。你為了順服我而失去的,比起你因為順服我而得到的賞賜,實在微不足道。」這就是耶穌的意思。當祂說:「我告訴你,如果你這樣行,必得著賞賜」,就是這個意思。如果神是你信靠的對象,祂也將要成為你的賞賜。如果你是你自己信靠的對象,你就要作好心理準備,你會成為自己的賞賜,因為你將要得到的就只有這些。即使對基督徒來說,這也是千真萬確的。

我不認為當一個基督徒犯罪,便會突然失去一切產業。不是的。你知道這不是這裏的教導,但我要告訴你,你這樣做就好比把當天生活費的信托基金支票撕掉,把自己與神隔絕。當你想到自己在聖徒中得的榮耀的基業,你便能夠順服。當你想到自己在聖徒中得的榮耀的基業,你便能夠鼓起勇氣。如果你行事為人像蒙愛的人,你便能夠順服。如果你行事為人像蒙愛的人,知道自己是蒙愛的,你就能面對一切。勇氣,就是看到那看不見的,並按神的心意而行;即使你不明白你所做的,也按神的心意而行。要知道基督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

最後,第三件事,神向我們所顯的能力。再一次,有些聖經譯本確實有點誤導。這是一個句子,你看到經文說:「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幷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使他從死裏復活。」讓我告訴你保羅的真正意思。他說的是:「我想讓你們知道,基督向我們這些根據祂大能大力而相信祂的人所顯的浩大能力。」「根據」一詞是甚麼意思?到底保羅所稱「那何等浩大的能力」對我們這些根據神的大能大力而相信的人是指甚麼?聖經翻譯者為了把這句子分成兩句,便忽略了一點。他們沒有翻譯原文中「根據」"katta"這個字。他們沒有把這個字翻譯出來!他們竟敢遺漏了這個字!這個希臘文的意思就是「根據」。他們忽略了「根據」一詞。坦白說,這實在令人混淆。當你根據某人而相信一件事,這表示他們所作的事令你相信。如果我說:「我根據我的生物學老師所教導的而相信」,這表示我的生物學老師令我相信我今天所相信的事。

經文說:「我想讓你們知道,基督向我們這些根據祂大能大力而相信祂的人所顯的浩大能力。」這意味著神的能力的第一個明證,就是你相信了,正是這個事實。這一點我們已討論過了。今天,如果你相信神,正是因為祂的大能大力。讓我告訴你一件事,我信主越久,便越明白我能夠相信確實是一個神跡。如果你還不明白今天你能夠相信,其實是一個神跡,你仍然不明白自己的心,你的信心還是很幼嫩。

如果你相信神,那完全是因為祂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你能夠相信,絕對是一個神跡。這完全是一個神跡,是你生命中的神跡。每當你相信,每當你發覺自己相信,你要說:「這實在是神跡!」你有這樣說嗎?你有沒有說:「這實在令人驚嘆!」你有這樣說嗎?每當你背誦使徒信經,你能夠享受神的同在,甚至敬拜贊美神嗎?每星期當你背誦使徒信經的時候,你有沒有說:「是的,我相信神,我相信神。」成千上萬的人……每個人都相信。當你相信的時候,你說:「你知道的,我真的相信。」你有沒有看看自己,然後說:「神啊,我贊美禰。我相信禰,我贊美禰。」這全是因為神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你有這樣做嗎?不然,你就錯過一個大好機會了。

不僅如此,經文還說:「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使他從死裏復活。」我會以這一點結束今天的信息。讓我告訴你這節經文的意思。每當保羅解釋神在你生命中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他都以這個例證來說明。他再三使用這個例證。他說:「神使基督從死裏復活,就顯明了神在你裏面所運行的大能大力。」為甚麼保羅以這個例證來說明神的大能呢?為甚麼他不以颶風來說明呢?近年來,美國多處受龍卷風和颶風吹襲,造成嚴重破壞。在我人生中,有一次難忘的經歷,就是我家附近受龍卷風吹襲;龍卷風距離我的房子只有十米,掠過後面的樹林。我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景──龍卷風好像剪草機鏟過樹林,聽起來也像剪草機一樣。當你走到那裏,你看到一大片從前樹木密布的樹林,被連根拔起,夷為平地,好像剪草機鏟過一樣。當你讀詩篇29篇,你看到經文說:「榮耀的神打雷……洪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一個核彈頭的威力,比起颶風的威力,實在無足輕重;然而,颶風的威力,比起神的大能大力,卻微不足道。詩人說:颶風吹襲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神有權柄掌管颶風。

為甚麼保羅不以颶風來說明呢?這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你看看颶風的威力,然後再看看詩篇29篇,經文解釋了為甚麼颶風的威力,比起神的大能大力,就像玩具槍一樣小兒科。這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保羅不以颶風來說明,而是以基督復活來說明,為甚麼呢?你知道為甚麼颶風擁有如此強大的威力呢?因為它擁有死亡的力量。你知道為甚麼龍卷風擁有如此強大的威力呢?因為它擁有死亡的力量。死亡是宇宙中最終極的力量。你無法制止死亡來臨。你被死亡包圍。為甚麼我的頭發會甩掉呢?就是因為死亡。為甚麼當我看到自己的近照,我會說:「哦,我的天哪,我看起來像我父母一樣,我開始衰老了。」我們都漸漸衰老,步向死亡。我們逐步陷入死亡,我們被死亡包圍。一切都漸漸朽壞、漸漸衰殘。一切都土崩瓦解、煙消雲散。一切如是!沒有甚麼比死亡更有威力。死亡是終極的仇敵,但保羅說,神已經戰勝了死亡。而且,這大能正在你身上運行。

你如何量度神在你身上的大能呢?以盎司作為量度單位嗎?以磅來量度嗎?以升來量度嗎?你這樣量度神的大能嗎?你要以復活來量度。如果你是基督徒,這意味著死亡在你生命中的權力已被擊敗了;死亡在你屬靈生命中的權力也除去了。死亡是甚麼?你看看一個已死的身體,你發現它漸漸腐爛。這就是它變得醜陋的原因。你看到它對任何刺激都沒有反應,它完全沒有能力發揮任何力量。這是肉體的死亡。現在,我們屬靈生命的死亡已經除去了,因為神復活的大能進入我們的生命。即使你和我作為基督徒都要經歷肉體的死亡,但它在我們身上再沒有任何能力了,因為在你肉體死亡的那一刻,你就變得更有生命力。基督徒面臨死亡的那一刻,死亡似乎在嘲笑我們。但實際上,死亡所做的就好像從我們身上除掉種子的殼,使我們的生命如鮮花一般綻放。死亡似乎要摧毀我們的生命,但實際上卻使我們活出真正的生命。

死亡在我們身上沒有任何權力。即使我們必須面對肉體的死亡,它也不能作甚麼,反倒把我們帶進神的懷裏,就是那位說「你是我的寶貝」的懷裏。死亡再也不能作甚麼,使我們感到懼怕。有很多優秀的心理學家寫了很多關於死亡的好書,論到死亡的恐懼、死亡的陰影是人類面對的主要問題,也是最主要的心理恐懼。它是驅使人的主要力量,也是壓制人的主要力量。坊間有很多這方面的著作,雖然不是從聖經角度來寫作,卻很有洞見,也合乎聖經。保羅說:「你想知道在你裏面的能力嗎?在你裏面的能力,就是耶穌基督復活的大能。這大能使耶穌從死裏復活,祂已經切斷了死亡的繩索,同樣的大能也正在你身上運行。因此,你生命中的一切都逆轉了,幷且出死入生。

你是否活在這神聖的意識中呢?你是否不斷領受這真理,得著其中的甘甜呢?你要明白這真理;要知道神的恩召有何等指望;要知道你是祂榮耀的基業,祂也是你榮耀的基業,並且這基業有何等豐盛;要知道基督向我們這些根據祂大能大力而相信祂的人所顯的浩大能力。只要你明白這真理,你就越發思考這真理,思考其中的榮耀、喜樂、奇跡。你知道作基督徒的榮耀嗎?我們當中很多人,因為受到別人輕視,在晚上便輾轉反側,無法安睡。我們苦苦追求,為要得著別人的尊重、別人的愛。當別人拒絕或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是何等沮喪。我們竟敢這樣呢?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將會與基督一同作王。三十億年之後,我們甚至不會記得美國總統是誰。那時,也許其中幾位總統會與我們在一起,但他們與我們根本沒有分別。你明白這份榮譽嗎?今天,我為你禱告,祈求你真知道神。你真知道神,幷不代表你的煩惱便會立時消失,我們總會有煩惱,但你真正的問題卻迎刃而解,你不會再無法解決你的煩惱。我為你禱告,祈求你真知道神。

讓我們一同祈禱:

親愛的天父,求禰幫助我們將自己全然奉獻給禰。主啊,我們知道,真知道神是我們生命的最大目標,求禰幫助我們好好安排生活的優先次序,讓我們那些不認識禰或不知道自己是否認識禰的人,竭盡全力去認識禰,不惜一切去認識禰。我們當中那些需要真知道禰的人,我們要改變自己的生活,以真知道神作為生命的主要目標。我們知道,沒有別的東西是永遠長存的,也沒有別的東西是真正有價值的。感謝禰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感恩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