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繼續探討「從外到內的救恩」(神的作為)這個系列。今天我們看「我們的贖價」第三部份──用血來救贖──這個題目。
我們來看以弗所書1章4至8節。請註意第7節,這是我們最後一次看這節經文,當讀到第7節的時候,我會讀得慢一點。
[4] 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
[5] 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
[6] 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贊;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裏所賜給我們的。
[7] 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
[8] 這恩典是神用諸般智慧聰明,充充足足賞給我們的;
讓我們最後一次看第7節。經文說,「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讓我們最後一次思想「赦免」和「救贖」這兩個詞。在上一個節目,我講述了「救贖」的第一方面。在這個節目裏,我們來看「救贖」的第二方面。在希臘文裏,「救贖」("apolutron")一詞的意思是贖價。
「贖價」包含兩方面的意思。首先,被贖的一方是被轄制、被囚禁的。只有當一個人被奴役或被轄制,你才需要付上贖金去把那個人贖回。其次,「贖價」這個詞也意味著透過交換,把那個人從奴役中拯救出來。你付上贖金,透過交換或替代,讓被奴役的人獲得自由。
因此,當聖經說耶穌救贖你、救贖我們,意思是指我們處於可怕的窘境中。我們境況堪虞;我們被轄制、被奴役;我們在咒詛之下。我們在死亡的威脅下,或者已經死了。其次,耶穌救贖我們,表明祂已經付上沈重的代價。那是一種代替、一種交換,祂以珍貴無比的東西換取我們的自由、贖回我們的生命。
現在,我們上一次思考「救贖」這個詞的意思。到底「救贖」一詞有什麼含意?說「我們被轄制」,指的是什麼?「赦免」一詞又是什麼意思?既然我們得救贖,我們的罪得赦免,這就表明贖價已經付了,因為我們是被罪所捆綁。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耶穌受死,在十字架上流血,所要對付的首要問題,就是罪的問題。我把罪的問題稱為「五大難題」之一。 所謂「五大難題」,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不是基督徒,你無法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你不是基督徒,你無法解決人生的「五大難題」。這「五大難題」就是:人生的意義、罪、死亡、知識和苦難。但今天我們不會逐一討論這些問題。
我剛才提到「人生的意義」這個問題。如果沒有神,如果我們不知道是否有神存在,那麼一切都沒有意義。除非耶穌就是祂所宣稱的那一位,否則我們無法解決「人生的意義」這個問題。你看看這「五大難題」。今天我能夠成為基督徒,是因為我多年來不斷思考這些問題。每一個有思想的人都會在這些問題上不斷掙紮。這五個問題就是:第一,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第二,我如何面對死亡?第三,我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苦難?第四,我如何知道自己懂什麼呢?人們如何認知事物呢?怎會有真理呢?最後,也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就是:我如何解決自己罪的問題?
還記得我在上一次節目中引用了莎士比亞名劇《麥克白》中的一段話嗎? 麥克白見到他的夫人因罪疚感而精神崩潰,於是他問醫生:「唉,難道你不能從她記憶中拔去內心深處的憂傷,用一些能使人忘記一切又甘甜芳香的靈丹妙藥來潔凈她的內心,挪去一直重壓她心頭的危險東西嗎?」「重壓她心頭的危險東西」就是指罪疚感。麥克白問醫生:「難道你不能用一些使人忘記一切又甘甜芳香的靈丹妙藥來潔凈她的罪疚感嗎?」醫生回答說:「還是要病人設法自救了。」那位醫生的洞察力比我們今天很多人還要強。他的意思是,沒有任何人能使另一個得赦免。
我不知道你有否參加過這樣的小組:在那些小組裏,每一個組員與你都有同樣問題,也做過同樣的事。你參加那些小組,大家坐在一起,說:「哎!降低你的標準吧。不要有罪疚感。我們也做過同樣的事。」請聽!因為有人與你同病相憐,所以你便感覺好一點。因為你發現自己的情況其實並非特殊,所以你便感覺好一點。但最終這樣能解決罪的問題嗎?
《麥克白》中的醫生說得對,沒有人能夠使另一個人得赦免。這就是為什麼當耶穌走遍各處傳道,赦免人的罪並說「你的罪得赦免了」的時候,那些宗教領袖感到煩擾的原因!為什麼他們怒氣填胸?為什麼他們不說:「哦,那是一種新療法,你有執照嗎?」他們沒有這樣說。他們立刻想用石頭打耶穌,把耶穌處死。他們認為耶穌犯了褻瀆罪。那些宗教領袖比我們更有智慧,他們知道如果耶穌說祂赦免人,使人的罪得赦免,祂就是自稱為神。
那些宗教領袖知道沒有任何人能使人得赦免。沒有任何療法、任何組織、任何東西能使你的罪得赦免。他們可以幫助你明白自己為什麼感到罪疚,讓你認識罪的根源。他們可以幫助你明白很多事情,但他們無法除去你的罪。這是問題的癥結。這是一個大難題,我們無法使罪得赦免。我們來看看原因。
我們在之前的節目中,曾提到保羅在加拉太書第6章所說的話:「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在那個節目中,我們講到赦罪之所以是一大難題,因為罪就是債。有人問我:「為什麼在主禱文中,經文說『免我們的債』,而不是『赦免我們的過犯』呢?為什麼說債而不是過犯呢?」你知道嗎?在某意義上,這兩個詞都是指同一樣東西,用哪一個詞也無關緊要。但是我喜歡用「債」這個字,因為「債」表達了「過犯」所沒能表達的意思,因為罪總是叫人付上一些代價,罪總是造成欠債。
舉例說,我約了你中午在一家飯店吃飯,但是由於我粗心而忘記了。我沒有提醒自己,也沒有好好安排自己的時間表,於是我忘記了。事後我感到很抱歉,對你說:「你肯原諒我嗎?」你回答說:「沒關系,忘了它吧!我當然原諒你。」因為我的過失、我的罪,讓你浪費了兩個小時。因為我的過失、我的罪,讓人付上代價。我的罪成為一筆債,我欠你兩個小時。你浪費了兩個小時,你損失了一些東西。
再舉例說,你把外衣借給我,我說:「謝謝你,今天晚上真冷」。可是,我卻把你那件外衣丟掉了,你便損失了買一件外衣所花的金錢。如果我誹謗你,事情就變得嚴重了,因為這無法用金錢衡量。如果我誹謗你,我把有關你的事情告訴他人,縱然那些都是事實,卻使你給人留下負面印象。或者我說了一些誇張、不實的事情,你的損失就更大。如果你能衡量的話,這會給你的名譽造成一定的損害。
每一樣罪都是一筆欠債。這意味著當你原諒別人的時候,你只能藉著承擔損失而原諒別人。原諒一個人,然後罪便「嗖」一聲消失得無影無蹤,那是沒有可能的。任何罪被赦免的同時,赦罪的人總要付上代價。如果你對我說:「你丟了我的外衣,沒關系,忘了它吧。」那就是說,如果你原諒我,至少你會損失買一件新外衣所花費的金錢。所以,當你原諒我的時候,債並不是「嗖」一聲便消失得無影無蹤。發生了什麼事?你付了這筆錢。你說「我原諒你」,你的意思就是「我來付這筆錢,我來承擔損失。 」
那筆債並沒有消失得無影無蹤。當你想到一些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東西時,情況就變得更困難了。舉例說,如果你知道某人誹謗你,使你名譽受損,你去跟那個人對話,他說:「你是對的,我非常抱歉。」假如你回答說:「我原諒你。」這是什麼意思呢?也許你是言不由衷,但讓我來告訴你,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很多人說「我原諒你」,其實他們的意思是「我不會主動傷害你」。你看,當他們說「我原諒你,但我不會忘記」,那是他們真正的意思。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不會主動傷害你,但是在被動的情況下,我會這樣做。」就是這個意思。
我來告訴你,原諒一個人意味著什麼。舉例說,一星期之後,你有機會向別人提到那個人對你的所作所為,你有機會這樣做,但你卻克制自己。你在幹什麼呢?你在付代價,你在承擔損失。幾天後,你看到那個人,其實你不想見到他,你想走開,想繞道避開他。但你卻熱情地走過去,說:「餵,你好嗎?最近怎麼樣啊?」你表現得很熱情,其實那並不是你的本意。你本想抱怨幾句,但是你勒住了舌頭。你本可以奚落他幾句,但是你講了一些很中聽的話。你在幹什麼呢?這樣做令你很難受。這麼做很難,一點也不容易啊。你所做的就是你在付清那筆債。你明白了嗎?你在承擔那代價。
任何罪被赦免的同時,赦罪的人總要付上代價。你看,當大多數人說:「我原諒你對我所做的一切」,他們的真正意思是:「我不會主動詆毀你、攻擊你。但是我會遠離你、對你冷淡。我會讓其他人知道你對我的所作所為。」這樣,你還未真正原諒對方。
每一個罪都是一筆債,這意味著有人遭受損失。罪的背後都有代價。因此,沒有人能不付任何代價便原諒別人,否則那並不是真正的原諒。如果你說「我原諒你」,但卻仍然向對方懷怨,並避開他,你這樣做就是仍想向他追究責任,要他付代價。也許只是要他逐漸償還,並不是要揍他一頓,沒什麼大不了,可是,你仍是要他付代價。你還沒有原諒對方。
好的,請你想一想。你見過這樣的事發生嗎?想象一下,假如你的汽車失控,撞到別人的房子,造成巨大的損壞,你就是傾家蕩產也賠不起。你會怎麼做?我們憑直覺知道,我們所犯的罪,以及別人所犯的罪,比我們的資產龐大得多。我們知道我們想償付也償付不起。即使我們想賠也無能為力。聖經說,人所犯的罪涉及兩方面:不僅得罪人,也得罪神。認識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生命是有意義的話,那就說明有神聖的律法存在。如果你說世上沒有神、沒有是非對錯,這就意味著一切都沒有意義。任何範疇的討論,例如憐憫與暴力壓制,都只是相對的主觀概念而已,並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人能如此生活。
我們都深深感受到,對與錯是涇渭分明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知道,聖經說有一位神存在。無論你所相信的是什麼,只要你相信有是非對錯之分,你基本上就是相信有超乎自然的法則存在,相信在自然界以外有神聖的律法存在。我們都知道這是千真萬確的。當我們讀到聖經中的金科玉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的時候,我們知道當中其實包含兩條律例。
耶穌論到一切律法的總綱時,說有兩條最大的誡命:「要愛人如己,並且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你的神。」兩條都是金科玉律。你們都知道這兩條誡命,它們完全合情合理。既然神創造了你,你的一切所有全屬乎祂,那麼你的一切所有就全屬乎祂。你希望你的鄰舍怎麼待你,你也要以同樣的方式待他。不需要別人教你這個道理,每個人憑直覺也知道這一點,它存於每個人的良知裏。這是神聖的律法。我們對神有應盡的責任,當我們違反了律法,觸犯了十誡,沒有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也沒有愛人如己的時候,我們不僅虧欠了鄰舍,也虧欠了神。
神怎能只是簡單說一句「沒關系,忘了它吧」便赦免我們呢?在這事上,神能做的並不比你多。如果有人得罪了你,你說「沒關系,忘了它吧」,你就是在贖罪。如果你不想揭露那人的所作所為,也不想向他追討責任,你自己就要付代價了。同樣,如果人與人之間的饒恕必須付代價,何況神對人的赦免,豈不更需要付代價?神不能只是簡單說「要有赦免」,不能僅僅說「沒關系,忘了它吧」,就讓罪消失得無影無蹤。必須付上代價,必須付上代價。神必須親自承擔代價。
在我們進一步討論之前,你要明白這一點。讓我存著敬畏的心來說這句話:「要神赦免你和我的罪,是一個大難題。」我知道我這樣談論神,如履薄冰,必須小心謹慎。神是全能的,我只是竭力忠於聖經的啟示來說明。赦免你和我的罪,是神面對的最大難題。對神來說,罪怎會是一個難題呢?是因為祂既聖潔又慈愛。神是完全的,祂既全然慈愛,又全然聖潔,而且神擁有這兩種屬性但卻不能互相抵觸、互相矛盾。這就構成一個難題。
在創世記中,神只要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說「要有水」,就有了水。神說「要有各樣牲畜走獸」,就有了各樣牲畜走獸。但為什麼神不能說「要有赦免」呢?為什麼聖經告訴我們,神要花數千年去成就救贖呢?及至時候滿足,當時候到了,按照神周詳的計劃,祂兒子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而死。這證明祂是慈愛的神,也是聖潔的神。一方面,如果神不是一位聖潔、完全的審判者,那麼世界就沒有盼望了,因為祂對世上的邪惡束手無策。另一方面,如果神是一位聖潔、完全的審判者,那麼我們就沒有盼望了,除非祂付上代價。在十字架上,神的聖潔與慈愛完美地結合起來。兩者完全地結合起來,並發出光芒。
你知道要神赦免你是一個難題嗎?你明白為什麼神不能簡單地說「要有赦免」嗎?除非你明白這一點,否則你仍未真正明白基督信仰。事實上,我可以向你們一些人證明,你們確實不明白基督信仰。舉例說,你們有些人認為耶穌基督很了不起,基督信仰也很有道理;然而,有很多信奉其他宗教的人,他們也很正直、有愛心、仁慈、謙卑,他們求神赦免他們的罪,神也赦免他們。不是嗎?你不是這麼相信嗎?人們說:「只有相信耶穌的基督徒才可以進入天堂。」你認為這個想法太狹隘,這就證明你還不明白赦免是多麼難的事。
如果還有其他拯救的方法,神為什麼要讓祂兒子來作贖價呢?當你說:「一個信奉其他宗教的人,即使他不相信基督、不靠基督的血,但藉著善行也可以進入天堂」,你的意思是,耶穌所做的一切根本就沒有必要。根本是多此一舉!我在思考如何詮釋這個原則。我從神學院老師尼科爾博士(Dr. Nichol)那裏得到了答案。他曾說:「假如我和朋友同坐一條船,船在遄急的河中航行,朋友對我說:『你不知道我多麼愛你。我知道該怎樣做,我要跳進河裏溺死,你就知道我多麼愛你了。』如果那個人跳進河裏,你會感動嗎?你會說:『這人真的很愛我』,還是說『我希望能及時抓住他,把他送去治療』呢?那個人明顯是瘋了。」
為什麼說他瘋了?因為你並不是生命危在旦夕。如果他根本不必死,而他卻主動要死,那就不是愛的行動,而是瘋狂的行動。你明白嗎?如果他不必死,那麼他的死就很荒謬。他的死根本就毫無意義,也不合情理。他的死只是輕率、毫無價值的反常行為。但另一方面,假如船正在下沈,而我又不懂遊泳,他為了救我而溺死,而且這是使我獲救的唯一方法,那麼我就知道他愛我。他為我舍命,因為我處於危急存亡的關頭。如果不是他舍身救我,我就沒命了。你明白嗎?
如果你說:「即使不信基督的人,神也會赦免」,你對基督信仰所言「罪就是債」的概念還不理解。你不知道赦免對神來說有多難。你徹底地藐視,也完全抹煞了耶穌基督受死背後的道理。你奪去了耶穌基督受死所帶來的榮耀。你不能兩者兼得。要麼耶穌基督的犧牲是唯一通往神的道路,要麼耶穌基督之死完全是荒謬的,你選哪一個?你告訴我。
我要給你們證明,你們很多人都沒有真正明白,神在十字架上的作為所帶來的榮耀。如果你認為人不必信靠基督也可以到神那裏去,你還是不明白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作為。你還是不明白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作為何等重要。十字架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來看另一個例子。很多人說:「我是基督徒,也相信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死。」但老實說,你們的生命並沒有改變。這正是經文有意思的地方。這一節之前的經文說:「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贊。」第7節說:「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你知道經文的意思嗎?這裏說的是,人得了救贖,生命得以改變,就能大大彰顯神的榮耀。換句話說,神讓你得兒子的名分,祂救贖你,使祂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贊。也就是說,在世上,你是神榮耀的最大證據。聖經中不止一處提到這一點。
以弗所書3章10節說,我們展現了神的榮耀和恩典;天使渴望藉著教會得知神百般的智慧。讓我告訴你一點個人的體會:我看著教會的會眾,想到一個問題,就是當教會不斷增長,我便負起更大責任,去牧養那些餵養羊群的教牧同工。因此,我不能再像過往一樣,常與那些初信的弟兄姊妹交談。在主日,當我坐下,看著那些已經認識了兩三年的會眾,我便會說:「他們就像一面獎牌,彰顯神的恩典。」
我作為牧師,對很多會眾的過去相當知情。我知道一些人的生命經歷了徹底的改變。當我看著他們的時候,我開始意識到他們就像一面獎牌,彰顯神的恩典。聖經說:得救贖的人生命有了改變,他們站在教會裏,把神在宇宙中的榮耀彰顯出來。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事,天使知道你的過去,也知道你現今的改變,就都驚訝神在你身上的作為,驚訝在你身上所發生的事。
我們的生命應當有重大改變,以致外面不信的人看到我們的時候,也會說:「他們的神該是多麼榮耀啊!」這是經文所說的。你真的已經得救贖,已經得了兒子的名份嗎?如果你真的得到了,那麼,當人們看到神在你生命中的作為,你就是使神的榮耀得著稱贊。發生在你身上的一切,都使神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贊,也彰顯祂榮耀的恩典。在宇宙中,你是神榮耀的最偉大彰顯。得著救贖的人實在無與倫比。
天使也不知道這一點,他們渴望詳細察看這事。他們甚至仍未能明白我們所經歷神的榮耀。他們好像隔著玻璃看我們。你見過玻璃底的船嗎?你從普通的船上望向水面的時候,看到很多倒影。我不知道那是怎麼回事,水面讓你無法看透水底的情景,但玻璃底的船卻讓你一路看到水底,飽覽海底世界的奇觀。我們就是玻璃底的船,浮在神的心上。宇宙中執政的、掌權的,都渴望看到那個景象。
你已經改變了嗎?你已經全然更新了嗎?你們很多人自稱是基督徒,其實並沒有改變。你們很多人背誦信經,一直以來都宣稱自己是基督徒,但你們心知肚明,自己並沒有彰顯神的恩典。你們心裏很明白,當天使看見你們的時候,看不到你們已經改變,也看不到什麼特別之處。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很多人仍不明白十字架的教義。
保羅說:「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 《現代中文聖經譯本》譯作:「至於我,我不誇耀別的。」你該明白沒有十字架,赦免是絕對不可能的;你和我得到赦免是世界歷史上,乃至宇宙中最困難的事。赦免是這麼困難,甚至連全能的神也不能在彈指之間便帶來赦免,而必須花數千年去成就。除了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犧牲之外,別無其他方法使你得赦免。如果你相信耶穌是通往神的唯一道路,就表示你必須把自己全然獻給耶穌。如果你相信這一點,當你看到耶穌在十字架上的作為,你便會改變,並以十字架誇口。
「以某些東西誇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當我感到軟弱,妄自菲薄的時候,我會轉向這東西。你所誇的是什麼?你感到引以為榮的是什麼?對基督徒而言,就是十字架,就是耶穌的血。有一位作家曾這樣寫道:「要討神喜悅,真真正正使祂歡喜,蒙祂所愛;不要只是蒙祂憐憫,要蒙祂喜悅,就如父母喜愛子女一樣。我們的思想實在難以體會這榮耀的具體顯現,但事實確實如此。」
這一節經文讓你知道,你是罪人,已被定了死罪,唯有基督流血犧牲才可以拯救你。除非你願意接受這教義,否則十字架總不會打動你。這教義使人苦惱之處,在於它完全不合潮流、完全落伍過時。你懂我的意思嗎?舉個例子吧!有些人不喜歡「耶穌基督必須流血犧牲才能赦罪」的觀念。你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嗎?這意味著你所犯的是死罪,而贖價並不是金錢。正如彼得前書1章18至19節說:「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汙的羔羊之血。」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犯了死罪,該受死刑。唯有耶穌倒空祂的生命,遭強暴的手段致死,才能拯救我們。耶穌的血所代表的意義就在此。這意味著我們犯了死罪。我們因所犯的每一個罪都該受死、受咒詛。或許有人會說:「慢著!我沒聽錯吧?今天竟然還有受過教育的人發出這樣的言論?你真的相信這樣的道理嗎?」我告訴你,是的,我真的相信。請聽!我不求你相信,我只能告訴你,除非你真的相信這道理,否則十字架對你來說並不是滿有榮耀的;十字架不會觸動你,也不會改變你。你總是無法彰顯神的恩典,也看不到自己生命得以改變。
你明白嗎?首先你必須徹底降卑,你才能以十字架誇口,讓十字架使你升高。使你升高的唯一途徑,就是藉著降卑,並且承認:「沒錯!我罪該萬死。是啊!赦罪對聖潔的神來說是如此困難。我實在罪大惡極、全然失喪,神不得不賜下祂兒子作挽回祭,為我代罪受死。」
有人可能不相信自己所犯的是死罪。其實你並不了解自己。一粒橡樹種子可以繁衍成為一片叢林,遍滿大地。假如世上沒有橡樹,那只需要一粒橡樹種子,就可以長出橡樹來。也許要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但最終從那一粒種子便可以長出一株橡樹,橡樹結果實,再長出茂盛的橡樹林。如此,整個世界,滿山遍野的樹林都是從一粒種子而來。聖經告訴我們,你心裏的一點怨恨如同一粒種子,你知道這種子裏含著什麼嗎?裏面含著謀殺的念頭。在適當的條件下,種子會長成鋪天蓋地的樹林。同樣,在適當的條件下,你內心的邪情私欲就發動:每一個淫念都想行奸淫;每一個憎恨的念頭都想動殺機;每一個疑惑都想使你不信神。每一個罪都是背叛神的王權;當我們一有機會下手,當神甘願來到世上成為軟弱的人,我們就把祂殺掉。
你明白嗎?你一切的罪、你渴望掌管自己的生命、一切的憎恨、汙穢、詭詐都偽裝起來。這一切看來像小小的種子,但裏面卻充滿各種暴戾的思想、各樣的罪。你該受死刑。唯一使你脫離罪的方法,就是相信耶穌基督為你流血,洗凈你的罪。如果你如此相信,當你看到十字架的時候,你會說:「真的是為了我嗎?」
蘇格蘭一位人稱「杜肯拉比」的神學院教授及長老會牧師,有關他的一個名聞遐邇的故事說道,他在課堂上講述基督之死的教義時極其投入,甚至有一次連嗓子也啞了。他突然問:「你知道髑髏地是什麼意思嗎?你知道那是什麼?就是咒詛。耶穌因愛為我們承受一切咒詛。」
你必須明白這是咒詛。你必須明白這些今天人人都憎惡的教義。你必須明白罪的後果就是死,你要為自己的罪受咒詛,因為你所犯的是死罪。你也要明白聖潔的神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因此祂差愛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作挽回祭。你大可以不相信!但如果你不相信,你便無法明白十字架的大能,也無法明白十字架如何使人的生命經歷翻天覆地的改變。十字架是基督徒生命的動力。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我若以別的東西誇口──任何讓我引以自豪的東西、任何給我希望的東西、我生命所依靠的東西,這一切只會叫我精疲力竭。唯有誇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才使我得著能力。我說:「我只在乎唯一重要的那一位,只在乎祂的眼目;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舍命,神視我為祂美麗的兒女。耶穌已經為我承受一切咒詛。」
基督徒仰望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每當你仰望十字架,你的心便融化。當你這樣仰望十字架的時候,你的罪仿佛被燒掉,就像在火爐中燒礦石,煉凈渣滓一樣。你要仰望十字架,並說:「看看耶穌所成就的救贖!我怎能不寬恕他人呢?看看耶穌所成就的救贖!我怎能不把神當得的榮耀歸給祂呢?看看耶穌所成就的救贖!我怎能為自己難過呢?看看耶穌所成就的救贖!我怎能感到沮喪呢?看看耶穌所成就的救贖!看看祂的作為!」除非你明白對神來說赦免是一件很難的事,除非你看到十字架的重要,否則你別指望能改變,你也總不能彰顯神的恩典。你真的相信十字架的教義嗎?天使也願意察看你的生命嗎?
我們來到最後一點:如果你不明白赦罪是多麼困難的事,你就不明白為什麼對基督信仰來說,耶穌才是通往神的唯一道路。如果你不明白赦罪是多麼困難的事,你就不明白十字架的榮耀,更不會因十字架而改變。如果你不明白赦免是多麼困難的事,你也不會寬恕你的兄弟姐妹、寬恕他人。我們若明白這一點,時刻不斷寬恕,我們的教會將與眾不同,天使也願意來察看。
很多人知道我喜歡引用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宗教改革《九十五條論綱》的第一條:「信徒應該畢生致力於悔改」。我希望他還加上另一點:「信徒應該畢生致力於寬恕」。我們是一群不會長久懷恨的人嗎?我們相信全能的神動一動指頭就能成就任何事,但赦免對祂來說卻是一件難事嗎?赦免對神來說是一件代價極大的事。無疑,要寬恕那些得罪你的弟兄姊妹、家人或朋友,是需要付出很大代價的。可是,看看耶穌所成就的事吧!是什麼東西攔阻你呢?
除非你明白赦免是何等困難,否則你無法寬恕他人。我作為牧師,經常都會告訴人要寬恕。他們回答說:「很難」。當然很難!如果你覺得很難,你還不理解神為赦免你所付出的代價。你相信十字架是何等重要嗎?你以十字架誇口嗎?這是一個決定性的測試,分辨你究竟是真正的基督徒,還是掛名的基督徒。真正的基督徒不僅相信十字架,還以十字架誇口。
當你聽聖詩《奇妙十架》的時候,你就知道真正的基督徒與掛名基督徒的區別。掛名的基督徒說:「我相信十字架」,但真正的基督徒卻會「思量」十字架。對於「榮耀之主在上懸掛」、「荊棘反成榮耀冠冕」這兩句歌詞,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會為這看似矛盾的永恒真理而歡喜!聖潔與慈愛互相交織、水乳交融、一同得勝。聖潔與慈愛看似矛盾,但在十字架上卻融合在一起。當你深知「昔日所誇今覺鄙下」的時候,你終於得自由了。不但要相信十字架,還要「思量」十字架。不要只是表面的相信,也要明白「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贊。」
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禰幫助我們除去一切怨恨和苦毒,因為我們看不到赦罪對禰來說是多麼艱難。從前我們沒有想到這一點,求禰賜給我們寬恕他人的能力。父啊,我們當中有些人需要將生命交給禰,因為他們還未知道信靠禰是什麼意思,求禰幫助他們看到十字架的榮耀,並以十字架誇口。父啊,倘若我們當中有人以為這段經文的教訓與現代思維模式互不兼容,因而有所掙紮,求禰幫助他們看見禰的真理是和諧一致,也明白自己需要竭力追求真理。主啊,求禰使用我們,使禰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贊。禱告是奉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