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望和榮耀
根據千禧傳媒Millennials的調查,如今50%的年輕人,他們的人生目標就是成名。過去,人們希望因取得成就而出名;但現在,人們純粹是爲了出名而出名。大眾文化將名望視作神,對它頂禮膜拜。人們不但渴望出名,還崇拜名人。有些明星享受着神的尊榮,被人頂禮膜拜。
對於膜拜“成名”的人來說,名望就是鹽水,喝得越多,渴得越厲害。麥當娜—— 她曾是地球上最出名的女星——說:“除非我和神一樣有名,否則我就不會快樂。”
其實,名氣和聲望僅僅是真榮耀的一個蒼白映像。在聖經中,“榮耀”被用來形容神顯現時的狀態,是聖經中最常見的詞之一。神的“榮耀”意味着神的重要、聲望、威嚴和尊貴。
當人們不再崇拜神的榮耀,它轉去崇拜明星的“榮耀”就不足爲奇了。雖然不能做到盡善盡美,神呼召我們敬拜並反映出他的榮耀。
尋求神的榮耀
詩篇 26:1-12
大衛寫道:“耶和華啊,我喜愛你所住的殿和你顯榮耀的居所”。(8節)大衛是以色列的開國皇帝,理所當然擁有聲望(撒母耳記上18:7)。但大衛並沒有尋求自己的榮耀,而是將榮耀歸於神。他在本詩篇的末尾處說:“我的腳站在平坦地方,在會眾中我要稱頌耶和華”。(26:12)
如果你也想反映神的榮耀,像大衛學習吧。努力過一個“純全”(無可指摘)的生活(1節),倚靠神,“並不搖動”(1節第二段)。保守你的心思意念(2節),努力讓神的愛和真理來引導你(3節),且要避免與那些可能將你引入歧途的人 ——騙子、匪徒和僞君子 —— 走得太近(4-5節)。
雖然大衛強調:“至於我,卻要行事純全。”(11節第一段)但他還是禱告說:“求你救贖我,憐恤我”。(11節第二段)大衛意識到儘管自己一直努力過無罪的生活,但卻並不能如願,因此他需要神的救贖和憐憫。大衛沒有宣稱自己是“無罪的”,他只是說自己努力 “純全”(誠實)(1,11節),即對神完全忠誠、全心全意。
古時的君王都期望百姓崇拜自己,將自己看作神明,但是大衛卻單單敬拜耶和華。他寫道:“耶和華啊,我要洗手錶明無辜,才環繞你的祭壇;我好發稱謝的聲音,也要述說你一切奇妙的作爲。耶和華啊,我喜愛你所住的殿和你顯榮耀的居所”。(6-8節)
對舊約中的以色列人來說,耶路撒冷聖殿是神彰顯他榮耀的地方;而新約告訴我們,有一個新聖殿,神的榮耀就停留在那裏。這個新聖殿就是耶穌(約翰福音2:10,21)。神的榮耀完完全全體現在耶穌身上(約翰福音1:14)。
但不可思議的是,神的榮耀也住在所有相信耶穌的人身上。這榮耀不僅反應在個體基督徒身上(參閱哥林多前書6:19),也住在基督徒的團契中(哥林多前書3:16)。神的子民被視爲神的殿,而聖靈就住在這裏:“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成爲神藉着聖靈居住的所在。”(以弗所書2:22)
主啊,感謝你,因你的榮耀居住在你的子民身上。主啊,我喜愛你的居所。我要大聲稱頌你,傳揚你奇妙的作爲。
反射耶穌的榮耀
馬可福音 9:2-32
當耶穌顯榮時,彼得、約翰和雅各就在他身邊,他們親眼見到神的榮耀。耶穌顯榮並非一個偶然事件。在這之前,耶穌曾問門徒“人說我是誰”?(8:27)這個奇妙的事件揭示了聖子耶穌的神性。
時間的阻隔不復存在,門徒們清清楚楚看見摩西(代表律法)和以利亞(代表先知)侍立在耶穌身旁。這三位門徒應該對摩西和以利亞很瞭解。對猶太人來說,摩西和以利亞就是頂級名人。但神卻說,耶穌比這二位更偉大。
門徒們再看時,只剩耶穌一人(9:8)。當耶穌在他的榮耀裏再來時,你所見到的耶穌將與當日彼得、雅各和約翰所見的一樣。
此處的“顯榮”與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中所用的“變成”是同一個詞:“我們眾人既然敞着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哥林多後書3:18)
如今,名星都希望提高知名度,擁有眾多粉絲。但耶穌卻恰恰相反,他不愛出風頭。他“讓門徒保守祕密”,囑咐他們“不要將所見的告訴人”(馬可福音9:9)。
名望通常意味着財富及奢華的生活方式。但在耶穌的生命中,榮耀卻和受難密不可分。當耶穌從山上下來時,他對門徒們解釋道:“他(人子)要受許多的苦,被人輕慢”(第12節)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耶穌的“名望”和“榮耀”都和人們普遍認爲的截然相反。
耶穌只有一點和今日的名人相似,那就是他總能吸引一大批人(14節)。“眾人一見耶穌,都甚希奇,就跑上去問他的安”。(15節)
沒有親眼看見耶穌顯榮的門徒沒有足夠的信心來醫治這個被鬼附的男孩。耶穌說:“在信的人,凡事都能”。(9:23)這個世界說:“我必須先看見,然後才能信”。而耶穌卻說:“先信,然後你就能看見”。正如聖奧古斯丁所著:“信心是相信未見之事,但信心的回報就是親眼看見所信之事”。
男孩父親的話表達了我們所有人的心聲:“主啊,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24節)
耶穌沒有施行什麼驅魔儀式,甚至都沒有按手,就治好了那個男孩。耶穌不需要和邪靈較量,他只是命令,鬼就即刻出去了。因爲耶穌已經早已通過禱告贏得了爭戰(28節)。我們再次窺見了耶穌的榮耀。
接下來,耶穌直接提到了自己的受難:“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裏,他們要殺害他,被殺以後,過三天他要復活”。(31節)
主啊,請幫助我,讓我花時間與你相處,讓我的所有言行都彰顯你的榮耀。
等待永恆的榮耀
出埃及記 39:1-40:38
大衛進入聖殿時,他看到了神的榮耀;三個門徒在耶穌顯榮時,看到了神的榮耀。如今,當你與神的子民聚集時,也應從中見到神的榮耀。
以色列人建造完會幕(“居所”)後(會幕是聖殿的前身),有云彩來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40:34)。摩西無法進入會幕,因爲雲彩停在其上,並且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帳幕(40:35)。
那時,神的榮光是可以被清楚感知的,因爲它實實在在“停在”會幕之上。“停在”這個詞的希伯來語是shekinah,如今常被用來描述一種特殊體驗,即神實實在在地臨到,並且他榮耀的大能可以被清晰地感受到。
“雲彩”代表了神的榮耀。現在,雲彩就停在會幕上方,在以色列人遷移的過程中,這雲也不曾離開他們(出埃及記40:36-38)—— 聖靈如今引領我們也是一樣。這就是耶穌在“雲彩”中顯榮的舊約背景。耶穌顯榮的那一刻,彼得、雅各和約翰在所看見的,正是神的榮耀(馬可福音9:7)。
通過“彰顯基督之榮光的福音”(哥林多後書4:4),我們都能看到神的榮耀。“那吩咐光從黑暗裏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裏,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哥林多後書4:6)
如今我們只能稍稍窺見神的榮耀,但有一天,我們將清楚看到榮耀的全貌。這便是保羅說的,即使再困苦,也不會喪失信心的原因:“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爲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書4:17)
主啊,感謝你預備我們,讓我們爲你全然顯現的那一刻做好準備。請幫助我們從將來要得“極重無比且存到永恆的榮耀”這個視角來看待今生的困苦。
佩泊的補充
《詩篇》26:1-12
本詩篇是大衛所作。我對第1節經文很感興趣:“因我向來行事純全,我又倚靠耶和華並不搖動”。我知道我沒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因爲我離“純全”實在太遠,信心也是忽高忽低。但事實上,大衛並非“純全”、無可指摘。或許他一開始做得很好,後來竟一失足成千古恨;又或許他高估了自己的道德。但他在第11節中說:“憐恤我”。顯然,大衛知道自己需要神的憐憫 —— 我也一樣。
今日金句:
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馬可福音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