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 聆聽神
甘力克

聆聽神

當我看到他迎面走過來時,本想立即穿過馬路,免得跟他打招呼。上大學的第一週,我就在吃早餐時遇到過他。他有一張神采奕奕、笑容綻放的臉。我也曾碰到過另外一兩個,臉上帶着相同表情的人。這些人讓我心生芥蒂!

幾個月後,我遇見了耶穌。這時我才明白,這些人臉上之所以閃耀光芒是因爲他們花時間與耶穌相處,聽神說話。當摩西聽完神的話,從山上下來時,便滿臉榮光。他們也是這樣。

耶穌說:“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4)正如身體需要食物,靈魂更需要食物。汲取屬靈食物要通過聆聽神的話。

聆聽神的引導

詩篇 25:8-15

當我們試圖強行推進自己的目標時,靈裏就會有不安的感覺。喬依斯邁爾用穿了一雙不合腳的鞋來比喻這種不安。

但若我們過一種敬拜、順服並遵行神教導的生活,神就應許我們“安然”居住(13節)。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從此定會過上安逸的生活。但當我們開始跟隨神的帶領時,就好比找到了一雙合腳的鞋子。

本詩篇一再提醒讀者,神是如何引領人的。他“指示”(8,12節)、“引領”(9節第一段)、“教訓”(9節第二段)、“委託”他的百姓,“將自己的約指示他們”(14節)。

1.神所指引的人

大衛說,神的良善讓他想去教導人,甚至是罪人!“所以他必指示罪人走正(神的)路”(8節)。即使大衛本人就犯了“極其重大的罪”,但他知道他的罪能被神赦免,神會帶他重歸正路(11節)。

謝天謝地,你不需要成爲一個完美的人才能聽到神的指引,你只需要有一個謙卑的態度:“他必按公平引領謙卑人,將他的道教訓他們”。(9節)“耶和華與敬畏他的人親密,他必將自己的約指示他們。”(14節)

2.神引導人的目的

神只會讓我們做“公平”之事(9節第一段),這點毋庸置疑。若想檢測某種引領是否來自於神,最好的辦法就是看看這件事是否是“慈愛誠實”的(10節第二段)。神決不會讓你去做沒有愛、不誠實的事情。“……耶和華都以慈愛和誠實待他”。(10節第二段)

主啊,祈求你引領我、教導我、指示我,向我吐露你的祕密。

聆聽神的話語

馬可福音 7:1-30

耶穌說,神的話比傳統更重要(8節)。傳統本身並沒有錯,它們可能是很有意義、很重要的,但傳統永遠不能排在神的話語之先。耶穌抨擊法利賽人利用傳統來逃避遵從神的話:“你們誠然是廢掉神的誡命,要守自己的遺傳”。(9節)

比如,有的人不願照顧年邁父母,就找藉口來逃避職責。法利賽人就是這樣,他們說,如果你把奉養父母的錢都奉獻給了神,那就不用贍養父母了。耶穌說,這直接違背了誡命,因爲誡命說“當孝敬父母”(10節第一段)。耶穌又說:“這就是你們承接遺傳,廢了神的道”(13節)。

法利賽人只在外表尊敬神(1-5節)。做正確的事、說正確的話相對容易。人們有可能在行爲上完全遵守社會準則,但心卻完全遠離神(6-8節)。

與外在行爲相比,神更看重我們的內心。耶穌說:“因爲從裏面,就是從人心裏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裏面出來,且能污穢人”。(21-23節)這些罪性會污穢我們的生活,損害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

耶穌說:“你們都要聽我的話”(14節)。這就是生活的關鍵——聽耶穌的話。

耶穌再進一步,幫助腓尼基婦人把她裏面的信心顯露出來。正如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所言,耶穌表現得冷淡,但並不是要“消滅婦人的信心”,反而要“激發她的熱心,燃起她的激情”。

耶穌來,首先是爲了猶太人,然後纔是外邦人(27-29節;以賽亞書49:6;羅馬書1:16)。腓尼基婦人的信心之所以偉大,在於她不只意識到耶穌的身份和他屬天的能力,還在“面臨強大的反對時不氣餒”。這個婦人對信仰極其認真、堅定不移,沒有一點兒憤世嫉俗的態度,她真是我們的好榜樣。

主啊,我感謝你,因爲你的話語挑戰我內心的態度。今天,請潔淨我的內心。祈求你賜給我一個飽含熱情、不憤世嫉俗,不屈不撓的信心!

聆聽神的計劃

出埃及記 33:7-34:35

你可以成爲神的朋友。耶穌將跟隨他的人看成朋友(約翰福音15:15)。摩西也是神的朋友。既然舊約時代的摩西可以成爲神的朋友,新約告訴我們,你也可以成爲神的朋友。

摩西與神之間的關係非同尋常。神將他對以色列人的計劃啟示給了摩西。摩西可以徑直走進會幕,詢問神。“當耶和華與摩西說話”時,雲柱就降下(出埃及記33:9)。“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11節第一段)這句話描述了神與摩西的親密程度,摩西馬上就能聽到神的聲音。摩西向神禱告說:“將我納入你的計劃”。(13節 – 信息版聖經)

顯然,摩西並沒有在身體上與神進行“面對面”的接觸(20節)。因爲神極其榮耀、聖潔,見了的人都不能存活。所謂“見神的面”只不過是一個比喻,表達了摩西和神之間有極爲親密的接觸和交流。這正是我們每日所需要的。我們需要“面對面”聆聽神的話,並在與他的親密關係中不斷成長。

除了“得見神的面”以外,摩西別無所求。人真正需要的東西是神的同在和神的平安。耶和華應允摩西:“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14節)這也是神對你的應許。

摩西說:“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裏領上去”。(15節)正是神的同在纔將神的子民與其他人區別開來(16節後半節)。與神建立關係高於其他任何事,基督徒與世人的根本區別就是我們與神同在。

當摩西進入神的同在後,“(他的)麪皮因耶和華和他說話就發了光”(34:29)。這段經文構成了保羅在《哥林多後書》第3章中所述真理的背景。保羅說,我們所經歷的神蹟,遠比摩西更偉大。

“那從前有榮光的,因這極大的榮光就算不得有榮光了。若那廢掉的有榮光,這長存的就更有榮光了”。(哥林多後書3:10-11)

你甚至可以比摩西更大膽。摩西“將帕子蒙在臉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將廢者的結局”。(哥林多後書3:13)“但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裏,那裏就得以自由。我們眾人既然敞着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哥林多後書3:16-18)

與聖靈同工實在是巨大的殊榮。我常在啓發課堂上看到人們經歷到神的同在,並被聖靈充滿。我發現,在啓發課程結束後,每個人的臉上都榮光煥發。但這榮光不像摩西臉上的榮光稍縱即逝,因爲這不是一次性的經歷。

通過聖靈,我們能經歷到“神的同在”:“我們眾人既然敞着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哥林多後書3:18)。

主啊,我感謝你賜下應許:“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出埃及記33:14)請幫助我們向你敞臉,反映出你的榮光。因着聖靈的榮耀,越來越像你,榮上加榮。

佩泊的補充

《出埃及記》33:7-34:35

對約書亞來說,當時發生的一切一定是個非同尋常的操練。約書亞很幸運,他有機會向摩西 —— 這位舊約中最偉大的人物學習。擁有一位榜樣實在很重要。

今日金句:

我必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出埃及記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