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 神的情書
甘力克

神的情書

自從結婚後,我幾乎沒有與佩泊分開過,對此我很感恩。記得在熱戀時,我們有次相隔兩地達三週之久。在那個既沒有電子郵件也沒有手機的年代,我們之間唯一的聯繫就是通過寫信。

我們每天都給對方寫信。有一幕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那就是每次收到佩泊的來信,我都激動不已。

我會立即拿着信走到安靜角落,獨自享受!信本身並不具有多大價值,但它出自我最愛之人,所以我視它如珍寶。

聖經就是神給你的情書。聖經之所以令人愛不釋手,不是因爲書本身有何神奇,而是因爲只有通過聖經,我們才能瞭解我們的愛人 —— 耶穌基督。

整本聖經都在講耶穌。《新約》顯然是關於耶穌的。同時,耶穌指着《舊約》說:(在耶穌那個時代,《聖經》就是舊約)“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翰福音5:39)

宣告耶穌得勝

詩篇 22:22-31

本詩篇以絕望和痛苦開頭(1節)。這些文字其實預言了耶穌的死,耶穌通過走上十字架取得了勝利:“他已成就一切”(22:31)。“因爲他沒有藐視憎惡受苦的人,也沒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籲的時候,他就垂聽。”(22:24)

這勝利使世人都“歸順他(耶和華)”(22:27)。列國和萬族都要在他面前敬拜(27節第二段)。人將宣告耶穌的勝利:“他們必來把他的公義傳給將要生的民,言明這事是他所行的。”(31節,約翰福音19:30)

耶穌復活不僅帶來了巨大勝利,還帶來了家人般的親密關係。22節提到“我的子民”,這個詞在希伯來語中指極爲親密的同伴,常被譯爲“弟兄”或“親人”。在新約《希伯來書》的作者特意用這個詞來描述我們與耶穌的關係 (希伯來書2:11-12)。耶穌向我們,即他的子民宣告,他就在我們中間,視我們爲他的同胞手足,他家裏的一份子。

主啊,感謝你垂聽了我的呼喊(22:24)。主啊,今天我再次呼求你的幫助…

領受耶穌的話

馬可福音 3:31-4:29

耶穌將你看作他的家人。他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與他建立一種儘可能親密的關係,就像弟兄姐妹或母子一般(馬可福音3:31-35)。

本段經文提醒我們,建立、培育和耶穌的親密關係唯有通過神的話——我們既要聽道又要行道:“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3:35)

耶穌說,他的話具有大能;因爲耶穌的話就是神的話。耶穌喜歡用比喻講道理。人人都喜歡聽故事。而寓意就藏在故事中。抽象的大道理會讓人昏昏欲睡,而好故事會讓人豎起耳朵。在抗拒心理生成之前就已經進入人心——好故事就具有這樣的威力。

撒種的比喻表明了神的話具有改變生命的大能。如果我們“聽道,又領受”(4:20),那麼我們就好比“那撒在好地上的”,“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4:20)“他們所結的果子將大大超過他們的預期。”(4:20)

在啓發課程中,我們一次又一次見證了耶穌話語的偉大力量,耶穌的話讓人徹底轉變,使他們在生活中結實。不但那些聽見的人深受影響,就連他們的朋友和家人都獲益,因爲這些人又把耶穌的話傳給了周圍人。

如果耶穌的話語沒有產生任何影響,那麼錯在聽者。有時,我們的靈性十分膚淺,以至耶穌的話根本無法紮根(4:4-6)。有時,因爲遭遇難處或逼迫(“患難”或“逼迫”17節),人便疏遠耶穌,不再與他親密。又有時,“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19節)

脆弱中蘊含着巨大力量。耶穌說:“因爲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4:22)。我們無需把自己包裹起來。顯露真實自我,向他人展現脆弱,這樣做更有益處。堅不可摧也許引人誇讚,但只有更真實,並勇於展現脆弱才能讓人接近你,從而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

在這段經文中,耶穌一再強調他話語本身以及留心聽他話的重要性。“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4:24)

你花在讀經和行道方面的時間越多,獲得的益處也就越大。所以,讓我們多多重視這兩件事。花時間領受耶穌的話,你不會後悔的!

撒種故事的寓意是:一旦耶穌的話在你生命中紮根,你就能結出果實 —— 雖然你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或以什麼方式結實。你需要像農夫一樣,耐心等待“田裏的出產”。但有一點你可以肯定,如果你一直撒種,遲早都會有收穫(29節)。

主啊,請幫助我,讓我不只是聽你的話,還會將它傳給更多人;請讓我看到你話語改變生命的超然大能。

作一名新約的執事

出埃及記 23:1-24:18

在西奈山上,神用“約”(即協議)來定義他和他子民之間的關係。在這種約的關係中,神承諾將委身於以色列人,同時,他也要求以色列人委身於他。在這種相互委身的關係下,神呼召百姓過聖潔生活,好讓他們始終與神親密。

我們看到,神是多麼在意公義和貧窮(23:1-12)。現今世界,不公之事隨處可見。在很多地方,窮人要伸張正義幾乎是不可能的。很多人被誣告,被囚禁,受盡折磨,他們的冤屈根本得不到應有賠償。有些國家的司法系統腐敗透頂。神說, “不可在窮人爭訟的事上屈枉正直。當遠離虛假的事。不可受賄賂......”(6節,8節)假若世人能夠順服神的命令,世界將會多麼美好啊!

與世人和世俗文化反抗的確不易!“哎,世道就是這樣,大家都這麼做,我別無選擇。” 你不能逃避責任,不能爲不作爲來辯護;因爲神說:“不可隨眾行惡,不可在爭訟的事上隨眾偏行,作見證屈枉正直”(23:2)。

在古時,立約後,雙方會通過同席吃飯來證實他們的約(“他們又吃又喝”,24:11)。西奈之約是以流血作爲封印的。摩西將血灑在人們身上,說:“看,這是立約的血,”(24:8)。按照舊約,神將完全委身於他的子民,而以色列人的義務就是遵行刻在石版上的律法(24:12)。

先知們預言,終有一天,神將賜下一部新約,並將它寫在我的心版上而非石版上(如《耶利米書》31:31-34)。耶穌後來告訴門徒,他將如何通過自己的血使這一切成爲可能(馬可福音14:24)。每一次,當你行聖餐禮,並且聽到以下這句話時,你就是在慶祝神與你所立的新約:“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路加福音22:20;哥林多前書11:25)。

《希伯來書》極其詳盡地闡明爲何耶穌是“新約的中保”(希伯來書9:15)。在新約之下,你所有的罪都得到了赦免(希伯來書9:15),並與耶穌享有一種持續到永恆的關係(13:20)。

通過耶穌,你成了一名新約的執事(哥林多後書3:6)。舊約被賜下時尚且“有榮光”(哥林多後書3:7):“耶和華的榮耀停於西奈山,……,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狀如同烈火。”(出埃及記24:16-17)保羅反問道:“更何況那屬靈的職事豈不更有榮光嗎?……我們眾人既然敞着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哥林多後書3:8,18)

主啊,感謝你,當我讀聖經時,就能遇見主耶穌。主啊,在我聆聽你的話語、與你相遇時,請幫助我更加愛你,更加像你,更加反映你的榮光!

佩泊的補充:

《馬可福音》3:31-35

乍看之下,這段經文很難理解,好像耶穌拋棄了家人。但耶穌實際的意思是:任何信他的人都是他的親人。耶穌的母親和家人最終也都信了他,並堅持跟他走到最後。

今日金句

“看那,我差譴使者在你面前,在路上保護你,領你到我所預備的地方去”。(出埃及記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