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 神愛我
甘力克

神愛我

在威爾士高地的荒野中,兩位牧師遇到一個放羊男孩。這個男孩目不識丁,且聽力受損。兩位牧師努力向男孩傳福音,告訴他耶穌就是他的牧者,會像他照顧自己的羊羣一樣照看他。牧師一遍遍教男孩說下面這句話:“耶和華是我的牧者”(詩篇23:1),他們教他用右手手指來幫助記憶。首先用大拇指,然後每一根手指代表一個單詞。牧師告訴男孩,當讀到第四個單詞“我的”時要停頓一下,並且記住“這個詩篇是爲我而寫的”。

幾年後,其中一位牧者路過那個村莊,他想順道去看望牧羊男孩。但不幸的是,一年前暴風雪席捲了這個村子,男孩被困在山上,葬身雪堆之下。知情的村民說:“有件事讓人費解,當我們找到他的屍體時,發現他緊緊握着自己右手的無名指。”

這個故事顯示了聖愛的一個本質,即神與我們建立的是個人化的關係,他並專心愛着我們每一個人。

很多人認爲,神代表某種神祕的非人性力量。然而,聖經中的神完全不是這樣。神與他子民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個人化的。保羅寫道:“他(神的兒子)是愛我,爲我捨己。”(加拉太書2:20);神是“我的神”(腓力比書4:19)。神愛我。

1 我的牧者

詩篇 23:1-6

神像一位牧人那樣看顧我們。有好幾次,我曾感到自己在靈性上枯乾了,但“他使我的靈魂甦醒”。(3節第一段),我常將艱難處境記錄下來,呼求神的帶領;但最終,我都能大聲感謝讚美神,因爲他“爲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3節第二段)。神也爲你的人生設計了偉大目標。讓他引導你走義路吧!你無須憂心忡忡度過一生,因爲神與你同在(4節)。

2 我的主人

詩篇將畫面從牧羊人和羊羣切換到主人和他的客人。面對生活中難以計數的煩心事,能夠平安享受神的宴席是何等美妙啊。詩篇爲我們刻畫了這幅景象:“在我的敵人面前,你爲我擺設筵席”(5節第一段)。爲了填飽你靈裏的飢渴,神爲你擺設筵席!接受他的邀請吧,每日花時間與他相處,讓神餵養你的靈魂!

所有人都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行過死蔭的幽谷”(4節)即面對自己或親人的死亡。但就算在這樣的境況下,我們也無需害怕,因爲主與我們同在(4節)。

我常與那些身患重病或即將離世之人分享本詩篇。要知道,無論在什麼時候主都離我們很近 —— 這實在讓人大得安慰。“我一生一世都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6節)

主啊,感謝你讓我今天能來到你面前。因着你的愛和同在,我的靈得飽足。

3 我的主

馬可福音 4:30-5:20

你是否經歷過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生活被一陣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摧毀(馬可福音4:37)?

加利利海素以瞬間生成狂風巨浪而聞名。門徒極其恐懼,因爲巨浪會立時傾覆小船,讓他們喪命。

然而,耶穌卻在暴風雨中熟睡(38節)。有時,風暴來臨,神卻似毫無作爲。他遠遠站着,根本不理睬你的禱告。此時,信心會面臨重大考驗。

但最終,耶穌平靜了風浪。他用主人命令小狗般的語氣對風暴背後的勢力說:“住了吧!靜了吧!”(39節)這充分表明耶穌是統管大自然的主。對門徒來說,這一經歷始於恐懼,終於信心。危機考驗人的信心。耶穌希望你學習一個功課,即使身處風暴當中,你也要堅信神與你同在一條船上,你可以戰勝恐懼。

耶穌接下來證明,他完全可以掌控這股試圖摧毀我們生命的惡勢力,因爲耶穌是主。不知出於何等原因,這個被鬼(自稱爲“羣”5:9)附身的人竟淪落在一個如地獄般可怕的地方。他自我傷害(5節),人們不得已用鐵鏈將他鎖起來(4節)。看來,社會對待他的唯一辦法就是捆鎖。

無論是警察、官員還是政府,大家對這個可憐人所能做的也就到此。但耶穌來了,他沒有論斷、沒有譴責,而是看到此人能夠成爲有尊嚴的人,過上聖潔生活。耶穌向他發出一句帶有權柄的命令,讓他重獲新生,這證明耶穌就是救主,他有醫治、釋放的大能。

對於耶穌是“主”這件事,人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第一種是充滿敵意(17節),因爲這些人的利益受到了損害。有時,當我們看見神彰顯大能,也會感到不自在。另一方面,有些人對耶穌很感興趣(20節)。

有一點耐人尋味,當這個被鬼附的人被耶穌治癒後,他懇求能與耶穌同行(18節),但耶穌並沒同意(19節)。

我原來認爲,此人如果加入了耶穌的團隊,他將獲益更多!但耶穌卻讓他直接投身到宣教當中。耶穌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裏,將主爲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19節)此人就如此行了(20節)。

別把那些剛剛信主的人“保護”得過了頭。其實,鼓勵他們立刻在眾人面前講述自己的經歷大有益處。後來,當耶穌再來低加波利時,有4000人前來聽他講道。顯然,這個人的見證產生了很大影響。

或許這就是馬可把這個故事放在芥菜種比喻之後的原因。這個被鬼附的人可能覺得自己沒什麼可以回報耶穌,但實際上,他的新生命本身就具有極大影響力。耶穌說,神能用一粒極小的種子——一粒芥菜種來成就大事(4:31)。“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4:32)。

問題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而在於你如何使用它。若不被種在土裏,芥菜種一定會丟失。但它一旦紮根在土中,就能迅猛生長,衝破堅硬的土地。這個故事的道理很簡單:要麼使用它,要麼丟失它。使用你所擁有的,這樣,神就會讓你擁有更多。

主啊,感謝你是掌控大自然的主。感謝你,因爲我在危機時刻依然可以信靠你,可以一無所懼。

4 我的嚮導

出埃及記 25:1-26:37

4 我的嚮導 慷慨是一種心甘情願的行爲。如果我們對神懷有深切的愛,就會希望他的名得榮耀,進而慷慨施予。正因爲有這些“甘心樂意”(25章2節第二段)奉獻的人,會幕才能順利建成。這些人是 “甘心樂意地”給予(2節第二段)。神愛你,從不強迫你。他希望你能發自內心迴應他的愛。

會幕(“用來集會的帳篷”)是神在他子民中間的臨時居所。作爲神在地上的暫居之處,會幕具有很重要的神學意義。在一系列“神的居所” —— 會幕,聖殿,耶穌,信徒,教會中,會幕是最先出現的。

神親自指導如何建造會幕,包括它的各個細節:“製造帳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指示你的樣式”。(25:9)神是我的嚮導,在生活的每個細微之處都指引我。

5 我的救主

《希伯來書》的作者解釋了至聖所的意義(出埃及記25:10-26:37)。他說,至聖所是“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這也是爲什麼神會在建造會幕前警告摩西的原因:“你要謹慎,作各樣的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希伯來書8:5-6)

聖所和至聖所中的一切細節都是要預表基督的救贖大工:“但現在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經過那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屬乎這世界的。並且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希伯來書9:11-12) 通過耶穌的犧牲,你、我便可進入至聖所。耶穌是我的救主。

主啊,感謝你。你是我的牧人、我的主人、我的嚮導和我的拯救者。感謝你是如此愛我。

佩泊的補充:

生活的暴風雨總是突然而至。就在一切平穩順利時,暴雨驟來,令人措手不及。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放棄了信仰。但門徒卻做了一件正確的事——他們立即來到主面前。雖然耶穌責備了他們的小信,但還是擺平了所有問題。有個細節特別令人欣慰,就是當風浪平息後,一切便“大大地平靜了”。(馬可福音4:39)

今日金句: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他領我到青草地,帶我到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詩篇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