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問題
喬德教授C.E.M. Joad才華超羣,他是倫敦大學的哲學教授,並不信仰基督教。在參加一個電臺訪談節目時喬德教授被問道:“如果你可以與歷史上的任何一個人相遇,並只能問他一個問題,你會選擇誰?問他/她什麼問題?”
喬德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耶穌基督,問他這世上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你到底有沒有從死裏復活”?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在認真研究所有證據之後,喬德教授與耶穌相遇了。他寫了一本書,叫做《失而復得的信仰》。如果耶穌基督當真從死裏復活了,那這件事將改變一切。
每當新約作者們談到神的愛時,他們都會提到十字架;當他們談到神的大能時,便都指向耶穌的復活。“神的能力何等浩大”,因爲神“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使他從死裏復活”(以弗所書1:19-20)。正如我們在今天的新約經文中所見,復活後的耶穌對他的門徒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馬太福音28:18)
耶穌復活了,這意味着此刻他就與你同在。耶穌從未離開你:“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28:20)。
耶穌復活這件事不僅彰顯了神的能力和同在,也意味着神將供應我們的一切所需。
神的大能
詩篇 21:8-13
根據新約,耶穌正是“神的能力”(哥林多前書1:24)。
大衛因神的“力量”和“能力”而稱頌他(詩21:13)。他提到自己信靠神之“手”(8節第一段)確切說,是神的"右手"(8節第二段)。聖經常用手,尤其是右手,來代表力量和能力(例如《出埃及記》15:6,12)。大衛指的是,神在審判中的大能之手。
當新約提到復活後的耶穌時,常說他“坐在天父的右手邊”(比如《使徒行傳》2章第33節第一段)。當你看到那些圖謀惡事之人飛黃騰達時,要記住,他們的能力是暫時的,因爲在神的右邊 —— 這個代表終極權柄和大能的位置上,安坐着你的救主。終有一刻,神將施行審判。耶穌已經復活,並且要再來審判活人死人。
主啊,我感謝你的大能大力!“耶和華啊,願你因自己的能力顯爲至高。這樣,我們就唱詩歌頌你的大能。”(13節)
他的同在
馬太福音 28:1-20
我已經發現,生活中再沒有比經歷與復活後的耶穌同在更美妙的事了。
耶穌託付我們一個重任:“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19節第一段)。這既是對每個基督徒的呼召,也是對普世教會的呼召。我們教會的異象是:“在世界宣教、改造社會、復興教會的使命中盡一份力。”我們的異象就出自耶穌的“大使命”。
與“大使命”相伴的是耶穌的應許:“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20節第二段)耶穌的復活不只是一個歷史事實,不只是一個宗教概念,而是一個可以改變生命的現實。神應許我們,當我們盡心履行這個命令時,復活的耶穌就時刻與我們同在。
當婦女們看見空墳墓時,天使告訴他們:“他不在這裏,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在那裏你們要見他。”(28:6-7)
這幾位婦人激動不已,趕緊跑去將這事報告給門徒。當她們這麼做時,“耶穌遇見她們”(9節)。她們親眼見到復活後的耶穌(8-10節),於是“俯伏敬拜他”(9節第二段,17節第一段)。
從一開始,人們就企圖給空墳墓加上“更合理”的解釋(13節)。儘管證據鑿鑿,但有很多人還是不信(17節第二段)。官長要看守墳墓的士兵作假見證:“夜間我們睡覺的時候,他的門徒來把他偷去了。”(13節)至今,有些人還是想當然地認同這種解釋。但它跟證據不符,根本經不起推敲。讓我們想想以下疑點:
1.門徒們已經徹底絕望,他們很害怕,唯有復活的神蹟才能使他們發生轉變。
2.門徒並未預見到耶穌會從死裏復活,更沒有偷走耶穌屍體的動機。
3.墳墓有重兵把守。(27:62-66)
4.門徒並非唯一見過復活耶穌的人。耶穌復活後,有很多人都看見了他,並且和耶穌同在達四十天之久(使徒行傳1:3;哥林多前書15:6)。
5.如果門徒果真偷走屍體,那他們的餘生將在一個彌天大謊中度過。如果門徒明知道耶穌沒有復活,卻甘願爲這個謊言忍受酷刑,並最終殉道 —— 那就太荒謬了。我的朋友伊恩·沃克Ian Walker是一位劍橋大學的科學家,他信主的契機就是因爲無法信服這個假設。
耶穌復活了——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死亡和墳墓不是終局。在基督裏,神也會讓你從死裏復活。
首先報告復活訊息的人是幾個婦女。這一點尤其值得注意,因爲在那個時代,婦女沒有在法庭上做見證的地位。聖經中有很多女性擔任領袖的例子,這羣見證耶穌復活的婦女就是其中之一。(今天舊約中的米利暗又是一個例子)。
《馬太福音》一開頭就聲明,耶穌是“神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1:23)。在這卷福音書的最後一節經文中,耶穌強調他將與門徒同在,直到永遠。凡相信耶穌並遵行他命令的人,耶穌應許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28章20節第二段)
主啊,感謝你差遣我去使萬民作你的門徒,並應許當我這麼做時,耶穌就會與我同在。
他的供應
出埃及記 15:1-16:36
你是否在爲未來——你的健康、工作、家庭或是財務擔憂?今天就做一個決定 :不再爲明天憂慮!彭柯莉 Corrie ten Boom說:“憂慮就是用今天的力氣扛起明天的重擔 – 這就等於一天承擔兩天的擔子;是超越時間,提前跨進明天。”信靠神,學習如何一天的擔子一天當。
這段經文表明,神承諾要供應我們,但只供應當天所需。耶穌教導我們如此禱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11)信靠神,他會及時賜給你需要的一切。
15章記錄了摩西和米利暗的勝利頌歌。人們在歌唱和敬拜中表達對神的信心。他們因神的品格讚美他(出埃及記15:1-5);因神的作爲,包括幫助、拯救和供應他的百姓而讚美他(15:6-12);最後,他們爲神將要做的一切,即繼續引導、救贖、保護和供應百姓來讚美他(出埃及記15:13-18)。
神應許要滿足他子民的物質需要,承諾“將糧食從天上降下” 賜給他們(16章4節第一段),這糧食就是“嗎哪”(16:31)。每天,神都供應以色列人的日用飲食,但神囑咐他們要各取當日所需(18節第三段,21節第一段),不要屯積:“所收的,不許什麼人留到早晨。”(19節)
我們教會對這一點有很深刻的體驗。神總是供應我們的一切需要,但從不多給。我們也不爲未來儲蓄,因爲我們堅信神定會按時、不間斷地供應我們。
人總是想把東西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是因爲我們不相信神會在我們需要時及時供應。物質方面是如此,屬靈層面也是一樣:我們不能只依賴曾經的祝福。
但令人悲哀的是,百姓轉眼就忘了神的良善和他的供應,開始因問題抱怨!其實我也一樣。這段經文提醒我們,無論時運亨通或不濟,都要信靠神,相信他定會供應。
耶穌宣告,他纔是神賜給我們的永恆糧食。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叫人吃了就不死。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着。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爲世人之生命所賜的。”(約翰福音6:48-51)
正是耶穌的復活讓我們可以持續不斷、永遠享用這屬天的糧食。耶穌從死裏復活,因此,凡吃這靈糧的人都將永遠活着。
主啊,感謝你,因爲你應許“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裏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書4:19)。當我心懷感恩回顧過去時,我就對未來更有信心,相信你必照着基督耶穌裏的豐富,繼續供應我所需的一切。
佩泊的補充
《馬太福音》28:1-8
在一個女人被視爲二等公民的文化裏,復活後的耶穌卻首先向兩位婦女顯現 。耶穌選擇了兩個平凡的女人,委託她們來報告人類歷史上最好的消息。
今日金句:
“我就常與你們同在”(馬太福音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