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拯救了你
1982年,一架飛機從華盛頓州起飛,中途不幸墜落在波托馬克河(Potomac River)。時值冬日,河面已經完全結冰。飛機失事地點附近有一座橋。架設在橋上的攝像頭正好記錄下了當時發生的一切。很多人坐在自家客廳裏,觀看了營救的全過程。一架直升機在上空盤旋,它放下一條繩,繩子上綁着救生圈,直升機停在一個正在冰水中掙扎的男人上方。這人抓住繩索,向附近的一位女士游去,將她綁好。直升機飛走了,不一會,它又返回到同一個地方,而這名男子又重複了剛纔的動作:他再次遊向另一名溺水者,拯救了他的生命。男子拯救了好幾個人。但自己卻因力量耗盡,沉溺而亡。
這位英雄爲什麼沒有救自己呢?因爲他去救別人了。比這更奇妙的是,耶穌也沒有救自己,因爲他要拯救你和我。
今天,請你將思想專注於耶穌 —— 這位全人類的救主身上。請你默想他是如何拯救你的。
被神拯救
詩篇 21:1-7
你不能自救;只有神才能救你。他救你,是因爲“他的慈愛必不搖動”。像大衛一樣,今天就倚靠神吧!(7節)
大衛在一開篇就歌頌神的救恩:“耶和華啊,王必因你的能力歡喜;因你的救恩,他的快樂何其大!”(1節)
我們可以從這篇經文中看到救恩所包含的眾多祝福:
1.禱告蒙應允
“他心裏所願的,你已經賜給他;他嘴脣所求的,你未嘗不應允。”(2節)
2.永無止盡的祝福
“你以美福迎接他,把精金的冠冕戴在他頭上。……你使他有洪福,直到永遠。”(3節,6節第一段)
3.永生
“他向你求壽,你便賜給他,就是日子長久,直到永遠。”(4節)
4.得勝的生活
“他因你的救恩大有榮耀,你又將尊榮威嚴加在他身上。”(5節)
5.喜樂
“又使他在你面前歡喜快樂。”(6節第二段)
主啊,感謝你拯救了我。感謝你永不動搖的愛和眾多祝福。今天我要依靠你!
靠耶穌的犧牲得救
馬太福音 27:11-44
在舊約中,神的子民一直期盼彌賽亞(基督)到來。這位彌賽亞“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以賽亞書9:7)。
然而,舊約對彌賽亞還有另外一種描述。在《以賽亞書》40-55章,有關“受苦的僕人”的詩歌中,我們可以瞭解這位彌賽亞的樣貌:“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以賽亞書53:7);他將親自擔當世人的罪,並替罪人而死(53:5-6)。
沒人能夠想到,君王彌賽亞和受苦的僕人會是同一個人。但令人驚歎的是,耶穌竟將所有關於彌賽亞的預言統統應驗了!我們在這本段經文中看到,耶穌既是君王,也是那位受苦的僕人。
1.君王彌賽亞
當彼拉多問耶穌:“你是猶太人的王嗎?”(11節第一段)耶穌回答道:“你說的是。”(11節第二段)士兵們嘲笑耶穌,把他打扮成王的樣子,然後假裝向他下拜。他們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29節第二段)
“在他頭以上安一個牌子,寫着他的罪狀,說:‘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第37節)宗教領袖們也嘲笑他,說:“他是以色列的王!”(42節)
馬太明確指出,耶穌被定死罪的唯一證據就是他自稱爲“王”(11節)、“基督”(彌賽亞)(22節)和“神的兒子”(43節)。
2.受苦僕人
耶穌還實現了《以賽亞書》中有關“受苦僕人”的預言。“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以賽亞書53:7)
當祭司長和長老們控告耶穌的時候,他“什麼也不回答”(馬太福音27:12)。彼拉多問耶穌:“他們作見證告你這麼多的事,你沒有聽見嗎?”(13節)耶穌“仍不回答,連一句話也不說,以致巡撫甚覺稀奇”(14節)。
耶穌,這位無辜受苦的僕人,替世人死了,所以我們這些罪人才有可能得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講,巴拉巴代表了所有罪人。巴拉巴是個“臭名昭著的殺人犯”(16節)。彼拉多問羣眾:“你們是要巴拉巴,還是要耶穌”(17節)。眾人大聲喊着說,要巴拉巴,殺掉耶穌(20節)。於是,巴拉巴被釋放(26節)。如此這般,以賽亞有關“受苦僕人”的預言一一應驗了:“哪知他爲我們的過犯受害,爲我們的罪孽壓傷。”(以賽亞書53:5)
儘管耶穌就是彌賽亞,但他卻不是人們所想象的,耀武揚威、戰無不勝的王。相反,耶穌不得不面對嫉妒、誣告、陷害、虐待、誤解、嘲笑,以及來自羣眾、宗教領袖,甚至是強盜的侮辱與褻瀆。耶穌真是嚐盡了人間所有苦難。
彼拉多知道耶穌是無罪的。他意識到“他們是因爲嫉妒才把他解了來”(馬太福音27:18)。(嫉妒常常在教會中上演;我們會因爲神更多使用了其他人而不是我們自己而心生嫉妒。)彼拉多還從另一個人,即他的妻子那裏得知耶穌是無辜的。彼拉多的妻子在夢中受到警示,確信耶穌是個“義人”(19節)。但彼拉多並沒有聽從妻子。
諷刺的是,歷史卻以“殺害耶穌的劊子手”而記住了比拉多(“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兩千年來,當人們唸誦使徒信經時,就會這樣提到他)。彼拉多以爲,通過譴責他人就可以避免承擔責任。他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擔吧!”(24節)
當耶穌被鞭打,和被釘十字架時,他的寶血流了出來(24節至26節第二段)。這個場景極具諷刺意味,馬太將它栩栩如生刻畫出來:從那裏經過的人譏誚他說:“……你如果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40節第二段)。然而,作爲神的羔羊,耶穌在世的最終目的就是爲世人死,除去他們的罪。那些旁觀者根本不明白耶穌是心甘情願犧牲自己。他們說:“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42節第一段)。
耶穌之所以能夠拯救你我,是因爲他甘願不救自己。
主啊,感謝你爲我經歷了萬般患難。感謝你,爲了救我,你選擇不救自己。
被羔羊拯救
出埃及記 11:1-12:51
耶穌對門徒說:“你們知道,再過兩天是逾越節,人子將要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馬太福音26:2)保羅這樣寫道:“因爲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哥林多前書5章7節第二段)。
正是因爲羔羊流血,神的百姓才安然渡過了第一個逾越節(出埃及記12:1-30)。新約已經被啟示出來,你要比當時的以色列人幸運多了。耶穌(神的羔羊)的血永遠洗淨了你的罪,並將保守你到永恆(希伯來書9:12-26)。
以色列人是這樣預備逾越節羔羊的:獻祭的羔羊必須“無瑕疵”(出埃及記12:5),這預表了耶穌的全然無罪。羔羊的“血”被多次提到(12:7,13,22,23)。毫無瑕疵的羔羊被殺、流血,這就是獻給神的“祭”(12:27)。當施洗約翰初次見到耶穌時,他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29)
正是羔羊的血保護人們免受神的審判。羔羊就是“獻給耶和華逾越節的祭”(出埃及記12:27),這預表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
神叮囑以色列民:“羊羔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12:46),耶穌竟然將這個預言也應驗了。士兵通常會打斷十字架上受刑人的腿,好讓他快點死去。士兵打斷了耶穌身邊的那兩個人的腿,但當他們來到耶穌那裏時,“見他已經死了,就不打斷他的腿”。(參看約翰福音19:33)
當一所房屋的門楣上塗有羔羊之血時,就表明死亡已經在這所屋子裏發生過了。那些聽從神的吩咐,有寶血印記的人就能逃過審判。耶穌是神的羔羊,他的寶血已經爲你我而流。逾越節預示着耶穌將成爲祭品,他將替我們的罪而死。
天父啊,感謝主耶穌的寶血爲我而流。我要把生命獻給你:我的身體和我的心念;我的情感和我的意志;我的錢財和一切所有;我的工作和我的服侍;還有家人朋友和一切人際關係。奉耶穌的名,我欣然領受從羔羊寶血而來的一切庇佑和祝福。阿門!
佩泊的補充
馬太福音27:19
比拉多犯了很多錯誤,但其中之一就是沒有聽太太的話!
今日金句:
他救了別人,卻不能救自己。(馬太福音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