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 親密的友誼
甘力克

親密的友誼

力克.希爾斯 Nick Hills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之一。他是位學者,才華橫溢。我們不僅是中學同學,還是大學同學。大約在我初次遇見耶穌的三個月之後(上大一時),他也經歷了神 (事實上,現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賈斯丁.威爾比Justin Welby也是在力克的影響才認識了耶穌)。剛信主不久,力克就如飢似渴,閱讀了很多深奧的神學著作。

有一次,我問他在看什麼書。他說是有關神的“超越存在”和“無所不在”的書。我聽得一頭霧水,不明白他在說什麼;爲了搞清楚這兩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我還特意查了字典。

“超越存在”和“無所不在”描述了人與神的關係的本質,這兩種狀態看似自相矛盾。神”超越萬有”,也就是說,神是“脫離物質和宇宙,不受宇宙限制的”。他“高於人類,超越人類,遠在人類之上,因此無人能及”。

但另一方面,神又"無所不在",這意味着人類能夠真實體驗到與神之間的私密關係。在我們今天要看的舊約章節中,約伯就提到了“與神之間的親密友誼”(約伯記29:4)。

只有在理解了神是超越一切的存在之後,我們才能看到他的無所不在是多麼奇妙,才能體會與神建立私密關係是多麼奇妙的特權。在今天的每一處章節中,我們既能窺見神的超越存在,也能看到他的無所不在。

敬拜超越萬有的神,熱愛他的同在

詩篇 18:7-15

在這段經文中,大衛提到神是大而可畏的。“那時,因他發怒,地就搖撼戰抖;山的根基也震動搖撼。……。因他面前的光輝,……。耶和華也在天上打雷,至高者發出聲音,便有冰雹火炭。”(第7,12-13節)

在本詩篇中,我們看到超越萬有之神,既有無窮大能,又會向罪惡發出震怒:“因他發怒,(它們)就搖撼戰抖。”(18:7)神發怒(這種怒氣卻不是邪惡的)是他對罪的反應。

若是看到販賣人口、虐待兒童、折磨犯人等等邪惡和不公之後,你居然沒有絲毫憤怒,那就證明你心裏沒有愛。構成良善的一個核心要素就是恨惡邪惡。在本詩篇中我們看到,神的震怒表現了神的愛。

然而,大衛在這首詩裏還表達了他與神之間的親密友誼。本詩篇一開頭就說:“耶和華我的力量啊,我愛你!”(第1節)。大衛並沒有想當然。他懂得,與超越萬有的神保持私密友情是一項極偉大的特權。

主啊,感謝你讓我與創造了宇宙萬物的神建立起如此親密的友誼。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我愛你!

接受神的邀請,享受他的友誼

馬太福音 21:33-22:14

英國人曾經歷過兩場重大的皇家婚禮 —— 威廉王子和凱瑟琳.米德爾頓,以及亨利王子和米根.莫克。設想一下,你打開郵件,發現裏面是一張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婚宴請柬,你會有什麼感受!耶穌說,我們所有人都收到了一張有史以來最盛大的皇家婚禮的請柬。

耶穌將神國比喻爲一個葡萄園和一場婚宴。這兩幅圖都描繪了神的慷慨和他對你的奇妙大愛。

神的愛不是情緒化的。在這裏,我們再次看到神的愛和憐憫的另一面,這就是他對那些拒絕他的愛和行惡之人的審判(21:35往後):園戶“拿住僕人,打了一個,殺了一個,用石頭打死一個”(第35節);最終,他們拿住園主的兒子,“推出葡萄園外殺了”(第39節)。此時,神施行審判的時候也到了(第41節)。

耶穌在此處預言了自己的死。他就是神差來的那個“兒子”和“繼承人”(37,38節),但是他們“(把他)殺了”(39節)。他就是“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42節)。他就是實施審判的那一位(44節)。宗教權威們拒絕耶穌(他們想方設法要逮捕耶穌,46節),審判終會臨到他們頭上。

在婚宴的比喻中,神公開邀請所有人蔘加宴席,邀請他們成爲自己親密的朋友。受邀參加這樣的皇家婚宴是何等殊榮!但主人付出的代價也是驚人(4節)。請柬是公開發布的(9-10節),每個人都被邀請了。而且,主人一次又一次發出邀請(1-4節)。

耶穌將神國比作一場派對,這個比喻真是令人着迷。它與許多人對神、教會和信仰的看法正好相反。有些人認爲,教會和信仰是沉悶乏味的。但耶穌卻說,神國是一個派對,是一場慶祝——它就好比一場婚宴,有趣、歡樂,人們在此盡情吃喝,充滿歡聲笑語。

然而有一些人,在面對婚宴的請柬時,“只是聳聳肩就走了,一個要去給花園除草,一個要去自己的商店裏勞作”(22:5)。在他們眼裏,財產和工作都比跟耶穌建立關係更重要。而另一些人則充滿敵意 —— 他們“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6節)。耶穌說:“王就大怒”(7節)。

神的邀請不容等閒視之。一位超越萬有的神正在邀請你與他建立親密的個人關係 —— 這是最好的,奇妙無比的邀請,是一項巨大的殊榮!然而,光去參加還不夠,你還要穿上赴宴的禮服(11-13節)。也就是說,你不能靠自己,而是要靠耶穌進入天國。感謝神,通過耶穌的死和復活,以及賜下聖靈,耶穌已經賜給你進入天國的禮服了。

主啊,感謝你,因着你的愛,你爲我準備了天國的盛宴。我要接受你的邀請,今天就來享受與你的親密關係。

明白神是超越萬有並無所不在

約伯記 25:1-29:25

你是否曾感到被如山的挑戰和困難壓得喘不過氣來?你是否曾懷疑過神,認爲他沒有能力或是不願意幫助你?

約伯明白神是超越萬有的。他說:“神的作爲,我要指教你們”(27:11第一段)。約伯指出,神的大能極其奧妙,人眼所能見的不過是“他作爲的邊緣”(12節)。

神有足夠的能力幫助你。

神不僅有足夠的能力幫助你,他也足夠愛你,因此他願意幫助你。約伯完全明白神的無所不在。他經歷過神待他的“密友之情”(29:4),一個人惟有處在這樣的親密關係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

“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28:28)“敬畏主”意味着敬畏神。只有在這種敬畏神的關係中,我們才能得到智慧。如今我們知道,耶穌基督就是神的智慧。只有與耶穌建立了親密關係,你才能具有真智慧。

約伯描述了智慧的巨大價值。“然而,智慧有何處可尋?聰明之處在哪裏呢?……智慧非用黃金可得,也不能平白銀爲它的價值。……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28:12,15-28)

若是如此行,人生的境況又會如何呢?它將幫你遠離惡(28:28)、拯救窮人(29:12)。約伯將真正公義的生活描述爲幫助“困苦人……孤兒……寡婦……瞎子……瘸子……窮乏人……素不認識的人……”(29:12-16)。約伯關心的不僅是貧窮,還有公義。“我以公義爲衣服,以公平爲外袍和冠冕……我打破不義之人的牙牀,從他牙齒中奪了所搶的。”(14,17節)

當你親近神,神的心意就變成了你的心意。你就會像約伯一樣,渴望幫助窮苦人和孤兒寡婦;渴望拯救被邪惡欺壓的人;渴望幫助周圍那些盲人、殘疾人、和其他有需要的人。

實際上,約伯並未失去與神的親密關係。他只是暫時失去了體會這種親密關係的能力。約伯正在遭受慘痛的打擊。對約伯而言,神好似遙不可及。此時此刻,你也許處在約伯的境況中,請不要灰心,約伯是你的榜樣。

來到《約伯記》的末尾,我們看到神其實從未離開過約伯。神要大大賜福他,超過他的所求所想。神將重塑與約伯的親密關係。

如今,通過耶穌,我們每個人都能與超越萬有的神建立親密關係,並明白他將賜給我們何等大的祝福。

主啊,感謝你賜下約伯這個榜樣。願我能體會與你的親密關係。當我與你愈加親近時,願你對貧窮和不公的關切也能成爲我所關心的焦點。

佩泊的補充

就像《約伯記》所表現的,當朋友遭難時,我們都想送去安慰和支持。我們絞盡腦汁去理解對方的難處或施予援手,但最終卻說了一堆毫無益處的費話!面對陷在苦難當中的人,你很難知道該如何幫助他。但通常,最佳的幫助就是傾聽和禱告。

今日金句:

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約伯記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