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耶穌的領導力
就如何打理生活瑣事以及公司的日常管理來說,沒有人比凱恩·布蘭查德Ken Blanchard所作的貢獻更大。至今,凱恩的著作《一分鐘經理人》The One Minute Manager 已售出超過1千3百萬冊。這本書在短時間內引起了巨大反響,凱恩不敢獨享成功。他開始思考神,開始讀聖經。凱恩最先看的就是福音書,因爲他想要了解耶穌曾做過什麼。
凱恩很想知道耶穌是如何將十二個普通人轉變爲一羣最偉大的領袖的。這羣人領導了一場曠世空前的運動,並在其後的2000多年裏持續影響着人類社會。凱恩終於明白,自己教導和著述的有關高效領導的一切知識,耶穌都已做得盡善盡美,甚至遠遠超出他所能想到和論述到的。
耶穌不僅是一位屬靈層面的領袖。對於所有機構、所有環境,所有人來說,耶穌都是一個講求實際和高效的領袖模範。後來,凱恩·布蘭查德創立了一個機構,名叫“像耶穌一樣領導”Lead Like Jesus,致力啓發和裝備人們像耶穌一樣來帶領他人。
耶穌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領袖。在今天的經文中,我們不但要學習耶穌身上的領袖品質,還要看看聖經中的另外兩位偉大領袖 —— 大衛和約伯。
一位領袖的敬拜
詩篇 18:1-6
大衛是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的領袖之一。大衛寫了許多極爲動人的敬拜詩歌。幾千年後,神的子民依然用大衛的《詩篇》來敬拜神。
本《詩篇》告訴我們,大衛領導力的根基是敬拜和禱告。面對困難和抗拒,大衛說:“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神呼求。”(6節)這一禱告帶來了環境的逆轉,使他大獲成功,大衛隨即做詩,表達他的感恩。
無論是身陷困境還是取得成功,敬拜和禱告都是大衛領導力的核心。我們要效法大衛,在禱告和敬拜的基礎上建立教會以及團契。
敬拜的起點是對神的愛,“耶和華我的力量啊,我愛你!”(詩篇18:1)大衛曾面臨眾多挑戰:仇敵(3節第二段)、死亡、毀滅(4-5節)以及危難(6節第一段)。但當大衛回首往事時,他所能看到的是神如何垂聽他的呼求,拯救他脫離仇敵之手(3-6節)。
過去幾年中,我在每日靈修聖經的邊緣寫下了各種 “呼求神幫助”(6節第一段)的禱告。神迴應我禱告的方式真是太奇妙了!在這些禱告事項中,有很多(儘管並非全部)已經成就了。記下你的禱告事項,這能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感謝神。
主啊,我是如此感謝你,只要我面臨危難,向你呼求,你就會垂聽我的禱告。主啊,面對種種挑戰,我要再次呼求你的幫助……
一位領袖的特質
馬太福音 21:1-17
“作一個像耶穌一樣的領袖” —— 這句話的實際含義是什麼?
1.領袖的出發點是“你是誰”,而非“你的職位”
你是誰,遠比你做了什麼或擁有什麼 ——就財產或職位來說—— 重要得多。耶穌的權柄不是來自於他屬於某個階層,或擁有高職位,而來自於他是誰。耶穌的權柄是與生俱來的。耶穌有完全的自信,他無需使用強迫手段或承諾什麼,他只需要說:“主要用它”(3節)。
2.溫柔謙遜
“你的王來到你這裏,是溫柔的,……”(5節)。耶穌的領袖特質與世人所期望的有所不同。溫柔、謙卑是耶穌領導力的核心。“溫柔”這個詞的希臘語意思是:溫和、謙遜,是好鬥或追逐私利的反義詞。
3.避免自大和賣弄
耶穌騎着一頭驢進入耶路撒冷。這與許多世俗或宗教領袖聲勢浩大、前呼後擁的儀仗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簡普的出行方式顯明耶穌極其謙卑。而世上的領袖多麼容易陷入驕傲自大中啊!
4.有勇氣對抗
人們誤認爲,溫柔謙卑意味着在每一個處境下做出讓步,但耶穌並不害怕對抗邪惡。他“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裏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12節)。領袖的挑戰之一就是要明白什麼時候應該挺身而出,當面對峙。
避免對抗 - 這本身就是一項決定,當事人也必須承擔不抵抗的後果。抵抗並不容易,但富有勇氣的領袖能夠選擇正確時機,運用智慧來抵擋謬誤。
5.尋求屬靈的能力,而不是世俗的權力
耶穌的能力與世上領袖所擁有的權勢極爲不同。“在殿裏有瞎子、瘸子到耶穌跟前,他就治好了他們。”(14節)屬靈的能力遠比世俗的權勢強大。這種能力不是被生產製造出來的,而是來自耶穌與天父之間完美的關係。
6.讓禱告成爲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我們可以在耶穌與銀錢兌換商之間的對抗中看到耶穌的禱告多麼富有激情(13節)。四福音書多次記載耶穌退到某個地方(17節),獨自與神相處。因爲禱告是耶穌力量的源泉。正如大衛一樣,禱告是耶穌領導力的核心。
主啊,請幫助我,讓我成爲像耶穌一樣,擁有權柄、溫柔、謙卑、勇氣和能力的領袖。願我的力量來自於與你的親密關係。
一位領袖的視角
約伯記 22:1-24:25
朋友們繼續用被約伯形容爲 “廢話”和“一派謊言”(21:34 – 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的言語來攻擊他。他們的安慰也是 “空洞無用的”(21:34 – 拓展版聖經)。
另一方面,約伯的確因爲自己所經歷的患難而掙扎。與朋友們過分簡單的分析相反,約伯認識到世界是非常複雜的。世上存在許多不公義。約伯呼求道:“惡人爲何存活,享大壽數,勢力強盛?……他們度日諸事亨通,轉眼下入陰間。”(7,13節)
有些人會完全拒絕神,對此我們無需感到奇怪。他們對神說:“離開我們吧!我們不願曉得你的道。全能者是誰,我們何必侍奉他呢?求告他有什麼益處呢?”(14-15節)但看上去,他們活得富足且平安。
聖經從沒有說“惡人”在今生就要得到公義的審判。有時,他們的確惡有惡報,但有時,他們也能僥倖逃脫。看到“惡人”興旺發達,我們不應感到奇怪;同樣,看到“無辜之人”遭受患難,我們也不用過分震驚。神允許這兩種情況在生活中存在。(這並不是說面對不公義或無辜之人遭受難,我們可以冷眼旁觀,相反,我們應當傾盡全力與不公斗爭。)
但是今生並非終結。神擁有永恆來恢復、更正一切。以一種獨一無二的方式,約伯似乎看到了我們未來的希望: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着,
末了必站立在地上。
我這皮肉滅絕之後,
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19:25-26)
約伯的洞見也預示了新約對復活和永恆生命的盼望。站在永恆角度看世界,這使得那些信靠基督的領袖站在了更高的層次。
想像一下,有位重要人物即將來你家做客。你可能會做一系列的事情來迎接客人:你不但會打扮整齊,還會確保家裏的其他人甚至房子本身也做好準備,一切看上去都要整潔、亮麗。
一位基督徒領袖應該擁有永恆的視角和盼望,相信“末了‘我的救贖主’必站立在地上”(25節)。他不但力求自己做好準備、也幫助他人做好準備(傳福音,門徒培訓,牧養會眾),並且讓房子本身也做好準備(社會的轉變)。不光教會領袖應該考慮這些問題,各行各業中的基督徒領袖們都應當從這三個層面來要求自己、帶領他人。
從永恆的視角看問題還會改變我們對待計劃和目標的態度。即便由於個人、組織以及體制的不公,事情沒有朝我們期待的方向發展,我們依然能夠相信終有一天,完全的公義將無處不在。
主啊,感謝你,終有一天我將“親眼得見神。哦,我多麼渴望那日的來臨啊!”(19:27)請幫助我每天都能站在永恆的高度,過好今天的日子。請幫助我,讓我越來越像耶穌,成爲他那樣的領袖。
佩泊的補充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着”,人們在我父親的葬禮上唱着海德爾(Handel)的《彌賽亞》。這首曲子優美動人,是一個完美的信仰告白,給人帶來巨大安慰。想到海德爾是在讀了《約伯記》後,才寫下如此非凡的樂曲時,我更加感動了。我一直以爲《彌撒亞》的靈感出自《以賽亞書》。儘管在這之前,我已經認真讀過好幾遍《約伯記》了;看來我還是忽略了《約伯記》中的很多對白。但幸好海德爾沒有!
今日金句: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約伯記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