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溢而出
多年來,我一直想會會葛培禮牧師(1918-2018),但沒有機會。當發現他在推特上加我爲粉絲時,我受寵若驚!我也予以回報,成了他的粉絲!在我心目中,葛培理是位信心的英雄,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佈道家。他傳福音的人數比史上任何一個人都多。
我聽葛培禮牧師佈道很多次,每一次聽都深受啓發。葛培禮說,在每次講道前,他都要把心填滿。他會做極其充分的預備,材料之多足以應付五次講道。他說,只有這樣,他的講道纔是“從心裏滿溢而出的”。
在耶穌看來,一個人的心是最重要的:“因爲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馬太福音12:34)但你該如何讓心裏裝滿美善呢?
將神的話裝在心裏
箴言 2:1-11
你渴望更多認識神嗎?你想變得更有智慧、更靈巧並擁有更多知識和領悟嗎?
我鼓勵你培養一個習慣,就是每天研讀神的話語。《箴言》作者敦促我們:“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存記我的命令,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智慧必入你心,你的靈要以知識爲美。”(1-2,10節)
1.你需要做什麼?
你要“積存”神的話在心裏(1節)。你要“領受”(1節)、即要聽還要用(2節)、要“呼求”(3節)還要“尋找”(4節)。“尋找它,如尋找銀子,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4節)。儲備神的話語需要立志委身並且要花時間。每天安排時間來讀聖經,並把它作爲你生活中第一優先的事。
2.如果你這麼做,神的應許是什麼?
你將“得以認識神”(5節)。出於他純全的品格,神會“賜人智慧”和“領悟”、“得勝”(7節)、“保護”(8節)和“謹慎”(11節)。聖經承諾,神必要“看顧”你,並要“救你脫離惡道,不遵從壞的指示。”(8,12節)
主啊,請幫助我每天都花時間和你在一起。並且將聖經的教導應用到生活中。
不斷被聖靈充滿
馬太福音 12:22-45
你口中的話很重要。喬伊斯·邁爾這樣寫道:“人所說的每個字,要麼成爲建造人的磚,要麼成爲拆毀人的推土機” 。你心裏儲存的東西,遲早都會用語言表達出來。因此,你需要留心自己的心思意念。若心裏充滿美善,那你就會思想美善、傳講美善,並結出美善的果子(33節)。
耶穌說:“因爲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34-35節)
你不可能靠自己來改變思維模式。你需要聖靈的幫助。聖靈會用神的愛和美善的果子來填滿你的心。
耶穌說,除了褻瀆聖靈的罪,其餘所有的罪都可以被赦免(30-32節)。有時,人們會擔心自己犯了“不可饒恕”的罪。但如果你爲此擔憂,那幾乎可以肯定你還沒有犯下“不可饒恕的罪”。只要我們悔改並祈求神的饒恕,就沒什麼罪是不可饒恕的。唯一“不可饒恕的罪”就是拒絕悔改,拒絕轉向基督,並終生抵擋他的靈。
法利賽人和律法師的狀況已經很危險了,因爲污衊耶穌醫治的權柄來自鬼王(22-24節)。他們已經看見耶穌行了許多神蹟,卻拒絕承認耶穌的能力來自聖靈。他們假意對耶穌說:“夫子,我們願意你顯個神蹟給我們看”,(38節),但真實的目的乃是要刁難、審問耶穌。
然而,耶穌的回答卻讓法利賽人和文士成了被審問的對象。耶穌把自己與舊約先知約拿作比較,指明有一件大事即將發生,這就是他的死和復活(39-40節)。復活是證明耶穌身份的最終證據。
通過引用舊約中的兩個歷史事件,耶穌表明已有足夠多的證據擺在法利賽人眼前。第一,當約拿向尼尼微人傳道時,整個尼尼微城就立即悔改了;而耶穌要比約拿更大。第二,示巴女王也欽佩所羅門的智慧;而耶穌的智慧遠遠超過了所羅門。無論是當時的法利賽人,還是現代人,我們真的不需要更多證據了。
耶穌表明邪靈是如何控制人的。他用這個例子警告我們: 即便“房屋已經被打掃乾淨”,但如果再次回到原有生活方式,危害性就會更大。因爲當人們再次沉浸在以前的罪中時,通常會變本加厲,甚至比從前更壞(43節往後),結果“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45節)。
抵擋魔鬼的正是聖靈(28節)。你每日都要與邪惡爭戰,爲此,你當祈求被聖靈充滿。從口中的話可以測試人的心。“因爲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34節)
耶穌對法利賽人和文士說:“你們的思想像蛇坑!既然心思如此骯髒,你們怎能指望自己說出有價值的話來呢?給你們的言語下定義的不是字典,而是你們的心。”(34節 - 信息版聖經)確保說出正確言語的唯一方式就是讓我們的心被聖靈充滿。
主啊,請你讓我的心常常被美善的事所充滿,保守它不受邪惡侵擾。今天,我祈求你用聖靈來充滿我。
在禱告中與神較力
創世記 32:1-33:20
你是否正面臨某個巨大的恐懼或擔憂?
雅各就處在這樣的境況中。他和哥哥以掃鬧翻了,雅各終日惶恐不安,害怕以掃要報復他。“雅各就甚懼怕,而且愁煩”(32:7)。
雅各是個勤於禱告的人。儘管做了那麼多錯事,但他認識神,也認識到自己的不配。雅各說:“你向僕人所施的一切慈愛和誠實,我一點也不配得。”(10節第一段)
雅各禱告、祈求,並且相信:“求你救我脫離我哥哥以掃的手,……。你曾說:‘我必定厚待你,使你的後裔如同海邊的沙,多得不可勝數。’”(11,12節)雅各的禱告得到了迴應——甚至遠超過他所想要的。
禱告並不總是直截了當的。有時,我們的處境就像雅各一樣。這需要我們竭力祈求,也就是在禱告中與神較力(32:22-32;歌羅西書4:12)。這意味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以及更大的決心來禱告。雅各對神說:“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創世記32:26),但從那時起,雅各就瘸了(31節)。
在新約中,與這個故事最接近的一個例子可能就是使徒保羅所說的“肉中之刺”了。保羅曾三次祈求神去掉這根刺。你的軟弱和有限並不會阻止神來使用你。實際上,神反倒更常使用我們的弱點。神沒有除去保羅身上的那根刺,相反,他說:“因爲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7-10)。
你或許感到自己“肉中有刺”,好似“瘸了”:你有着某種弱點或明顯的缺陷。潘靈卓Jackie Pullinger曾說,她永遠不會信任一個號稱雙腿健全的人!我們的心,往往是在歷經艱難、失望和掙扎之後才被神改變的。在與神摔跤之後,雅各變了。他對哥哥的態度徹底改變。(創世記33章)。
禱告獲勝後,一切似乎走向了正軌。雅各和以掃冰釋前嫌:“以掃跑來迎接他,將他抱住,又摟着他的頸項與他親嘴,兩個人就哭了。”(4節)
他們對待彼此的態度也完全變了。以掃說:“我的已經夠了,你的仍舊歸你!”(9節)
雅各回答道:“不然,我若在你眼前蒙恩,就求你從我手裏收下這禮物,因爲我見了你的面,如同見了神的面,並且你容納了我。求你收下我帶來給你的禮物,因爲神恩待我,使我充足。”(10-11節)
主啊,感謝你是一位迴應禱告的神。請幫助我們像雅各一樣在禱告中與你較力。主啊,祈求你讓我與曾經發生隔閡的弟兄姊妹和好如初。願我心中所裝滿的美善可以流淌出去,成爲口中的祝福。
佩泊的補充
創世記 32:1-33:20
雅各與父母親、岳父以及哥哥的關係實在差強人意。但通過發生在這些人身上的每一件事,我們都看到神對他們的愛和供應。當雅各在禱告中與神較力後,他擁有了一項新品質 —— 謙卑。第一次,雅各想要給予,而不是索取。
今日金句:
“因爲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馬太福音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