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潛能的五個途徑
很多人一生都沒能實現自己的潛能。我們很容易被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困住,難有突破。然而,人人都希望活出全部潛能,這個願望是神賜的。或許你還記得這篇最短的人物傳記:
“所羅門·格蘭迪:星期一出生,星期二受洗,星期三結婚,星期四生病,星期五惡化,星期六死去,星期天埋葬。這就是所羅門·格蘭迪的一生。”
這是很多人的生活寫照。但在內心深處,我們都曉得“人生絕非僅此而已”。 而耶穌說,“是的,生命還能更精彩!”我們的潛能是無限的。
耶穌要你活出一個有作爲的生命。他希望你能“收穫的莊稼是當初播種的一百倍、六十倍或三十倍”(馬太福音13:8)。成就偉業的關鍵,是看你是否與耶穌建立了親密的關係,這種關係的親密程度不亞於你與兄弟姐妹或父母(12:50)。你能夠過一個有目標的生活,並給世界帶來改變,因爲你會從耶穌那裏得到供應(13:11-12,16)。
誘發潛能的動力不應該是野心,而是認識到你在神裏的身份。當你尋求神並按着他的旨意生活時,就能多結果子。你越是實現神所賜的潛能,神就越加賜福你。神希望你過一個豐盛的生活(13:12)。
以色列民族的潛能是極其巨大的(創世記35:11)。神定意要賜福他們,不但如此,他還要以色列民成爲其他民族的祝福。而如今,你也有機會活出一個祝福他人的生活,且比任何舊約偉人更偉大。耶穌說:“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爲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爲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馬太福音13:16-17)
耶穌警告我們,儘管我們有巨大的潛能,但前方也有陷阱。那麼,你該如何避免生活中的陷阱並實現潛能呢?
1 謙卑
詩篇10:1-11
阿伯特·賈米森Abbot Jamison在其著作《尋找幸福 —— 修道與人生》(Finding Happiness: Monastic Steps for a Fulfilling Life)一書中,將驕傲定義爲“自以爲很重要”。他寫道:“謙卑是一種非常誠實的態度,它令我們認識到一個真實的自我 —— 這就是我們並不比其他任何人更重要。
一開始,作者對神心懷埋怨:“耶和華啊,你爲什麼站在遠處?在患難的時候,爲什麼隱藏?”(1節往後)。但後來他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明天再看),神確實“看到了他的困苦和憂愁”、“聽見了困苦人的呼求”、並確實在保守着“無倚無靠的人”(14節往後)。
其實,竭力遠離神的乃是“惡人”(2節):“你的律法被他唾棄”(5節)。惡人自認爲比別人 —— 尤其是那些被他們“拉下水”並“擄去”的窮人(9-10節)更重要。這些經文告訴我們,“驕傲”是極其可怕的陷阱(4節)。
當一切進展順利時,人就認爲 “我必不動搖,世世代代不遭災難。”(6節)世人常認爲他根本不需要神。“惡人面帶驕傲,說:‘耶和華必不追究。’他一切所想的,都以爲沒有神。”(4節)人就是自大(2節)和自誇(3節)。本詩篇提醒我們要抵抗這個誘惑,你時時刻刻都需要神。
主啊,請你讓我遠離驕傲自大和自以爲是。願我能全心全意尋求你,永遠記得自己需要你,且知道你永遠不會忘記我。
2 盡力親近神
馬太福音 12:46-13:17
2 盡力親近神 有些危險的異端故意曲解耶穌的話(12:50),他們的解釋是,基督徒應該與不信的家人斷絕關係。這個教導很危險,也不符合聖經。十誡中的第五誡說,要尊重父母。新約也說:“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提摩太前書5:8)
耶穌在這裏的意思是,有一種關係比你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更重要。你最重要的呼召是與耶穌建立親密連結,這就是完成“天父的旨意”(馬太福音12:50)。
耶穌說:“凡遵行我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50節)耶穌談到了親密、永久和接納 —— 這是人與人之間最深層的關係。而你完全有可能獲得這種奇妙的,與耶穌相連的關係。每天親近耶穌,這樣你就能實現自己的潛能。
3 向下紮根
經歷屬靈的高峯非常重要,但如果這些經歷不能向下紮根,就會存在一種危險,即屬靈的膚淺,這種膚淺可以讓人漸漸遠離神。我們都需要警惕這個陷阱。我們很有可能正做着正確的事,但心卻已經遠離神了。
耶穌談到種子落在淺土裏,很快就發了芽,但很快又枯萎了,因爲它沒有根(13:6)。隨後他解釋說,沒有紮根的人只能堅持很短的時間,當困難和逼迫來臨時,他們就跌倒了(21節)。
屬靈根基也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但他人卻無法看見 —— 這根基就是你與神的隱祕生活。它包括你的禱告、奉獻和心靈深處的渴望。如果你希望發揮最大潛能,就一定要向下紮根,讓自己和神的關係愈加深厚、堅固和健康。
4 保守己心
基督徒也會被生活攪得心煩意亂。許多事情都會佔據我們,導致我們沒時間與神相處,沒時間去教會或參與那些幫助我們向下紮根的事情。這是所有基督徒都面臨的危險。
耶穌警告我們要留心擠住麥子的荊棘(7節)。他隨後解釋說,這些荊棘就是“世上的思慮”和“錢財的迷惑”(22節)。
主啊,感謝你呼召我和耶穌建立親密關係。請幫助我向下紮根,讓我的眼睛始終定睛在你身上。請幫助我保守這份關係,不讓其他任何事情 —— 即便是“好事情”來霸佔我和你的時間,不要讓它們擠住我的屬靈生命。
5 自潔
創世記 34:1-35:29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人若一心報復,結果將會多麼可怕。(參看哥林多前書10:11)一件罪行(底拿被強姦,創世記34:2)導致了另一件更大的罪行。神的子民“趁着眾人想不到的時候,來到城中,把一切男丁都殺了,……,又把他們一切貨財、孩子、婦女,並各房中所有的,都擄掠去了。”(25-29節)
這引發了災難。雅各說:“你們連累我,使我在這地的居民中,……,有了臭名。我的人丁既然稀少,他們必聚集來擊殺我,我和全家的人都必滅絕。”(30節)因爲行爲殘忍暴虐,西緬和利未遭到了嚴厲的咒詛(49:5-7)。
復仇不僅對西緬和利未來說是個陷阱,它對我們所有人都是誘惑。人一旦被冒犯,就想實施報復。在舊約中,懲罰是有一定尺度的,就是“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等等(出埃及記21:23-24)。耶穌爲我們今天的人際關係設定了更高標準(他還通過自己的死和復活也使之成爲可能),這就是饒恕和愛我們的仇敵。
喬伊斯·邁爾常常談到她在童年時所遭到的虐待。她寫道:“你是否曾像底拿一樣,成爲無辜受害者?我敢向你保證,即使在最糟的處境下,神依然賜給我們恩典,讓我們能夠饒恕傷害我們的人,使我們可以繼續生活下去。”
雅各對他的家人說:“你們要除掉你們中間的外邦神,也要自潔”(創世記35:2)。神向雅各(後又被賜名以色列)顯現,並對他說:“我是全能的神,你要生養眾多,將來有一族和多國的民從你而生,又有君王從你而出。”(11節)
人的潛能是巨大的。華理克牧師曾說:“就教會事工來說,隱蔽處的純淨纔是能力的泉源。”無論是在家裏,工作場所,還是團契或教會,如果我們想實現潛能,爲基督的緣故給世界帶來積極影響,就需要自潔,成爲純淨的人。
主啊,感謝你讓我擁有無限潛能。願我成爲那種結實三十倍、六十倍甚至一百倍的人。
佩泊的補充:
“在患難的時候,(你)爲什麼隱藏?”有時,神看似很遙遠(詩篇10:1),患難臨到,神卻不在身邊。但在《創世記》35:3中,雅各說:“神就是在我遭難的日子應允我的禱告、在我行的路上保佑我的那位。”儘管我們有時感受不到神,但實際上他永遠都在我們身邊。無論我們身居何處,他都與我們同在。
今日金句:
“神,就是在我遭難的日子應允我的禱告,在我行的路上保佑我的那位”。(創世記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