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 無需害怕
甘力克

無需害怕

從某種程度上講,恐懼是健康的。“恐懼”是人面對危險時的生理反應,是神所賜的。恐懼出自人類的求生本能,它幫助我們遠離危險,讓生命得以保全。

然而,有一種恐懼是不健康的。在新約聖經中,描述恐懼的希臘文是phobos,從phobos又衍生出“phobia”。phobia表示不健康的恐懼,即“恐懼症”, 恐懼感與所面臨的危險完全不成正比,危險被錯誤放大了。當我們過高估計危險而過低估計自己的應對能力時,就變成了“恐懼症”。

常見的恐懼症五花八門,包括健康恐懼症、財政恐懼症、失敗恐懼症、變老恐懼症、死亡恐懼症、孤獨恐懼症、被拋棄恐懼症、幽閉恐懼症、演講恐懼症、飛行恐懼症、恐高症、以及由蛇或蜘蛛引起的恐懼症等等。如今人們又發現了一種新的恐懼症,即害怕自己被他人忽略,忘卻,我們可以暫且稱其爲“被遺忘”恐懼症。

我就親身經歷過許多種恐懼,從恐高到驚厥發作(panic attack)以及其它一些非理性的恐懼,比如一開始講道就感到恐慌;再有就是怕給耶穌的名抹黑,每日都戰戰兢兢。

儘管神的靈不會讓人產生恐懼感,但有一種畏懼是健康的——這就是對神的敬畏。敬畏並不意味着恐懼和害怕。相反,敬畏代表人對神有正確的認識,意味人尊重、崇敬、畏懼、榮耀、愛慕和敬拜神。敬畏神甚至可以被翻譯成“愛神”。敬畏神是承認神的大能、威嚴和聖潔,並由此產生一種健康的尊重。“敬畏神”是生活中一切惶惑和恐懼的解藥。如果你敬畏神,就不用再害怕其它任何人或任何事。

當今社會,正因爲人們對神的敬畏日漸消退,所以各種恐懼症才與日俱增。我們需要回到與神的正確關係中來。

“不要害怕”是聖經中出現最多的短語之一。在今天的經文中,這四個字出現了四次。

無需害怕災禍

箴言1:20-33

這段經文告訴你,避免“驚恐”(26節)和“不怕災禍”(33節)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敬畏神”是《箴言》的主題之一,這個詞在整卷書中一共出現了21次。敬畏神是你做出的選擇。如果你有智慧,你就會“選擇敬畏耶和華”(29節),並且“聽從”他。而神承諾,你將“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33節)

在《箴言》中,“智慧”被擬人化了(20節)。當我們透過新約來讀這段經文時,便知道耶穌基督就是“神的智慧”(哥林多前書1:24)。

這段經文(箴言1:20-32)向那些忽略神,目空一切、滿足安逸的人(32節)發出了嚴重的警告。

當神糾正你時,你要選擇敬畏他,聆聽他的教導,並且悔改。如果你這麼做,神將大大啟示你,超出你所能想象的。“我(智慧)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將我的話指示你們。”(23節第二段)神將向你啟示蘊藏在他話語之中的智慧寶藏。選擇敬畏神,你將“安然居住”(33節),不怕災禍。

主啊,我立志要敬畏你,我要過一個崇敬你大能、威嚴和聖潔的生活。請幫助我,讓我一生單單仰望你!

無需害怕人

馬太福音 10:1-31

在這段經文中,耶穌三次對他的門徒說:“不要怕”(26,28,31節)。但還有一次,耶穌告訴他們應當怕誰(第28節)。

這段話的語境是,耶穌正差派他的門徒出去傳福音並醫治病人。當耶穌完成選招十二門徒的工作後,就立即讓他們擔負重任,差派他們去服侍人。(神學培訓應當務實!)

耶穌差派門徒(還有我們)以他爲榜樣:

· 要宣揚神的道:“天國近了”(7節)

· 要證明神的道:“醫治病人”(8節)

當耶穌差遣門徒出去傳道時,他警告門徒:“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羣”(10:16節第一段)。因此,門徒需要真正的智慧(“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第16節後半節)。

門徒將遭到“當地公會”的反對(17節),被恨惡(22節),受逼迫(23節),被誣衊爲魔鬼(25節)。正是在這種環境中,耶穌三次對他們說:“不要怕”(26,28,31節)。

1.不要怕該說什麼

耶穌首先說:“不要怕他們”(26節)。我們不需要懼怕人,無論人的權勢有多大(比如當地的公會、省長和國王等,17-18節)。“並且你們要爲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你們被交的時候,不要思慮怎樣說話,或說什麼話,到那時候,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18-19節)。

2.不要怕別人將怎樣待你

其次,與其害怕“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人,還不如畏懼“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神(28節)。我們應當對全能全善的神懷有一種健康的敬畏感。“應當敬畏神,因爲他手裏掌握着你全部的生命——身體和靈魂。”(28節 – 信息版聖經)

3.不要怕將來的事

第三,耶穌說,如果你敬畏神,就無需害怕任何人或事。神擁有最終控制權。“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29節)神不僅掌控一切,而且還深愛着我們。“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30-31節)神比你自己更關心你(30節 - 信息版聖經-譯者翻譯)。

主啊,感謝你告訴我不要害怕。感謝你把我看得如此貴重,並如此愛我。請幫助我更加認識你的愛,信靠你,永遠不會害怕。

無需害怕死亡

創世記 25:1-26:35

生活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以撒來說也是如此。除了其它各種困難外,以撒還必須面對沒有子嗣的挑戰,他足足等了20年纔得到孩子(25:20-26)。但雙胞胎一來到世上,就彼此爭搶。以撒居住在非利士人當中,他們是希伯來人的敵人。此外,他的一個兒子“常使他們(以撒和利百加)心裏愁煩”(26:35)。

以撒也犯了他父親的罪,即假裝把自己的妻子當作妹妹讓給他人(7-11節)。但看來以撒還是從父親的錯誤中學到一些教訓。當利百加無法生育時,以撒沒有像亞伯拉罕那樣納使女爲妾,而是向神禱告,祈求神蹟發生(25:21)。

耶和華向以撒顯現,並應許他道:“我必與你同在,賜福給你……並且地上萬國必因你的後裔得福”(26:3-4)。

然而,以撒還是很害怕。他擔心自己會喪命:“恐怕這地方的人爲利百加的緣故殺我,因爲她容貌俊美。”(7節)

神對以撒說:“不要懼怕!因爲我與你同在”(24節)。此時的以撒更加怕人,但神提醒他不要因環境畏懼,因爲神始終與他同在。當你因試煉而感到恐懼時,請記住這條真理:神與你同在。既然神與你同在,你就無需害怕任何人或事。

儘管以撒表現懦弱,但神依然祝福他。神說:“我要賜福給你,(並要爲我僕人亞伯拉罕的緣故),使你的後裔繁多。”(24節)神的賜福意味着增長和滿滿的收穫。這也是神對你的期望。

“當他父親亞伯拉罕在世之日所挖的水井,因非利士人在亞伯拉罕死後塞住了,以撒就重新挖出來,仍照他父親所叫的,叫那些井的名字。”(18節)(很有可能,這個故事是要告訴我們,神希望我們重新開啟教會,讓教會成爲生命活水的泉源!)當以撒遭遇反對、被人阻止時,他並沒有就此停止,而是繼續前行,直到挖開另一口井。這樣,神賜他寬闊的空間,讓他昌盛發達(22節)。

這一切都極不容易,但請記住神對你說的話:“不要懼怕!因爲我與你同在!”(24節)

主啊,感謝你應許我要永遠與我同在。感謝你不斷告訴我:如果我敬畏你,我就無需害怕任何人或事。請幫助我,讓我因着“敬畏神”而過一個“毫無畏懼”的生活。

佩珀的補充

創世記26:34

以撒和以掃在選擇妻子方面的確有着巨大差別。對以撒來說,尋找這位敬虔佳偶意味着無數禱告和多次經歷神的帶領。然而,以掃在選擇妻子時,卻全無智慧。以掃與妻子的關係常令以撒和利百加心裏愁煩。 選擇合神心意的配偶極爲重要,讓我們爲自己、我們的孩子以及朋友禱告吧,願神帶領他們,讓他們找到那個正確的人。

今日金句:

...... 不要懼怕,因爲我與你同在。(創世記 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