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三原則
幾年前,我和佩泊受邀去英格蘭西南部的薩摩塞特郡參加一個大會。從倫敦到薩摩塞特郡大約三小時車程。但是,那天異常炎熱,在我們前面行駛的一輛運草車着火了,車上的草料全部灑在高速公路上,結果,高速公路被融化了。我們的車陷在融化的公路上,五個小時不能動彈。當我們終於重新加速行駛時,感覺如釋重負.
在個人生活、教會生活以及服事過程中,我們有時會感到被卡住了,動彈不得。然而,轉機頃刻再現,是“加速前進”的時候了。
然而,神是決不耽延的神。當神要加速完成一件事,他的速度是人無法企及的。
準備面對逼迫
詩篇9:1-6
加速拓展神的國一定會引來敵對。你的聲望越高,批評的聲音就會越多。從古至今,神的子民總是遭到逼迫。大衛就曾面對許多“仇敵”(詩篇 9:3-6)。敵對和憎恨會讓人身心俱疲,痛苦異常。然而,若你在基督裏,就能戰勝所有敵對。
本詩篇就透露出這樣的信息。大衛爲獲勝而讚美神:“我要一心稱謝耶和華,我要傳揚你一切奇妙的作爲。我要因你歡喜快樂,至高者啊,我要歌頌你的名。我的仇敵轉身退去的時候,……。”(1-3節)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裏。耶穌警告我們:“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馬太福音10:34)耶穌的意思是:不要因敵對的聲音大驚小怪。
要作“使人和睦的人”(5:9,38-48)。神呼召你打破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但有時,敵對可能來自和你最親近的人(10:34-36)。
成千上萬人正因他們的基督教信仰而遭受身體上的逼迫。有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基督徒正經受着來自政府和民間的壓迫、歧視和控制。
你可能不會遇到這樣的敵對。但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爲敵對可能來自其他地方,比如充滿敵意的媒體,不能理解我們的朋友和家人,以及持不同觀點的同事。
主啊,在面對逼迫時,我仍要全心全意讚美你,我要傳揚你一切的奇妙作爲,我要單單以你爲樂。(詩篇9:1-2節第一段)
樂意犧牲
馬太福音10:32-11:15
耶穌呼召門徒要樂於爲了他的緣故奉獻一切:“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10:37)。你對耶穌的愛理應超過對最親近之人的愛。
耶穌接着說:“不揹着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得着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爲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着生命。”(38-39節)當使徒保羅敦促我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時,他應該就是這個意思(羅馬書12:1)。
這便是你明瞭神對你的旨意的方式。神的旨意是“善良、純全、可喜悅的”(2節)。如果你渴慕神更多使用你,希望加速拓展神的國,就必須樂於接受這樣的犧牲。
你因服侍主所做的事,沒有一樣是徒勞。耶穌說:“無論何人,因爲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馬太福音10:42)
從公元371年起,馬丁·圖爾斯(公元后316-397年)一直擔任法國圖爾市的主教。一個寒冷的冬夜,他騎着馬,經過一個乞丐。馬丁立即下馬,將自己所穿的袍子撕爲兩半,把其中一半給了那位乞丐。那天夜裏,馬丁做了一個夢。夢中,他看見耶穌身穿半邊袍子。他問耶穌這袍子從何而來,耶穌回答:“是我僕人馬丁給我的。”
根據《馬太福音》的上下文,耶穌所說的犧牲可能是指在充滿敵意的社會裏承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而帶來的逼迫。耶穌說:“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10:32-33)
有時,“承認”耶穌意味着危險和患難。對初代基督徒來說,“承認”耶穌就意味着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他,甚至爲信仰殉道(38節)。對我們來說,雖然代價並非肉體上遭迫害,但耶穌對我們的要求是一樣的,就是要敢於不同。
主啊,請幫助我樂於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你;今天我就將自己的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享受挑戰
創世記27:1-28:22
顯然,一級方程式賽車手必須具有超乎尋常的適應力和強壯的體魄,因爲高速前行的賽車會給他們的身體帶來巨大壓力。
如果神的國要加速擴張,就必須有一羣“努力的人”來推動它(馬太福音11:12)。(有些版本將這個詞翻譯爲“暴力的”。但大多數聖經學者認爲耶穌所表達的意思是正面的。)這種人不會因爲遭受敵對或需要做出犧牲而止步不前,事實上,他們享受挑戰。
回顧教會歷史,我們會看到很多這方面的例子,那些努力的人積極主動、充滿激情活力。神大大使用了他們,並通過他們改變整個世界。縱觀人類歷史,每當這些爲天國努力且被聖靈充滿的人掌管教會時,神的國就會大步向前拓展。
耶穌說:“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馬太福音11:12)這句話的語境是:當時施洗約翰被囚在監獄內,他向人打聽耶穌是否就是被先知預言的那一位。耶穌差人這樣回覆施洗約翰:“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馬太福音11:4-5)
耶穌接着說,在他和他的教會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施洗約翰是史上最偉大的人(11節),他也是最後一位舊約先知(13節)。在舊約中,有很多“努力”的人。
雅各就是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稍後,我們將讀到他如何一心要得到神的賜福(創世記32:22-32)。但雅各這種孤注一擲的性格也導致他做了許多錯事。雅各決心要得到父親的祝福,因爲他知道這祝福是多麼重要,但他卻採取了錯誤的手段(第27章)。
雅各的母親利百加也是個“努力到底”的女人。她不僅偏愛雅各,而且還參與了欺騙以撒的陰謀。最後,一出家族恩仇上演,其結果竟然影響到幾百年之後的人。
這實在是件不光彩的事。我們也許感到費解,不知該從中學些什麼。但有一點毫無疑問,它絕不是個值得效仿的榜樣!
儘管如此,神的計劃和目的卻不會受到任何阻攔,神對亞伯拉罕和他後裔的應許也不會改變。現在,這一應許傳到了雅各身上(28:13-15)—— 恰如神在兄弟倆出生之前所預言的一樣(25:23)。我常想,如果每個人都能光明磊落,那就能避免多少無謂的憂傷和心痛啊!
幾乎所有舊約人物以及舊約事件都是有缺陷的,但神依然通過這些人和事達成了他的目的。曉得一位完美的神能夠使用一羣不完美的人 —— 這真讓人欣慰。
神賜福給雅各。父親以撒也給他祝福(創世記28:3-4)。隨後,神在夢中對雅各說話。雅各在夢裏看見一架從地上直達天上的梯子,有神的使者上上下下(28:12)。在天地之間,有一條敞開的路,是爲我們所有人鋪設的。神告訴雅各:“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哪裏去,我必保佑你……。”(14節第二段 - 15節第一段)
亞伯拉罕和撒拉,以撒和利百加,還有雅各和拉結 —— 神使用了這些“頑強而執拗”的人。但耶穌說,他們沒有一人大過施洗約翰。耶穌還說,在神國來臨的日子,那個最小的門徒都比施洗約翰大 —— 這也包括你!
主啊,感謝你與我同在,無論我往哪裏去,你都看顧我。請幫助我,讓我成爲“努力進入神國的人”,成爲歡欣、興奮,並且勇於迎接挑戰的人。
佩泊的補充
欺騙對家庭團結沒有任何好處。
今日金句:
你無論往哪裏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創世記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