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 三个不敬虔的人物
麦耀光

犹大书11~13

11 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又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并在可拉的背叛中灭亡了。

12 这样的人在你们的爱席上与你们同吃的时候,正是礁石。他们作牧人,只知喂养自己,无所惧怕;是没有雨的云彩,被风飘荡;是秋天没有果子的树,死而又死,连根被拔出来;

13 是海里的狂浪,涌出自己可耻的沫子来;是流荡的星,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

犹大在第一循环时,用了三个旧约典故带出“那些人”的错误(5~7节),在第二循环中,他列举了三位旧约人物的失败作为鉴戒 (11节)。当犹大提出该隐、巴兰和可拉的事迹时,蒙爱圣徒很快联想到他们堕落的言行。第一位该隐 (创四章),他流露出妒忌、怒气,甚至杀人。他不单拒绝悔改,更加拒绝耶和华,以致他的结局是被审判。第二位巴兰(民廿二至廿四章)先知,因着金钱和贪婪,向以色列的敌人巴勒王献诡计(民三十一16),以致以色列人犯罪而被耶和华惩罚。第三位可拉,他本是利未人,在圣殿事奉神(民十六8)。可是他和另外250人控告摩西和亚伦说:“你们擅自专权!全会众个个既是圣洁,耶和华也在他们中间,你们为什么自高,超过耶和华的会众呢?”(民十六3)。可拉不单不遵守律法,他还挑战摩西的权柄、质疑摩西的主张,以及不接受摩西颁布的律法来自耶和华。可拉的行动是煽动、制造纷争、导致分裂及公然违背律法,结果是遭审判和灭亡。他所作的是:“聚集攻击耶和华”(民廿七3)。

由此可见,该隐、巴兰和可拉代表着妒忌的杀人者、贪婪的先知和不服从的领袖。这三位不虔诚的人的行为,现在却出现在教会中,犹大指出:“这样的人在你们的爱席上”(12节)。这三位和“那些人”(5~7节)有什么共通的地方呢?就是他们的生活和言行会伤害到教会的纯真和合一。犹大在12至13节用了五至六个隐喻来描述“那些人”的败坏。为何不能确定五个或六个呢?新汉语和新译本翻出五种隐喻,它们是:1. 污点/暗礁、2. 云、3. 树、4. 浪、和 5. 星。犹大举出五个大自然的景象来描绘“那些人”的生活和其影响。在此以礁石 (12节)为例子,犹大提醒圣徒,“那些人”是“你们爱筵中的暗礁”。他们虽然与信徒一起坐席,有分享和看似有共同的信仰,但是危险却在教会中间,因为他们像暗礁,不知什么时候,信徒撞倒在礁石时,生命财产都有可能被摧毁!

还有第六个隐喻吗?在和修版提出第六个隐喻:他们“仿佛牧人”(“shepherds,” NIV) 在群体中。他们仿佛牧人,不像“耶和华是牧者”(诗廿三),他们不是真正的牧人,“只知喂养自己”(12节)。耶和华也曾责备一些牧羊人,他们“吃脂油,穿羊毛,宰肥壮的,却不牧养群羊”(结三十四3)。神向他们的审判是:“我必与牧人为敌”(结三十四10)。

犹大用这些隐喻,是要指出“那些人”就像不可靠的云、没有果子的树、不受控制的浪,和无定向的星。三位人物和六个隐喻已显示出他们的错误和危险,逃避他们的祸患。

思想:

(1)前车可鉴,求主使我不会重蹈覆辙;

(2)救主的宝血已经洗净我的罪,求圣灵不断保守我常存手洁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