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 亘古常在的那一位
吴剑丽

经文:但以理书七1-12

1巴比伦王伯沙撒元年,但以理在床上做梦,见了脑中的异象,就记录这梦,述说其中的大意。

2但以理说:我夜里见异象,看见天的四风陡起,刮在大海之上。

3有四个大兽从海中上来,形状各有不同:

4头一个像狮子,有鹰的翅膀;我正观看的时候,兽的翅膀被拔去,兽从地上得立起来,用两脚站立,像人一样,又得了人心。

5又有一兽如熊,就是第二兽,旁跨而坐,口齿内衔着三根肋骨。有吩咐这兽的说:「起来吞吃多肉。」

6此后我观看,又有一兽如豹,背上有鸟的四个翅膀;这兽有四个头,又得了权柄。

7其后我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见第四兽甚是可怕,极其强壮,大有力量,有大铁牙,吞吃嚼碎,所剩下的用脚践踏。这兽与前三兽大不相同,头有十角。

8我正观看这些角,见其中又长起一个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这角前,连根被牠拔出来。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说夸大的话。

9我观看,见有宝座设立,上头坐着亘古常在者。他的衣服洁白如雪,头发如纯净的羊毛。宝座乃火焰,其轮乃烈火。

10从他面前有火,像河发出;事奉他的有千千,在他面前侍立的有万万;他坐着要行审判,案卷都展开了。

11那时我观看,见那兽因小角说夸大话的声音被杀,身体损坏,扔在火中焚烧。

12其余的兽,权柄都被夺去,生命却仍存留,直到所定的时候和日期。

但以理书从第七章开始,记载了但以理所目睹的异象,内容均指向上帝在末后的日子所定的计划。但以理书后半部份极富启示文学的色彩,以象征性的手法(意象和暗喻)揭示上帝的旨意和奥秘。七至十二章与一至六章不仅前后呼应,更是进一步深化前六章的信息:无论任何境况中,上帝仍然在掌权;即便人看来无法战胜的邪恶势力,亦无法踰越上帝所设定的界限;那恶者败局已定,而上帝的子民将从被掳的处境进入永恒,全然得着释放与自由。

「巴比伦王伯沙撒元年」(但七1)把场景从第六章的波斯王朝玛代人大流士治下回溯到伯沙撒时代。七2-28记录了但以理所见三个成一组的异象,每个异象均以「我在夜间的异象」(但七2、7、13)为标记。

第一个异象的场景在海上(但七2)。古代近东的文化中,「海」常用以象征邪恶、混乱、危险的力量。可怖的海,加上海中连接冒出来的四兽,组成敌挡上帝的、毁灭性的强大势力。除第二兽模样像熊外,其他三兽都并非真实存在的物种,却是扭曲及变异了的动物形象,正象征敌挡上帝及违反创造秩序的恶势力。兽的外形教人惊悚和厌恶,对当时的以色列民而言尤甚;因为上帝起初创造万物,使之「各从其类」(创一11-12、21、24、25)的观念深植祂子民的心,而物种不可混杂的观念亦贯彻在旧约律法之中(参申廿二9-11)。

四兽的异象表达人间邪恶的国度要相继出现,直至历史的终结,与尼布甲尼撒梦见的像(但二章)遥相呼应。头一个兽像狮子,有鹰的翅膀(但七4);第二章的尼布甲尼撒(金头)常被喻为狮子或鹰(耶四7,四九19,五十17;哀四19;结十七3;哈一8)。兽的翅膀其后被拔去,然后像人用两脚站立,又得了人心(但七4),同样教人联想起第四章尼布甲尼撒被换了兽心,直至明白至高者在人国中掌权的经历。

第二兽像熊。分别有学者认为它象征玛代波斯或玛代,「三根肋骨」因而有不同的解读。「三」既可以是被玛代波斯击败的三国,或是被吞并国家的整体约数,也可能是玛代的三个盟国。

第三兽像豹,长有四个翅膀、四个头。此兽速度惊人,或象征波斯军队迅速征服列国。四头可代表波斯四王,也可能是预言横扫东方列国的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后,被四名将军瓜分帝国的事迹。

第四兽长相最骇人也最奇特(但七7)。铁牙铜爪突显牠的残酷凶暴,十角则象征自豪和尊荣,惟十角以外又长起一个小角,足显其嚣张跋扈。从其后天使的解释(但七23-27)中可知小角是一位手握大权的王,既亵渎上帝,又逼害圣民。

可幸从七9开始,异象的场景转变成天上的法庭。兽的狂妄已不复见,焦点集中在那位「亘古常在者」(参诗九8,廿九10,九十2)和「像人子的」身上。祂坐在宝座上施行审判。案卷上已经记录了四兽和小角的罪行,兽无法逃避祂的面和祂的审判。第四兽因小角的缘故被杀,而其余三兽的权柄被夺去,却仍可存留住性命,「直到所定的时候和日期」。(但七12)

思想:

邪恶的人间国度以丑恶的兽代表,而上帝的国度则由那位「像人子的」掌权。最终邪恶势力仍须俯伏在亘古常在者面前。邪恶的政权似乎得势一时,但上帝的掌管从不曾中断。上帝早已划定敌人可活动的界限,时候一到,牠们必受审判和刑罚。因此,属上帝的子民在逼迫中切勿灰心丧志,紧记持守忠贞,拒向罪恶屈服。让上帝掌权的事实,成为我们的安慰和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