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 心中光明
吴剑丽

经文:但以理书五1-12

1伯沙撒王为他的一千大臣设摆盛筵,与这一千人对面饮酒。

2伯沙撒欢饮之间,吩咐人将他父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银器皿拿来,王与大臣、皇后、妃嫔好用这器皿饮酒。

3于是他们把耶路撒冷上帝殿库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来,王和大臣、皇后、妃嫔就用这器皿饮酒。4他们饮酒,赞美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

5当时,忽有人的指头显出,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写字。王看见写字的指头

6就变了脸色,心意惊惶,腰骨好像脱节,双膝彼此相碰,

7大声吩咐将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并观兆的领进来,对巴比伦的哲士说,谁能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他必身穿紫袍,项带金炼,在我国中位列第三。

8于是王的一切哲士都进来,却不能读那文字,也不能把讲解告诉王。

9伯沙撒王就甚惊惶,脸色改变,他的大臣也都惊奇。

10太后因王和他大臣所说的话,就进入宴宫,说:「愿王万岁!你心意不要惊惶,脸面不要变色。

11在你国中有一人,他里头有圣神的灵,你父在世的日子,这人心中光明,又有聪明智慧,好像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立他为术士、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并观兆的领袖。

12在他里头有美好的灵性,又有知识聪明,能圆梦,释谜语,解疑惑。这人名叫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又称他为伯提沙撒,现在可以召他来,他必解明这意思。」

但以理书第五章带给读者似曾相识之感。虽然背景、人物不一样,但是事件、情节与第二章及第四章均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同样是王遇上困惑难解之事,同样急召宫中所有哲士却不得要领,最后唯有但以理能解释梦境或异象背后的意义。不过,第五章仍同中有异。其一,但以理对尼布甲尼撒的态度与对伯沙撒迥然不同;对前者但以理始终表达出尊重、关切之情,但对后者却不曾表达一丝同情。其二,尼布甲尼撒与伯沙撒都是错在骄傲自高,二人对启示的响应却大有分别;尼布甲尼撒一度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病愈后颂赞至高者,得以重返王座(第四章),而伯沙撒则连改过的机会也没有。

但以理书未交代尼布甲尼撒何时逊位或驾崩,伯沙撒是在第五章突然出现的。经外文献中亦找不到名为伯沙撒的君王。据史册记载,尼布甲尼撒殁于主前562年,他的儿子以未米罗达(主前562-560,参王下二五27)继位,未几被处决。其继任人涅里格利沙尔(Neriglissar,主前560-556)及其子拉巴施马尔杜克(Labashi-Marduk)先后在位,惟任期不长,最后被拿波尼度篡位;后者亦成为巴比伦最后一位君主,在位至波斯王塞鲁士攻陷巴比伦为止(主前539)。伯沙撒其实是拿波尼度的儿子,在父亲因开罪米罗达祭司避走提玛城的十年间摄政。

第五章一开始,记载伯沙撒摆设千人筵大宴群臣,看似是一个欢庆的场面,其实当时波斯大军已经兵临城下,第五章末即提到玛代人大利乌攻下迦勒底国(但五30)。根据经外文献记载,巴比伦于主前539年10月12日陷落,之前数日,波斯王塞鲁士在离巴比伦不远的西帕尔(Sippar)附近击败拿波尼度和及其军队;而最后一役是一场由敌军发动的突袭,正是这场夜宴的背景。

敌军剑拔弩张,大难临头了。不知道是为了壮胆、稳定人心,还是逃避现实,伯沙撒竟有兴致与群臣畅饮。然而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伯沙撒「吩咐人将他父(即祖辈)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圣殿所掳掠的金银器皿拿来,好使王与大臣、王后、妃嫔用这器皿饮酒。」(但五2,参但一2)用别国的祭器饮酒,乃表示对该国宗教极度轻蔑甚至亵渎,即使狂妄如尼布甲尼撒也从不行这等事。伯沙撒不仅用圣殿器皿饮酒,更向人手做的偶像敬酒(但五4)。伯沙撒亵渎的不仅仅是圣殿的器皿,更是至高者耶和华。

觥筹交错间,有指头突然出现,在墙上写字。旧约圣经中常常以「指头」形容上帝的作为(参出七19,三一18;诗八3)。伯沙撒隐隐感到此乃不祥之兆(但五5-6),因此惊惶失色。与第二、四章的情况相似,「重赏」之下(但五7-8)仍无人能解开墙上文字之谜。按照常理,墙上文字是以当时通行的亚兰文写成,术士们理应可轻易读出及解释,其实不然。经过第二、四章的经验,读者明白到来自上帝的启示,唯有上帝的仆人才能解开。

伯沙撒王其生也晚,不认识上帝的仆人但以理。最后由一位本不在筵席上的人物——太后(应该是拿波尼度的妻子,即伯沙撒的母亲)把但以理引介给伯沙撒。 值得注意的是太后对但以理的介绍,指出他的信仰特质,以及他与尼布甲尼撒的关系:「在你国中有一人,他里头有圣神的灵,你父在世的日子,这人心中光明,又有聪明智慧,好像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立他为术士、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并观兆的领袖。在他里头有美好的灵性,又有知识聪明,能圆梦,释谜语,解疑惑。这人名叫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又称他为伯提沙撒,现在可以召他来,他必解明这意思。」(但五11-12)

思想:

但以理书来到第五章,仍然呼应着整卷书的主题:无论何景况,甚或在位者不认识、不敬拜耶和华,都无法改变上帝才是那位掌权者的事实:祂在天上掌权,也在人的国中掌权;祂要将国赐给谁就赐给谁,随时把行事骄傲的降为卑;祂护理世界的运行,也主宰历史的走向。作为基督徒,面对不公不义的政权,你是否常存盼望,深知上帝仍在掌权?在一个不认识上帝的世代里,在未皈信基督的人眼中,你是否一个里头有圣灵,心中光明,有属天智慧,有美好灵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