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生平:十五、耶穌與宗教之士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真正的耶穌系列第二部分,主題是「耶穌的生平」。這次討論的題目是「耶穌與宗教之士」,我們今天要查看的經文有點長,是馬可福音7章1至23節。請聽神的話語:

[1] 有法利賽人和幾個文士從耶路撒冷來,到耶穌那裡聚集。

[2] 他們曾看見他的門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沒有洗的手,吃飯。

[3] (原來法利賽人和猶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遺傳,若不仔細洗手就不吃飯;

[4] 從市上來,若不洗浴也不吃飯;還有好些別的規矩,他們歷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銅器等物。)

[5] 法利賽人和文士問他說:你的門徒為什麼不照古人的遺傳,用俗手吃飯呢﹖

[6] 耶穌說:以賽亞指著你們假冒為善之人所說的預言是不錯的。如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

[7]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8] 你們是離棄神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

[9] 又說:你們誠然是廢棄神的誡命,要守自己的遺傳。

[10] 摩西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11] 你們倒說:人若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獻的意思),

[12] 以後你們就不容他再奉養父母。

[13] 這就是你們承接遺傳,廢了神的道。你們還作許多這樣的事。

[14] 耶穌又叫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聽我的話,也要明白。

[15] 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有古卷在此有:

[16]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17] 耶穌離開眾人,進了屋子,門徒就問他這比喻的意思。

[18]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也是這樣不明白嗎﹖豈不曉得凡從外面進入的,不能污穢人,

[19] 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里。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

[20] 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才能污穢人;

[21] 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

[22] 偷盜、凶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

[23] 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污穢人。

這是神的話語。

最近我們在每次節目中,都查考福音書,從中探討耶穌的生平歷史並討論其中有代表性的事跡,實際上就是為耶穌編寫傳記。我們討論這系列耶穌生平的信息,確實不能不看有關耶穌與好辯者爭論的事件,耶穌與法利賽人、撒都該人、希律黨人和律法師等宗教和社會精英分子辯論、爭吵、爭論。我們看這一類爭論的時候,總是很容易輕率地認為這些事情純粹只是遠古事跡而已,今天跟我們沒甚麼關係。誰會在意那些潔淨和不潔淨的律例?誰會在乎那些猶太人所遵守的潔淨禮儀?誰會在乎那一類事情?耶穌從不無緣無故與人爭吵,耶穌從不為了不重要的事情爭辯,這裡所說的是一個深奧的普遍原則。

你可能會問:「為甚麼要選一段這麼長的經文呢?」討論這類長篇的經文有兩種方法:第一是嘗試逐一解釋每個論點,但這會花很長時間;第二是只看整件事情的要旨。今天這段經文很長,可分為三個基本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至5節,經文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就是我們所有人都深深感受到自己靈里的不潔和道德的污穢。法利賽人不只是患了強逼症,無時無刻都要洗手;我們知道有強逼症這回事,但這裡所說的是一種更嚴重的普遍情況。我們所有人都有一種不潔和污穢的感覺,這就是我們在最初幾節經文中看到的情況。

然後,從第6至13節,耶穌給我們一個例子。這是一個很獨特的例子,說明瞭我們所有人都很盡力要除去那種不潔。每個人都藉著不同的方式嘗試潔淨自己;耶穌向我們顯明一個獨特的自潔方式。首先,我們看到我們都面對自覺靈里不潔的問題,然後我們不斷尋找各種方法來除去那種不潔,希望可以潔淨自己。最後一部分是第14至23節,經文告訴我們,為甚麼這些方法總是沒有用,也告訴我們甚麼方法才能解決問題。

第一,耶穌與法利賽人之爭論。

首先,我們來看看那三部分吧。第一部分,看看第1至5節。經文中,我們看到爭論開始,是有關洗手的禮儀。法利賽人看見耶穌的門徒沒有洗手就吃飯,因而非常不高興。我們看到第三節說:「原來法利賽人和猶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遺傳,若不仔細洗手就不吃飯。」我們來討論一下當時的爭議,然後看看為甚麼這爭議一直持續不休。這爭議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法利賽人對於遵守舊約禮儀的律法非常嚴謹,尤其是關於潔淨的律法。如果你翻開出埃及記、利未記和民數記,看看裡面有關潔淨禮儀的律法,你會覺得對於現代人來說,那些規矩實在令人困惑,甚至根本不必要。這些律例多不勝數,我會為大家說明基本的重點。

在舊約時代,如果你曾經接觸污穢、疾病或腐壞的東西,便不得進入會幕或聖殿敬拜神。例如,祭師必須先清洗手腳,才可進入聖所。另一個例子:如果你曾觸碰人或動物的屍體,如果你曾接觸死去的人或動物,那麼你一個星期內也不可進入會幕敬拜神。

還有一個例子,這個實在非常奇怪:如果你患腹瀉、傳染性皮膚病或血漏,或因某種感染而引致身體某些部位出血或起膿,甚至在家中的衣服或任何器皿用具發現霉菌,你也不可敬拜神。此外,你還不准進食一系列食物。現在我們知道當中有很多食物,例如貝殼類食物,在未曾發明冷藏系統前是非常容易受到感染或細菌滋生,甚至引發傳染病。

換句話說,如果你跟污穢、疾病或腐壞的東西有任何接觸,便不得進入會幕。今天,這些律例讓你馬上想起甚麼呢?事實上,我第一次查看這些經文的時候,實在感到非常驚訝——舊約時代的敬拜者,實質上跟醫生施手術一樣,必須絕對避免污穢。舉例說,你絕對不會看見有醫生剛剛解剖完屍體,就馬上走進手術室替病人進行腦科手術。他必須經過一連串的徹底消毒和清潔程序。

換句話說,在舊約里,你必須徹底擦洗乾淨自己才可進到神面前。因此,舊約的人須遵守各式各樣的潔淨禮儀。如果你與腐壞的東西有任何接觸,或與有可能會腐壞、有可能會患病或有可能是污穢的東西接觸,也要自潔並徹底清潔所有地方。舊約的人進入會幕敬拜,跟今日的醫生進入手術室施手術一樣。為甚麼?我們來探討一下。

這裡的重點是,潔淨的律例其實是要教導極為重要的道理。我們身處現代,比舊約的人更容易明白神真正的意思,因為我們對污穢、疾病和腐壞有更多瞭解;神說的是「罪」,罪對靈魂的影響,就如污穢、疾病和腐壞的東西對身體的影響一樣。罪玷污人的靈魂,而污穢、疾病和腐壞的東西則玷污人的身體。「玷污」。這是甚麼意思?例如,我們來想想污穢、疾病和腐壞的東西怎樣玷污人的身體,我來說明三種方法吧。

1. 污穢、疾病和腐壞玷污人的身體

首先,污穢、疾病和腐壞的東西玷污人的身體,在某程度而言其實就是將人隔離,將你與人離間。如果你在地鐵里看到一個可憐的露宿者,即使你的世界觀如何宏大,即使你多麼同情他,且絕對沒有對他心生惡感;你也不會走進他十尺以內。為甚麼?因為那陣陣尿味、糞便和嘔吐物的惡臭,還有在他衣服上的所有污跡,實在讓你無法接近。世上大概沒有一個民族的文化不這樣教導說:「如果你要與人見面,如果你要走近別人,必須清潔整齊。」要潔淨自己。因為污穢會玷污你。當然,傳染病也會玷污你,你不可觸碰任何受感染的人或物。明白嗎?這些東西會玷污你。神說,罪對於人與神、人與人的關係,有類同的影響。

2. 罪污腐蝕你裡面的生命

第二,我很快說說另一個例子。污穢、疾病和腐壞的東西有何影響?這些東西會腐蝕你裡面的生命,像癌細胞一樣逐步擴散。我太太告訴我一個我從不知道的生活常識,原來衣物上的污穢會慢慢擴散,而且會令衣物更快破爛。如果你沒有保持衣物清潔,當污物走進衣服中,便會因摩擦而侵蝕裡面的纖維。當然,傳染病和腐壞確實會侵蝕人的身體,把身體搞垮。神說,罪也作同樣的事。罪侵蝕人的靈魂;罪使人的靈魂陷入戰爭之中,罪不會促進和諧合一,只會不斷破壞拆毀。還有一點,污穢、疾病和腐壞使一切褪色暗沈,使一切都受損玷污、扭曲變形;就像癌細胞、霉菌等東西一樣。

3. 罪玷污你的道德

神在說甚麼呢?神說你們為甚麼會有戰爭?為甚麼會有離婚?為甚麼在工作上會有爭鬥?為甚麼你內里會有分裂?為甚麼你靈里會有衝突?為甚麼你的人性會扭曲、墮落?為甚麼你看到這一切事情?罪就是讓世界痛苦的因由,你相信嗎?是罪玷污你、將你與神與人隔離、污染你。你也許不太相信。我沒有太多時間詳細說明這點,因為要討論下一個論點了,可是我仍然要告訴你,罪玷污你的道德,使你不潔、蒙羞;整個概念其實並不複雜。

我曾經在紐約時代雜誌上,看到有人訪問美國著名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問他:「性是否污穢?」他回答說:「是的,如果你做得對的話。」他的意思是甚麼?他其實在開玩笑,取笑有人認為有些事、有些想法、有些行為是污穢的。我們現在都是成年人了,都年過三十,住在大城市裡;然而,其實我們都不能說說笑,諷刺一下,就當沒有污穢這回事。因為自古以來都普遍存在著一個明證,就是不管是誰,都覺得自己被罪玷污。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有一出著名的戲劇,名叫《麥克白》(Macbeth)。女主角麥克白夫人參與了一宗謀殺案,後來罪疚和罪污強烈得使她精神崩潰,她是最著名的悲劇人物之一。有一幕,她來回踱步,然後說:「走!」她在洗手;她看著自己雙手,看著染滿鮮血的雙手,不停走來走去,無法洗淨那些血跡,於是說:「走!可惡的污跡!走!我說,走!」接著,她說:「啊!地獄很黑暗啊!」地獄很灰暗污濁。「所有阿拉伯香料也無法使這雙小手散髮香氣。」

她因罪污和罪疚而變得精神失常,她的丈夫跟醫生說:「請你……用一些能使人忘記一切又甘甜芳香的靈丹妙藥來潔淨她的內心,挪去一直重壓她心頭的危險東西。」她不潔淨,所以需要一些能使人忘記一切的靈丹妙藥。她知道地獄非常黑暗,這代表甚麼?地獄很灰暗污濁。她一直跟自己說:「我做了錯事,我做了錯事;我滿身罪污,我醜陋可恥,我被隔絕了。」

你也許會說:「你說的是謀殺,但我不覺得…..,我認為你需要定義你心目中的污穢。」請聽!為甚麼你們那麼多人極力追求完美,凡事必定要親力親為?因為你們不希望有任何人把事情做錯。為甚麼有人會那麼渴慕成功?我嘗試就普遍的情況來說,為甚麼有人會因追求身段優美而導致飲食失調?為甚麼那麼多人會拼命地怨天尤人,埋怨別人使自己的人生變成現在的樣子,以致心裡充滿苦澀?

我來告訴你為甚麼吧。你們都在清洗自己,一直在潔淨自己。在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y)的著作《罪與罰》(Crime and Punishment)中,男主角斯柯尼科夫(Raskolnikov)曾經這樣說:「所有道德早就在腦袋里。」故事描述他殺了一個可惡可憎、恃財濫權的老婦,後來卻感覺自己很污穢,甚至無法擺脫那份罪疚感,直至他向人承認他的過犯。

這是斯柯尼科夫所說的。五十年後,法國哲學家讓·保羅·薩特(Jean Paul Sartre),以及再五十年後,另一位法國哲學家傅科(Foucault)都這樣說:「要勇敢面對。為自己創造事實。只有當你認為那些事物會玷污你,那些事物才會是污穢的。」你們看到嗎?為自己編寫劇本吧,自己決定何為對錯吧。你們也許都是一樣,有很多人都是這樣做,但總是無法擺脫自責和罪疚感。有一把聲音一直說你是懦夫、蠢材,於是你不斷清洗自己。各位,經文里,法利賽人總是洗手清潔,這就是他們處理自責和罪疚的方法。可是,不要嘲笑他們,其實不僅他們是這樣,你自己也是這樣。麥克白夫人是這樣,我們全都是這樣。這就是第一個重點:罪會玷污人。其實我們都知道,也知道自己是污穢的。那麼,我們要做些甚麼呢?

第二,法利賽人處理不潔。

第二個重點就在第6至13節,耶穌分析法利賽人如何處理他們不潔的感覺,解說得非常有趣。法利賽人處理不潔感覺的方式,其實也是我們會選取的方式。我再說一遍,我今天並非要讓大家鄙視法利賽人,因為耶穌告訴我們,法利賽人所做的事情,其實也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耶穌給我們舉例說明,當時的爭議和現在的爭議是甚麼。當時的爭議就是耶穌的門徒違犯了古人的遺傳。馬可在經文中作了注釋,說明古人的遺傳。我們知道福音書作者馬可是猶太人,他之所以在括號里特別注明猶太古人的遺傳,因為他是寫給不熟悉猶太傳統的希臘人和羅馬人。

古人的遺傳就是律法師在潔淨禮儀的律法以外所添加的規條。例如,如果你翻開舊約出埃及記,其實只有祭師在進入聖所前需要洗淨手腳。只有祭師需要這樣做,其他人卻沒有此需要。可是,律法師說:如果祭師需要這樣做,那麼安全起見,我們豈不也應該這樣做。然後,他們更變本加厲,說:如果走進會幕朝見神之前需要洗手,那麼安全起見,每當我們禱告前,豈不也總要先洗手?

接著,一大堆律例和規條就相繼出現,都是圍繞舊約有關潔淨禮儀的律法再額外加上的,全都是非常具體和易懂的。這些律例和規條稱為「哈拉卡」(Halakhah),意思是把律法重重包圍的圍欄。那些就是古人的傳統,它們並非出自聖經,也非神所說的話,只是圍繞著律法的一大堆律例和規條而已。耶穌首先指出他們不僅自定種種傳統規矩,還視每一項都如神的律法一樣必須遵從;在日益沈迷那些傳統規矩的情況下,甚至忽略神所頒布的律法誡命的原則。耶穌在這提出了其中一項。

耶穌說,「你們理當孝敬父母。」我來簡單說明一下利未記第27章所說的教訓,經文說你所擁有的一切都屬乎神。不管任何人說甚麼,神對於你一切的財物都有絕對的擁有權。於是,根據利未記第27章,就出現了一項古人的遺傳,指你可以聲明你所有的財產都歸給神;這樣,人們就可以說我不可以捐助窮人,我不可以供養父母,我不可以幫助別人,因為這些都是屬於神的。

這就好像今日有些人奉獻收入的三成、四成,甚至一半,但卻完全忽略自己的家人。耶穌所指的其實是更普遍的情況。你或者會問,這與我們有甚麼關係?這跟所有事情都有關係。耶穌這樣說:「你如何處理你的不潔?像他們一樣,對吧?你讀神的律法,而神的律法所涉及的方面是很廣泛的。」耶穌在經文第21、22節指出一大堆的惡行,就是我們剛才所讀那段經文的最後兩節。

耶穌所指出的都包含了十誡所涉及的各方面。十誡說:「不可殺人」,經文這裡指出凶殺和邪惡;十誡說:「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經文這裡指出詭詐;十誡說:「不可姦淫」,經文這裡指出淫蕩和姦淫;十誡說:「不可偷盜」,經文這裡指出嫉妒和偷盜;十誡說:「不可貪婪」,經文這裡指出驕傲、貪婪。如果你去看神律法所說的一切話,你總會發現在主題經文中有些東西你覺得非常重要,同時又有很多東西你覺得並不重要。每個人都會這樣做,這正是法利賽人所做的事情。

我來給大家一個很簡單的現代例子,我們來討論一下美國的不同意識形態階層之間的衝突。據我所知,意識形態階層分成三個派別,這幾乎涵蓋了所有人,彷彿我們每個人都參與其中。首先是自由派,然後是保守派,最後是超越派別的一羣。自由主義者會做甚麼呢?他們會說:「神的律法中所提到的行為,有一些我認為是可憎和污穢人的,如貪婪、物質主義和偏見。神的律法提到這些事情,因此我們要加以強調和抬高,並在其上加上一大堆額外的律例和規條。我們說:與我們同一類的人,也只有與我們同一類的人,都是屬我們派別的;至於在我們派別以外的人,我們排擠、攻擊、鄙視他們——就是那些保守派的人。」

另一方面,保守派的人其實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他們把神律法的某部份加以強調和抬高,例如關於性道德、異教的律法,然後再加上各種額外的闡述;卻忽視其他部份如物質主義、貪婪和偏見的罪。你看,每當你將神律法的某部分抬高或進一步闡述,便會忽略其餘的部分,變相自創一套易於遵行和實行的律法,而自己也能操縱和管理。這樣,你便利用這套律法去排擠、攻擊那些沒有這樣做的人,從而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然後還有超越派別的一羣,你們知道超越派別的人即是甚麼人?他們就是那些自稱超越自由派,也超越保守派的人。他們都說:「政治與我無關,意識形態也與我毫不相干;我是富有創意的人,超越這一切事情。」當然,你其實看不起另外兩派人;為了擺脫你的不潔,你不得不這樣做,這是一種潔淨自己的方法。耶穌說,你做很多這樣的事;對,我們每個人都這樣做,而且一直拼命嘗試,只是沒有用。這就是最後一個重點。

第三,耶穌駁斥法利賽人——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

我想你大概會認為這實在令人百思不解,我們都是這樣做,我們都以這些方法嘗試潔淨自己,但卻沒有用。為甚麼?首先,耶穌先指出律法的原則。在第15、17和23節,耶穌說:「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你,不是從外面進去,而是從裡面出來。這實在是極為深奧道理。各位,沒有人明白這個道理。除非你真正明白福音,否則絕對不會明白這個道理。這是最基本的原則,甚至能改變世界。

沒有人明白這個道理,我來舉幾個例子吧。世上的哲學家並不明白,不理解「人不能潔淨自己,因為污穢不是從外面進去」這個道理。

世上的宗教也不理解這一點。我會說得審慎一點,當你看見有人跳進印度恆河洗淨自己;當你看見有人跟隨佛教八正道希望有所覺悟;當你看見有人嘗試藉著伊斯蘭教的五功來榮耀神;如果你認為污穢乃從外面進入,那麼靠自己的努力便足以得潔淨。你真的去行善,真的很努力去行善,努力遵行所有律例和規條。可是,聖經說,也唯有聖經這樣說,你所有問題的根本並不在此。

我再進一步說明一下,你們不認為我在責備所有人嗎?基督徒也不理解污穢並不從外面進入。有很多人,很多基督徒都厭惡城市。當他們遇見在大城市的教會眾會的人,便會對他們說:「你乾麼要在大城市裡生活呢?那裡烏煙瘴氣、罪惡熏天,絕對不適合基督徒居住!為甚麼要讓你的孩子在大城市成長呢?」他們不相信經文第15節,不相信第17節,也不相信第23節;他們只相信大城市能污穢人。可是,耶穌卻指出最基本的原則——你是污穢的,乃是被從裡面出來的所污穢。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管你跑得多快,也擺脫不了自己的影子;不管你跑得多快,也無法甩掉自己的影子,你與它一毫米也不能分開;因為它從你裡面而來。

我再舉另一個例子:城市人歸信基督、成為基督徒後不久,通常很快就會這樣說:「我無法在職場上當基督徒,那地方太污穢,到處都是明爭暗鬥、爾虞我詐;也許我應該全職事奉神。」各位,我並非反對全職事奉,我的意思是,當然有些人的確蒙召去全職事奉,總是有人全職事奉。我也不是說,即使在職場上你面對極大的罪惡試探,你也不應辭職。

可是,你明白嗎?你若因為罪惡的試探太大而辭職,其實是因為你的內心太軟弱。真正的問題是:你忘記了聖經說「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你以為金融界里的人和事會污穢人,或者時裝界里的人和事會污穢人,或者傳媒界里的人和事會污穢人,於是你認為自己無法在這些行業里當基督徒。然而,問題其實就在於你裡面的罪。這是最基本的原則。你永遠無法自己擺脫罪,無法將它洗淨,無法藉著逃避一切事物來擺脫罪。

各位基督徒朋友,這是非常基本的事。基督徒應該是世上最少顧慮的人。我記得小時候有個遊戲叫「蝨子」,我不太記得怎麼玩,大概就是如果有人身上有蝨子,那麼其他人便要逃跑,不可以碰到那人,否則蝨子便會傳到他們身上。基督徒常常覺得在大城市裡,到處都是罪惡和污穢;在那裡生活便會惹來蝨子,究竟要怎樣當一個基督徒呢?基督徒應該是世上最少顧慮的人。道德之士說我們不可以前往那些會污穢我們的地方,我們便更應該往那些地方去。我們早就是污穢的。世上的哲學家不明白這個道理,世上的宗教也不明白,甚至連基督徒也不明白。你無法潔淨自己,這樣做永遠沒有用!

第四,真正得潔淨的方法。

那麼,甚麼方法才有用呢?甚麼方法才有用呢?方法就是,耶穌說:「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各位,請留心聽,因為我會解釋得很快。為甚麼耶穌能夠這樣宣告?經文里,馬可是說耶穌宣告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耶穌這樣宣告,並非違背古人的遺傳,而是違背神在舊約里所吩咐的話——就是有些食物、有些東西是不潔淨的。祂怎可以這樣宣告?耶穌不是說過:「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嗎?

聖經不是這樣說嗎?以賽亞不是這樣說過嗎?「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耶穌怎可以這樣宣告呢?答案就是,耶穌說:「我來不是要廢除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當祂宣告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意思並非指神現在不再理會那些事情了,耶穌也不是說你們要這樣對付法利賽主義。法利賽人的問題在於他們過於拘泥於律法的條文,他們過於強調律法和聖潔,而我們知道那些事情已不再重要。

「神接受原本的你」,神是這樣說的嗎?不。你知道為甚麼嗎?因為不管你是自由派,或是保守派,或是超越派別的一羣,法利賽主義的問題不在於小看律法——不是。法利賽主義和律法主義輕看律法,法利賽主義的出現源於他們輕看律法,把律法的標準調低了。你明白嗎,其實律法有一個更高的層面,唯有從這個層面,你才可以知道福音是我們得救的盼望。

因此不要貶低律法,這就是法利賽人所做的;他們把標準調低,好使自己可以遵行。你要高舉律法。耶穌的意思不是說,潔淨的律法已經廢除,你只要來到神面前,盡力做好就行了。不!祂真正的意思是甚麼?祂的意思是,你們有另一個方法可以得潔淨;祂不是說罪惡不能污穢你,你知道罪惡確實能污穢人。祂的意思不是這樣。祂的意思是,你們有另一個方法可以得潔淨,就是潔淨的律法所指向的潔淨方法。那是甚麼方法?

舊約里有一處,亦只有一處,顯明瞭舊約中潔淨的律法到底說明甚麼。我有一個朋友,名叫雷蒙德·迪拉德(Ray Dillard),他是舊約聖經教授,可惜他很年輕便離世了。以前他常艾薩克迦利亞書的內容來宣講信息,講題為「撒迦利亞論及的福音」。他每次就這題目宣講時都禁不住淚流滿面,因為撒迦利亞書里的信息非常重要,是我們必須去看、去聽的。

有一次他講論一段經文,是舊約聖經中一個很奇怪的異象。經文描述撒迦利亞突然看見異象,然後說:「然後,我又看見大祭司約書亞站在耶和華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約書亞的右邊,與他作對。約書亞穿著污穢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說:你們要脫去他污穢的衣服;又對約書亞說:我使你脫離罪孽。於是,他們就把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給他穿上華美的衣服。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大祭司約書亞啊,他們是作預兆的。我必使我僕人大衛的苗裔發出,並要在一日之間除掉這地的罪孽。」

這就是令撒迦利亞感到極為驚訝的地方:撒迦利亞看見大祭師約書亞,當時的大祭師就站在主面前,而這情況只可能在某一天發生。你們知道是哪一天嗎?你們知道聖殿分為三部分:外院、眾人禱告的內院,還有祭師供職的聖所。幔子後面是一個很小的地方,稱為至聖所,就是神所居住、約櫃所在的地方;除了大祭師一年進去一次之外,無人可以進去。那一天就是「贖罪日」,而撒迦利亞看見約書亞站在神面前的時候,他知道那是贖罪日。然而,他因眼前的一切大為震驚。為甚麼?我來告訴你們原因吧。我記得我曾聽過雷蒙德·迪拉德講述這一點,他是閃族語言學者,從猶太教法典《他勒目》(Talmud)和《米示拿》(Mishnah)等典籍深入研究有關贖罪日的資料。他這樣描述贖罪日的儀式和程序:

在贖罪日前七天,大祭師會離開家人,進入聖殿里的房間,以免接觸到任何不潔的東西。在那七天里,他為贖罪日作預備和操練。在贖罪日的前一晚,他不可以好好安睡,因為整晚都要警醒預備,不可以休息。祭師們整晚會輪班為大祭師祈禱,又會念聖經給他聽,支持他並幫助他洗滌心靈。在贖罪日當天,他會進行一系列儀式——在眾人面前,隔著屏風,從頭到腳清洗五次。因為百姓必須肯定他們的中保、大祭師,代表他們站在神面前為他們贖罪的人,是絕對潔淨的。當天,大祭師穿的並非一般大祭師所穿的衣服,而是潔白的細麻衣——代表絕對潔淨。

首先,他會為自己的罪獻上祭牲,然後再沐浴更衣;接著,他會出來為所有當天協助他的祭師獻祭贖罪,然後又再沐浴更衣;最後,他會帶兩只山羊出來,宰殺其中一隻,然後眾祭師按手在另一隻山羊上,接著把牠驅逐出營,歸與阿撒瀉勒,就是成為代罪羔羊。他們按手在山羊上,承認自己的罪;也就是說,百姓所有的罪都歸在那只山羊身上,山羊被驅逐出營。一隻被驅逐,一隻被殺;大祭師多次清洗、多次禱告、多次潔淨,然後帶著山羊的血回到神面前。

這就是贖罪日,百姓眾罪得贖的時刻。這也是撒迦利亞看見大祭師約書亞的那一刻,但令他震驚不已的是,經文說「約書亞穿著污穢的衣服」。這只是中文譯本的說法,你們知道希伯來原文怎麼說嗎?「約書亞穿著布滿排泄物的衣服」,就是沾上尿液和糞便的衣服。大家試想像一下,撒迦利亞所看見的情景,對他來說是多麼震撼;其實,神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打開撒迦利亞的眼睛,使他看見自己和眾人在神面前的模樣。所有潔淨、所有清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內心、是人的內心!

每個知道自己內心的人,都知道神看見甚麼。可是,神沒有責打約書亞,反而給他潔淨的衣服,神說:「我要在一日之間除掉這地的罪孽,不再使罪孽藉著各類祭牲堆積;只需一日,我必使我僕人大衛的苗裔發出。」我相信撒迦利亞必定很想知道那到底是甚麼意思——我們現在都知道了,因為那完美的一位已經降臨。耶穌基督降世,成為我們的大祭師,為我們犧牲贖罪,但祂所遭遇的與大祭師約書亞所遭遇的完全相反。完全相反!

耶穌犧牲前也有七天時間預備。在祂受死前一晚,祂徹夜無眠,可是沒有人支持祂,也沒有人與祂一起禱告。門徒一無所知,都睡著了;連天父也對祂掩面不顧。當耶穌到了將要犧牲受死的時候,祂被脫去衣服,赤身露體。祂沒有香膏沐浴潔淨,祂得到的潔淨儀式就是被身旁的人吐唾沫。你看到嗎?最後,祂身上沒有華美的衣服,只有世上所有罪惡的污穢,就是我們罪過的排泄物。再想一想,祂在哪裡被殺?在營外、骷髏地、死人之地、污穢之地——各各他。耶穌就在那裡被殺。

耶穌所遭遇的與約書亞所遭遇的恰恰相反。為甚麼?就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披上細麻衣。你們知道啓示錄第19章告訴我們甚麼嗎?啓示錄第19章描述了一個非常美好的情景,約翰當時看見另一個異象:「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新婦穿的是光明潔白的細麻衣,而新婦就是我們。我們得潔淨,因為耶穌被唾棄;我們得潔淨,因為祂被玷污;我們得穿上衣服,因為祂被脫去衣服。因此,我們現在變得全然美麗,得以站在神面前。你明白嗎?耶穌宣告所有食物都是潔淨的,因為單憑洗手和其他潔淨的規矩,並不能使你真正得潔淨。這是甚麼意思?請你們記住以下三點:

1. 應用和實踐神的話,遠離罪惡。罪惡當然能夠污穢你。因此,不要犯罪,不要做不對的事。罪惡會扭曲、玷污、蠶食你的生命,更使你與神隔絕。因此,遠離罪惡。

2. 然而,你需要分辨清楚,你感到罪疚不該是因為你違犯古人的遺傳,而是因為你違反聖經的教訓。

我簡單再說明一點。你知道真正相信聖經是何等使人得著釋放嗎?你怎樣知道真正的罪疚感和虛假的罪疚感之間的分別呢?你怎樣知道真正的污穢和虛假的污穢之間的分別呢?你怎樣知道你是否真的污穢了自己,還是只是違犯了古人的遺傳、你們的風俗習慣、家族規矩、或文化傳統呢?你怎麼知道當中的分別呢?

如果你不相信聖經,那麼麻煩就大了。為甚麼?是不是所有罪疚感都是虛假的?你會說每個人的罪疚感都是虛假的嗎?你會向德國著名政治人物希特勒(Hitler)這樣說嗎?「噢,沒關係,那是假的罪疚感。」不!你會告訴他那是真的罪疚感。如果有真的罪疚感,那麼你會說所有罪疚感都是真的嗎?不!這樣的話,你怎樣分辨呢?你怎樣知道當中的分別呢?你相信聖經,你要分辨清楚你自覺污穢是否真的因為確實被玷污了。

3. 最後,不管你做過甚麼,不管你遭遇甚麼,我們有一甘甜芳香的靈丹妙藥,能塗抹一切污穢,不再記念。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6章列舉了一大堆可恥的罪,他說你們從前這樣作、那樣作,可是現在已經洗淨、成聖了,並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得稱為義。約翰一書1章8至9節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耶穌的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你不要嘗試清洗自己的罪,但任何事都會顯露出來。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有一本小說,講述一場在中南半島的戰爭。兩位男主角福勒(Fowler)和派爾(Pyle)在地下工作,有一次福勒不得不殺死派爾,即使他們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依然這樣做。他深深被罪疚感責備,他說:「我盼望有人可以給我機會說聲對不起。」有的。不要顧慮重重。小心不要只因違犯了古人的遺傳而自覺污穢,但若果你真是被罪污穢了,有一靈丹妙藥能塗抹一切污穢,就是耶穌的血。

我們同心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希望與別不同,不願意掉進社會意識形態的迷思里,不願意變成那些過分憂慮的基督徒,使自己受法利賽主義所影響。我們不想繼續用自己的方法洗淨那些不是真的罪污,也不想在真罪污中下沈。主啊,我們知道這段經文非常重要,蘊藏著很多我們現在需要的奧秘和重要原則。主啊,我們看見世上有千千萬萬的人,各人需要以不同方式把袮的道在生命中實踐出來,懇求聖靈施恩幫助,向每個人顯明袮藉著這經文要對他們說的話。懇求聖靈動工,並藉著耶穌基督回應我們的呼求。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