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生平:七、馬利亞的兒子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繼續探討真正的耶穌系列。第二部分的主題是「耶穌的生平」,現在我們來看「馬利亞的兒子」。

我們過往的節目通常都是短的經文,長的講道;但今天卻相反——長的經文,短的講道。我們一直探討的經文,可以說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信息。聖誕節的信息、復活節的信息、任何有關基督信仰特別節日的信息,都是福音的信息。在我們探討過的眾多經文中,都記載了神給人的信息;但有一段經文不僅記載了神給我們的信息,還描寫了當事人的反應。今天我希望重讀一遍這段經文,並跟大家一起討論幾個重點。在聖誕節的時候,你都會讀到這段經文,也會聽到這大好的信息。問題是,你該如何響應這信息——天使報喜的信息呢?請各位翻到路加福音1章26至38節。請聽神的話語:

[26] 到了第六個月,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撒勒,

[27] 到一個童女那裡,是已經許配戴維家的一個人,名叫約瑟。童女的名字叫馬利亞;

[28] 天使進去,對他說: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你同在了!

[29] 馬利亞因這話就很驚慌,又反復思想這樣問安是什麼意思。

[30] 天使對他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

[31] 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

[32] 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戴維的位給他。

[33] 他要作雅各布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

[34] 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

[35] 天使回答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或作:所要生的,必稱為聖,稱為神的兒子)。

[36] 況且你的親戚伊利沙伯,在年老的時候也懷了男胎,就是那素來稱為不生育的,現在有孕六個月了。

[37] 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

[38] 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離開他去了。

這是神的話語。

第一,神是偉大的神。

首先,你聽到這段經文的信息。請注意傳話的天使說了三段話,而馬利亞也有三個不同的回應。信息的內容是甚麼?我簡單總結一下吧:這段經文重復了「至高者」這稱呼兩次。「至高者」成為了「至低者」。這信息是關乎那自有永有、統管星宿的大能者降世為嬰孩。這信息告訴我們:尋找神,不要到皇室的宮廷或貴族的院宇,而要到馬槽去看躺在稻草上的神。

這信息告訴我們:神降世為人,「至高者」成為了「至低者」。這是甚麼意思呢?首先,這說明瞭神比我們想象中更偉大,而我們則比想象中更渺小。這是神給馬利亞的信息。這信息說明神要降世為人,更顯示了神比我們想象中更偉大。今日,有很多與基督信仰有關的哲學理論、宗教信仰和思想形式都說:「神實在非常偉大,偉大得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極之軟弱的人。」神不可能成為人,祂不可能成為一個極之軟弱的人。人們持這個看法的原因各有不同。人文主義者認為,神降世為人的教義使基督顯得過於重要,因此他們不能接納;他們覺得神成為人的說法只著重以基督作為中心。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則提出另一個原因。他們認為偉大的神超乎萬有,不可能像這樣被限制。不!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神之所以成為至高,是因為祂能夠成為至低。這就是說,不相信偉大的神能降世為人,不相信偉大的神之名,其實就是否認神的偉大。有一位作家說得很妙:「只要有一位真正在高處的,其能力必能蔭庇所有在低處的;那偉大的總能進入那微小的,這種能力其實就是對其偉大的明證。」

試想想,立體實物包含了平面幾何學的原理,可是平面幾何學卻不包括立體的原理。我再舉一個比較易懂的例子:你可以像小貓一樣跟牠玩耍,可是小貓永遠不能跟你談論哲學道理!讓我再舉一個有關情感方面的例子:當你充滿平安和喜樂,你能夠體會別人沮喪憂傷的心;可是當你沮喪憂傷,你不可能感受到別人的喜樂。為甚麼?因為喜樂和平安在高處,而憤怒和破碎則在低處。這再次說明那偉大的總能進入那微小的,這種能力其實就是對其偉大的明證。換句話說,那微小的無法進入那偉大的,其實就是證明瞭其微小。

德國著名政治人物希特勒(Hitler)永遠無法明白美國總統林肯(Lincoln),但林肯卻可以明白希特勒;因為智慧總能明白愚昧,而對於愚昧來說,智慧是完全無法理解的。慷慨知道自私受限制,而對於自私來說,慷慨的行為則完全不可思議。因此,如果神真是偉大的,那麼此說法就完全合情合理。我們現在知道神有多偉大,祂其實比我們所想象的更偉大。至高者竟然成為至低者——這就是馬利亞得知的第一個信息,也是我們要知道的第一件事。馬利亞認為神很偉大,可是卻不知道祂有多偉大。我們憑直覺知道,「那更偉大的」包含了偉大的意思,因為那更偉大的能進入那較微小的;而「那較微小的」包含了微小的意思,因為微小的不能進入那更偉大的。神降世成為人——那偉大的成為那微小的。

第二,人是罪人。

事實上,神降世為人這個信息並不僅僅關乎神的偉大,也關乎我們的罪。換句話說,馬利亞從這信息所得知的,也是我們所得知的,就是我們的罪比想象中更嚴重。你可能不太認同這說法。你說:「有甚麼證據呢?」可是請想想你收過的「禮物」,每一份禮物都是身邊的朋友精心為你挑選且有特別含意的。如果我拆開禮物,發現那是一本書,書名是《如何贏得朋友與影響別人》,我把它放在一旁;然後第二本書叫《如何藉這神奇餐單減掉五十磅》,我又把它放在一旁;還有一本叫《角色遊戲全年攻略》;我看著這些禮物,當我跟送禮的人說「謝謝」時,其實我的意思是:「是的,我既禿頭又肥胖,也很令人討厭。」有些禮物是無法被接受的,除非你承認自己某些狀況。

那麼,神將祂兒子賜給我們,你覺得這是多麼甜蜜,多麼溫馨啊!你知道這份禮物包含甚麼意思嗎?神成為嬰孩——祂捨棄所有權能,甚至犧牲性命;祂倒空自己,降為卑微。這說明瞭我們是多麼糟糕,除了神兒子犧牲,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讓我們得救。你看,當你像我剛才所說的一樣拆開禮物,看到那些禮物,你會說:「我是這樣的嗎?」而當你看著神賜給你極奇妙的聖誕禮物,你大概也會馬上這樣說。如果兩千年來所謂虔誠的術語,沒有完全阻礙我們對聖誕節真義的辨識能力,那麼我們再看這份極奇妙的禮物時,便會說:「我們真的是這樣糟糕嗎?」答案是:「對。」因此,神降世為人就是福音。神降世為人,讓我們知道祂有多偉大,甚至比你想象中更偉大。神降世為人,讓我們知道自己有多罪孽深重,甚至比你想象中更不濟。你的屬靈狀況比你想象中更惡劣。

第三,神是慈愛的神。

這段經文還告訴我們神比我們想象中更慈愛。在第30至33節,天使說:「祂的名要叫耶穌,就是拯救者的意思。」這裡直接說明瞭神要拯救。祂要來作王,管治我們;祂要來作王,拯救我們。祂經歷這一切,為的就是拯救我們。神降世為人告訴我們祂有多深愛我們。一位我很喜愛的英國基督徒女作家桃樂絲·榭爾絲(Dorothy Sayers)這樣說:「神降世為人,意味著無論神為了甚麼原因選擇讓我們受掣肘、受痛苦,經歷憂傷和面對死亡,祂首先自己真誠勇敢地親身經歷同樣的痛苦。除非祂自己先親身經歷這一切,否則祂不會要求我們經歷這些事。祂親身經歷作為一個人所經歷的——由家庭爭執、工作束縛、經濟困難,到最可怕的經歷如痛苦、羞辱、挫折、絕望和死亡。祂生於貧窮,死於恥辱。祂承受無盡的痛苦,全因為我們。祂甚至覺得這非常值得。」最後一句——祂甚至覺得非常值得,讓我想起先知以賽亞的預言:「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如果你做了一件事,然後說:「看到成果,我覺得很值得。」這代表你所得到的比你所失去的更有價值。「價低買入,價高賣出」——這是一般人的價值觀,是我們的處世方式,對嗎?耶穌也一樣,覺得自己所做的很值得。祂看見自己犧牲的功效,便說:「即使要承受痛苦,也是值得的。」耶穌承受無窮痛苦後,祂得到的是甚麼呢?祂得到的是我們!神降世為人——如果你的神不能成為人;如果你的神太偉大,偉大得無法紓尊降貴;那麼這代表你那位神對你的愛,並不及耶穌對祂子民的愛。

我的兒子有一張流行曲唱片,其中有一首歌很可愛。雖然這首歌很普通,並沒甚麼新意,但是副歌高潮部分給人的正正就是那種墮入愛河的感覺。這首歌不是很悅耳,可是副歌高潮這樣說:「說你永遠愛我,永不止息,無論如何永不變。說你永遠愛我,無論如何永不變。」你可能覺得這並非一首絕妙的詩。可是我告訴你,當你墮入愛河的時候,當你在熱戀甜蜜中,你不會想賣弄花巧,只想直接表達你的愛意。你會說:「我希望自己永遠愛你,也希望你永遠愛我,無論如何永不變。」「無論如何、永永遠遠。」在這宇宙中,除了那一位,沒有人可以響應這呼求。沒有任何人可以響應。你或會說:「熱戀中的人興奮不已,當然會這樣說。我當然不會。他們這樣說因為人類都需要這樣,他們希望這樣。可是他們說話的對象其實永遠無法滿足他們,沒有人可以永遠愛你,當然也沒有人可以無條件愛你。」

然而,神降世為人告訴我們,宇宙中只有一位可以滿足你的渴望。祂已經答復你,祂已經響應你。神降世為人就是福音。一方面,神比我們想象中更偉大,祂絕對不止是偉大而已,而是至偉大的。另一方面,你比自己想象中更罪孽深重,你不止是損壞了一點而已,而是全然失喪。你不僅需要幫助,更需要拯救。神做了沒有人做得到的事情,徹底表達了祂的愛。祂永遠愛你。祂永遠愛你,無論如何永不變。耶穌——永遠掌權。這要麼是幻想出來的事,要麼是超自然的事;而這當然是屬於超自然的事。

第四,馬利亞經歷三個階段。

那麼,馬利亞如何回應呢?我需要很小心地說這句話:在某程度上來說,馬利亞其實是第一個基督徒。我這樣說,意思並不是指馬利亞是第一個相信神恩典的人,是第一個蒙接納、蒙愛、蒙赦免的人。我沒有這個意思。然而,在某程度上來說,這是世界歷史中第一次有人明白神如何拯救我們,完全明白救贖的真義,明白耶穌基督就是核心。馬利亞是第一個明白的人!我認為她的響應非常讓人敬佩。我要提出三點,簡單說明馬利亞做了甚麼。她經歷了三個階段——我覺得這對我們很有幫助。各位聽眾朋友,如果你想響應福音的信息,你需要效法馬利亞所做的去做。

1. 冷靜思考。

第一階段是冷靜思考。在第28節,天使向馬利亞問安;第29節這樣說:「馬利亞因這話就很驚慌,又反復思想這樣問安是什麼意思。」這實在很有趣。究竟這樣問安是什麼意思呢?到底天使有多少種問安方式呢?我不知道。這並不是最好的翻譯。其實原文用了一個很有趣的字,指出馬利亞嘗試「解釋」,按字面意思來說,馬利亞為剛發生的事計算、衡量不同合理的原因。原文用的那個字,意思是「解釋」、「計算」、「思量」。換句話說,馬利亞開始思考。她說:「我該怎樣解釋現在所發生的事呢?這是幻覺嗎?這是真的嗎?這是夢境嗎?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這一點非常重要。不管有沒有宗教信仰,很多人都說:「與天使交談唯一的方法就是讓腦袋暫停思考。」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會說:「你知道的,我也很樂意相信神,可是我覺得在教會里只是單憑相信;但我是一個有思想的人;我會推理,我會思想。」不過,甚至在教會里的人或一些非常虔誠的人也會說:「你若真的想經歷神,便要把理性放在一旁。」你看到嗎?要撇開理性,只要相信神秘的事;不要理解分析,只要直覺意識;不要理智,只要情感。可是,我們看到馬利亞並不是這樣的。她沒有坐在那裡說:「哇!天使啊!」她卻說:「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她的反應跟我和你會有的反應一樣,她沒有為了要經歷神而讓腦袋暫停思考。為何我們腦袋的一部分,在屬靈上會比另一部分次等?為何理性分析會比直覺意識次等?我要告訴你,如果你真的藉著基督經歷神,那麼你腦袋的每一個部分都會失去理智。擁有關於神的理論知識,卻沒有經歷祂的愛;或經歷情感意識上的改變,卻沒有知識上的理解;這都不是認識神。這就是為甚麼聖經說經歷神就是認識神。不要單單知道關於神的事,也不要單單感受神,而是要「認識神」。

馬利亞一開始就冷靜思考。她說:「這裡發生了甚麼事?」她沒有讓腦袋暫停思考,反而不斷思量。

2. 真誠相對。

冷靜思量後,第二階段是真誠相對。馬利亞說:「這事沒可能發生,因為我還沒出嫁。」那麼她跟之前有何分別?不同之處就在於天使第一次說話時,她只是在思考,說:「這是真的嗎?」她的反應跟普通人一樣。有很多人會說:「在那個年代,人們相信童貞女生子,可是現在我們知道這根本不可能。」他們覺得馬利亞相信此事,是因為她跟現代人不同,她所抱的世界觀也不一樣。然而,一般常識告訴你,經文也告訴你:馬利亞的反應跟我們一樣。實際上,馬利亞沒有甚麼特別的世界觀,可以讓她比較容易接受童貞女生子一事。你或許抱有一個基於科學的世界觀,讓你很難相信此事;但馬利亞是猶太女子,她應該是世上最後一個會相信此事的人,就是相信神藉著聖靈的能力臨到她身上,使她懷孕生子。其實馬利亞的世界觀使她比你更難以接受童貞女生子一事。為瞭解窘你敢說:我不當相信神降世為人,因為我們現在有知識嗎?馬利亞也沒有知識嗎?為甚麼馬利亞會相信童貞女生子?這是因為她容易受騙嗎?都不是的。這是因為她親身經歷。你不可以說她容易受騙,她並不是這樣。因為一般常識和經文都告訴我們她不是這樣。我們對文化和歷史的理解,讓我們知道她並非容易受騙。她頭腦其實很清醒。

馬利亞也很真誠。接著,她對神說:「我不明白。」我給各位的忠告是:效法馬利亞所做的去做。在理智上,馬利亞仍有種種問題;可是如果真的有神,如果神真的存在,那麼祂便是一位有位格的神。如果聖經中的神真的存在,那麼唯一能為你解開疑惑的方法就是祈禱。馬利亞所做的就是與神傾訴。她到神那裡,把所有疑惑逐一訴說。她願意承認自己固執,願意承認自己有疑惑,也願意承認自己軟弱。她與神傾訴。這就是真誠相對。有一類人心存懷疑且害怕抱有希望,他們不會真誠地尋找神,也不會到神面前,說:「我無法相信,袮可以幫助我嗎?」他們害怕抱有希望。另一類則是在絕望中的人。我見過很多想經歷神的人但他們不想問這些問題,他們只說:「告訴我怎樣做就好了。告訴我只需在哪裡簽個名就好了。」他們把宗教信仰當作麻醉劑來利用,純粹希望讓自己感覺好一點。他們若感覺不好,便會離開這宗教信仰。馬利亞所做的就是真正回應福音的人所做的事。有些人並不因心裡沒有與神交往的盼望而擔心,他們也不只是把神當作麻醉劑而害怕提出問題。馬利亞內心不停在角力、不停在掙扎,同時她真誠地、誠實地、謙卑地把疑惑帶到神面前。

3. 全心順服。

最後,第三階段是全心順服。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我們來看看她的意思。她說「情願它成就」,其實是包含了當時的傳統文化。當她說:「我明白了,如果袮在我身上有袮的旨意,那麼我便會成為未婚媽媽,在出嫁前懷孕。我已經跟約瑟訂婚,但將會在結婚前懷孕。」馬利亞在說甚麼呢?她說:「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情願它成就。」她說「情願它成就」,意思是:「首先,我大概會受羞辱。如果這是袮的旨意,那麼我就接受。」馬利亞將會受到羞辱。這不像現代一些開放的城市,現今大部分人對未婚懷孕大概都會說:「哦,好吧,無所謂。」馬利亞知道自己會被家人排斥,知道自己會被朋友排斥,也知道大概會失去約瑟。約瑟很可能會跟她取消婚約。當時她並不知道滿有恩典的神會差派天使去找約瑟。神若不是這樣做,約瑟便會離開她,而她以後便會成為一個未婚、年輕的單親母親,即是說她的生活將會很窮困艱苦。馬利亞說甚麼呢?她說:「情願它成就。」她並不是滿心歡喜的。她說:「我知道自己該做的事,我要獻上自己。」

直至馬利亞遇見伊利沙伯,喜樂才臨到。天使說:「你去見伊利沙伯。」馬利亞一到伊利沙伯那裡,伊利沙伯突然被聖靈充滿,說:「我主的母到我這裡來,這是從那裡得的呢?因為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里的胎就歡喜跳動。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他所說的話都要應驗。」這就是伊利沙伯所說的。當伊利沙伯印證天使的話,馬利亞就馬上歡欣歌唱:「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然而,馬利亞的意思還是說:「我知道我要順服;我知道袮是主,我是使女。我要獻上自己,要全心順服。我不是神,袮才是。」可是,馬利亞仍未滿心歡喜,直至伊利沙伯給她印證天使的話,喜樂才接著來。

你們看到這幾個階段嗎?這並不是簡簡單單地說:「接受基督就是這樣的——邀請祂進入你的生命,然後你便會立刻感覺一切很美好。」看看馬利亞,首先她冷靜地思考心裡的種種疑惑,然後真誠地把疑惑帶到神面前,最後向主屈膝,全心順服。馬利亞說:「我看見了證據,知道了發生甚麼事,我願意奉獻自己給袮,放棄掌管自己生命的權利,放棄要求任何條件。我無條件把自己獻給袮。」這一切事情必須發生,經歷才會接著來。我認識的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成為基督徒的。成為基督徒並非眩光一閃的事情,而是一步一步經歷不同的階段,當中有掙扎、捨棄、降服,但最後總會有喜樂。在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之後,是馬利亞的尊主頌(Magnificat),她歡欣地歌唱:「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

讓我來總結一下。各位正在尋找神的聽眾朋友,請心存盼望並謙卑地把你的問題和困難帶到神那裡。到祂面前,與祂同行,把你的問題告訴祂,也把你的需要告訴祂。

各位已信主的聽眾朋友,第38節給我們進深的一課。經文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我常常引用美國基督徒作家伊莉莎白·艾略特(Elizabeth Elliot)所寫的一本著作《無雕刻的形象》(No Graven Image)的結尾部分。這是一本小說,卻是根據作者的一生而寫成的。這故事正是這段美妙經文的最佳例證,說明馬利亞如何降服——由一開始沒有喜樂,到最後終於滿心歡喜。故事內容講述一名女宣教士前往拉丁美洲傳教。她一生的夢想就是將聖經翻譯成當地一個弱勢印第安部落的方言。在那裡,她認識了一個懂西班牙文、英文和這個印第安部落方言的男人。後來,那男人生病了,於是這位女宣教士為他注射藥物,怎料他身體對藥物出現過敏反應,結果就死了。從此這女宣教士的一生也破碎了。

這本書出版後,有很多基督徒來信表示不滿,認為神在現實中不會這樣做。信中寫道:「如果你已經將自己奉獻給神,祂不會讓你這樣受痛苦,那些事情不會發生。」當然,那些事情正正就是作者所經歷的。在現實中,這位女宣教士的終身事業和使命都依賴那個男人,不過那個男人卻在混亂的槍戰中喪生。那個男人中槍後被送到女宣教士那裡,因為她是當地唯一的白人女性,代表著有一定的權威。那個男人腦內埋著一顆子彈,人們要求她拿出子彈,好讓有關當局來到時給他們查看。這女宣教士嘗試幫他拿出腦內的子彈,拼命拯救這個她寄予厚望的人。

在小說結尾部分,這位女宣教士說:「神啊,他怎麼了?神讓他死了,我無可否認一個可能性——也許是神安排讓我取掉他的性命。我在墳墓旁問自己,神現在要我來敬拜祂嗎?我知道我在抱怨。如果神只是我的隨從,那麼祂已經背離了我;但另一方面,如果祂是神,那麼祂已經釋放了我。現在我發現,我不能再計劃自己的生活,為生活安排一個接一個的工作計劃、實行得到的目標以及顯而易見的成效。我不能分辨哪件事有用,哪件事無用,因為最終所有成果和評價都屬乎神。」她說:「如果神是我的僕人,那麼祂已經背離了我;如果我是祂的僕人,那麼祂則釋放了我,因為我過去一向都說這些事必會發生,然而卻沒有發生。現在我發現,如果神是神,我是僕人,那麼我只管做好自己的職分;因為成果和評價都屬乎神。我不再評價任何事了,也不再把心思放在這、放在那。誰知道一切呢?」這位女宣教士得自由了。

馬利亞也得自由了。這是最高深的一課。這段經文教導我們最簡單的道理:「到神面前,告訴祂你很迷惘,祂便會指引你的路。」然而,這段經文也包括了最高深的道理:「尊重祂是神,祂會藉著你成就奇妙大事。」你也許說:「我不是馬利亞。」可是,當天使加百列顯現時,對馬利亞說:「蒙大恩的女子。」這不是說神因為馬利亞偉大而臨在;「蒙大恩」的意思是「得到恩典」。因為神臨在,所以馬利亞才偉大;不是因為馬利亞偉大,所以神才臨在。馬利亞說:「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這就是終極的一課,也是最高深的一課。這就是得著喜樂的方法。

我們同心禱告。

我們的天父,我們學到最基本的一課,就是要到袮那裡,知道袮差派袮兒子來到世上,向我們顯明袮的愛。當我們有疑惑,只需要坦誠告訴袮,袮便會帶領我們經過。另外,我們還上了最高深的一課:耶穌基督倒空自己以成為完全,馬利亞也倒空自己以成為完全。馬利亞甘願卑微服侍,最後得以升高。耶穌也一樣,我們也要這樣。主啊,求袮指引我們。

主啊,我們感謝袮,馬利亞和她跟腹中嬰孩的關係,顯明瞭天堂在人間的真義。我們感謝袮如此向我們說話。求袮垂聽我們的懇求。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