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教訓:二、遇見真正的耶穌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衆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繼續探討真正的耶穌這個主題,今天我們看「遇見真正的耶穌」這題目。請各位跟我一起將聖經翻到馬太福音11章4至15節。請聽神的話語。

馬太福音11章4至15節:

[4]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

[5]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6]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7]他們走的時候,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什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

[8]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什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裡。

[9]你們出去究竟是為什麼?是要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10]經上記著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所說的就是這個人。

[11]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

[12]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13]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

[14]你們若肯領受,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

[15]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這是神的話語。

上個節目我們開始思想馬太福音第11章,因為這段經文與我們今天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第1至2節說到施洗約翰打發人去問耶穌。在第11章一開始,在監裡的施洗約翰打發人去問耶穌說:「我不知道你就是將要來的那一位。你是彌賽亞嗎?我怎麼知道呢?」施洗約翰感到很疑惑。耶穌在第6節說:「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我認為這節經文可以更好的翻譯爲:「沒有被我冒犯的人有福了!」耶穌在這句話中使用的希臘原文是‘scandalon’「冒犯」。耶穌說:「沒有被我冒犯的人有福了!」被冒犯並不是指不贊同,它的含義更廣。被冒犯的意思是你感到極度憤怒,以致你完全拒絕,憤怒不已的拒絕!耶穌說,約翰覺得受到冒犯。約翰開始發怒了,他被耶穌觸怒了,他被耶穌冒犯了。

我們不僅要看約翰所提出的問題,也要看耶穌在本章其餘的經文中所給予的回答。這與我們有密切關係,因為在過去一千五百多年,西方世界對耶穌漠視的程度有時大一點,有時小一點,但在過去一千五百多年,在西方世界中,從沒有像現在這麼多人因耶穌而被冒犯的。尤其是在大城市裏,基督信仰原本對耶穌的理解以及對耶穌原本宣告自己是誰的認識,令很多人感到厭惡。他們不僅對耶穌漠不關心,而且被觸怒了,就像約翰一樣。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在聖經裏耶穌以整整一章經文來回應那些被冒犯的人。聰明的人施洗約翰、偉大的人施洗約翰被觸怒了。

耶穌開始回答。祂這樣回應:「讓我告訴你被我觸怒的是哪一種人,以及敞開心靈接受我的是哪一種人。」耶穌說:「有一種屬靈的「封閉」使人們不僅不贊同我所說的,而且被我冒犯,被我觸怒。」耶穌說:「我要向你們展示那種因敞開心靈接受我而遇見我並找到我的人。」祂在這段經文中描述了三種人;其實他們並非三群不同的人,而是同一種人的三個方面。耶穌是在說:「讓我告訴你哪些人願意敞開心靈接受我;相反,我也會告訴你哪些人封閉心靈拒絕我。」耶穌描述了三種人。這些人遇見耶穌,並沒有向耶穌發怒。他們是窮人、努力的人和最卑微的人。請聽,他們是窮人、努力的人和最卑微的人。這每一種人都會向你顯明,你必須成為怎樣的人,並且如果你願意敞開心靈接受耶穌的宣告和接受祂的身分,你必須要做的事情。

首先,耶穌在馬太福音11章5節說:「你們回去,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這些人得醫治,特別是窮人有「 好消息」傳給他們。」「好消息」這個詞就是經常譯作‘gospel’「福音」的同一個詞,‘gospel’ 「福音」是一個希臘字,意思就是「好消息」。耶穌非常刻意使用「福音」一詞,而且新約也刻意使用這個詞,因為它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意義。使用「福音」、「好消息」這個希臘字意味著宣告一個歷史性的事件,此事件帶給萬物一個嶄新的、喜悅的、美好的新秩序。這並不是一個隨便使用的字,這個字只用來描述一個帶給萬物美好新秩序的歷史事件。正如我們讀到凱撒.奧古斯都大帝的加冕文告,說:屋大維.奧古斯都大帝登基作羅馬皇帝。發佈的文告內容是這樣寫的:「這是凱撒.奧古斯都大帝的福音開始。」這顯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一個宣告、萬物的新秩序。「福音」一詞是用來宣佈一位英明君王的加冕、或是侵略者被擊退,諸如此類的事情。

耶穌為什麼要使用「福音」這個詞呢?祂說:「我的基本信息在形式上與其他宗教是不同的,因為好消息總是宣告已成就的事,而非你所做的事。好消息不是教訓,不是倫理,不是一門學科,也不是一套哲學,告訴你必須要做的事情。好消息說:這是已經為你成就的事情。因此,耶穌藉著「福音」這個詞告訴我們,歷史對於基督徒,歷史對於基督信仰,以及圍繞著基督信仰建立的歷史事件,遠比圍繞著任何其他宗教的創立歷史事件重要太多了。

我最近讀了一點關於佛教的起源,我也很喜歡佛教。我很喜歡這個關於釋迦牟尼的故事。釋迦牟尼是一位印度王子,他得到父親的蔭庇,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有一次他連續四個夜晚到外面去,每一天晚上,他看到令人痛苦的景象,就是疾病、死亡等痛苦。自此之後,他決定要探究生命的奧秘,於是他坐在一棵樹下。在他有所覺悟之後,他站起來對他的弟子說話,闡述了四聖諦。

重點是:雖然與佛祖有關的歷史事件,以及與穆罕默德有關的歷史事件,都很有意思,但所有的歷史事件都告訴你,人們如何認識救贖之路。然而,在基督信仰中,耶穌生平的歷史事件卻爲人類提供救贖之路,這是迥然不同的。因為其他的宗教說:這就是人如何向上尋求神的方法。其他的宗教都是一套哲學。但基督信仰卻是一個「福音」。這個福音說:神已經降臨,接觸世人。這是一個歷史事件。這歷史事件是什麼呢?神已經來到世上,已經在冷酷無情的世界圍牆上開鑿了一道裂縫。在理想與真實之間仿佛有一堵厚厚的牆,但理想已經突破並成為真實了。神已經成為人,死在十字架上,並且從死裡復活。耶穌除去了我們與神之間因罪惡和邪惡所帶來的重重障礙。這與其他宗教有天壤之別。

第一,窮人。

耶穌生平的歷史事件並沒有解釋祂如何認識救贖之路;這些歷史性事件就是救贖之路。雖然我們經常提到這一點,雖然我們常常說到這一點,但是今天令人感到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耶穌說:「得着救贖的是窮人;明白救贖意義的是窮人。」一般而言,作為社會的一個階級,窮人比其他階級的人更瞭解救贖的意義。透過耶穌的言論,我們可以明白「基督信仰不是一套哲學或倫理」這句話的含義。第一,基督信仰是福音。耶穌在這裡所告訴我們的話,使我們清楚理解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如果你住在大城市,你會知道這個現象。大城市的中心是特權階級、有教養階級和受過教育的階級聚集之地。當你走進那裏的教會,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教會,但是在一般的情況下,你會在教會裏聽到人們說這樣的話:「雖然我們是一家基督教教會,但我們是與時並進的,我們已經摒棄了許多古老的教義、童女生子的教義、贖罪的教義、神蹟的教義。」那些事情其實並不重要,它們不是必要的。

有些人認為耶穌在神的忿怒之下死在十字架上以及贖罪這些事情都並不重要。有些人這樣相信:「我們相信基督信仰的要義,就是遵守耶穌的教訓。我們遵守祂反對唯物主義、反對仇恨、反對自私的教訓。那才是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在大城市中心聽到的教導。但是,當你走出市中心進入貧民區的時候,你走進那些教會,那裏所呈現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基督信仰。坦白說,那是超自然的基督信仰。他們談論寶血,他們談論耶穌的寶血。他們談論神蹟;他們談論復活;他們談論這些事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讓我告訴你,為什麼我認為大多數在大城市中心的人相信這樣的差異是存在的。這個想法很少會明明的說出來,因為這是一個相當自覺優越的信念,也是一個難以置信的家長作風的信念,但它是存在的。一般在大城市中心的人都相信,那裏的教會有別於貧民區的教會,因為貧民區的人不像大城市中心的人一樣有知識;他們沒有大城市中心的人所具備的洞察力,他們還不知道如何使基督信仰與時並進,擺脫教義,而專注教訓。

耶穌說:「不!」我猜我們最好說,我們知道自己所處的境況和自己的身分。耶穌說,我們很多人認為我們的智慧被福音冒犯了,但實際上是我們的驕傲被冒犯了。因此,我們很多人說:「我們的教育水平很高,所以我們不會接受守舊過時的福音」。耶穌說:「不對!你被自己的階級意識囚禁了。」因為我們看到那些有權勢的人,有文化及教養的人都覺得他們的成功全是靠自己努力得來。我們相信我們得以有今天的成就,純粹是因為我們非常努力工作,但窮人卻認爲想成功並不是那麼容易。窮人相信成功乃靠「恩典」。窮人知道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生命。窮人知道我們今天能有如此的成就,要靠許多因素。如果我們是專業人士,那是靠無數因素才能取得今天的地位,並不是因為我們所做的事情,而是因為神所給我們的恩典。窮人知道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生命,當窮人聽到關於耶穌的歷史事件、贖罪、道成肉身、復活的時候,他們就將它視爲好消息。

當受過教育的人說:「教條並不重要,教訓才是最重要。」意思是,我不需要一個救主,我只需要一個典範。我不需要這些突破並摧毀我與神之間的障礙的歷史事件,我自己可以辦得到,我們能夠做得好。只要良善就足夠了,只要你是一個好人就足夠了。這樣你已經摒棄了基督信仰的核心意義。耶穌說:「這是因為你的階級意識,因為你不想看到窮人所看見的真理。那就是,如果我們想得救,我們就需要神的介入。」

這一點是如此耐人尋味,因爲耶穌並不是說,我也並不是說:所有窮人都得救,所有受過教育的人都不得救。耶穌是這麼說的:「來思想一下個中的原因吧!爲什麽在歷史上,窮困階級的人往往能夠因原本的基督信仰而歡喜快樂;而數世紀以來,為什麼那些有文化教養階級的人卻試圖將基督信仰從福音變成一套哲學呢?」耶穌說:「去思想這些原因,並且問:那些事情是否在你的心裡?你的信仰僅僅是一種宗教,抑或是一個福音呢?你的信仰是一個觀念,抑或是一種力量呢?」耶穌說:「如果你想知道,如果你想理解的話,可以拿窮人作爲測試。」

耶穌說:我向你挑戰。住在大城市中的你,我向你挑戰。進入一個時光機器吧!帶著你的基督信仰,你那不冒犯人的基督信仰,僅僅包含教訓而沒有教義的基督信仰,進入一個時光機器,回到耶穌生活的希臘羅馬時代,保羅生活的時代,進到那些城裡!你要站起來讓所有窮人、所有心靈破碎的人、所有老百姓(這些人佔了百份之九十五的人口),讓他們聚集在一起,然後你起來宣告:「我有一個信息,基督信仰的信息。我們要更加彼此相愛,我們要為世界和平而努力,我們要接納彼此的文化差異,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了。」

你發表了這番言論之後,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會府伏在地上,說:「我終於有救啦!從前我討厭自己,但現在我有了尊嚴和盼望。我擁有能夠勝過支離破碎的世界的東西了。」其他宗教總不會使人産生這種反應,其他宗教總不能做到福音所成就的事。福音所做的,就是席捲羅馬世界,因為福音確實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你可以透過窮人來辨別自己所擁有的究竟只是一個宗教還是福音。這就是耶穌在第2至4節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的原因。宗教總是忽略這些窮乏的人;宗教只是給那些自力更新的人。宗教、哲學、倫理總是給有教養的人和那些可以振作起來的人。但福音卻是給每一個人的,在這裡的每一個人。耶穌說,看看我已經得著誰,看看誰被福音所吸引,看看誰被福音提拔了。看哪!就是那些窮人、長大痲瘋的窮人、貧窮的瞎子、貧窮的聾人。

讓我先總結一下,然後繼續講論第二點。

我們再次看到,是窮人遇見了耶穌;再一次,是那些知道自己與窮人沒有分別的人遇見耶穌;再一次,是那些明白基督信仰能給予世界上心靈破碎的人和窮人有完全的盼望、憐憫和愛的人,表明他們已經遇見了耶穌。是窮人遇見了耶穌,是那些知道自己與窮人沒有分別的人遇見了耶穌。是那些對貧窮人仍有盼望的人表明他們已經遇見了耶穌。這是第一個測試。你明白嗎?你擁有的是福音還是一個宗教呢?

第二,努力的人。

第二個測試就是「努力的人」。你說:「努力的人」這個詞在哪裡呢?耶穌說:「努力的人遇見我」。這是令人驚訝的經文。但我只能簡略地討論一下這段經文。在第12節,耶穌說:「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其實耶穌的意思是:如今,在過去的幾年,天國一直都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你知道嗎?如果你讀三個不同的聖經譯本,你會看到三個不同的翻譯、三個不同的用詞。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就在這裡。首先,就是「努力」這個詞。照字面上,耶穌說,在過去的幾年,神的國是努力進入的。我非常謹慎地使用這個詞,我要告訴你為什麼這是很難解釋的。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或正如美國著名女作家弗蘭納理.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所說的,她根據這節經文寫了一個故事,名為《暴力奪魁》(The Violent Bear It Away)。

天國是努力進入的。這個真理有一點難以理解,因為問題在於「努力」這個詞是當作動詞。「神的國」是一個名詞。讓我稍微說一說背景。「努力」一詞是一個中間語態。在希臘文中,中間語態是兩種情況都有可能的。它可以譯作:神的國正在接受努力的人進入;《現代中文譯本》譯作:「天國遭受猛烈的攻擊」。但這一句也可以翻譯成:天國產生暴力,天國正猛烈地前進。幸好我不是一位翻譯者,因為如果你是一位翻譯者,你就必須做出選擇,你不能說「天國很暴力」。但如果你像我一樣是一位解釋者,你可以做的就是指出,耶穌所說的讓兩方面都說得通。這就是耶穌所說的話。

首先,一方面,神的國很努力地(很猛烈地)降臨,只有努力的人才會接受它。這點不僅引伸了上個節目的論點,而且還加以闡明。耶穌說:神的國在於你的接受,否則你永遠無法得到它。神的國會改變一切。它會帶來完全翻天覆地的改變。因為如果我就是我所宣稱的那位;如果我是歷史的主,而不是一位老師,不是一個好人,不是一位有計劃的好老師;如果我是歷史的主;如果我是天國的主,對我們來說,天上的一顆星就是一個世界,天上的眾星就是充滿着燃燒氣體的宇宙,但是如果耶穌基督就是那位救世主,對祂而言,眾星就像一片一片的棉絮;如果祂就是祂所宣稱的那位,如果祂進到我們的生命中,祂會改變一切。你不能要求這樣的人進入你的生命中當你的秘書吧!你不能要求這樣的人進到你的家裏,像你帶著一隻貓進到家裏一樣。你把貓放在一個角落裡,並沒有任何事情改變。

當有人到耶穌跟前,如此想,並且說:「我想成為基督徒,但是神會幫助我成為我夢寐以求的律師嗎?祂會幫助我考進法學院嗎?祂會幫助我找到我的理想對象嗎?祂會幫助我嗎?」耶穌說:「你根本就不是在思考。」上個節目我們說到,耶穌說:「你並不通曉事理。」但是這次祂說:「你是個軟弱、膽怯的人。你明白嗎?如果我進入你的生命,一切都會改變;你對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會改變。除非你準備好冒險,否則沒有人會來到我跟前,甚至開始瞭解我。」這將「冒險」說的很委婉。

惟有那些知道有能力降臨的人,以及惟有那些知道有翻天覆地的改變的人,一切將會改變。你對一切事物的看法,你的優先順序,一切都將會改變。即使你正想要敞開心靈接受耶穌,一切都會徒勞無功。你必須說:「如果祂就是祂所宣稱的那位,一切都會改變。」但你要明白還有另一方面。這也許意味著天國裏也有一些翻天覆地的事情在進行中。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知道嗎?在這裡一定有人在想,這是我最後一次收聽這個節目。你說:「我一直在思考基督信仰,因為我知道我需要一點額外的東西。我知道我有一些需要;我知道我遇到了麻煩,需要更多力量,需要一些東西幫助我度過難關。但是如果你試圖說服我,你就白費功夫了。當你告訴我,我必須準備好接受這些奇妙的改變時,你已經讓我厭煩而失去興趣了。你知道我並不想要這種東西。我不需要它。

但你要明白,耶穌並沒有要求你去做任何祂自己也沒有忍受過的事情。耶穌是說:「你告訴我你喜歡這個計劃,就是我突破你與神之間的障礙,並拯救你。你想要耶穌和一個美好的生活。親愛的朋友,為了到你那裡去,我遭受了猛烈的攻擊。爲要到你那裡去,我放棄了我的美好生活。神公義的暴力臨到我身上。我被釘在十字架上、被人用矛刺透、被殺害。為了到你那裡去,我遭受了死亡的暴力。如果你要到我這裡來,我唯一要求你做的事,就是遭受生命的暴力。那是什麼呢?外科手術嗎?如果你去見外科醫生,你說:「醫治我。」醫生會把你放在手術刀下,她以生命的暴力醫治你。你必須完全接受她對你所造成的傷害;你必須完全靜止不動;你必須讓她完全控制你。但這並不是死亡的暴力,而是給予生命的暴力。」

耶穌基督說:「你明白嗎?看看為了到你那裡去,我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你卻不想經歷任何事情就到我這裡來嗎?我並不要求你要屬靈。我要求你通曉事理,要求你做合宜的事,要求你有智慧,要求你去思考,這就是努力。」事實上,我必須告訴你,在敬拜之後,或在一些聚會中,當我跟一些人談話的時候,我看到他們因聽了這些話而感到很沮喪,甚至很激動,也有點擔憂、煩惱和不安。基督信仰讓他們變得很激動並感到有點困惑。呃!呵呵!這是個很好的跡象。這比那些自鳴得意的人好得多了。這些人說:「當然,我相信基督信仰,但對它感到興奮是沒有用的」。耶穌說:「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現代中文譯本》譯作:「天國遭受猛烈的攻擊,強暴的人企圖奪取它。」

第三,最卑微的人。

最後,耶穌還說:「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如果我們想瞭解這點,在某意義上,耶穌已經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要看看那些窮人。窮人敞開心靈接受這個概念,就是我們需要好消息而不是一套哲學;我們需要神從天上降臨到我們身上,而不是我們向上尋求神。努力的人都知道耶穌所成就的事,知道耶穌是誰。至少在你開始斷定耶穌是誰之前,你已準備好要接受冒險了。但在這一點上,在這節經文中,耶穌論到了「誰遇見祂」的關鍵所在。在某意義上,這節經文給你一個概念。為了瞭解這節經文,你必須瞭解整段經文,從第4至15節所有的經文。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和思想這幾節經文,突然之間,經文完全向我開啓了,以下就是所發生的事。

當施洗約翰說:「我不知道你怎麼可能就是彌賽亞;」耶穌在第11章的開始就引用以賽亞書第35章。以賽亞書第35章講述神將如何回來,把一切都糾正過來。以賽亞書第35章說:「你們要使軟弱的手堅壯,無力的膝穩固。對膽怯的人說:你們要剛強,不要懼怕。看哪,你們的神必來報仇,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他必來拯救你們。那時,瞎子的眼必睜開;聾子的耳必開通。那時,瘸子必跳躍像鹿;啞巴的舌頭必能歌唱。……並且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歎息盡都逃避。」「他們必得著」,你不用去尋找它。當你開始尋找它的時候,它已經緊追著你的腳跟了。

事實上,為什麼耶穌要引用以賽亞書這段經文呢?耶穌說:「看哪!我在這裡!經文不是說了嗎?預言不是說了嗎?當神來的時候,當祂來拯救的時候,瞎子的眼必睜開,聾子的耳必開通,瘸子必跳躍像鹿。你看,瞎子、聾子、跳躍的瘸子、痲瘋病人、窮人,全都在那裡。我使被擄的得釋放。」但當耶穌引用那段經文時,最耐人尋味的是,耶穌實際上切中了煩擾約翰的問題核心。你看,施洗約翰與以利亞是非常相像的。那就是耶穌一直不斷指出的;約翰像以利亞。約翰有以利亞的心志;他像古時的先知以利亞,而且他比以利亞更偉大。他有以利亞的心志,他像以利亞。如果我們回看以利亞,有一件事是以利亞無法理解的,就是為什麼神不審判所有的惡人?以利亞甚至問耶和華:「你為什麼不審判惡人呢?你為什麼不降火在每一個人身上呢?」耶和華對以利亞說:「你出來,我要從那裏經過。」於是以利亞就出去,那裏烈風大作,耶和華並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並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之中。接著有微小的聲音,那是耶和華的聲音。耶和華到底跟以利亞說了什麼呢?我無法想像以利亞對這件事只有模糊的瞭解。但耶和華對以利亞說:「我不是帶著大能而來,不是帶著力量而來,不是帶著審判而來,而是以我的方式而來。我會以你不瞭解的方式而來。我會以默默無聲的方式而來。事實上,我會以軟弱的方式而來。」

施洗約翰、以利亞,以及我們大多數人都對耶穌感到疑惑,因為耶穌說:「瞎子的眼必睜開,聾子的耳必開通;」但施洗約翰說什麼呢?以利亞說什麼呢?施洗約翰說:「等一等,在以賽亞書35章5節之前,第3至4節說:神必來報仇,神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那時瞎子..... 但是現在,等一等,耶穌。耶穌,這不合情理呀。報應在哪裡呢?報仇在哪裡呢?瞎子與窮人怎麼會到處跳躍呢?如果神不來報仇,祂怎能醫治他們和拯救他們呢?是神所施行的報應拯救我們。神所施行的報應何在?耶穌呀,我們正遭受猛烈的攻擊啊!你怎麼可能就是彌賽亞呢?我在監裡快要被殺了。你看起來好像不聞不問。如果你不施行審判,怎能帶來祝福呢?」

耶穌嘗試向施洗約翰說明的,就在第12節當中。耶穌想要說的是:「約翰,以利亞,你想要宗教,你想良善的人得拯救,而惡人受報。但如果我帶著審判降臨,我會贏得征戰卻失去你。」如果神之火降臨毀滅惡人,那麽,它會毀滅每一個人。因為我們都是很自私的、我們不愛人、我們達不到我們自己的標準,所以神審判之火會毀滅我們所有人。

相反,耶穌說:「我以一個不同的方式臨到。我到世間來,神的審判就在這裡,但這審判將臨到我身上。」明白這一點的人知道,如果耶穌沒有被審判,那麽他們便要受審判。他們也知道,他們並不比惡人更公義,但他們需要神的審判臨到耶穌身上。他們明白這個真理。當耶穌說:「如果你明白福音,你就會知道一件事。看看施洗約翰,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接着是一個令人驚奇的陳述!耶穌說:「我知道誰是歷史中最有道德的人、最偉大的人,最品德高尚的人嗎?這人就是約翰,約翰是最偉大的人。但我得對你們說,在這世上,一個最道德敗壞、最邪惡、最軟弱、最無助卻依靠我的義而站穩的人,比起一個最偉大卻靠自己稱義的人,在神眼中是更美的。」

馬太福音11章12節是一個令人驚奇的陳述。在敬拜中,我們唱到一首詩歌《耶穌的寶血和公義》。其中的歌詞寫道:「耶穌的寶血和公義,作我榮美聖潔之衣,你是我的榮美,你是我榮耀的力量。」

耶穌的寶血和公義,

作我榮美聖潔之衣;

如此裝飾有何能比,

昂首前行我心歡喜。


審判之日我無所懼,

誰能指控我為不義?

寶血洗淨我的罪情,

使我脫離一切罪刑。

當耶穌說:我想你知道,直到你明白如果你在世人眼中是最軟弱,在道德上是最軟弱的人,在神眼中你卻是偉大的,你比最偉大卻靠自己稱義的人更偉大,這時候你才瞭解基督信仰。直到你瞭解這一點,你才會瞭解真正的偉大。你看,英國偉大聖詩詩人、衛理宗的創始者查理衛斯理(Charles Wesley)將這經文寫成美妙的讚美詩歌《萬口歡唱》,其中的歌詞寫道:「耳聾的人來聽主言,啞巴讚美主名,瞎眼的能看見主面,瘸腿跳躍歡欣。」我因耶穌所成就的事而感到高興。在某意義上,祂真正說的是:只有聾子聽見,只有瞎子看見。耶穌不是曾說過嗎?如果你說你看得見,那麼你就是瞎子;如果你說你是瞎子,那麼你終於看得見了;如果你說你是卑微的,你就會變成最偉大的,福音就是這樣工作的。如果你說:「我是偉大的,主啊,帶著祢的審判降臨,將我們這些良善的人帶進征戰中」,那麼你就是最卑微的。因此,這個意思正如保羅所說的:「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為要叫我們這些最渺小的變成最大的。「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昨天早上我醒來的時候,感覺很虛弱和不安,因為我很不喜歡這篇講道。我就去了慢跑,並想到羅馬書1章17節,我突然想到這節經文:「義人必因信得生。」我突然說:因講道而稱義的必死;因贊許而稱義的必死;因表現而稱義的必死。如果我試圖靠自己的偉大,我就會感到是最卑微的;我的力量都消失了。如果我透過自己最卑微的地位,以及耶穌為我所成就的事而站穩,我就感到力量恢復了。誰在乎你想什麼呢?

親愛的朋友,這意味著:你們在某程度上感到好像快要死了嗎?你們感到自己很虛弱嗎?你們感到自己是最卑微的嗎?無論是什麼使你枯乾,你必須填補空白之處。正如保羅說的:「因贊許而稱義的你,因表現而稱義的你,因評價而稱義的你,不論是因什麼而稱義,你都將會死亡,那就是你正在垂死的原因。」但是在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你知道你是誰嗎?你明白為什麼施洗約翰被冒犯嗎?那些窮人、努力的人和最卑微的人才遇見耶穌。

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天父,當我們來到祢面前,當我們來到主餐桌前,我們是要來遇見祢。我們領主餐背後的意義,就是主耶穌說:我將會與你相遇;我將會在主餐桌前與你相遇。天父,爲了我們這些信徒,求祢幫助我們明白,我們在某種程度上都像約翰,我們忘記了在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求祢幫助我們明白,在天國裡唯有在祢兒子的義中,我們才是偉大的,迷人的、美麗的。求主幫助我們明白這個真理,幫助我們更加認識它。對於第一次來尋求遇見祢的人,我向主禱告,讓這些人知道他們需要努力,他們需要成為窮人,他們需要承認邁向偉大的途徑就是透過成爲最卑微的。求祢向他們顯明這些事情的意義,讓他們今天真正遇見祢。我們禱告是奉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