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生命:四、重生得盼望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經文,是記載在彼得前書第1章第3到第9節。

彼得前書第1章第3到第9節,聖經這樣說:

[3]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

[4]可以得着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

[5]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

[6]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

[7]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着稱讚、榮耀、尊貴。

[8]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

[9]並且得着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

這是神的話語。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姐妹,我們正在探討的這個系列是關於重生的主題,共六個節目。在每個節目,我們會從新約的書信,從約翰、保羅以及彼得的書信中,選出一、兩段經文來探討他們是怎樣談論重生。

我們用幾個星期的節目來談這個主題,是因爲我們都需要更持久地思想這個主題。我最近在聽迪克.盧卡斯(Dick Lucas)的錄音,他是英國倫敦一位退休的聖公會牧師。他在倫敦市中心的一家教會擔任教區牧師。自一九六○年代開始,他一直傳講重生以及人必須重生的真理。

很多人聽了他那些的信息很不高興,甚至有人對他說,他的道是講得好的,但是那樣的道比較合適在貧窮社區宣講。那人想說的是,重生對某些人來說是好的,例如對那些失敗者、窮人來說是好的,但不合適我們這些有學識的、有教養的成功人士。很多人自以爲是飽學之士,有修養而且成功的。但實際上,不管你是誰,都只有一個目的。如果你認爲你有學問而且成功的,那麼,你很可能相信重生是爲某些人而設的,重生是基督信仰的某種形式罷了!但是,我們想要瞭解的並不是這些。對不對?你看新約的每一個作者,例如:約翰、保羅、彼得和耶穌自己,他們都說:「你必須重生。」這就是我們要用幾個星期的節目來談這個主題的原因。

我得承認,我對這段經文頗爲驚訝。我們要去探討的這個系列有六個主題。我們要來看聖經怎樣教導關於重生的真理。其他大部分要宣講的道和一些教導都是我所預期的。我期望我們會探討關於重生的意義,我們上個節目講到聖靈大能的臨在。我期望我們都明白重生與信徒成長,以及福音和神的話語等等的關係。這些都是我們要一起來思想的真理。

但是,有一件事我倒是沒有想過,是可以幫助我們明白重生意義的。那就是剛才我們讀的經文,特別是第3節:「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

重生是什麼意思呢?彼得說,重生就是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我不認爲,這是進入我思想中的第一件事。事實上,我可以列舉關於重生的十件事,但活潑的盼望這一點並不包括在我的清單上。

重生是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這是什麼意思?我們要根據經文提出問題。讓我們提出四個問題:爲什麼我們需要活潑的盼望?這活潑的盼望如何在我們生命中運行?我們怎樣可以得着這盼望?一旦得到了,我們如何能好好的運用出來?爲什麼我們需要活潑的盼望?它如何在我們生命中運行?我們如何得到這盼望?一旦得到了,怎樣確定它的運作?

你要知道,你可以得着活潑的盼望,而卻從來不使用它。這就好像你擁有一台電視機但不使用它,那就不能享受它帶來的好處。這是可能的。那麼,爲什麼我們需要活潑的盼望呢?首先,爲什麼我們需要這盼望?爲什麼彼得要提出這用詞,爲什麼他要說「重生……有活潑的盼望」呢?我認爲是因為彼得寫信的對象正在苦難中。下面的第6節說:「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這些信徒正遭遇逼迫,有的因信仰被殺害,有的家裏被洗劫一空。他們正在經歷非常嚴重的逼害。據我最近所研讀的一些資料顯示,「盼望」這個詞的出現,是因爲除非你知道怎樣經歷苦難,否則你無法跨越生活中的困難。除非你有活潑的盼望,否則,你無法跨越苦難

當我再次閱讀一個人的著作,這個思想真的啓發了我。這人影響我的人生。我再次閱讀他的著作,因爲多年來我一直在引述這個作者的材料,有時候,我會擔心自己錯誤地引述他的言論。我很久沒有讀他的著作,已經不熟悉他的東西。我所說的這個人名叫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他是猶太裔的精神分析學家、精神治療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他被關在集中營裏,他甚至被送到奧施維茨(Auschwitz)集中營,但他幸存下來。身爲一個好醫生、好輔導員,對於人們在集中營裏怎樣面對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苦難、試煉、可怕的痛苦和困難,他深感興趣。他注意到人們以四種方式去回應他們的遭遇。

第一種方式是,人們通常變得殘暴,甚至連那些在集中營裏最良善的人也會以殘暴和冷酷的方式對待其他囚犯。爲了生存,他們不惜踐踏任何人。他們變得殘暴,這是第一個方式。甚至連維克多.弗蘭克的朋友也這樣做。他有一些有趣的例子,但我現在沒空兒引述出來。

第二種方式:就是很多人就此放棄。他說:「許多囚犯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失去了希望也就失去了心靈的支撐。通常這種情況發生的很突然,那些症狀對我們這些曾經歷集中營生活的人來說是熟悉的。我們都擔心我們的朋友會有這樣的一刻。通常,這會發生於早上,當某囚犯拒絕穿上衣服,或洗臉,或出到操場接受檢查的時候,任何懇求、擊打、威脅都不能引起他們的反應。他們只躺在那裏,他們已經放棄了。他們什麼事都不再理會,因爲已經失去希望了。」

有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一個高級監獄長,他是著名作曲家和劇作家。他說他作了一個夢,夢到這場戰爭將在3月30日結束。他深信,他的夢給他一個啓示。但當那日愈來愈近的時候,從新聞報道中得知戰爭是不會結束的事實便顯而易見。在3月29日那天,他突然發高熱。3月30日,即他預言的那天,他失去了知覺。在3月31日,他就死了。失去希望使他身體的抵抗力降低,無法抵擋營中的所有疾病。因此,有些人變得殘酷,甚至最好的人也會變得殘酷。有些人失去了所有希望,並且他們退縮了、死了,連性情最樂觀的人也無可避免。

第三種方式,人們選擇堅持。他們說:「只要我活下去,我就可以得回所有的希望。」維克多.弗蘭克是這樣說的。有一點挺有趣:選擇堅持的人認為只要他們繼續活着,他們的健康、家庭、事業上的成就、財富和社會地位,這一切他們所寄望的,(你聽到嗎?是他們的健康、家庭、事業上的成就、財富和社會地位);只要他們堅持,有一日便能夠恢復, 他們就有希望了。只要他仍舊活着,便可以得回他們這些寄望。但是被釋放之後,很多人發現當他們夢想成真的時候,情況卻與他們所渴望的截然不同。很多人被釋放後,從此陷入嚴重的鬱抑中,有些人甚至自殺。維克多.弗蘭克說:「在集中營裏很多人對自己說,對別人說,世上沒有任何快樂能夠補償我們所受到的痛苦。然而事後,我們對於那個夢想幻滅卻毫無準備。」

因此弗蘭克說,首先有些人變得殘暴,有些人退縮而死去,有些人卻堅持認爲,如果我能出去,我將會得回我的人生意義,但最後卻事與願遺。

然後還有第四種人,但那是少數。弗蘭克說,只有少數囚犯能在他們心裏維持自由的意識,而且得着一種內在的力量,使他們能超越外在的命運。只有少數人能夠保持善良,保持某種程度的開朗心態,當然他們並不快樂。只有少數人仍然能夠友善並且保持他們所說的「內在自由」。爲什麼呢?

到底是什麼造成這種差異?他這樣說:「集中營的生活將人的靈魂撕開,把它的深度和根基揭露出來。」那根基是什麼?他說:「我所能夠告訴人們的……」因爲他在集中營裏輔導一些人。他們來找他說:「醫生,我要怎樣處理這件事?」他會這樣對他們說:「我們要有盼望,生命才有意義。這個意義是苦難、甚至死亡所無法摧毀的。」他會對他的朋友們說:「要記住,有人從天上俯視你們,或許是你的朋友、妻子、配偶或是神。我們不可以令他們失望。」

他是這樣說的,他的言論與彼得的見解吻合。他的意思是:你知道你個性的真正根基是什麼嗎?這是你活着的目的,是你的盼望、你的未來。你對未來的盼望,就是你內心的終極盼望全然決定你如何處理你的現在、你的今天。請想像一下,這裏並排有的兩個人,給他們相同的工作,每周工作85個小時,相同的條件,沒有假期,沒有津貼。其中一人,每年付他一萬元,另一個人則付他一百萬元。其中一人會說:「這分工我不幹!我再也受不了!」另一人會說:「這是輕而易舉的差事!」爲什麼呢?難道一個比較自律?一個比較勤懇嗎?嗯,是的,一個比較自律。

但是,爲什麼?這一人能夠忍耐,而事實上,他甚至認爲這份工作易如反掌!爲什麼?因爲這是他們的未來呀!是他們的盼望啊!弗蘭克在這裏說的是:如果你將有限的事物當作終極盼望來看待,記得那張清單嗎?健康、家庭、事業上的成就、財富和社會地位---這些都不是壞事,但是,如果你將某個有限的事物當作終極盼望來看待的話,那麼,苦難對你來說就是失去這些東西,而你卻無法躲避苦難。如果這些東西是你的終極盼望,你就是膚淺的人,你會變得殘暴,變得失去盼望。你會放棄,你只會捉緊盼望,然後,活在令人匪夷所思的玩世不恭和幻滅的心態中。他對每一個人說:你要找到一個活潑的盼望,一個不會死去的盼望。

弗蘭克說,除非你心靈上有一個永恆的座標點,除非你擁有超乎這些以外的東西,除非你擁有永不朽壞的、活潑的盼望,否則你無法面對苦難。你不能應付由于失去這些東西而産生的苦難,如果你無法面對苦難,那麼你也就無法面對人生。你或許會說:「嗯,我不會被關進集中營。」你以爲集中營是個怎樣的地方?是人生無可躲避的事都集中在那裏的一個地方嗎?因爲如果你夠長壽的話,你會失去剛才說到的每一件東西!你知道這一點嗎?如果你活得夠長久的話,每一件東西都要從你生命中拿走,這就如處身於集中營一樣了!當然,人人都希望自己好好活着,長命百歲,你我都不希望自己早死!早死是很可悲的!但是如果你長命的話,那些東西都會離開你。你的性格在本質上是一種功能。你要如何經營現在的光景取决於你生命終極的盼望和生存的目的。這就是爲什麼你必須有一個活潑的盼望。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彼得在經文裏告訴我們,藉着基督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活潑的盼望。這盼望在一方面具備了維克多.弗蘭克所說的所有條件,是超越我們所能想像的。彼得不單像我剛才表明我們需要它這盼望,但他也告訴我們這盼望怎樣在你、我的生命裏運作。你要怎樣得着這盼望,一旦得着,你又怎樣去讓它活躍、激化。

我的意思是,這盼望要怎樣在你生命中運作。第6節論到基督徒生活的一幅精彩的畫面,他說:「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讓我來分析一下這節經文。這裏有一句發人深省卻自相矛盾的話。首先,「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這裏用的是現在時態。「因此」,是「因」什麼呢?就是「因」那個活潑的盼望。這是指什麼?嗯,這是我要分享的另一點!但這裏,基督信仰所帶給你這活潑的盼望,要告訴你這是如何在你生命中運作。「活潑的盼望」:是「大有喜樂」的。這裏用的是現在時態。這不僅僅是喜樂,而是大喜樂!好,現在仔細聽着!他說:雖然現在,在這段短短的時間裏,在此時此刻,你們陷於各種難處之中忍受痛苦。這裏也是用現在時態來表達。「憂愁」這個詞,在希臘原文是lupeo。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時候,也用這個詞來描繪祂當時內心的痛苦。這個詞不僅含有痛苦悲傷的意思。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時候,祂用這個詞說:「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祂實際是說:「我被憂傷壓碎了。」彼得在這裏說的叫我們驚訝!彼得說:「你們是大有喜樂」的,這是用現在時態。你們正在痛苦、悲傷中呐喊,也是現在時態!他並不是說:「你們之前一直在喜樂中,但現在你們在憂傷之中。」他也不是說:「你們一直在憂傷之中,但現在你們是喜樂的。」他更不是說:「你們現在在憂傷中,但你們要知道,你們的喜樂正在等待你們。這就好像給了你們能力撐下去。」不!不是!他是說:「你們現在充滿喜樂,深深的喜樂,而同時,你們也真是充滿憂傷。」

這個觀念令人摸不着頭腦。不管你是誰也一定會不明所以。這觀念不存在於你的思想中,你完全掌握不到。在一方面,普羅大眾會說,這是不可能的。一般人會說:「假如那些帶給你希望的東西都被拿去了,你怎能夠還有一個活潑的盼望,你怎能心存喜樂呢?」什麼?還記得那張清單吧?健康、家庭、事業上的成就、財富和社會地位。一般人會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爲要麼你在喜樂中,要麼你在憂傷中,但你不可能大有喜樂的同時卻又在痛苦之中。因爲對一般人來說,你的希望是在於你的處境。你不能夠在任何境況中都喜樂,因爲你的喜樂是在乎你的處境。要麼你有健康,以及、或者在專業上有成就,以及、或者家庭美滿,又以及、或者在戀愛中,等等。你明白嗎?

那些都是你的盼望,所以總不能說,無論在任何境況中都有喜樂這回事的。因此大多數人認爲這真理無關要緊。但是我要告訴你,連一般的基督徒也覺得這個真理是無關要緊的。一般基督徒不相信第6節。一般基督徒會說:「嗯,我已經是基督徒了,當然,我會遇到試煉,但我也會經歷喜樂。我會說:『是啊。我正面對試煉,但我還在讚美神呢!』」

舊約記載約伯的事蹟。當他聽到那一切壞消息,僕人告訴他,他的孩子們死了,他家破人亡等等的時候,他起來,撕裂外袍、哭泣着把灰向空中揚起,俯伏在地上哭喊。聖經說:「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犯罪。」我擔心的是今天一般基督徒,當看見某人這樣做的時候,會說:「哎呀!我們要有信心啊,你不應該在痛苦中這樣號啕大哭的!」讓我問你一個問題。耶穌是怎樣面對十字架的?祂在客西馬尼園裏說了什麼?祂說了什麼?祂是不是說:「嗯,你們知道我要上十字架,但是我正在讚美主呢!我知道神要成就祂的旨意!」不!耶穌的汗如血點般滴下來!祂還哭泣呢!祂在十字架上哭喊。可是,一般基督徒並沒有留意到。

這就是活潑的盼望。這就是重生。重生改變基督徒的心理狀況,而基督徒心靈內在的運作有別於其他人。這就是這系列節目探討重生的真理的原因。重生也關乎其他事情,這裏我們所談的是,重生大大地、徹底地改變你生命中的喜樂和憂傷之間的關係,以致它們的關係不像在其他人生命中所產生的。因爲,除了活潑的盼望以外,喜樂和憂傷會相咬相吞。對嗎?要麼你在喜樂中,要麼你在憂傷中。如果你的處境惡劣,那麼你就不會在喜樂之中。如果你的處境順遂,那麼你就不會在憂傷之中。但是,請仔細看!首先,實際上在這裏,憂傷增添了喜樂。你說:「在哪兒說的?」就在下一節,第7節裏。請看這個不可思議的解釋。他說:「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着稱讚、榮耀、尊貴。」你看!當你把金子放進火裏煉,會發生什麼事?金子變得更閃亮、更純淨。那是什麼火?就是苦難嘛!

你懂這個意思嗎?當你思想一下就知道這是常識,但這仍是一件叫人驚訝的事。活潑的盼望不是基於處境。意思是:當你的處境變得糟透的時候、當你的所寄望的東西都被拿走的時候,如果你已經重生了,你有這個不是基於處境的活潑的盼望。你的憂傷激發你進入喜樂之中,它將你帶到在基督裏;它使你深深的扎根;它變得更耀眼、更強大。事實上,除非有像那樣的事情臨到我們,我們大多數人不會經歷到活在基督裏的喜樂。換句話說,憂傷實際上激發喜樂。正好像當外面的天氣冷了,爐子會被開動加熱來暖和受冷的屋子。對不對?因此,你會留在室內。當憂傷來臨的時候,它不會趕走你的喜樂,因爲喜樂不是在乎處境,你會保持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憂傷激發喜樂、深化喜樂、堅固喜樂。不僅如此,你看看當中的關係狀況如何改變過來?在重生的人,他的憂傷不單單增加;可是如果你還沒有重生,情形將恰好相反;喜樂實際上卻有助於面對憂傷。

你會問我:「這是甚麼意思?」嗯,是這樣的,當人經歷悲痛的時候會怎麼做?當人經歷失去一些東西的痛苦時,他們會怎麼做?我希望你知道,我們會從憂傷進入冷漠或憤怒的狀態。你在做什麼?你拒絕讓自己憂傷。你憤怒極了。這是處理事情的一種方式。你躲避痛苦,不讓自己受傷。「我不能那樣做。我會很沮喪的。」所以你生氣了。

或者你可以變得冷漠,像「酸葡萄」!記得《伊索寓言》裏那狐狸怎樣做?牠吃不到葡萄,因此牠說什麼?「該死的葡萄,大概是酸的!有毒的呢!」你呢,你怎麼做?你怎樣處理憂傷?我們的本能處理憂傷的方法是透過怒氣、透過冷漠,來剛硬我們的心。你本來可以有喜樂的,但你讓憂傷佔據你。憂傷並非真的使你的心剛硬,摧毀你的人性,使你成爲一個更加苦毒的人;而實際上憂傷能使你更有智慧。可見,憂傷激發喜樂,喜樂有助於面對憂傷。你在這裏得到的是一幅奇妙的圖畫,展示我期望你可擁有的那種生命。我想,公平的說,這是任何有反省能力的人都渴求的一種生命。因爲你所擁有的是一個深邃、廣闊的生命、一個巨大的生命,你所擁有的生命不是叫你從痛苦中逃走,你不必這樣做。喜樂會助你一臂之力,去承擔痛苦。你不用逃離痛苦,你不用逃離從痛苦而來的智慧,你不用逃離從痛苦而來的同情心。你不用逃離它。它會軟化你、使你更有智慧,並且深化你。但在另一方面,你已經擁有透過痛苦所得的更耀眼的喜樂,正如夜空愈是深沈,星光愈是明亮一樣。

這是什麼意思?基督徒和重生的人是有活潑的盼望。當這活潑的盼望進入你裏面,便會徹底改變你生命中喜樂和憂傷的關係。這意味着,與你重生之前相比,你總是較爲快樂,又較爲憂傷的。你同時比任何人快樂和憂傷。爲什麼?因爲憂傷和快樂實際上以一種充滿動力的關係互相關連,這表示你向着神和其他人的那顆心總是寬大的,總是充滿的,總是經常被激動的。如果你想成爲一個充滿愛的人,你的心是寬大的。如果你想成爲一個藝術家,你的心是寬大的。如果你想擁有一個不可思議的人生,你的心是寬大的。你的人生是巨大、無量的。活潑的盼望使你更爲憂傷,也更爲喜樂!這是你所能夠擁有的最真實、最持久的心。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所以我們都需要這活潑的盼望。如果你已得着這個活潑的盼望,這就顯出它如何運作了。現在問題是:你怎樣得着活潑的盼望?當然,這把我們帶進另一個問題去:什麼是活潑的盼望?

第3節說:「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好,這是什麼意思?讓我們來看裏面的同義詞吧!第4節提供了解釋,他說:「可以得着不能朽壞。」很好,我們明白這是不朽壞的基業。究竟這是指什麼?嗯,我們繼續看下去:「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存留」表示有些東西留在天上了。這是重要的,因爲「存留」這個詞表示絕對的安全。你知道這個意思嗎?這是多麼生動的形象。它的意思是:這是絕對地、徹徹底底地得到保證。這是完全穩妥的。沒有人能做到,包括你在內。沒有人能夠,包括你在內都不能夠挪移這基業。你懂嗎?基業被保存下來!但我們還不知道那是什麼?我們繼續看。在第5節提及「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這裏談到末世,救恩要顯現出來。我們再看更具體的。這是什麼呢?多年來,我都沒有發現這個真理。我想你也很難看到這個真理。它難以看見,是因爲當你繼續看第7節說:「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着稱讚、榮耀、尊貴。」當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當祂在末世顯現的時候,將會發生什麼事?這裏告訴我們了。我們終於到了末世。我們終於得到這爲我們存留的東西。經文說,為我們存留的是什麼?當耶穌顯現的時候,爲那些相信祂的人,就是爲你所存留的是:稱讚、榮耀、尊貴。

你知道你思想什麼嗎?我知道當你讀到這經文時會思想什麼,我也知道我是怎樣想的。因爲這段經文在文法上是含糊的。當你說,耶穌顯現的時候,結果是信徒得着:稱讚、榮耀、尊貴。這到底在說什麼?這好像是說,我們要稱讚、榮耀和尊崇祂。是嗎?當祂顯現的時候,相信祂的人將會來稱讚、榮耀和尊崇祂。但你知道嗎?你看看這裏,它說:「叫你們的信心……。」這樣的表達有點古怪!是不是?爲什麼不說:「你們的信心會激勵你們去稱讚祂、榮耀祂和尊崇祂」呢?這裏不是這樣說,因爲意思不是這樣。令我吃驚的是,我研讀這經文,查考了八個不同的注釋,這些注釋書涵蓋最保守的到極度懷疑的意見。他們都是諳熟希臘文和文法的人。他們每個說的都是一樣。這讓我很驚訝,我意識到多年來,我錯過了這裏的真理。這裏的文法並不是談論對耶穌的稱讚、榮耀和尊貴,而是談論那來自耶穌的稱讚、榮耀和尊貴。相信耶穌的人有一些東西已經爲他們存留了。他們的信心會在那末世的日子開花結果。這就是我們在末世要得着的稱讚、榮耀和尊貴。

你若說:「這是我所聽到最怪異的事情。」但事情並非你所想的那麼怪異。聖經充滿這類奇異的事。耶穌在世的最後一個晚上,在約翰福音第17章記載祂的禱告說:「父啊,求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哇!你說什麼?嗯,在哥林多後書5章21節說:「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裏面成為神的義。」這裏的意思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代替我們的罪,神從而賜給祂什麼?神賜給祂人類配得的所有東西。想想我們人類的狀況!人類的記錄!我們配得什麼?配得被定罪!被拒絕!但這裏的意思是,如果你相信耶穌基督,如果你相信祂承擔你所配得的一切,這表示如果你相信耶穌,你會從神那裏得着祂所配得的。耶穌基督承受了我們的咒詛,那是我們配受的咒詛,以致我們能夠得到祂所配得的一切。你明白這個意思嗎?這是貫穿聖經的真理。這裏說的是:爲你存留的東西,既然是存留,那就是一個白白的恩典。你得着重生而有一個活潑的盼望,這是藉着什麼?藉着你的好行爲嗎?藉着你過去的記錄嗎?不是!乃是藉着耶穌的死和復活。在你相信耶穌的那一刻,就有些東西爲你存留,然後到了末世的那日,你將得着它。到那日,神將要賜給你耶穌基督所配得的一切。祂會照着祂所喜悅的,來賜給你。祂將賜你祂的尊貴,祂要寵愛你。你將會被從神而來的愛、稱讚、喝彩和讚揚所環繞。

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你將得以完全,全面的得到潔淨。但是,既然知道這事會到來,知道這已經爲你存留了,你不要再想:「或許吧!大概吧!可能吧!如果我過着夠好的生活,大概會這樣發生吧!」不!這是爲你而存留的。要知道即使現在,也能幫助你忍耐任何事情。爲什麼呢?因爲這就是重生的意思。你得着一個新的盼望。得着新的盼望,就是在一切上得着一個全新的性格、全新的身份、全新的根基。那將要臨到的是終極的財富。那是神爲你存留的。你相信這一點嗎?這對你來說是否一個活潑的現實,使你對物質財富的看法完全改變呢?神爲你存留的,那將要臨到你的一切全都得到基督君王的許可。誰在乎那些無自由者在辦公室對你的看法!你懂這意思嗎?你的性格根基並不是在於某種性情或別的東西,而是在於你的盼望。

如果你重生而得着一個活潑的盼望,那是不是一個有意思的圖畫呢?首先,爲什麼經文只說你要得着一個活潑的盼望?它說你要重生,而得着一個活潑的盼望。是什麼意思?這活潑的盼望如同你一頭栽進某樣東西,然後它徹底的改變你。現在你知道你怎樣得着它的嗎?你必須相信福音。什麼是福音?福音不是:如果我很努力,也許哪一天神會祝福我。福音乃是:因爲耶穌基督所成就的救恩,有些東西爲我存留了,並得到絕對的保證,將來我能得到它。我不會被定罪了。在神的眼中,我是聖潔而美麗的。有一天,我要實際地體會到它的豐富,而且它將使我完全,永遠的改變我。即使是現在,它改變我人生的根基,以致我能面對任何事。它改變我生命中喜樂和憂傷的關係,這使我與別人截然不同。

因此你問:「我怎麼可以得到呢?」你聽過宗教和福音的區別嗎?有些人,他們想做好人並且希望,甚至還打賭有一天神會接納他們;而另一些人,他們知道自己因着耶穌的救恩而被完全接納,並且得以在光照下活着,又知道在神眼中自己是誰。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你明白嗎?你看出宗教與福音的不同之處嗎?宗教認爲,基本上你是在救自己;而福音則是:你要接受耶穌的救恩並且在當中安息。宗教是:我給神一個公義的記錄,然後祂欠我了。福音則是:神給我在耶穌基督裏的一個公義的記錄,然後我爲祂活在絕對的自由裏。你聽清楚這個區別嗎?如果你從來不清楚這個區別,那麼你並沒有重生;因爲重生是活在盼望中,活在活潑的盼望中,而且有些東西已爲你存留。如果你領悟不到這一點,你就是還沒有重生。我再說,重生的意思是,看見福音與宗教是對立的,同時將你的信心投靠在基督身上,然後你就重生而擁有一個活潑的盼望,並且你的生命根基要改變。

好了,我們談最後一點:我們有可能已得着重生但沒有好好運用出來。我的意思是,有人說:「我知道當基督徒是什麼回事。我是個基督徒,我確實明白打賭某一天神要愛我,與知道有些東西爲我存留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我知道這一點。然而,老實對你說,我不知道目前我是否很好地處理我的苦難。」

我要怎樣付諸行動?嗯,你不應該做以下的事。假設你求主說:「主啊,求你賜下能力來!」這是頗抽象的。經文沒有這樣說;或要你自己勉勵自己說,我將在死後住在天上宏偉的宅第。這些想法做法是不對的,都幫不到你的。

你能怎樣付諸行動呢?答案在第8節,現代中文譯本聖經這樣說:「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愛他;雖然現在看不見他,卻信他。你們有言語所不能表達的那無限的喜樂。」看到嗎?他說:「有言語所不能表達的那無限的喜樂!」事實上,我正在想着和合本聖經,那裏說:「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答案就在此!你要這樣付諸行動:你不是看那抽象的方面,而是定睛在耶穌身上,靠着聖靈的能力,你會看見對主的一份榮耀的愛。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讓我在節目的最尾部分告訴你,其實是很簡單的。我們這樣想吧!耶穌怎樣面對祂的苦難?如果你想處理你的苦難,你想以活潑的盼望去面對它,難道你只說:「主啊,幫助我,使我堅強」嗎?如果你想面對你的苦難,難道你說:「我知道有一天我會在榮耀中,住在我的宏偉宅第裏」嗎?不是!你要做的就是要去愛耶稣!

好,是這樣的!耶穌怎樣面對祂的苦難?我的意思是,想想祂的受苦。如果你正在困難中,想想耶穌是怎樣面對祂的難處?祂經歷了十字架的痛苦,祂曾經過地獄。祂怎麼做到的?嗯,希伯來書12章告訴我們:「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有喜樂擺在祂面前,那是如此浩大、令祂振奮和寶貝的喜樂,以致連十字架的痛苦祂也能夠忍受。那喜樂是什麼呢?你或許會說:「噢,擺在祂前面的喜樂,是天上榮耀的冠冕嘛!」但是別忘記,爲什麼祂要來到地上?祂不是已經在天上擁有那冠冕了嗎?如果祂已經擁有了這一切,爲什麼祂還要來到地上,走上十字架,並且忍受這一切痛苦?祂已經擁有了!不可能這樣的!那麼應該是怎樣的呢?祂的活潑盼望究竟是什麼呢?

祂擁有活潑的盼望,祂已經擁有了。那麼,祂的活潑盼望是什麼呢?以賽亞書53章說:「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你知道祂勞苦的功效是什麼?就是我們!有許多人得稱為義,指的是我們!意思是:那令祂振奮的事情,祂所擁有的活潑盼望,祂的喜樂,是永遠與我們同在。祂因着我們感到無比的振奮,祂為着能在膀臂中擁抱我們而感到興奮。祂爲着將來那一日,祂能以祂的愛和喜悅來傾注在我們身上而感到難以言喻的振奮。這就是祂的活潑盼望!

你想一下,這會不會讓你感動呢?事情是這樣的:你作爲祂的活潑盼望,知道你是祂的活潑盼望,因而使祂成爲你的活潑盼望。直到你個人擁有這個活潑的盼望,直到你定晴、凝視祂並且愛祂,祂才會成爲你的活潑盼望。因爲這個活潑的盼望不是宅第和榮譽,祂是你的牧人、你所愛的主、你的弟兄、你的君王;到了末日,有張開的膀臂來珍惜你,隨時準備來徹底永遠的改變你。因爲你想取得的讚許、財富和尊榮,全都在祂的心中。而且這一切要降臨到你身上。最終,你會得知你受造的目的。知道你是祂的活潑盼望,祂將成爲你的活潑盼望,別無其他。你懂嗎?要去愛祂。當你藉着聖靈確實經歷祂爲了愛而成就的一切,你的心將被融化,這會給予你活潑的盼望,使你活出那偉大的人生。

你會說:「啊,天啊!你真叫我激動啊!你希望我有怎樣的禱告生活?這是對那些超級基督徒說的,是給領導者說的,是給那些研究這類事的人說的。我不過是個平凡人,這裏提到的『你』是誰吖!」

彼得向誰說話?他認爲這些人可以得着重生。這些人是誰?他向誰說話?他認爲這是他們經驗的一部分。這些人是誰?嗯,你要回到彼得前書開篇之處,因爲他在那裏說明了收信者的身份。他的收信對象是主教、教會領導者和超級基督徒嗎?不是!你看在第1節,他說,他寫信給那分散在小亞細亞那一帶的基督徒。他認爲教會裏每個人都重生了,都能擁有重生的生命,也可以成爲重生的信徒。這是爲人人而設的,是給你的,所以你要得着重生的生命。

弟兄姐妹,讓我們禱告:

親愛的父神,求你幫助我們再次看見重生是徹底的與別不同,是徹底的改變,全然更新。我們需要對重生有新的洞見。沒有什麼比重生更實際的。重生意味着我們心靈和生命內在的一次全然、充滿活力的改變。

父啊,我們當中有人可能不明白,以為有一天神將要愛我們和接納我們;與我們活在活潑的盼望中,知道有稱讚、尊榮和榮耀爲我們存留,並兩者之間的分別。而且我們當中有人從來都不清楚宗教和福音的區別。父神啊,既然今天我們聽了這道,我求你引導我們今後能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信靠你,並且得以重生,投入在活潑的盼望中。

父啊,我們還有許多人沒有接受這不可思議的應許,求你幫助他們。

聖經說,雖然你看不見神,在肉眼上看不見祂,你卻能愛祂,並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但是我們做不到。我們不夠自律去抓緊這應許,也不夠自律去禱告,不夠自律去了解自己所擁有的。我們求你幫助我們,讓我們因爲重生,有一個活潑的盼望,而成爲與眾不同的人。

父啊,懇求你幫助我們,靠着聖靈的帶領,把今天聽到的真理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我們這樣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